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

时间:2024-07-15 23:12:53 教案 我要投稿

《鸡兔同笼》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兔同笼》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板书课题)

  结合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出示)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一)、尝试列表法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出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

  (二)、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2、假设全是兔

  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出示: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

  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小结:

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种方法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鸡兔同笼》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感受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当方法解决一些与“鸡兔同笼”相似的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探究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有序思考的意识,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数学文化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思想,通过画图法、列表法来解答“鸡兔同笼”及其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发现并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及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渗透方法

  1、 出示绕口令

  1只小鸡2条腿, 1只兔子4条腿;

  2只小鸡( )条腿, 2只兔子( )条腿;

  3只小鸡( )条腿, 3只兔子( )条腿。……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兴趣,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同时,使学生明确鸡和兔的腿数】

  2、 教师出示一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图, 说明○代表头,线段代表腿,让学生说是鸡还是兔子?紧接着再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说是鸡还是兔子?观察图,比较鸡和兔子的异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抓住鸡兔背后的数学本质:相同之处:鸡和兔都有一个头,不同之处: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从课的一开始,就向学生渗透画图的方法】

  3、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共4只,鸡和兔子可能有几只?

  老师把你们说的这3种情况的画出图来了,很直观。还可以怎样出示展示更清晰?

  如果学生说出列表,老师先出示无序列表,再请学生帮忙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有序。同时渗透画图、列表的方法,为后面学生独立解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从表格中观察:你能从头数和腿数的变化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头数不变时,多一只兔子就多两条腿,多了一只鸡就减少两条腿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背后发现数学规律,同时为后面学生出现多种列表法进行了渗透】

  二、独立探究 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这就是有名的“鸡兔同笼”。

  谁知道“鸡兔同笼”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给出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兔各几只)

  1、出示例题,读儿歌

  菜市场里真热闹,鸡兔同笼喔喔叫。

  数数头儿有8个,数数腿儿26。可知鸡兔各多少?

  2、 指名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隐藏的条件:每只鸡有2条腿,每只兔有4条腿

  3、你们愿意自己尝试解答吗?

  每个同学有2个选择

  第一:卡片上画了8个圆,代表8个头,请你用线段代表腿,画一画。

  第二:用填表的方法,看能否找到答案。

  (如果学生提出用计算的方法,也让他们先画图和列表,之后可以再计算)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尝试使用直观的画图法、列表法。】

  三、小组交流 开阔思路

  小组讨论的要求是

  1、给组内同学讲一讲你解题的方法和过程。

  2、认真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你又学会了哪种解题方法?如果有疑问,请你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明确的小组合作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便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全班交流 成果共享

  1、画图法

  预设1:用八个圆表示鸡的头,所以每个头下面画两条腿,等于16条,比已知条件给得26条少10条。所以在每个头下面再添上2条腿,一直添到26条腿。结果是5只兔子3只鸡)

  预设2:用八个圆表示兔的头,一共32条腿,多了6条腿,擦去3个2条腿结果也是5只兔子3只鸡

  为什么2条腿2条腿的添上?为什么2条腿2条腿的擦去?

  你认为这两种画法哪种简单?

  【设计意图:使学生思维更加简单,避免思维定势,真正掌握画图的本质。】

  2、列表法

  教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讲解列表的方法。

  (预设3种列表法)

  3、逐一列表法

  情况1:鸡的只数 1 2 3 4 5 6 7

  兔的只数 7 6 5 4 3 2 1

  共有足数 30 28 26 24 22 20 18

  情况2

  鸡的只数 1 2 3

  兔的只数 7 6 5

  共有足数 30 28 26

  情况1与情况2进行比较

  确定只有一个答案时,找到了问题答案,后面的情况可以不再列举

  情况3:兔的只数 1 2 3 4 5 6 7

  鸡的只数 7 6 5 4 3 2 1

  共有足数 18 20 22 24 26 28 30

  情况4:兔的只数 1 2 3 4 5

  鸡的只数 7 6 5 4 3

  共有足数 18 20 22 24 26

  情况3与情况4进行比较

  确定只有一个答案时,找到了问题答案,后面的情况可以不再列举

  情况2与情况4进行比较

  哪个列表能快速找到答案,为什么?

