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 1
【设计意图】
如果以一个成年的感觉去看这首诗,也许感觉诗歌太长了,诗歌不压韵,诗歌形式没有规律。事实上诗歌中阳光与日历的亲、天花板与篮球的撞、鞋尖与石头的踢、包括鸟大便亲我的头等这些在孩们眼里多么美好,诙谐与幽默、亲切、好玩的事。但诗歌内容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反应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如纲要中所说: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有助于发展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极大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态度。为此我设计本次活动,帮助孩子理解“亲”的含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诗歌知道“亲”代表的是爱和关怀,并学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
2、根据歌曲《碰一碰》的结构形式,尝试替换歌词,创编产表演歌曲《亲一亲》
3、感知并体验“亲和被亲”的快乐,乐意与别人分享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我被亲了好几下》、16幅小图片。
幼儿会唱歌曲《碰一碰》,会做“碰一碰”游戏。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玩“亲一亲”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被老师亲一下吗?
幼:“想”
(有许多幼儿举起了小手,她们用一种渴望的眼神期盼老师们亲一下自己)
★教师走到幼儿的跟前蹲下,变换自己不用的方式亲孩子,如:脸碰脸亲一下,搂一搂、抱一抱孩子,拍一拍孩子等让孩子感到老师对孩子的爱。
2、启动幼儿回忆还有谁亲过自己,引出儿童诗《我被亲了好几下》
★师:小朋友,还有谁亲过你们?你们还看见谁亲谁一下,是怎么亲的?你想亲谁一下呢?
幼:“爷爷亲过我、爸爸、妈妈亲过我、姑姑、阿姨亲过我等”,“我想亲妈妈一下、我想亲爸爸一下、我想亲老师一下”。
★师:刚才老师亲了小朋友一下,老师被小朋友亲了好几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我被亲了好几下》
(由于老师主动与幼儿亲昵,拉近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巧妙的提问贴近了幼儿的生活,给孩子们一个想说、敢说、并愿意说的语言环境,老师加重语气或改变语调,让孩子初步体验亲与被亲的关系,感知亲一下与亲好几下的区别)
3、出示图片,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熟悉诗歌的内容
★在朗诵过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在教师的带领下说出“好几下”。
4、根据画面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谁?阳光亲了什么一下?(日历)爸爸亲了谁一下?(妈妈)风亲什么好几下?(衣服)天花板被什么亲了下下?(蓝球)………
5、播放课件进一步感知并理解“亲”的含义。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亲”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后提问:谁知道诗歌中的“亲”说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阳光亲了日历一下?为什么说风亲衣服一下?为什么天花板亲了蓝球一下?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跟着课件朗诵诗歌
(在通过静态的图片感知诗歌中的内容后,老师又把动态的课件作为孩子理解诗歌的升华,问到诗歌中的“亲”是什么意思时,孩子恳定地告诉老师“亲”代表爱、关心、碰等)
(孩子是这样感受诗歌的:阳光撒在了日历上,她告诉日历:新的一天开始了;风亲衣服一下;风把衣服吹得来回摆动,把衣服吹干了;爸爸爱妈妈;篮球跳的`太高撞在天花板上;墙壁说:“哎呀!车子碰着我了”;我想多换几个台,找一个喜好看的节目;看见石头,我想试试自己能踢多远;小鸟看见我,它突然憋不住了,它把大便拉在我的头上;给我打招呼呢?哈哈哈………)
6、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感受“亲一亲”的乐趣
☆师:你想亲谁一下吗?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或动作亲他们?
☆教师让幼儿找同伴相互之间抱一抱、亲一亲。
☆师:你刚才亲了小朋友什么地方?例:手、脚、身体、脸等。
☆师:我们这有许多听课的园长、老师,我们也用不同的动作或方式亲一下她们。
☆师:小朋友除了和老师小伙伴亲一亲还想亲什么东西或者被什么东西亲一亲?
