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舞蹈的教案

舞蹈的教案

时间:2024-10-17 02:12:3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舞蹈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舞蹈的教案

舞蹈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

  2、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接受)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及画面,师作Dj带领学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

  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

  姑娘们在干什么?

  哪个民族的舞蹈?你怎么知道?(有学生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B,欣赏及讨论

  出示各民族服装

  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

  三、创编

  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学生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学生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试一试,模仿“海宁潮”

  学生八人一组进行讨论,个别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

  4、小结

  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舞蹈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小鼓”组合源于“快乐小舞星教材”它倡导快乐、健康、科学的教学理念。教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天性,没有过多动作,主要是发挥孩子的自主意识。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自信、大方、团结、友爱、拼搏、合作的舞蹈。“小鼓” 通过敲鼓的`组合形式,准确掌握节奏,在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学习组合《小鼓》通过敲鼓的形式,准确掌握节奏

  2、在组合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学习组合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动作

  1、学会组合中的舞蹈动作

  敲鼓: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方。双手握拳,小臂折回,重拍向下,按节奏敲击前人的肩膀,同时连续做半蹲

  咚咚咚: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斜上方,双手握拳举于前斜上位,重拍向下连续敲击三次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四、教学重点

  1、学会舞蹈组合中的主要动作“敲鼓”“咚咚咚”

  2、在学习中体会音乐的节奏感用舞蹈组合动作表达

  3、舞蹈组合中舞伴的相互配合

  五、教学难点

  1、舞蹈动作“敲鼓”“咚咚咚”与节奏配合完成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六、教学过程

  1、形象认知

  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啊?小鼓是什么呢?你们听它能发出声音是不是?那它是怎样发出声音来的呢?看看你们是怎样敲打?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另外的敲打方法?来和老师一起学。

  2、动作进入

  A、“小鼓”引入

  (1)我们怎样敲小鼓呢?有几种敲击的方式啊?(请学生上台敲打鼓)

  (2)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敲打的方式(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一人拿鼓一人拿鼓锤)用教师的方式敲打小鼓。(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动作时找到真实的敲鼓感觉)

  B、教授动作“敲鼓”“咚咚咚”

  (1)展示文字图片“敲鼓”“咚咚咚”

  (2)教师将动作分解一步步教授,动作规范后,按节奏的进行练习

  C、舞蹈动作的巩固训练

  (1)教师指示文字图片,学生自己跳舞蹈动作

  (2)将舞蹈动作跳的规范的学生到前进行示范

  (3)反复练习矫正不规范的动作与节奏

  D、表演组合

  (1)编排队形

  (2)欣赏视频“小鼓”组合

  (3)合音乐完成组合《小鼓》

  3、完成组合

  配合音乐队形完成组合

  七、总结和评价

  八、下课

  作业

舞蹈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4、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基本动律以及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

  生:藏族。

  师:对了, 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二)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

  (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踏出了哪几种节奏?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XX XX”、“XX X”

  师: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 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

  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

  (2)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

  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

  (3)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不是

  师: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 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摆步

  师问: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

  B、摇步的学习

  师问: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学习摇步之后,

  师: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4)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刚才我们所学的第

  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 XX”的节奏,“XX 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师: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边唱边跳。

  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

  (5)复习巩固

  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师: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学生:开心!

  师: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

  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是

  2、探讨舞蹈特点。

  师: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师: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柔美开朗、舒展连绵。锅庄: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五、总结

  师: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舞蹈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的动作。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并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兔子和胡萝卜头饰若干、篮子4个。

  2、萝卜插在场地前20米的沙盘里。

  活动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教师分戴头饰,向幼儿提出游戏规则。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要带着宝宝们到外面去拔萝卜,你们开心吗?不过我们兔宝宝拔萝卜可是有要求的,一定要双脚向前跳哦,兔宝宝,你们能行吗?