  4、取中列表法

  鸡的只数 4 3

  兔的只数 4 5

  共有足数 24 26

  5、跳跃列表法

  鸡的'只数 1 3

  兔的只数 7 5

  共有足数 30 26

  (如果后两种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也可以在第二课时进行引导,具体情况根据课堂学生生成情况和课堂时间而定。

  如果三种表格都出现了,那么根据每一种列表的特点,给每种列表方法分别取个名字。并建议学生采用逐一列表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数据中发现蕴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建议学生采用逐一列表法是为以后解答开放性问题做准备】

  五、灵活运用 巩固方法

  1、今天我们通过画图和列表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的祖先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就有记载。这些著作流传海外,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研究,不过日本称之为“龟鹤问题” 。

  出示:龟和鹤共6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8条,龟和鹤各有几只?

  你认为“龟鹤问题”和 “鸡兔同笼”有联系吗?

  用你刚才没有尝试过的方法解决

  2、设计意图:

  1、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2、 能找到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鸡兔同笼”数学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能够尝试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这两题一道比一道有难度,让孩子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

  六、总结收获 畅谈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鸡兔同笼》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师: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画图法:(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

  ①先画8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

  2.列表法:

  (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鸡 8 7 6 5 4 3 2 1

  兔 0 1 2 3 4 5 6 7

  脚 16 18 20 22 24 26

  鸡 8 7 6 5 4 3 2 1

  兔 0 1 2 3 4 5 6 7

  脚 16 18 20 22 24 26

  学生汇报:我们组得出的结果也是只3鸡、5只兔,但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地试,这样太麻烦了,我们是2个2个地试。

  鸡 8 6 4 3

  兔 0 2 4 5

  脚 16 20 24 26

《鸡兔同笼》教案4

  预设:

  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32-26=6(只)。(把鸡当成兔来算,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算,每只鸡就多了2只脚,6只脚是多算了鸡的脚数。)

  4-2=2(只)。(假设全是兔,就是把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脚。)

  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只脚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来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了。)

  8-3=5(只)兔。(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鸡的只数就是兔的只数,8-3=5只兔。)

  (3)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例1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算术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书:假设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三)知识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古代趣题。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设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你学会了吗?

《鸡兔同笼》教案5

  数也可以求出来。

  6、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假设法比较好。用假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假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 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化繁为简

  列表法

  假设法:1)假设都是鸡

  2)假设都是兔

  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与常规课不同。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的一般性。

  教学重点:会用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奔跑吧,兄弟》主题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的主题曲吗?

  2.播放视频,介绍:20xx年4月24日这期的《奔跑吧,兄弟》中,各位跑男被带到有密码的房间里,陈赫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这道题被收在《孙子算经》中,《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

  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1)师: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好吗?翻开书104页,按照顺序列表试一试。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从尝试举例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

  小结讲解: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并会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并会少两只脚。

  活动二:探究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1:假设全都是鸡:2×8=16(条)26-16=10(条) 10÷2=5(只)??兔子 8-5=3(只)??鸡 谁有不懂得问题要问他?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看演示板书“假设法。”

  师: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小组2: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并演示。

  师:实际上,你们刚才的这些方法都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你们知道是什么思想么?

  师: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假设思想。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啊,那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很多问题,是不是啊。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3、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下面我们来帮陈赫找到他房间的密码,解放他吧!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发现课本上的假设法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现在大家换一种假设法来思考。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生:是什么样的假设法,让我们先睹为快!

  师:是这样的,如果让每只兔子都立起两条腿,这时,鸡和兔的脚数是相等的,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每个头有两条腿,35个头是70条腿。(94-70)少了24条腿,正好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24除以2等于12。

  生:鸡的只数为:35-12 = 23(只)。

  师:还有别的做法吗?怎样解答?

  生:把每只鸡的翅膀看成是两条腿。这样每只头对应的是4条腿。共有140条腿,多出46条腿,多出的是23只鸡的腿,那么,兔的只数

《鸡兔同笼》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过程]

  一、呈现鸡兔同笼问题。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活动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独立完成第1—3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第4题的答案有多种,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讨论第4题与前3题所给条件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题是有多种答案的。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鸡兔同笼》教案7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用假设法或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复习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钟

  1、板书课题

  2、复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方法归类:8分

  1、填空:

  一只公鸡( )条腿,两只公鸡( )条腿,五只公鸡( )条腿。

  一只兔子(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五只兔子( )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 )条。

  2、谁记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

  3、了解抬脚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头… 35 脚减半 35 下减上 35 上减下 23 …鸡

  脚… 94 47 12 12 …兔

  三、解决问题:10分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6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

  (2)、停车场里停了三轮车和小汽车共11辆,总共有40个轮子,问三轮车和小汽车各有几辆?

