《长城》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教案1
目标:
1、学习从前向后安排画面,表现简单的重叠,初步尝试表现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准备:黑色水彩笔、8K纸、欣赏图片《长城》、教师勾线范例
过程: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下面是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4、师生共同示范——登长城
T:山头可以一个一个画,也可以连成一片。画最近的山头、烽火台和一边的城墙。C:画另一边的城墙(注意城墙与山坡的'垂直,不让城墙倒塌。)T:添画烽火台和城墙 C:画稍远的山头
二、创作联想
1、今天大家来做登长城比赛,谁画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
2、引导幼儿画上许多山头,把长城画得长一些。
3、注意城墙与山坡垂直,不要倒塌。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想象往下会看见些什么,并进行添画。
三、引导评价
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长城了,真了不起,长大后一定会登上真正的长城,看到我们故乡的美丽。
《长城》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崇山峻岭了望屯兵堡垒互相呼应凝结陡峭气魄雄伟奇迹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见课件)
(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
(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指挥来完成这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3、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总结全文。
1、学生画出课文中最能表现本文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
三、布置作业。
1、语文练习。
2、预习第二课。
《长城》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画出长城的主要特征,进一步了解长城雄伟的气势。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尝试。
二、活动重点难点:
长城要沿着山坡画,不要“倒塌”。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长城挂图一幅、教师范例
四、设计思路:
现在我们大班正在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长城是世界的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的著名景点。先前我们已经欣赏过长城了。幼儿对长城非常感兴趣,纷纷描绘着“如果我是设计师”的话,我会怎么样造长城。此活动就是抓住了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开展的。
五、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范例——幼儿操作——作品展示
1、引起兴趣
出示挂图,引起兴趣,提出问题。
长城像什么?是怎么样的?
2、观察范例,讨论
“长城是怎么造的,有什么特征,你会怎么设计长城?”
3、幼儿操作。老师观察
4、作品展示
幼儿展示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长城》教案4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建构教学楼,会用交错、延长和垒高的技能表现楼房特征。
2、在与同伴的合作建构中,激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参观过小学,了解小学的主要设施;
2、木质积木、彩色软积木、大型积塑、万象组合拼插玩具、管状积木、雪花片、纸砖积木、拼插积木、拼装积木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楼图片及教师范例图片,导入游戏。
教师示范讲解不同建构材料的建构方法,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用交错和延长的方法把教学楼搭高,并增加教学楼的阳台。
二、提出游戏要求。
1、用协商的'方式与同伴友好地合作。
2、要及时整理多余的建构材料。
三、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用交错的方法搭高教学楼,增加阳台。
2、观察幼儿使用不同建构材料的不同方法。
四、师幼共同欣赏建构作品,针对本次游戏的不足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长城》教案5
一、导入课文
由收集的有关长城故事导入。
二、看图,感受长城
投影出示长城的远近图画。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我会读:
读我喜爱的自然段落或句。
四、我会说,说我知道的课文内容
1、质疑:
关于词句理解和疑难问题的'质疑。
2、我知道我来说:
说我对此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
3、说我知道长城的作用,或相关的长城故事传说。
五、我想象,我能说
1、配乐读文(第四自然段)。
2、学生边听边想象长城修筑时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长城》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l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思考:全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三)品读体验
1、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学生充分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产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2、作业。
(1)、复习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体验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二)品读体验
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
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提示: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提升感悟,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祖国文化古迹的思想感情。
4、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
(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二、巩固延伸
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写一篇赞美长城的短文
板书设计:
形态 像条长龙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课外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语文的教学重课堂——学知识、提能力,而课外积累则是——懂运用。赞长城,要先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这就需要有课外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与长城有关的课文,再介绍对联的相关常识,有了这些铺垫,再来学课文,已由难变易了。
《长城》教案7
目标:
1、学习从前向后安排画面,表现简单的重叠,初步尝试表现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准备:黑色水彩笔、8K纸、欣赏图片《长城》、教师勾线范例
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4、师生共同示范登长城T:山头可以一个一个画,也可以连成一片。画最近的山头、烽火台和一边的城墙。
C:画另一边的城墙(注意城墙与山坡的垂直,不让城墙倒塌。)T:添画烽火台和城墙 C:画稍远的山头
二、创作联想
1、今天大家来做登长城比赛,谁画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
2、引导幼儿画上许多山头,把长城画得长一些。
3、注意城墙与山坡垂直,不要倒塌。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想象往下会看见些什么,并进行添画。
三、引导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长城了,真了不起,长大后一定会登上真正的长城,看到我们故乡的美丽。
《长城》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什么地方?
2、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游长城》。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师激情介绍长城,揭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3)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第1节。
2、指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通过相关词语了解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长城。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回去自己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6、游长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于长城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2、围绕问题读书,讨论。
(1)为什么叫它万里长城?
