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并用排除法推测盒子内的物品。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直尺、醋、铃铛、海洋球、网球、台球、篮子、盒子、表格。
2.学具:盒子32个;幼儿姓名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话题。
1.引入话题,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美羊羊。
教师: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美羊羊在给他送礼物时,遇到个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2.幼儿找出有礼物的盒子。
(二)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
1.通过闻味道、比长短、听声音、掂轻重的方法排除部分物体。
2.幼儿讨论、集体讲述。
(三)运用排除法推测记录盒子内的`物品。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幼儿操作。
3.幼儿投票。
4.打开礼物盒,揭示礼物。
(四)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拓展经验。
1. 教师请幼儿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
2. 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用耳朵、鼻子、手、眼睛一起去感受,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用排除法帮美羊羊解决了困难。瞧,喜羊羊又收到一份礼物,我们回教室后再来猜猜里边装着什么礼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2
设计意图:
对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过简单的统计,如:举手表决评选"文明小标兵",决定谁当小组长等等,但对运用标记符号等统计的规范要素接触不多,尤其是对流动数据的统计。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本次活动拟将对流动数据的整理作为主要的内容主体,从中帮助幼儿习得关于统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本活动考虑了尽可能多的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各自的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入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同伴互助,教师提升过程中,形成新经验,在小步递进,不断尝试中掌握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流动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能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进行记录。
3. 体验学会统计的成功感。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基础的统计经验物质准备:PPT; 记录表; 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播放PPT,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播放礼物PPT,请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激发幼儿想得到礼物的兴趣。
师:大家都想要礼物,怎么办?引出游戏《石头剪刀布》
2.两人一组随音乐进行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游戏次数多,记不清赢了多少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3.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并尝试为猜拳比赛记录输赢。
要求:两人记录在一张纸上。
4.交流记录的方法,提升做标记,用记号记录等统计经验。
师: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录的,"怎样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画符号或写名字做标记的方法。
二、统计奖品数量
1.播放奖品PPT,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奖品。
(1)快速播放PPT,引导幼儿继续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
(2)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刚才PPT里的三种奖品,我们可以为做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3)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在记录奖品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讨论:怎样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
3.再次统计奖品数量,在记录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先在白纸上画上表格和做标记。
师:这次白纸上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
(2)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4.集体验证交流统计结果。
5.发放奖品
活动反思:
在盒子教学中一开始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盒子就浮想联翩,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身边取材,一方面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一开始通过导入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拿出准备好的盒子,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一来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又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在猜盒子的时候,注意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一边在做游戏,一边让学生观察,这样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说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要求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把进行的游戏分为三部分,并围绕这三部分来写一写。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观察,能清楚的把自己观察的,和别人的动作,语言,表情清楚的写下来,要求写真实,写具体,生动。这样整节课都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游戏中,在学生的观察中完成了本节课。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有些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教师让学生谈自己、谈同学。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有话可说;而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孩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当然在本次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下课了还没有总结。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和观察没有分开,导致有的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只会玩,而没有观察,因此在写话的时候没有可以写的内容。第三在教学中应该用精练的语言,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总之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品。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3
活动目标:
1. 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 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2.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2.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一把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 . 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你们见过泥土吗?哪些地方有泥土?你们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 .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1. 教师:这块泥土地中长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吗?猜猜看。
2. 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3. 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 . 教师小结。
教师:为什么泥土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呢?因为泥土怎么样?(泥土里有许多养分,植物生长血药养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地方。许多小虫子就喜欢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还是许多小虫子的家)
四 . 引导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泥土里有许多奇怪的小虫,那它们是怎样生活在泥土里呢?我们下次再来寻找、发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动物。挖土时需要什么工具?引导幼儿讨论,使用铲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挖泥的时候,小心泥土中生长的植物,一边挖一边看。同时要注意身边的小朋友,自己的铲子不要碰到他们,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做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应该注重激励、呼唤、鼓舞幼儿去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6.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ty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
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
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
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
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
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
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
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
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
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
(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
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
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
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
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
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
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
(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
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
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
(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反思: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
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小百科:盒子是指可盛放物体的东西,多为方形且有盖。盒子:可以装东西、可以拿起放下且移动的一种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5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伙伴一起看看、猜猜、说说各种有趣的盒子,愿意聆听盒子的秘密。
2、理解故事内容、会说:圆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1,收集各种形状的'盒子。
2、幼儿用书盒子里有什么。
教师准备:
1、盒子一层层叠放,小猫的头饰,老鼠的布偶。
2,、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1、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看见过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幼:我最喜欢小猫。
2、用盒子和布偶做道具讲述故事,不说出结果,让幼儿产生悬念,将幼儿带入情境。
二、师幼互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教师扮演小猫,带着猫的头饰装着悠闲散步的样子,忽然听见盒子里有老鼠的叫声,小猫这时很神秘地一层层打开盒子,让孩子感受盒子里面老鼠的神秘和惊喜。
2、让孩子猜猜盒子里最终会有什么;小猫不断的打开盒子,当最后一个盒子出现的时候,请一个孩子上来帮忙打开盒子,并说说发现里面有什么?小猫看见了老鼠会怎样?