  (3)比赛答题,对一题加10分,错一题扣6分,一道对题比一道错题多( )

  分。

  (4)数学竞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6分。小明抢答了16道题,最后得分16分,他答对了几道题?

  四、小结检测:20分钟

  1、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检测:

  a、问答:

  (1)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弄清( )多少只,还要弄清( )多少只。

  b、解决问题

  (1)、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乘6人,每条小船乘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问大船和小船各多少条?

  (2)大和尚一人吃3个馒头,小和尚3人吃一个馒头,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求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人?

  (3)篮球比赛,张鹏共得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几个2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4)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教案8

  鸡兔同笼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书《孙子算经》中,原题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该书给出了一种典型的解法,即:兔数=腿数÷2—头数(94÷2—35=12),鸡数=头数—兔数(35—12=23);也就是教材中介绍的抬脚法。鸡兔同笼问题,二、三年级的学生奥数学过,五、六年级的学生教材中安排在数学广角中学,到了初中还要学。我也曾不禁想过: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们都争相去学,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思想呢?可今天自己就要上这一课了,于是就带着问题研究本课教材,收集有关本课的材料,认真设计并实践了本课。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参考了几位专家的教法,结合自己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教案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教学实效,现反思如下:

  一、关注每位孩子的成长是成功的前提

  鸡兔同笼问题既然作为奥数的内容,那它的思维含量必然很高,然而鸡兔同笼问题又作为六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势必让每个孩子对这类问题都应有各自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掌握,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最优化的方式。课堂上从列表的枚举法入手,接着利用尝试法再到假设的算术法,不仅从思维上层层递进,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起点和成长体验,是本课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关注课堂的`互动、生成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课堂是师生双边的交换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活动。课上,教师与孩子们交流不耐烦,很是专制的强调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会限制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从课堂上来看,我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融洽的。从课前谈话,故事到入、铺垫,到鸡兔同笼原型的展开,再到生活实例的引申,我们的交流都是在无负担的、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无形中,孩子们放开了思绪,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让人回味的结论和问题。再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正面的强化作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评价方面我采取学生回答精彩时,及时有效的正面评价;学生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具体时,友好的提醒先想一想或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再交流……点滴的心语交流,让孩子们没有负担的学习,同时发展性的评价,更促使孩子们高度关注学习的内容,做到了良性的情绪循环,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正是如此,自然形成了融洽的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数学思想的传承是达成目标的保障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有绘图的数形结合思想、有算术计算的假设思想,有方程代数的数学建模思想等。本人思考如果一节课把所有的思想内涵都包容进去,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关注度,必定导致课堂内容学习的拥堵和孩子们学习的不知所措。因此,我选取了适合孩子们认知的方式的,首先用一个诙谐幽默的鸡兔玩游戏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弄清鸡兔各有什么特点?4只鸡和3只兔一共有多少条腿?鸡学兔走路,地上有几条腿?多的几条腿是谁的?兔学鸡走路,地上有几条腿?少的几条腿是谁的?根据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发现,进行深层次地思考,重点渗透以列表的一一对应思想和算术解决的假设模型等数学思想,并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应用所发现的数学知识进行判断,很快掌握了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并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

  本课虽然没有华丽的修饰,但已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愿望,完全吃透所学内容,思维得到锻炼。

《鸡兔同笼》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新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在课中请他们总结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鸡兔同笼》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12-115。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用假设法和代数法的一般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法中各步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原题,直奔主题。

  1、谈话,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的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古老的数学趣题。

  (1)课件出示古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揭示课题

  (3)原题解读

  师:这是一道古代的数学题,同学们读完题,能不能用现代的教学语言叙述一遍?

  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美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

  1、改变原题

  师:同学们,题目中的数据较大,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老师把题目中的数据变小。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 理解题意: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让学生找出隐藏的两条信息:一只鸡2只脚,一只兔4只脚。

  探索策略

  2、列表尝试法

  ①猜一猜: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

  ②说一说:他猜的对吗?要怎么知道他猜的对不对?

  ③试一试:在答题卡上自主尝试,如果答案不对,想一想怎样调整能更快找到答案,最后数一数一共试了几次。

  ④ 展示答题卡:我试了( )次得出答案。鸡有( )只,兔有( )只。

  ⑤ 反馈交流

  A、按顺序尝试,数一数试了几次?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B、取中或跳跃尝试,数一数试了几次?有什么秘诀?