☆启发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可以亲一亲钢琴(弹:体会亲了好几个)亲一亲小椅子,活动室内的其他物品。
(此环节气氛非常亲切、小朋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充分利用听课的园长、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与教师们交流的机会。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老师们也很感动。孩子与身边物品的相碰,这些活动的多样化加深了孩子们对诗歌理解,扩展孩子们的亲一亲的经验。)
7、根据歌曲《碰一碰》的结构形式,创编表演歌曲《亲一亲》
☆教师示范唱《亲一亲》让幼儿了解仿编的基本内容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将原歌词中“找一个朋友”改成“找×××或找一位老师”,将“碰一碰”改成“亲一亲”,“碰哪里”改成“亲哪里”。
☆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表演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教师的指令,亲同伴的相应部位,并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此音乐游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快乐地随着音乐与同伴与教师与物品交流,体验到了爱与被爱的幸福,感受到了与别人共同分享爱的情感。)
【活动评析】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以“幼儿发展为本”为理念,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体会或感受。教师在引导支持的过程中,采用图片直观的形成印象后,再结合课件的动态来加深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使整节课动静交替、有趣味性,减少了单一的图片教学,《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富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本节课教师能将语言活动习得的经验、迁移到社会、艺术等领域,巩固强化己有的语言经验,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改编歌词并表演后的快乐,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使爱与被爱体验得到了升华。
大班语言教案 2
设计意图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自然现象,如果遇上雨天,孩子们时常会有一种想跟雨水玩耍的冲动……爱玩“雨”似乎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顺应孩子们好奇的心里,我选择了本节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雨”的基础上,感受雨带来的乐趣。这篇散文意境优美,各种摹声词的叠加运用,让散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语言的韵律美,同时它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雨”,让孩子们沉浸之余欣喜地发现:原来雨还可以这么玩!可以说,这篇散文为孩子们多感官参与、感知,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活动目标
1、乐于关注关注周围事物,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
2、能够大胆表达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
3、理解散文,丰富象声词:沙沙沙、叮叮叮、滋滋滋、嗒嗒嗒。
活动准备
有关雨的记录表,各种声音的音频文件,《听雨》的录音,背景音乐《秋日私语》,小雨点、房子、树叶、花朵的折叠图片。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内容,丰富象声词“沙沙沙”“叮叮叮”“滋滋滋”“嗒嗒嗒”。
活动难点
大胆表达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感知散文句式的特点和情趣。
活动过程
(一)利用“分享交流”情境,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1、听生活中各种声音,激发幼儿想象
师:小朋友,我搜集了很好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大自然也带给我们很多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的`最后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雨声)
2、说说对雨的感受(小朋友喜欢下雨吗?指着自己的记录表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结: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下雨是自然界的天气变化。今天有一个叫豆豆的小朋友也像有的小朋友一样不喜欢下雨,妈妈教给了她一个好方法,她就便得喜欢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利用“快乐倾听”情境,倾听散文录音,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1、倾听录音第一段。
(1)小豆豆为什么不喜欢下雨?
(2)妈妈教给了小豆豆什么好方法?
(3)学学小豆豆的方法,听一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2、倾听散文第二段,丰富象声词“沙沙沙”“叮叮叮”“滋滋滋”“嗒嗒嗒”。
师:豆豆听到了雨点落在了哪里?发出了哪些好听的声音?
小结:雨的大小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会不同,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利用“唯美欣赏”情境,完整欣赏散文,感受雨天的情趣
师:孩子们,你最喜欢散文里的哪一句?
(四)利用“句式感知”情境,初步了解句式的结构特点
1、师幼一起根据折叠图谱朗诵散文。
师:小雨滴唱的歌可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2、感知句式的结构特点。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四段话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原来这四段话都是先说雨点的声音,再说雨点落在哪里,最后说它在干什么。
3、情感提升,引导幼儿学者让自己拥有一份好心情
师:孩子们,你们猜豆豆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其实下雨天也有一种特别的趣味,我们无论在什么天气,什么时候,都要想办法让自己和同伴快乐起来,做一个快乐的宝贝!
(五)活动延伸
1、将小雨点的手偶和树叶、花朵、屋顶、玻璃的图片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自主表演。
2、可生成第二节散文仿编活动,仿编散文的中间部分。
3、继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声音,开展分享交流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3、引导幼儿用问答式学念儿歌,体验儿歌带来的情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引起兴趣。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幼儿用书图片),请幼儿观看(捉小鸡)对了,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捉小鸡》,你们想知道儿歌里是怎么念的吗?一起来老师念一遍。
二、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捉小鸡》,幼儿欣赏。
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这首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
2、结合用书边讲述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
教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鸡蛋呢?(猫吃了)猫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上山了)山呢?水冲垮了)水呢?(浇菜子了)菜子呢?(打油了)油呢?(点灯了)灯呢?(风吹熄了)风呢?(上天了)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子来回答。带领幼儿回答。请幼儿学说儿歌里的句子。
3、儿歌里的`“?”“。”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鸡蛋呢“?”,猫吃了“。”,
教师小结:前面一句呀,是指别人问的问题,后面用了问号,后一句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用了句号,也告诉别人这句话说完了!