  4、幼儿分两组开始游戏,拿到萝卜后分别放在篮子里。

  5、幼儿休息,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刚才,兔宝宝拔了萝卜,在拔的时候妈妈发现有的兔宝宝力气非常大,有的兔宝宝也会帮助其它的兔宝宝,我们一起拍拍手表扬表扬他们吧。

  6、幼儿再次进行游戏。

  7、活动分享:吃萝卜教师:今天我们兔宝宝拔了么多的萝卜,现在我们的肚子也有饿了,大家围在一起来吃萝卜吧,我们自己拔的`萝卜吃起来会更香甜。

  【设计背景】

  平时教学中发现小班幼儿在1—5的点数问题上往往表现出手快口慢或手慢口快的现象,另外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情节带有重复性的故事,所以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字故事。

  【活动目标】

  1、掌握五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感知数量的递增。

  3、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课件。

  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拔呀拔呀拔萝卜》。

  二、老师边讲故事边提问。

  1、讲述故事第一段:老公公拔萝卜。

  提问:刚才谁在拔萝卜呀?数一数这是几个人?

  2、讲述故事第二段:叫来老婆婆一起拔萝卜。

  提问:刚才谁在拔萝卜呀?数一数这是几个人?

  3、讲述故事第三段,叫来小妞妞一起拔萝卜。

  提问:刚才谁在拔萝卜呀?数一数这是几个人?

  4、讲述故事第四段,叫来小花猫一起拔萝卜。

  提问:刚才谁在拔萝卜呀?数一数这是几个?

  5、讲述故事第五段,叫来小老鼠一起拔萝卜。

  提问:刚才谁在拔萝卜呀?数一数这是几个?

  三、小结:

  人多力量大,拔出大萝卜,五个好朋友回家炖萝卜汤喽!

舞蹈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本次舞蹈模拟教学授课时间约为26分钟,符合大班年龄段上课时间。舞蹈题材选择较好,舞蹈歌曲欢快活泼、浅显易懂,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本堂课采用教师演示、示范,图谱教学、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比较充分。

  导入部分直接以歌曲作为热身运动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中多以提问题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显得比较单一、枯燥。所以,再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时可以看图片学动作,幼儿自己讨论创编动作等。

  在示范时动作较标准,有镜面示范,但个别动作衔接时,节奏抓得不够准,比如:间奏动作——冲水到洗胳肢窝时,会忘动作,衔接得不够好。老师预备动作口令声音还要再大声,节奏要掐准。在和音乐时,都喊节拍,课堂就不够动感了,可以哼歌词或歌曲旋律。

  当初为了使课能较顺利完成,没有根据歌词改编,而是从生活经验入手按头、身子、腿的顺序,虽然课好上了,当失去题材的特色。所以不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时,教师可以哼歌词或旋律。《我爱洗澡》舞蹈动作可以根据歌词改编,增加舞蹈趣味性,活泼性。

  整体把握还不错,但缺少队形变换,使课堂活跃度不够,显得枯燥乏味。比如可以由4行横队变成2列纵队,或变成半圆。

  结束动作依然根据《我爱洗澡》前奏拍手,走路出场,也就是自然结束。运用地比较恰当。

  教学反思:

  我开始带领幼儿重点学习秧歌十字步。我先做示范,让幼儿跟着我一步一步地跳。背对幼儿认真地示范了好一会儿,我发现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出脚,处于一种忙乱状态。于是,我再次分步示范,想让他们看得更清楚。结果,尽管我说得口干舌燥,累得满身是汗,他们还是不会跳。时间就这样在我焦虑地反复示范中悄悄流逝,孩子们越学越没兴趣活动失败了,全班40名幼儿只有8名能跳起秧歌十字步。

  由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步伐,其他目标均没有达成。带着疲惫、失败、难过,我陷入了困惑:我教得这么累,可是孩子们为什么学不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教学的失败促使我苦苦地寻找解决的策略。而孩子们已经将刚才不快的学习经历抛在了脑后,依然是那样的快乐。我问他们:你们觉得今天学的动作难吗?他们说:蛮难的,学不会。老师不是在前面一步一步地教了吗?一个幼儿说:可是我们一会儿就忘了。

  还有的说:我们看不清楚,要是你能让我们看得见先出哪只脚,再出哪只脚就好了我豁然开朗,仔细回想整个活动,尽管我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地做示范和讲解,可孩子们对步伐的先后顺序仍不明了。我想如果能把步伐标示出来就好了。

舞蹈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运用固定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2、积极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表演,在唱唱跳跳中体验藏族儿童载歌载舞的快乐,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难点:

  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固定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的表演。

  教具:

  课件、钢琴、哈达、碰铃、沙锤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导入:(直接播放课件)

  师:小朋友们,高吭的`歌声,优美的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呀?