  ⑥ 小结:用列表法解答不一定要一只一只地尝试,也可以2只或3只跳着尝试,这样尝试的次数就更少,就能更快地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列表尝试法虽然繁琐,但它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列表尝试的方法初步体验在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也发生变化,为下面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做好铺垫。]

  3、假设法

  ①.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②. 小组讨论,说一说用假设法解答的算理

  ③. 汇报反馈

  ④. 课件动态展示假设法的两种思路,老师边演示边提问题让学生回答。

  A.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一共有几只脚?

  条件告诉我们几只脚,这样就少了几只脚呢?

  为什么会少了10只脚呢?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少了几只脚?

  那么几只兔看成鸡一共少了10只脚呢?

  B. 假设笼子里都是兔,一共有几只脚?与条件比多了几只脚?

  为什么会多了6只脚?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多了几只脚?

  那么几只鸡看成兔一共多了6只脚呢?

  ⑤. 让学生对照课件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⑥. 思考:为什么假设全是鸡,先求出的是兔的只数?为什么假设全是兔,先求出的是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老师以列表尝试法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学生从自主尝试到讨论汇报、互动,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巧妙地将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认知经验、思维过程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获得了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4、方程解

  解:设兔有 只,则鸡有 只。

  也可以设:鸡为 只,则兔有 只。(略)

  师:在列方程解答时碰到什么困难?该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方程解是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它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便于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不失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也让学生体验、领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梳理小结,比较优化。

  三、推广应用,建立模型。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2. 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1)动物园中的问题。

  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2)游乐园中的问题。

  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各乘6人,小船每条各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3. 对比联系,建立模型。

  4.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这类“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只解决鸡和兔的问题,主要是要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

  5.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及巩固了新知,又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提炼出此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的一般性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引导阅读,课外延伸。

  1. 阅读并思考课本114页的“阅读材料”。

  2.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1—3题。

  [设计意图:“抬脚法”也叫“金鸡独立法”是一种特殊而巧妙的解法,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后的阅读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间,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的魅力。练习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挑战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为学生的课外发展提供平台。]

《鸡兔同笼》教案11

  【学习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阅读书本P112鸡兔同笼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述一下题目的意思吗?

  二、探索新知

  1、阅读P113例1,根据书本提示,会用列表法求出鸡、兔各几只吗?

  (完成课本表格。)

  2、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能列式解决吗?

  (会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自己动笔,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只数的问题?

  (有困难的.可参考书本P114)

  4、用假设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决P112“鸡兔同笼”问题

  (1)方程解:(2)算术解: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设都是鸡。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阅读P114阅读资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115“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116练习二十六第1--5题。

  2.拓展提高:练习二十六第6、7题。及P117“思考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鸡兔同笼》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能解决有关“鸡兔同笼”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及其相类似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解决“鸡兔同笼”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及与其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学会用假设、举例、列表、作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现实,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歌谣吗?老师这里有一首歌谣,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条腿,一只兔子,一个头,四条腿;

  师:接下来的歌谣不完整,谁能把它填完整呢?

  两只鸡 个头, 条腿,两只兔子, 个头, 条腿,三只鸡三只兔子一共 个头, 条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把兔子的腿数乘兔子的只数然后加上鸡的腿数乘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读歌谣、填歌谣,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猜一猜: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那么鸡、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

  师:20个头表示什么?

  生:20个头表示鸡与兔的总头数。

  师: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大家猜猜看?跟同桌说一说。

  (3)、同桌说一说:

  (4)、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生1:我猜鸡有3只,兔子有17只。

  生2:我猜鸡有5只,兔子有15只。

  生3:我猜鸡有16只,兔子有4只。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表格,鸡的只数在变化,兔子的只数也在变化,什么没有变?

  生:鸡兔的总只数没有变。

  强调鸡兔的总只数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猜测,引出对下边例题的思考,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2、自主探究

  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那么鸡、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读题

  (2)、引导观察:

  师: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2个问题多了一个条件“54条腿”

  (3)、理解题意:

  师:20个头,54条腿是什么意思呢?

