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句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鹭等六个字,会写绝鸣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习古诗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来描述吗?
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词语。
我从你们可爱的小嘴巴里听出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多好呀!唐代诗人杜甫也特别喜欢春天,他还把他看到的春景写成了一首诗呢:师范读诗句。
这首诗的名字叫:绝句。
析题:绝句是古诗的一种题材,并不代表诗句的意思。
相机指导写:绝。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随机识字。
3、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朋友再轻轻地、用心地去读一读诗句,看看在读的时候,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指导朗读:
⑴ 预设一:
我好像听到了在黄鹂叫。
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相机指导写“鸣”。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那你把这一句诗读一读。还有谁也想读?齐读。
⑵ 预设二:
我好像看到了白鹭。
哦?白鹭在干吗呢?你看,他们排着多整齐的队伍,在蔚蓝的天空中快活的飞翔,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鹭呢,那你把这句诗读一读!
⑶ 预设三:
我还看到了雪。
真的吗?雪在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样的美!谁来读?这句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能质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理解。
⑷ 预设四:
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你们看到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雪﹑船,这多像一幅美美的画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开来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男女生赛读。
你们读得这么好,让我感觉这么快乐,奖励你们去画中游一游吧!
(课件)欣赏动画。
我给你们配上美美的音乐,就当自己是大诗人杜甫,再来一次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理了吗?谁把前面两句记住了?有没有全部都记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一首生机勃勃的诗,看看,这样的画面,会让你想起哪句诗呢?(课件出示画面,和相应的诗句,最后一幅画,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去查资料﹑请教老师或者自己学着写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绝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xx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通过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感
3、引入《绝句》
三、讲解《绝句》
(一)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1、分析动词入“情”
鸣:①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的词语并归为两类
②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
上:①如果用“冲”字代替会改变什么?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这个动作
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
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泊:通过此字体会作者思绪
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词入“境”
可以根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学生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色彩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3、分析数词入“趣”
用对比法使学生看到数词的作用
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
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
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时间)
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
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清脆,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放出去。在空旷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
四、点出“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五、作业:
根据所讲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智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绝句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构思精致,感悟细腻,文笔优美,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抒情意味和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时,应以朗读、讨论、想像等为主,在朗读中品味,在讨论中体会,在想像中感悟,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由此导人新课的学习。
二、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散读全文,并疏通字词障碍。
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骈俪
褶裙 涟漪 炫耀 喧嚣 天籁
聆听 攫走 胸臆 帐惘 寂寂寥寥
2.学生自行摘抄优美词语。
请参照“教学设计(A)”。
3.要求学生从自己所摘抄的词语中选取三到四个说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其中某些词语的用法。
要求学生尽量说得生动优美。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划分结构请参照“教学设计(A)”。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在文章第2、17两段,两次写到了现代文明的声音,其用意何在?
2.迅速默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捉蝉之乐的?其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3.听蝉的时间不同,其乐趣也不同,看看:在不同时间听蝉,各有什么乐趣?
4.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5.为什么说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6,美是瞬间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而文章说:“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这当中包含了一种什么心态?
明确:包含了一种豁达爽朗的心境。
四、寻读课文,品味其中的精华之处
1.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2.思考: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我们社会百态、人生万象,吸引我们的是作者那细致人微的感受。请默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表现出作者这种细致入微的感受。
明确:这样的段落相当多,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谈得合理,不强求答案的一致。
3.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体会其中新颖而优美的意象及妩媚的文句。
五、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篇《夏之韵》,看看这篇文章与课文所写的夏天的风味是否一样?
