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光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光的教案1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对于幼儿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变化、在长大。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学着自己去面对和克服困难;当发现问题时,他们学着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同伴之间发生了争执,他们学着理解和关心他人。作为一个大班哥哥姐姐,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呢?自己究竟有什么本领呢?别人又有哪些长处呢?对于即将升人小学的现状又要做哪些准备呢?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利用不同时期的照片和衣物等物品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深入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能够树立新的成长目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进一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区别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敢于大胆地评价自我,正确地看待自我,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照片两张:一张小婴儿时的、一张现在的照片,纸、彩笔、剪刀、胶棒等美工材料。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请家长给幼儿讲述小时的趣闻及趣事。
【活动重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自己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我
1、猜猜这是谁?
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
与幼儿一起谈论,从中发现教师的变化,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照片配对游戏。
(1)排列照片,提出问题。
教师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为“小时的我”,在下方一列为“现在的我”。
当幼儿看到把他们小时的照片贴到白板上时个个都兴奋异常,因为事先有保密的协议,所以他们睁大眼睛、闭紧嘴巴紧盯着教师,贴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不露声色地看看别人,显得很得意的样子。
教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
(2)幼儿操作游戏。
请幼儿将“小时的我”和“现在的我”连线,做成照片配对。孩子们的意见五花八门,急得照片的主人跺着脚喊:“不是!不是!错了!这(那)个才是我!”。
教师:为什么错了?小朋友的变化在哪里?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变化。
根据连线请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和现在有哪些不同?如长高了、变重了、力气大了、跑得快了、会做简单的事情……
幼儿1:这是我刚生下来的照片,妈妈说我很乖每天吃完奶就睡觉:这是现在的我,我在公园里照的。
教师:你小时候好胖,跟现在的你不太一样,小朋友你们还发现果果跟以前有哪儿不一样吗?
幼儿2:她的头发长长了,她的眼睛大了。
幼儿3:她的手和脚都比以前大了。
幼儿4:她的身体长高了,她快6岁了,有力气了,还能自己做事了呢。
(4)幼儿自我评价。
请幼儿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后来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不足。
3、制作成长画册。
引导幼儿根据活动的谈论内容来制作自己的成长画册,活动结束后张贴到主题墙上。
【活动评析】
突出体现了教育的渐进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活动形式鲜明,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教师巧妙的构思。从照片配对游戏的设计与开展,到用品展台的创设与参观,无不吸引着幼儿主动参与,同时能够充分地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层层递进地使幼儿从外表到内在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时光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5、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6、能运用文字、图画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2、小组准备: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模拟实验。
1、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学生猜想:建筑物挡住了光线等。
2、实验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1)演示实验:师生共同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纸箱做建筑物,手电筒做光源,探究部分建筑物内部采光不足的原因。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这一环节希望学生能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光传播的路线,思考影子形成的原理。
(3)学生实验:我们用弯管吸管能看见日光灯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3、阅读资料。
(1)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阅读课文第17页。
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二、问题解决。
1、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
学生应该有使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经验,但是可能没有思考过光的传播这个问题。提出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就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2、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3、各种材料反光性能有什么不同?
师生利用材料超市里提供的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三、拓展学习。
1、生活中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在获得结论之后,需要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交流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将本节课学习到的光的反射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反映了我们科学学习的成果。
2、请课后收集和查阅有关光传播的资料。
收集查阅资料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获得,有过程的体验,更有方法的习练。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的资料。
1、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关于光传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相信学生巨大的能量,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收集的更多。
3、教师课件展示:光导纤维、放大镜汇聚光线等。
运用课件把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光导纤维等高科技,以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变光传播路线的新方法。
二、设计方案。
1、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资料,我们怎样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呢?请各小组利用文字、图画或者图结合的方式,分组设计解决方案。
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设计方案。
2、我们的方案设计好了,请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提出好的建议。
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方案是不完善的,需要改进的,只有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促进我们不断改进;注意倾听,才可能对别的小组的方案提出建议;注意倾听,才可能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
3、自主阅读P28、P29页的科学自助餐。
科学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拓展性的阅读资料,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的教学。阅读科学自助餐的资料,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本组的采光方案,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对本组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4、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结合科学自助餐里的启示,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拓展。
请大家课下准备材料,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实验,看我们的方案能否成功。
【时光的教案】相关文章:
1.时光隧道大班教案
2.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4.最美的时光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