  生:20个头表示鸡与兔的总只数。54条腿表示鸡与兔的总腿数。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鸡兔各有多少只?请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前老师提个小小的要求:

  ①、每个小组老师都有一份材料

  ②、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小组长并做好记录

  3、反馈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1)、逐一列表法:

  生1:我先假设鸡1只,兔子19只,算出总腿数78条,接着假设鸡2只,兔子18只,算出总腿数76条……我一直算到鸡13只,兔子7只总腿数54条为止。

  师:像这样把每一种情况一一举例,直到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逐一列表法。(板书:逐一列表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2)、跳跃列表法

  生2:我先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算出总腿数78条,比题目的54条多很多。接着我就假设鸡有5只,兔子有15只,算出总腿数70条,还是多。我就假设鸡有10只,兔子有10只,算出总腿数60条,还是多。我再假设鸡有15只,兔子有5只,算出总腿数50条,比54条少,说明鸡的只数应在10与15之间。我再假设鸡有13只,兔子7只,算出总腿数54条。

  师:像这种“5只5只增减”,估计鸡与兔的可能范围,以减少列举的次数,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跳跃列表法。(板书:跳跃列表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3)、折中列表法

  生3:我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是10只,算出总腿数60条,比54条多,我再假设鸡有12只,兔子8只,算出总腿数56条,还是多一点,所以我就假设鸡有13只,兔子有7只,算出总腿数54条。

  师:由于鸡与兔的只数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然后在举例中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缩小举例的范围,这种方法叫做折中举例法。(板书:折中列表法)

  像同学们刚才的这几种解法,我们把它称为列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列表解决问题,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列表的方法不做统一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4、画图法(板书:画图法)

  师:除了列表法,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先画20个圆圈表示20个头,再假设20只都是鸡,在每个圆的下面画2条竖线表示2条腿,总共画出40条腿,还剩下14条腿,刚好可以给7个圆各添上2条腿,所以兔子有7只,鸡有13只。

  5、归纳算法

  解决“鸡兔同笼”有多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1)、出示:停车场上共停放12辆三轮车和自行车,两种车轮子总和为31个,三轮车和自行车各有几辆?

  (2)、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解决,旨在加深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的理解。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五、拓展延伸

  书P81“你知道吗?”

  师: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鸡兔同笼”的有关问题,可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的一门学科。]

  教学反思: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了成功与遗憾共存。

  成功之处在于:

  1、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学生读歌谣、把歌谣补充完整,学生不仅觉得有趣,同时也复习了计算腿数的方法。

  2、新授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我没有统一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且在这个环节中,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比较充分,因此部分学生对列表法掌握得还蛮可以的。在教学列表法后,我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去试着解这种类型的问题。

  3、练习时,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如:停车场上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让学生自主解决,不仅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而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遗憾之处在于:

  1、我感觉多媒体课件虽然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理解了“假设法”的这种思维过程,让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是停留在直观、表象这一层面,只有少数同学将这一思考过程内化成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解决这类知识的模型。

  2、练习时,如能引导学生巧妙综合运用三种列表法,把课上得更精彩、生动一点就更好了。

《鸡兔同笼》教案13

  第1课时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P116页的练习二十五的第2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难点: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学生回答)

  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回答)

  师: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回答)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总结得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先提出假设,如果假设后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假设、调整、检验)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假设→调整(列表、画图)→检验

《鸡兔同笼》教案14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教材呈现三种解题思路:列表尝试法、假设法和方程法。列表尝试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不宜采用;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难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过程对多数小学生而言较难。因此,本课设计的重点放在理解假设法的算理上。列表尝试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设法和方程法的基础,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列表尝试法解决问题时,就要有意识地作好铺垫,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提升,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结构特点和解决模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以史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可以让我们的头脑越来越聪明。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数学并且研究数学,早在1500年前就有一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那里面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其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二、独立探索,构建新知:

  (课件出示例题,指名读)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你从这道题中,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0只,一只鸡2条腿,一只兔4条腿,鸡的腿数+兔的腿数=54条……)

  这样一道1000多年前的数学名题要大家短时间内找到答案,确实不容易,就让我们先来猜测猜测。(板书:猜测)

  谁先来猜一猜,鸡可能多少只?兔可能多少只?(鸡8只,兔12只)

  能说说你猜测的依据吗?(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0只)

  有了猜测的依据,还有谁想继续猜?(……)

  给老师一个机会,我猜鸡是1只,那兔有几只?(19只)

  怎么知道我猜得对不对?(通过计算来验证)

  (板书并验证)计算的腿的条数是78条和实际的腿的条数不相符,说明我的猜测怎么样?(失败了)

  虽然我的猜测失败了,但如果继续猜测下去,我的这次失败的猜测和验证对以后的猜测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吗?(因为78条腿比54条腿多,这就说明兔的只数多了,再猜测应该减少兔的只数,增加鸡的只数。)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你的练习本上,继续老师黑板上的猜测,如果你有更简单的猜测方法,也可以重新列举一个猜测。

《鸡兔同笼》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概括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明白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你们想看一看吗?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现在有一些鸡和兔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鸡和兔共有35个头,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这类问题应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为便于研究,我们先从简单的生活问题入手,请看下面问题。

  ●学校买来50张电影票,一部分是4元一张的学生票,一部分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总票价是260元。两种票各买来了多少张?