三、完整朗诵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内容,幼儿边看图边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四、幼儿朗诵儿歌。
1、请个别幼儿朗诵。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那谁来完整的把它念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朗诵)
2、全班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集体来念一念。
五、幼儿表演儿歌。
教师:学会了这首儿歌,我们一起念儿歌一起来边表演吧!我们可以怎么来表演呢?(带着幼儿你问我答的朗诵表演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 4
活动目标
1、听过观察图书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懂得看书要一页一页的翻阅。
3、体验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喜欢阅读图书。
活动准备
PPT《贪吃的哈罗德》、幼儿操作材料《贪吃的哈罗德》(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贪吃的哈罗德》,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画面,初步认识图书画面内容。
引: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和小朋友们分享。请小朋友仔细看,待会请小朋友来说说图书上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请小朋友看看图书的第一页。接下去我们看看图书的第二页。我们看看
第三页发生了什么事。图书的第四页又发生了什么事。接下去看看第五页有什么。
二、展示所有图片,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讲述。
提问:我们把图书看完了,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你能说说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完整说说这幅图的故事?
(吞、象声词:啊呜)
三、幼儿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教师归纳故事主要情节。
引:小朋友说的都很精彩,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能看着老师的'图片按顺序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
小朋友很厉害。那现在我们一看写这本书的姐姐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出示带字图片)
看完了图书,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叫哈罗德是一条贪吃的蛇吗?
小朋友平时贪吃吗?你觉得贪吃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教师:贪吃就是除了吃饭以外还吃了很多不营养的食物,吃完很多很多不营养的食物以后小朋友就会消化不良,这样小朋友就会肚子痛了,而且贪吃的小朋友很容易变胖,这样是不健康的。
四、请幼儿为图书起名字
引:那我们看完了这本有趣的图书,那请小朋友为这本有趣的图书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我们现在看看写这本书的姐姐给这本书起什么名字。
五、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引导幼儿正确看书方法。
引:大班的小朋友很爱读书,那你们平时看书是怎么看的呢?有哪位小朋友说说你看书是怎么看的呢?
看书先要从封面开始看,然后一页一页的仔细看每一页的图画,知道每一页说的是什么。
今天老师在桌面上都放了图书,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故事吧!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进行故事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5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感受云朵的变化,了解风与云的关系。
3.尝试用吹画表现云彩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云彩像什么”组图;《云彩和风儿》诗歌音频及图片;“吹呀吹”组图。
材料准备:水彩颜料、颜料盘、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根据画面大胆想象了解风与云的关系
1.出示组图“云彩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二播放音频图片让幼儿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鼓励幼儿尝试跟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三出示成品图发放工具用吹画表现云彩变化
1.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激发吹画的'兴趣。
2.出示成品图,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吹画。
四组织谈话鼓励幼儿结合作品创编诗歌
——你让云彩变成了什么?它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试试照着诗歌的句式说一说。
大班语言教案 6
目标:
⑴鼓励幼儿利用两种编织方法编织出自己需要的形象,
⑵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并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材料:
彩条,胶棒,各色彩纸,水彩笔,大白纸等。
过程:
⑴请幼儿自由组合,协商所要组合的画;
⑵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主题分工;
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组画过程中的分歧意见;
⑷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分析:
幼儿经过相互协商,把各自喜爱并想表现出来的.作品归纳为三类,并自觉分组,组合出的三幅画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动物、公园一角。幼儿情绪高,兴趣浓厚,当不知道的形象出现时,幼儿会去相关的区域寻找答案。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幼儿冲出了纸条的局限,能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组画。
大班语言教案 7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情趣,能根据动物特性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分工。
2.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话大胆表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PPT,动物图片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动物的特征性进行合理分工。
体验故事的幽默和诙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生问好!
2.出示PPT第一副图,师:“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请我们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回答)
师:它们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河马村长》。
二、出示PPT幼儿边看边听故事1—2节
师:这些小动物究竟是在干什么的呢?(它们在选村长)
那村长是干什么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村长就是领导、管理村里的一切事情。
师:它们选的是谁做村长?为什么?