夏之韵
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是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于是,开始酝酿一串串希冀的结晶,同时也唤来了夏风娓娓的细语,夏雨绵绵的情思,夏云袅袅的漂游。
春太奢华,秋太凄凉,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仰望,天像蔚蓝的海水倒悬,又像江南蚕丝织就的'蓝缎,滑滑的,让人忍不住有想去触摸的冲动;俯着,锦绣河山,处处葱茏,花盛开,树丰满,阵阵轻风吹过,绿树红花摇曳多姿,山水之间,任你眺望,任你鱼跃;任你在夏风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恋。
独自漫步于校园中,处处充满了绿,鲜绿、黄绿、浅绿、深绿,各种绿色连接着、交错着、波动着、变化着,绿意无限。草坪,又恢复了它昔日的风姿,平平的,绿绿的,风吹草动,似一块圆形的地毯;花池中,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花,都在绿草坪上,用它们娇艳的身姿,展示着自身的魅力。
咦,一片绿,闪光的绿,似渲泄的绿色的瀑布。噢,牵牛花!它长得那样旺盛,爬满了一堵暗灰色的墙,仿佛一件美丽的外套。
它更像是一幅巨画,流水平缓而亮丽,色彩单纯而使人爽心。上上下下,找不到它的发端,也看不见它的终极,只有那一片常常青翠欲滴的绿,在我的视野里自由地蔓延,流动……
它是一幅画,可又不是静止的画——它充满了勃勃生机。
微风轻拂,茎开始抖动,叶开始抖动,不时如钻石般闪亮的光点,跳跃着,舞蹈着。这时,一个个牵牛花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像是无数蝴蝶,挨挨挤挤,重重叠叠地驻足在灰色的墙上,它们扇动着翅膀,它们炫耀着美丽。它们与绿叶互相推挤,互相紧紧簇拥着,在阳光下打闹着,’叫嚷着.....
每一片叶,每一束花,都是一个生命,它们这样的活泼自由,它们是闪烁着智慧的花,绽放着自信的花,凝视着它,仿佛看到一个个跳动的绿色生命。
拿着书,穿梭于绿树红花之间,那感觉,有说不出的温馨。
暮色悄然降临,夏夜很浪漫,亦很多情,月光倾泻着缠绵,使夜的思绪奔放着憧憬,今夜的景色弥漫着遐想,令大自然的情爱无比醉人。
夏如一位佳人,它将绿色的发髫高高挽起,小河是它顾盼的明眸,盛开的鲜花是它浓艳欲滴的朱唇,远处的山峰是它蹙起的黛眉。读着宁静,拥着清风,所有情怀似一丝游云察过“圆盘”,擦亮夏的静谧。
春华秋实,都在于夏的精心呵护,夏是一个新的起点,成长着新的希望和期待。
噢,夏之韵!
参考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很有感染力,除了构思、选材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语言运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词语的选用,把静的景物写得生意盎然,特别是叠音词的运用,使文句音韵整齐,恰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情调,读来生动舒缓,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拟物、对偶等,使文句整散结合,有节奏感,细腻地描绘出夏天的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绝句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利用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读懂古诗。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步入“与古人同行。”还是老样子,进行“背诵古诗擂台赛”。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1、设境激趣
2、板书课题
3、背景简介
课前,刘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或有关杜甫大诗人的资料,谁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诉大家吗?
师小结:他一生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那时,一场战乱刚过,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师简介“安史之乱”)杜甫写的这首诗就是反映当时太平环境下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点明学法。
1、点明学法
师:平时我们学一首古诗,大体分几步?(师生齐说五步骤。)
[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感受意境。第三步、理解古诗。第四步、读出感情。第五步、背诵默写。]今天,我们就按这五步骤来学习《绝句》。
2、读通古诗
(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评议。)
3、小组交流合作
三、理解古诗,交流汇报。
四、感受意境。
1、选择方式,感受诗意
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2、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3、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
4、描述意境
学生用描述的方式来感受诗境。(学生说)
五、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
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美表现出来吗?
(先自己读一读--读给小伙伴们听--指名读)
2、录音范读
3、感情朗读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六、背诵、识字、默写。
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齐背)
2、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
3、默写古诗
七、总结
绝句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第二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设计理念】
1、以的游戏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新古诗的兴趣。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伸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励学生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
难点: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昨天的朗诵比赛,陈老师知道了我们四甲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同学们还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对吗?今天,陈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CAI出示杜甫图片)
2、陈老师叫大家课后查找有关杜甫的资料,都找了吗?谁来介绍一下大诗人。
3、学生介绍杜甫。
4、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江畔独步寻花》)
6、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肯定平时及时复习了,是吗?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出示图片,学生描述。
1、杜甫大诗人当年在杜甫草堂内研读诗文,从窗户内往外看,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家请看。(CAI出示图片)
2、大家觉得这幅画面怎么样?(很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吗?(早春)
3、那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吗?