(2)最初建造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3)它是怎样建造成的?
(4)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伟大的建筑,还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伟大奇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此时你想说什么?
5、感情朗读全文。
三、扩展延伸。
我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话介绍长城。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全文。
3、同步练习第六课。
4、预习第七课。
板书设计:
游长城
一万多里 防御敌人进攻
很长很长的时间
伟大奇迹 了不起
《长城》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 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 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 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 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 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 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 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形态 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 气魄雄伟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 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长城》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在长城上)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注: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2)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作者走在长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文通过观察彩图,了解图意-图文对应-图文对照-复述插图,四次看图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观察能力的训练,从中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城》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谁能简要的说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并不 是描写长城的雄伟壮丽,而且有关长城砖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提醒注意读准生字:羡慕、允许、妄自菲薄等。
2、说说看,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阅读,理解线索。
1、默读课文,看看长城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空:
开始,长城砖觉得(),因而( );后来(),长城砖感到( ),这些引起了它的( )。
2、练习朗读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长城砖中描写长城砖自卑的句子。
3、是什么促使长城砖由自卑变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体会情感。
1、各自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读读课文,再在小组里表演。
2、教师指导:要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必须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态、语气。同时运用人物的 语气表现人物的话语。
大教授的.“激动”;宇航员的“神采飞扬”;金发女郎的“崇拜”;小男孩的兴奋。
学生练习,表演。
指数名学生表演。
2、再读课文,读出长城砖的价值。
(展览受到的待遇,参观人数之多)
四、想象情景,领悟内涵。
1、同学们,如果你是长城砖,就是那块原先自惭形形秽的砖,听到了赞美,你想对谁说此刻心声呢?对自己?对游客?同伴。
2、指名读最后一段。
说说你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尊、自信、自强的理解。
五、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自信、自尊、自强的格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够自信的地方吗?身边有不够自信的人吗?请试着劝他。
《长城》教案12
【教学片断】
1、教师导学第三自然段,质疑:
作者看到长城的雄伟,站在长城上,扶着长城墙上的条石,他想到了什么?
2、教师让学生微闭眼睛,播放音乐,范读第二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3、师读毕,问学生就文字的诵读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见学生回答得很好了,师就音乐内涵引导。
“音乐中有丁当击石声,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呼啸的风声……”学生答得很踊跃。
师引导:
把这些和建筑长城联系起来,修筑长城会采集石头,会用哪些工具会出现哪些劳动情景。可以结合现在的采石场来谈。可那时没有炮药,没有现在用的冲击钻,全靠人力和铁锤铁钻开采的。而每一块石头有上吨重。所有这些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和汗水!大家想想,每一块石头的采集和搬运,以及如何在崎岖的山脊上砌成城墙,这就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4、师再放音乐:
学生自读自悟,展开想象。
5、小组讨论交流:
这一次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纷纷说出自己奇特的想象。
教师巡视,进一步引导:
长城不是一天一月完工的,一年四季,在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季,同学们由此拓展思维,想象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
6、学生汇报:
生一:我想到很多古人在八达岭上修造长城,有的抬石头,有的搬石头。
生二:我看到很多人围了一块大石头撬得撬,推得推,发出嗨哟嗨哟的号子声。
生三:我想到嘉峪关前很多古人在商量如何在山谷中修筑城堡和关卡,怎样把地基打牢。
生三:我看到山海关前的悬崖上有很多人在开采石头,有的抡大锤,有的用钻子,有的用敲子。他们累得全身是汗。
生四:我想到炎热的夏天,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干着,全身都晒黑了,很多人肩头还起了泡;寒冷的冬季,他们迎着呼啸的北风,顶风冒雪,象一个个动态的冰雕。
生五:很多抬石头人后面有人举了鞭子。我看到不少抬石头的人累死了。还看到这些累死的人被官吏残忍地扔到山崖下去了。
生六:我看到长城修好后从城堡上升起了冲天的浓烟。……
7、师小结:
大家真了不起,想得和作者一样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都是被逼迫着去干苦力活的,很多人在严寒酷暑中活活累死。所以课文中说万里长城的修筑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但长城的作用却不可否认,它在当时乃至后世都起到防御外族入侵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
请同学们从刚才想象的是世界走出用饱满的热情齐声诵读这最后一句。
师引导,学生齐声诵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教学反思】
受钟晓霞老师示范课的影响,在教学本课时,我从引导学生读文说文中引入想象环节,起先学生并没有出现像钟老师课堂上那么踊跃抢答。于是我及时引导揭示音乐的内涵并组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自由发言中终于打开了那扇奇思妙想的门。教学相长,我也借助他们的话题加深引导,对长城建造的场面给以适当点拨。一石能牵千层浪,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他们的话题就滔滔不绝。于是就有了上述片段。
教学不是模仿,语文教学应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发课程,应用新学习方式,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反思中,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放飞想象
《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讲解点拨都应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服务。本课教学,我采取“我能读”“我会读”尊重学习主题、体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切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发展感悟,同时在思想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见识和生活积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要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经验。本次教学在活动化的合作交流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在阅读作者的抒情想象中注入自己鲜灵活见的联想,给师生营造了开放的课堂,提供了激发灵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意识是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发展创造性思维,想象是核心。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展开想象,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象王国。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课教学,在阅读第三自然段中,我让孩子们从作者的想象出发,进入长城修筑时宏大悲壮的场景,在想象中体验当时劳工的艰辛,使孩子们自由创造,尽兴文采,也为理解“血汗”和“智慧”打下了切实的体验基础。这就像刘从华老师在《探究见功夫,功夫在诗外》一文中提出的,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的表达状态,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长城》教案13
教学目标 :阅读选文(三)和参考资料,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文章内容,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 :复印好练习设计
教学设想 :讨论、探究对文章内容作深层次理解。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讲解学习方法。
二、阅读选文(三)和参考资料,完成练习,做好讨论准备。
(一)、分发练习设计,浏览问题后阅读文章,思考并答题。
(二)、练习设计(文章见课本)
题目:
1、甲文是一个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人写的,乙文是未去过万里长城的 人写的,他们同样都赞美长城,所选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甲文和乙文写长城的角度不同,但在内容方面有相同之处,你能说 出几点来吗?