(它们选的是河马为村长,因为河马嘴巴大、身体大、脑袋也是最大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
师:河马先生做了村长,那它会怎么做呢?
幼儿继续边看PPT边听故事。
师:河马先生是怎么做的?(它把小动物们常干的事换了下)
师:你们觉得小动物们干了一天,会发生什么养的事情呢?
幼儿回答:母鸡不会打鸣、猪小姐不会耕地、小鸭子不能负责安全工作、牛先生不会捉虫、兔妹妹捉不到老鼠、猪弟弟不会拔萝卜、小狗孵不出小鸡来。
师:那河马先生是个称职的村长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河马先生不是个称职的.村长,因为它没有根据小动物们的特性来安排它们的工作。
四、师幼共同讨论
如果你是村长,你会怎样去安排这些小动物?
幼儿交流讨论。
师幼共同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当上了村长,可一定要根据动物的特性进行合理分工,这样动物村才会是个既快乐又安全的动物村。
五、拓展活动
动物村还有些动物也想找份合适的工作,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出示的动物图片,幼儿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
活动反思:
经过第一轮研讨,我更加明确了“村长”的含义,知道在一节语言活动中,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丰富的肢体动作,才能充分调动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有了之前的指导和提升,才能让小朋友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无效性的问题要少问,甚至不问等。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对于语言活动的开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大班语言教案 8
设计意图:
大班歌唱活动《买菜》是选自省编教材大班艺术领域的一节歌唱活动。大班的孩子角色表现意识增强了,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和奶奶一起买菜,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而且各种各样的菜也是孩子平常生活中看得到、吃得到的,便于孩子将具体形象思维转为抽象逻辑思维。歌曲好听,节奏欢快,孩子一定感兴趣。因此,我决定好好揣摩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
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分析:首先,我定位了活动目标,根据“知”、“情”、“能”三维目标,在教参的目标参考下,我增添了“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旨在尝试利用多种学习通道,帮助孩子学习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歌曲图谱
(2)扮演老奶奶的头巾、围兜、菜篮一个;画笔、白纸人手一份
(3)音乐《买菜》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初步认识各种蔬菜。
3、环境创设:利用歌词中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
分析:为幼儿创设“菜市场”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幼儿兴趣,提高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趣味练声
1、大口吹气(像吹气球)
2、大声笑“哈哈哈哈哈”
3、拖长音,喊“喂~买~菜~咯”
二、以“逛菜市场”谈话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逛过菜市场?老师今天带你去逛逛菜市场吧!看看菜市场里面有什么菜?
播放歌曲《买菜》教师带领幼儿逛菜市场。
师:你知道菜市场里都有什么菜?
师:青菜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呢?
分析: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幼儿再现生活情境,在逛市场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蔬菜,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1、师完整地范唱一遍歌曲,幼儿欣赏。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名就叫《买菜》,你们要认真听,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
师:我和谁去买菜?
师: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教师边按节奏念。
师:很棒,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师:那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里还唱了什么菜?歌曲里是怎么说这些菜的?
3、第二遍欣赏,引导用画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师:小朋友们仔细听,歌曲里面还唱了什么?这些空白的地方怎么办?如果我们用画的方法能不能更快记住呢?试试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听边用画笔在自己凳子上的白纸上画空白部分。
师:歌曲里还有什么菜?是怎么说这些菜的?(请举手幼儿4~5个回答)师:鸡蛋,它是怎么样子的?鸡蛋圆溜溜啊(贴图谱,按节奏念)师:我们知道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那除了这些素菜外,还有什么肉类荤菜?
师:鱼儿蹦蹦跳啊(贴图谱)还有什么肉类?母鸡算不算呢?
师:母鸡咯咯叫啊师:奶奶买了这么多菜,实在是提不动了,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贴图谱)分析:启发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一出示相应图谱贴在相应位置上,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4、所有图片都出来后,师带着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阅读图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是用唱的,哪些地方是用说的?并引导幼儿学学说唱部分的歌词。
师:哇,我和奶奶买了真多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边指图谱,边完整唱一遍歌词。
师:有没有小朋友发现,今天唱的歌曲跟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有些唱有些读的。(若不知,提醒,你们看看老师这一句是怎么唱的?是用唱的还是用念的?