  2、师:说得非常好!热情的藏族小朋友让我代表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欢迎你们!向小朋友们问一声:“扎西德勒”!

  3、学说藏语:

  师:你们知道“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吗?——吉祥如意

  生:……

  师:你们真聪明!藏族小朋友正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多快乐呀,多幸福》)

  二、入乡随俗

  过渡语:他们的聚会可热闹了!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好不好?(再次播放《多快乐呀,多幸福》,老师打节奏)

  (一)、声势律动

  1、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把节奏打一遍。

  (老师边哼边带律动第一段,第二段加快速度)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你们知道真不错,你真棒用藏语怎么表示吗?———巴扎嘿!我们一起来一遍。

  师:我们把巴扎嘿加到音乐当中去。(播放音乐,和学生一起律动)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师:音乐好听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出示歌谱)

  ①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把歌词有节奏的朗读一遍。

  ②找出衬词部分“查拉羊卓拉”

  师:我们把歌词朗读了一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生:……

  师:你真聪明!大家来鼓励鼓励他,“巴扎嘿”!

  师:“查拉羊卓拉”是歌曲中的语气词,表示人们很高兴,很快乐。所以小朋友们要带上这种快乐的心情来学习这首歌。

  师:现在老师读上半句,你们朗读衬词部分。(第二段师生互换)

  ③学唱歌曲

  师:请你们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遍。(师弹琴范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来学唱第一段。(师带唱)

  师:衬词部分,我们应该唱得有跳跃性,就象老师这样(师范唱衬词部分)

  我们再把第一段来一遍。

  ④生自己唱第二段

  师:这一遍小朋友们唱得非常的好!第二段,老师唱上半句,请你们唱下半句。

舞蹈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优美的意境,愿意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幼儿的动作和感受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灵的动作,尝试有节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倾向于小班幼儿,并且对于大班幼儿和整堂活动的设计,教师关注的幼儿根据画面做动作,并进行表述)

  变为:

  1、聆听《森林狂想曲》乐曲,感受节奏和动作的快慢

  2、观察图谱,尝试根据画面做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体课件、小精灵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倾听乐曲,表达感受

  1、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的叫声 师回应:小鸟是怎样唱的?

  幼:小鸡 师回应:同样是叫声,但你们听到的叫声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播放第二遍:师: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师:为什么是小河流 幼: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

  2、借助游戏‘神奇的魔法棒’,试着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的摆动身体

  播放第三遍音乐,师:现在我们跟着魔法棒一起来摆动我们的身体吧,再次感受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幼:很开心 师:摆动身体时,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 师追问:你觉得你像一条怎样的小河流

  小结:原来这一首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动着,让我们听的人感觉到美妙。

  4、介绍歌名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的机智巧妙从容的回应幼儿的回答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聆听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及听后用身体做个简单的舞动,但是教师在这环节中给自己及幼儿兜了一个圈才回到用身体舞动,其实可以简单的设为:

  改变后:

  1、播放第一遍:带来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好听吗?

  2、第二遍:听了乐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听了这首乐曲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跟着跳舞吧,引导幼儿用身体进行简单的舞动

  4、介绍歌名

  二、 观察图谱,尝试表演

  1. 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把精灵也吸引过来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师回应:你怎么看出来他在舞蹈?教师“小步递进”的给予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仔细观察图谱中的动作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鼓励幼儿学一学)

  师:看看小精灵做了哪些动作?(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时,教师细化动作(在教师细化动作同时,教师并不是作为主导,而是一而三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谱,来总结动作的优美,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教师并没有高控,而是多次请幼儿进行上了表演,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作为总结出动作的优美化)

  师:有些人动作是这样的,有些人动作是那样的!——引导幼儿动作统一

  师:你们觉得图谱上哪个更像?