  【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激起探知这类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请根据提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温馨提示:

  ①用列举法怎样解决问题?

  ②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解答吗?

  ③如果把这些票都看成学生票或都看成成人票如何解答?

  ④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怎样用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根据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共同协商解决。

  教师巡视,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同时参与小组的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好的方法,请把你的好办法同大家交流吧。

  1.列举法。

  可以有目的的先展示这种方法。(多媒体展示。)

  学生票数(张)成人票数(张)钱数(元)

  2525250

  2426252

  2327254

  2228256

  2129258

  2030260

  质疑:有50张票,是否有必要一一列举,你是如何列举的?

  (引导学生通常先从总数的中间数列举。)

  质疑:根据假设算出的钱数与实际总钱数不一样时,你是如何调整的?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确定调整方向、调整幅度。)

  师强调:像咱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列举出来,并最终找到答案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板书:枚举法)

  2.假设法

  (1)假设全是成人票:

  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展示假设为成人票,学生试画的分析图。(图略)

  ②引导:上面的过程如果用算式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预设板演:

  50×6=300(元)300-260=40(元)40÷(6-4)=20(张)

  50-20=30(张)

  ③质疑:你这样做是如何想的?你是如何理解多出的40元的?根据多出的40元如何求出学生票和成人票的?

  预设回答:

  假设全是成人票,就50×6=300元,而实际花260元,这样就多出了300-260=40元。

  而1张学生票看做成人票就比1张学生票多2元,学生票的张数就是40÷(6-4)=20张了,成人票就是50-20=30张。

  (2)假设全是学生票:

  如果假设成全是学生票该如何解答?(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独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清推理思路。)

  总结方法归纳抽象出这类问题的模型。

  学生票数=(成人票价×总张数-总钱数)÷(成人票价-学生票价).

  成人票数=(总钱数-学生票数×总张数)÷(成人票价-学生票价).

  3、方程法: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了吗?

  学生汇报列方程的方法。

  (1)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成人票数+学生票数=50;成人钱数+学生钱数=260

  元)

  (2)根据等量关系列式:

  设成人票有x张,则学生票有(50-x)张。

  列方程为:6x+4(50-x)=260

  (解略)

  4.学生比较以上几种方法解题方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让学生结合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列举法:适合数据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数字比较大,这样一一列举法就太麻烦了。

  画图法:操作简单,比较直观。但数字大的时候,画图也是比较麻烦的。

  假设法:适合所有的这类问题,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

  方程法:适用面广,便捷,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探讨出了用枚举法、假设法、解方程的方法解决这种题。只不过列举法对于数据较大时比较麻烦。一般我们采用假设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适时的总结,引领学生归纳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及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回应开课时的问题。)

  温馨提示:

  A.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同桌讨论)。

  B.然后自己解决,汇报交流。交流时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数学文化。

  2.王丽有20张5元和2元的人民币,一共是82元。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处理方法:

  ①学生认真读题,引导学生对比“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分析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解答。

  ②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题是“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进一步巩固“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巩固练习:回应解决例题,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计算。然后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龟鹤问题、乘船问题、合作植树问题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全课小结:

  回顾总结,引发思考

  本节课,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采用了几种策略,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同学们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下课后相互交流一下,并尝试一下。

  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共同探究,解决了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好多问题都可以归为一类问题,抽象出一个总的模型进行解决。

【《鸡兔同笼》教案】相关文章:

《鸡兔同笼》教案05-22

鸡兔同笼教案06-27

鸡兔同笼教案07-14

小学教案:鸡兔同笼05-31

精选鸡兔同笼教案3篇07-15

实用的鸡兔同笼教案3篇07-26

有关鸡兔同笼教案三篇07-11

关于鸡兔同笼教案四篇05-23

鸡兔同笼教案汇总五篇08-18

【精华】鸡兔同笼教案4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