白话部分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来念,可以结合拍手打节奏。
教师完整地按节奏来念一遍,幼儿看图谱按歌词的旋律节奏朗诵歌词,重点练习唱与说歌词的衔接。
师:我们跟着节奏,跟着钢琴声,用好听的声音念一遍。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 9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东关队种西瓜
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注:此活动参考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形象特征并学习词语:“威猛”、“承诺”。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想像、创编故事结尾,发展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懂得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活动准备:
动画光盘、狮子、老鼠的幻灯片2张。
活动过程:
幼儿与教师行为
意见或建议
一、感知狮子和老鼠的形象特征。
师:你们看,森林里的谁来了呀?(狮子、老鼠)
师:那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谁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介入词:威猛)
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呢?
二、欣赏故事的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
师:那么威猛的狮子和胆小的老鼠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师:狮子被老鼠吵醒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丰富并理解词语:承诺)
师:它们说了些什么?我们来学一学。
师:过了一个月以后,森林里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1、围绕老鼠会不会救狮子展开讨论。
师:狮子被网困住,故事就讲到这里,那么,你们说,小老鼠究竟会不会救狮子呢?
幼:小老鼠不会救狮子,它骗了狮子。小老鼠会救狮子的.,因为它答应了狮子要报答它。
2、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3、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4、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5、小结。
师:有的小朋友认为老鼠会救狮子,有的小朋友认为老鼠不会救狮子。现在有两种意见,那么故事的结尾就交给你们了。
认为会救狮子的小朋友,请你们说说老鼠为什么要救狮子,它用会用什么办法来救狮呢?
认为不会救狮子的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老鼠为什么不救狮子,小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把你编的故事结尾讲给大家听?
师:小朋友编的结尾我们都听过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这个动画片的结尾是怎样的。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幼儿议论回答)
师:这个动画片的结尾就是要让你们明白: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尽量做好。就像故事中的小老鼠承诺要报答狮子,后来真的做到了一样。
四、迁移经验,结束。
师:那么我们小朋友平时有没有承诺过别人事情呢?你做到了吗?(幼儿相互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发现名字中隐藏的秘密,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2、正确理解姓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素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请家长配合)
2、有单双数的知识概念。
3、全班幼儿名字图、姓氏图、人物关系图。
活动过程:
一、我的名字
老师:出示全班幼儿的名字图:那个是你的名字?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在这里吗?请你指出来。
二、名字的秘密:
教师:名字里藏着一些小秘密,你能发现发?
(一)谈书发现姓的'秘密
1、发现姓在名字的前面。
老师: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和名组合在一起的,姓在前,名在后。我的名字是赵,想一想我姓什么?
2、知道自己的姓。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姓,并在自己的名字上把自己的姓用笔圈出来。
3、找出班级同姓的进行找朋友游戏。
4、发现姓的传承:
你的姓和家里的谁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中国人的传统是跟爸爸的姓,爷爷把姓传给爸爸,爸爸再传给我们,姓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出示人物关系图)
5、关注其他姓氏:
教师:你还知道那些姓氏?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姓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总结:姓有单姓如:王、陈、李等,有复姓如:上官、慕容、司马等等。中国人的姓氏数量超过400个,被称为“百家姓”。
(二)探索名字的秘密
1、知道名在姓的后面。
教师:拿掉姓,后面的就是名。你的名是什么?
2、发现单名和双名。
3、说说名字的故事。
教师:我们每个人的名都有自己的故事,老师说自己名字的故事。再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三、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中国人的名字真奇妙。那你知道外国人的名字吗?请家长帮助认识1-2个外国人的名字。
大班语言教案 12
活动背景
如果你也曾翻开过那本名叫《黄雨伞》的书,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那些美得让人惊讶的画面,听了还想听的音乐。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文字,可是在画面的转承启合间,却让你真的能读懂画家的心思。这样的作品对于孩子一定会更加亲切,因为,书中那一把把的雨伞,分明就是孩子们在雨中的舞蹈:一幅幅变换的背景,就像流动的音乐,记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走去,伞越聚越多,快乐也逐渐膨胀。这样美轮美奂的作品,我们怎样传递给孩子们呢?是否就从音乐开始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黄雨伞”这个分享阅读活动,让美传递,冈为我们棚信:传递美就会在孩子心中种下爱。
活动目标
1、积极阅读、仔细观察,感受画面和音乐所呈现的优美意境。
2、能从画面前后的关联、变化中合理想象画面内容,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人手一册绘本,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小黄伞、小蓝伞各一。
活动过程
一、导人
1、出示绘本。请小朋友一起看封面,说说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这本书会讲关于谁的故事。
2、介绍绘本——《黄雨伞》。
(绘本的封面给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背景。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鲜艳的黄雨伞显得十分醒目,简洁的封面奠定了整本书画面的风格和基调,画面中间淡淡的灰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是一条雨中的小路。一幅简简单单的画面,足以让孩子驰骋想象,感受绘本的风格与特色。)
二、集体阅渎扉页及前两页
1、阅读扉页:说说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个扣‘黄雨伞的是谁?