3、让幼儿猜猜这时小猫做什么去了?(美美的一餐),丢下来的是一些什么形状的盒子?教师引导幼儿看每个盒子的面,在给每个盒子取名儿,让幼儿说出大盒子、方盒子、圆盒子、椭圆形盒子、三角形盒子。
三、展示挂图,巩固活动内容
1、将盒子依次摆开,引导幼儿根据挂图回忆盒子在故事中出现的顺序,并说出其形状。
2、让小朋友在一起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形状?
3、说说这些形状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4、请幼儿打开幼儿丛书《盒子里有什么》,说说这些盒子的形状,并将盒子分类。
四、活动小结:
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看见各种各样的盒子,太有趣了;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认一认盒子。
磁带听故事:盒子里有什么
一只猫儿在散步。
它看见了一个大盒子。
里面是什么?打开看清楚。
是个方盒子!
里面是什么?打开看清楚。
是个圆盒子!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6.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ty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
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
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
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
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
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
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
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
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
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
(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
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
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
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
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
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
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
(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
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
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
(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反思: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
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小百科:盒子是指可盛放物体的东西,多为方形且有盖。盒子:可以装东西、可以拿起放下且移动的一种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7
一、活动题目
物体间的空隙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三、适用对象
大班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8
活动目标:
1、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对探索自然现象有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
2、白色和黑色卡纸制成的“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人手一个.
3、 32K大小的黑卡纸每人一张、笔.
活动环节:
一、 念诗歌《我喜欢长长的夜》.
(1)教师引导语:前几天诸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叫什么呢?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听起来怎么样?
(2)幼儿用温馨好听的声音来把诗歌念一遍.
二、黑夜的秘密.
(1)长长的夜晚那么美好,你们知道夜晚是怎么来的吗?
(2) 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地球仪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当中国地域对着光源时,轻幼儿说说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3)教师操纵地球仪自传,当中国地域背离光源时,再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4)教师继续转动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黑夜的转换情况.
三、白天和黑夜的对话.
(1)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白天来了黑夜就走了,黑夜来了,白天就走了,所以它们永远都碰不到一起.这天,“白天先生”想打个电话给“黑夜小姐”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2)教师以“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的口吻互相说.
(白天先生:我从来都没有见过黑夜,你能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吗?黑夜小姐:是啊是啊,我也从来没有到过你们那里,也请你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好吗?)
(3)请小朋友帮助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回答他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4) 请小朋友互相扮演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然后互相提问
和回答关于白天和黑夜的事.可交换角色扮演玩.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鞋盒进行一物多玩,学会跨过高40厘米的障碍物。
2、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学会协作,帮助和交往。
3、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5、喜欢跳盒子,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鞋盒。
2、垫子4个,大箩筐8个(其中4个箩筐内装各类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师:今天我们来玩鞋盒。现在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教师带领幼儿拿着鞋盒随音乐《喜洋洋》做动作)
基本部分:
1、自由玩鞋盒,初次探索不同的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拿着一只鞋盒,今天鞋盒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样玩鞋盒(幼儿自由玩)小心点,可别把鞋盒宝宝弄疼了哦。(幼儿:双脚夹着鞋盒跳;双脚跳过鞋盒;单脚跨跳过鞋盒;头顶鞋盒走;背着鞋盒慢慢走;边走边拖着鞋盒;……)
2、教师吹一声口哨,幼儿回来围在老师前面快速的站好。
师:刚才我们都和鞋盒宝宝玩过了,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玩的吗?我们蹲下来,看的更加仔细一些。(请全体幼儿蹲下)
(请若干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讲解)
3、.幼儿合作玩,进一步探索鞋盒的不同玩法。
师:刚才他们表演了这么多种玩法,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的玩法,看看还有谁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玩法。
(幼儿再次玩鞋盒,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在幼儿自由玩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玩,可以将鞋盒摆成一定间距的直线,让幼儿绕鞋盒曲线跑或者是手脚着地屈膝爬等)
4、学习跨跳的技能。
师:这个小山坡是由两个鞋盒重叠起来的,谁能想办法过去啊?你们和好朋友也搭起来试试看!看看谁想出办法来了。
(幼儿自由探索过山坡的方法。)
师:小朋友真聪明!大家来教教老师,怎么才能过山坡啊!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用“跑”“用力跨”“蹲一蹲”概括动作要领。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地方搭出一座一头高一头低的山坡,然后跨跳过山坡。
(幼儿练习时,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联系跨跳。)
游戏《送玩具》
师:小朋友们快过来。鞋盒先放在旁边。
幼儿都集中到老师身边,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教师接起电话,随即告诉幼儿:刚才天线宝宝说他们家里的玩具都弄丢了,想请我们给他们送去一些玩具好吗?