3、甲文开头就叙述去长城的.路线,而乙文却在最后才叙述神游长城的 路线。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4、余秋雨对长城与都江堰从几个方面作了比较,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下面表格。
5、作者对长城和都江堰的评价怎样,请结合作者的用语来作分析。
6、剪伯赞对秦始皇造长城抱什么态度?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三、讨论、交流,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长城》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⑴ 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 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 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⑴ 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 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 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这节课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品读课文为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 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 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教学反思〗
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词语,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教学时充分读图,图文结合。
《长城》教案15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北京八达岭长城那里有人络绎不绝,在这些游玩者中,还有不少外国元首呢?他们游玩了长城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来读读。
出示:
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2、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生谈感受
那么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吧!
二、走近长城
1、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2)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学生自由读、抽查读、齐读、有感情地读)
(2)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可以引用课本中的词语)同学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对内容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
(3)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出读错的地方。
3、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长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长城的内在精神。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放开声音读,一边读一边仔细地体会,看看这段话里边哪一个句子使你变得非常的激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赞美它。把最令你感动的那个句子,使你情不自禁地产生赞美之情的那个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然后再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4、学习句子: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生自由读 指名读 你读出了什么
(1)数一数长城经过了几个省市?(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11个省、市、自治区)
猜一猜:徒步走完长城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孩子们,请你大胆猜想一下,如果徒步走完长城,大约需要多长时间?(5天 3个月 1年等)据报道:一个年轻人徒步穿越长城用了508天。真长啊!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话。
(2)这么长的城,是修建在哪里?(八达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崇山峻岭)崇山峻岭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岭?(看图)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高高低低。长城就是依山而建,曲曲折折,时而遇到陡峰,会直冲云霄,时而遇到低峰,会直冲云下,能想象出长城的姿态吗?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蜿蜒盘旋)。长城就是一条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东方巨龙。
同学们,在现实中真有巨龙吗?(没有)巨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这个世界上它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我们的长城呢?它却是实实在在地魏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当你想到这个的时候,你再读这个句子,一定会有更大的体会。来,谁先来?
(指名读、齐读第一段)
评价语预设:他读出了一万里、谁能超过他?
不错,现在已经有一万两千里了?
真了不起,你读出了一万三千多里!咱们一起读。
三、走进长城
过渡: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要数北京八达岭长城了,这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1、指名读,思考:我们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近看长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都可。
(1)材料:条石城砖
(2)高大: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并不熟悉马,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是5、6米宽;高有8——10米。(与教学楼比较)
2、你了解课文中写到的关于长城的一些特定的词语吗?什么是城台、垛子、射口、瞭望口?
画长城(在书上画出长城示意图,并试着标出各部分名称)
出示示意图,你画对了吗?
下面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课文。师生合作读:
师引读:
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墙顶上……
在这样的设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在近距离的触摸中我们分明感受到长城不仅仅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它更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怪不得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
(生读)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怪不得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生读)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怪不得美国前总统里根说:
(生读)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们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
(生读)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世界:(生读)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长 城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
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
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学生们在学习长城这一课,都不由自主地为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而自豪,从而培养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长城》教案】相关文章:
长城的教案08-16
长城和运河教案06-25
《万里长城》教案09-20
长城教学设计08-20
《长城》的教学设计08-18
人教版长城说课稿06-11
《长城》教学反思10-09
《长城》教学反思07-12
《长城》教学设计10-29
长城教学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