2、播放音乐《黄雨伞和雨滴》,阅读第一页:听着音乐,你在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3、播放音乐《朋友》,阅读第二页:画面有什么变化?提供小伞道具,请小朋友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
(对这两个画面的阅读。我采用的是让幼儿静静聆听与画面极其相配的音乐,在音乐中想象画面,让音乐帮助延展画面的内容。这样,相对于整本书来说最为简单的两幅画面,没有让幼儿在阅读时匆匆而过。我觉得,这种停留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舒缓的音乐放慢了阅读的节奏,也让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安静下来,进入了边看边想的境界,进入了与《黄雨伞》契合的阅读状态,更为幼儿阅读后续画面做好了心理上和阅读技巧上的铺垫。)
三、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1、幼儿自由翻看书本。鼓励幼儿如果看懂了,可以小声地说一说看到的内容。
2、分享交流: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发现。
[page_break] 3、提问:那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帮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感觉,尝试用艺术的语言表达阅读到的感受。)
(行走是有节奏的,阅读也是有节律的。孩子们阅读了前两幅画面后,急切地想要了解后面的内容,我及时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由地翻阅图书,有效地运用前阅读的经验,去捕捉前后画面之间的关系,尝试完整欣赏图书。以“你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帮助幼儿融会贯通所有的画面,并把在自由阅读中获得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融合成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基本熟悉整本书画面的基础上,借助“那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引导孩子们交流、分享对画面细节的把握、对美的感受……)
四、感受绘本《黄雨伞》的特别之处
1、提问: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这本书只有画面没有文字,这样的书叫无字书。画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让每个看书的人自己来编故事,有的地方和别人差不多,有的地方可以有自己特别的理解。
(在孩子们阅读了《黄雨伞》后,我想他们所得到的应该是心灵的自由。一本可以由自己来编故事的书,一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连接的书,构成了孩子心中自己的书。面对这样的'书,孩子会有很多快乐的表达。)
五、整体阅读图书
1、播放课件,整体阅读。
2、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3、给幼儿介绍书的作者和音乐家。鼓励幼儿以后再来欣赏这本书和书中的音乐。
(我们把图书制作成了自动播放的图画书,在阅读的最后呈现给孩子。伴随着轻快的主题曲,孩子们再次完整地欣赏画面、自由地串接一幅幅场景,合成美丽的故事。对孩子来说,这样的阅读是来自心灵需求的阅读,是有利于其身心成长的快乐阅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挖掘了绘本《黄雨伞》的审美元素,将画面与音乐整合的美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传达给幼儿。激起了幼儿积极阅读理解、审美感知与创造性表达,可以说这个阅读的过程是带领幼儿享受艺术的过程,更是引发幼儿审美情趣多元进发的过程。主要特色体现在:
1.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有机整合,让幼儿感受优美的意境。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绘本教学的模式,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有机整合,通过提问“听着音乐,你在画面中仿佛看到什么”,请小朋友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喷泉池边嬉戏的快乐、游乐园里游戏的自由、十字路口过马路的匆忙……借助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2.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给幼儿更多的阅读空间。活动努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选择了只有画面没有文字的无字绘本,告诉幼儿画家将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鼓励幼儿自己来编故事。教师把重点指向帮助孩子自由联想,通过联想串接、融会贯通所有的画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给幼儿充足的自由阅读的时间,既鼓励幼儿小声地进行交流,有机会与同伴相互学习,也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表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幼儿真正看成是主动获得知识经验的主体。
3.运用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表达。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幼儿集体阅读扉页及前两页、幼儿自由阅读、重点感受绘本的特别之处、整体阅读等。在为幼儿提供多元阅读的环境和方式时,注意一方面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都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4.适时、适宜的经验分享和语言能力培养。在绘本中。蕴含了丰富的色彩、美学、社会、人文等教育因素。在本次活动中,我注意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及时随机地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与幼儿一一分享,并准确到位地进行提炼。如“火车道口的内容分享”“集中观察发现俯视的画面感”“画面中的色彩运用” 等等,在分享的过程中自然引发幼儿对“高耸入云”“灿烂如花”“陆陆续续”“步履匆匆”等一些文学语言的关注和运用。
大班语言教案 13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学前》、故事录音。
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14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dtnl四个声母,会正确书写。会正确拼读音节。认识5个生字。
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拼音。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 6个单韵母及y w b p m f 6个声母。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好吗?(出示一棵苹果树,
树上结着6只单韵母苹果和6只声母苹果。)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小朋友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盆(出示两只有编号的空果盆图),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3)、开小火车读1号果盆里的单韵母苹果。
(4)、2号果盆里是声母苹果,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读声母。
2、揭示新课
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4课中的2个声母d t 。
(二)借助插图,学习新知
1、 教学声母d
(1)出示课文 d 的插图:图上画着什么?