幼儿:好
师手指前方:你们看,前面就是天线宝宝的家。想要到天线宝宝的家有四条路可以走。你们看;先得绕过这一片小树林,然后得爬过这一片草地,前面还有一座山坡挡在前面,我们要跨跳过这座山坡才能到达天线宝宝的家。这座山坡也真有趣,最左边的山坡最矮,慢慢的慢慢的高起来,一直到最右边山坡才最高。那小朋友们你们得好好想一想,我要从哪条路上过去,就悄悄的到这条路的路口排好队。
幼儿自由选择路口并排好队伍。
师:我们先去天线宝宝家看看天线宝宝有没有在家。在家的话,我们再回来把玩具送过去给天线宝宝好吗?
幼儿第一遍游戏。
师:天线宝宝在家吗?
幼:在家!
师:现在我们拿起路口的玩具送到天线宝宝家去。刚才小朋友们真勇敢,都是用跨跳的方法过山坡的,这一次,我看看哪一路的小朋友最先把玩具送到天线宝宝家?
幼儿第二遍游戏。
教师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师:今天我们都很出色,都完成了任务。
放松整理部分
师:让我们一起来跳个欢快舞吧!
教师带领幼儿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做拍腿,拍肩,捶背,挥手等放松动作!
场地布置:
玩具 鞋盒 鞋盒 鞋盒 鞋盒 垫子 鞋盒 家
(平放的)
玩具 鞋盒 鞋盒 鞋盒 鞋盒 垫子 鞋盒 家
(竖着的)
玩具 鞋盒 鞋盒 鞋盒 鞋盒 垫子 鞋盒 家
(两个重叠平放)
玩具 鞋盒 鞋盒 鞋盒 鞋盒 垫子 鞋盒 家
(三个重叠平放)
活动反思
幼儿期大脑发育迅速,大脑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血糖,大脑本身的糖储备很少,必须依靠血液输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大脑血流量增多,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充分,直接促进了大脑的生长发育。
根据《规程》的精神,结合教育理论,根据本班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手段、途径和有效的活动形式组织活动。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设计了不同要求的活动,鼓励幼儿向高一层次发展。在练习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活动。
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引发了幼儿想活动的要求,对
教师设计的活动感兴趣。然后进行正确的示范,给幼儿以正确的认知。幼儿练习时分二步,第一步,让幼儿按现有水平进行练习,容易达到要求,不给幼儿以难练的感觉,从动作及心理上给幼儿以一定的余地。第二步,启发引导幼儿向进一步的要求发展,提高幼儿的动作水平,教师以鼓励为主。
体育活动如果每次都是模仿教师的动作,那么幼儿就成了一个机械完成任务的执行者,他的思维创造性就容易受到影响。利用鞋盒这种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设计体育活动《跳盒子》。在玩鞋盒活动中鼓励幼儿亲自尝试,提出多种玩鞋盒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既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10
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ty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
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
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
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
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
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
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
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
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
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
(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
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
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
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
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
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
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
(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
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
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
(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反思: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
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大班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综合教案《有趣的盒子》01-26
大班科学教案与反思08-16
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01-07
大班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02-06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静电》12-23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什么是雨》08-09
大班科学活动泥土里有什么教案01-16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标志教案及教学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