4、指名说。(近处的柳树抽出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去,在枝头快乐地鸣叫声,门前整齐地停靠着木船,远处是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云。远处还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老师相机板书:黄鹂、白鹭、柳树、船只、雪山、蓝天。说得真美!
这使我不由地联想到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两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十分赞赏地)你说得也很棒!学习能积极联想到相关内容,是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相机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5、同学真棒,把这幅画面说得美极了!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刚才我们用了那么多的词句描绘的画面,而诗人杜甫仅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样的画面描述出来了,大家想不想不读一读呢?
三、学生自读自悟古诗。
1、自由读。
2、小组之间比赛读。
3、指名读。
4、齐读。
5、你们刚才在描述画面的时候,讲到了黄鹂、白鹭、蓝天、柳树,那杜甫在诗中有没有描写到呢?是哪几句呢?请你找出读一读。
6、指名读,(CAI出示一、二句古诗)齐读。
7、请同学来讲一讲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8、你能从这两句话中找到描写色彩的词吗?(黄、翠、白、青)老师根据学生说的,CAI将字相机变色。
9、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文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我们试着用最美的语言来读出画面的美。
10、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那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配乐)
1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背下来呢?指名背,齐背。
12、看看木船、雪山,诗人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把诗句找出来读一读。
13、指名读,CAI出示后两句。
14、想一想,这两句诗你都读懂了吗?说说你的是怎么理解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5、生质疑,生解答。
16、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千秋、含。
四、拓展活动。
1、小结。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2、大诗人杜甫还写了两首绝句诗,大家想读一读吗?CAI出示另外两首古诗。
3、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大量的古诗,吸取祖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绝句教案 篇6
一、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初步感知
三、教师出示挂图,范读古诗《绝句》
四、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绝句》
(一)学习第一诗句
1、师出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讨论诗句意思
3、教师规范诗句意思的语言
4、教师指导朗读
5、学生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诗句
1、师出示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教师引导理解词语:窗含?千秋?门泊?东吴?
3、讨论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
5、教师指导朗读
6、学生朗读背诵
五、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全诗
2、分析古诗的'色彩美(黄、翠、白、青)让学生绘画
3、分析古诗的韵律美(指导感受)
让学生朗读
4、分析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句的对偶美)
让学生画词
六、体会背诵
绝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高尚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同学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同学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同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同学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严酷的战争局面给同学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同学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同学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同学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和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安排同学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同学理解全诗大有协助,同时也培养了同学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浸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同学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同学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同学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同学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考虑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酷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身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同学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同学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考虑题让同学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同学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只能促进同学理解诗意,更能协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绝句教案 篇8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绝句教学设计。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绝句教学设计》。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
绝句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观察1、2句和3、4
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
(3)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先默读诗句,再闭眼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
(6)说说诗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
A、色彩美:黄、翠、白、青
B、声音美:鸣
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
D、远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
E、寓情于景美:
二、朗读古诗,背诵。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解题《早发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
有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记字形,理解词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
〈五〉、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
〈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
(1)景色之美
(2)作者心情的畅美
(3)节奏韵律美
(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
〈七〉、指导朗读
(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
(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
(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
(4)比赛朗读
〈八〉、布置作业
绝句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小学教学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绝句》。
2、板书课题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板书设计: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教案】相关文章:
绝句的教案08-12
《绝句》教案06-19
古诗绝句教案10-10
《绝句》的教学反思05-22
《绝句》的教学设计05-08
《绝句》教学设计05-17
《绝句》教学反思10-06
《绝句》教学设计04-17
关于绝句教案范文汇总七篇07-27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