(2)出示实物鼓和鼓锤,请小朋友上来敲鼓。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这个“得”的声音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 d 。(板书 d )
(4)教师示范发 d 音,学生看老师舌尖位置。
(5)学生自己模仿读。多种形式正确认读声母 d 。
(6)你看看,d 像什么?还像什么?(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
(此设计不局限于“唯一”“统一”,引导学生编出多种顺口溜,注重鼓励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渗透。)
(7) d 的家住在哪里?引导学生看书上四线格 d 的位置,当堂指导正确书写
2、 教学声母 t
(1)出示课文 t 的插图:图上画着什么?
(2)(板书 t ),这个跟这条跳起的鱼儿很像的声母读什么呢?
(3)教师示范读 t (注意区别 t 和 d 的发音)。
(4)学生模仿读 t ,多种形式读准声母 t 。
(5)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很像 t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编顺口溜)
(6) t的家在哪里?学生自己看书找准位置,正确书写。教师为有困难的学生服务。
3、 拼拼音节
(1)教师在1号果盆里取出e 贴在d 的`旁边d—e—de 。请小朋友试着拼拼。教师提示拼读音节时要注意: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教师又取出 a i u,贴在 d 的下面,生生合作,自由拼读,然后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拼读 t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4、 课中操(师生一起拍拍手,加动作,念拼音儿歌。儿歌见《教师教学用书》)
(三)合作拼读,自主识字
1、同桌或小组合作,看课文插图,编小故事,拼读图旁的音节。
2、反馈。
(1)指名看图讲小故事。
(2)随机出示:马、兔、大米、土地。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怎么学会的?
(以上设计充分发挥教材把意境优美的情景图与学习本课生字有效整合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识字,渗透识字方法,而且也是学生早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
3、拓展训练
游戏:摘苹果
(出示苹果树,树上结了生字苹果:弟、读、塔、提、不、他、图等。)
苹果树上又结了许多又红又大的生字苹果,小朋友自己拼拼音节认认字,然后上来把你认识的生字苹果摘下来。比一比谁摘的苹果最最多。
小结。
小朋友的本领真大,这节课,不但学会了2个声母,还自己拼拼音节认识了5个生字呢!学习拼音用处真大呀!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学会dtnl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学习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我还加了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年龄特点,重点抓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
小百科:《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大班语言教案 15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融化 垂柳 嫩 蔚蓝
3.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2.请家长双休日带幼儿去野外郊游,观察春天的景象并拍照,或搜集春天的图片;带幼儿植树,播种。
3.录音机 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2老师: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刚才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教师说:“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
5.再次感受诗歌: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搜集到的图片。教师可将拍的照片分给没有资料的幼儿。
(2)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哦,春天来了,那么小朋友们觉得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变暖和了,很舒服)?你们出去玩了吗?都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
7.提问: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 小河怎样说?
(2) 桃花怎样说?
(3) 垂柳怎样说?
(4) 燕子怎样说?
(5) 禾苗怎样说?
(6) 农民伯伯怎样说?
8.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9.为诗歌起名: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10.描绘春天: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1.组织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出来,大家互相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 】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9-10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7-03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0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28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24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7-19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8-08
大班语言信教案09-29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08-23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