  幼儿再次观察图谱

  师:除了手臂不一样,还与刚才图谱上的哪里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到小精灵的眼睛方向不一样,我无不感叹,教师在动作上尽然能细化到一个眼神的变化,更加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播放音乐,幼儿再次感受动作的变化

  师:除了不同动作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后来慢慢的动作快了

  追问:哪里变快了?你觉得哪个动作开始快了?引导幼儿知道动作快慢的节奏和倾听第一套动作过后的节奏开始逐渐变快

  师回应:原来一样的动作能变成不一样的节奏

  提升:不同的动作加上有节奏的变化,就会让舞蹈变得更加好看

  三、 延伸,引发创造

  1. 如果你也有个小精灵,你想让他跳出怎样的舞蹈?(自由创编)

  教师在最后这个活动中,并没有开展,首先这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观察图谱,并将重难点放在了细化动作,将动作做的更加优美,如再次进行此环节,就觉得刚才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思,因为创编是幼儿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儿将动作做的细化优美,而是进行种想象的创编,对上个环节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教师在现场活动中改变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图谱,让幼儿在区角中操作,进行动作的设计

  2. 提供图片,鼓励幼儿在区角图片进行探索和尝试

  整堂教学活动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上笔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关注了幼儿的动作,用四张简单的图谱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在4张图谱中的细微变化,培养了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把舞曲的节奏变化和四个简单动作相互结合,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中,用了许多策略:一是出示图谱,养成他们细致观察的习惯,二是用语言进行引导及提升:原来我们这些美丽的动作通过我们越仔细的观察出来的动作越好看!

舞蹈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理解 ABA 的曲式结构,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和节奏特点。

  2.尝试有控制的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速度、节奏。

  3.体验随音乐玩游戏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重点:

  欣赏乐曲,理解 ABA 的曲式结构,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和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

  学会有控制的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速度和节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键盘是用来打字的,有观察使用键盘打字的经验。

  2.物质准备:《打字机》音乐,《打字机》视频,乐曲图谱,键盘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打字机视频,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出示打字机图片,引发已有经验。

  小结:很多年前没有电脑,人们就是用这种老式打字机打字。在美国有一个叫安德森的音乐家,他用这种打字机打字的声音写了一首有趣的乐曲,名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音乐。

  二、幼儿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节奏、内容及结构

  1.幼儿欣赏乐曲

  提问: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心情怎么样?

  2.再次欣赏乐曲,理解其中打字、叮的声音含义。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叮的声音代表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打字员在工作的时候会发出“哒哒哒哒”的打字声,当出现“叮”的声音时,是打字机在提醒我们,这一行打满啦,该换下一行了。

  三、结合图谱理解音乐,用动作表现乐曲节奏和内容

  1.结合图谱,感知乐曲结构。

  刚刚有人给我们发来一份新文件,希望打字员们又快又好的打出来,你们想不想接下这份工作?一起来看!(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提问:文件有点长,听了音乐后你觉得可以分成几部分?你还发现什么了?

  2.分段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段内容(1)欣赏 A 段,对应图谱符号与声音。

  提问:你觉得文件上的符号代表什么声音?最后一句和前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乐曲里叮了几下?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幼儿完整表现 A 段,教师根据幼儿表现点评。

  (2)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 B 段内容

  提问:眼睛代表什么意思?当我们停下来检查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

  作?你还发现什么不同了?

  幼儿练习做两遍,第一遍看图谱做,第二遍加入第三段的内容。

  提问:最后的手势代表什么意思?

  (3)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

  3.引导幼儿利用小椅子开展游戏。

  提问:用小椅子当打字机,你会在哪里打字?

  (四)出示游戏道具,尝试有控制的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打字机游戏,幼儿认真观察。

  提问:我是什么时候抽的'文件?每次抽多少?

  课后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音乐和道具,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动作声音,尝试加入碰铃,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的目标是欣赏乐曲,理解 ABA 的曲式结构,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和及节奏特点,并能尝试有控制的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速度、节奏。初次接触这段乐曲,感觉速度偏快,情绪节奏活泼,自己都觉得很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对我也是如此。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活动前我与幼儿谈话,联系他们的已有经验,得知电脑是大部分孩子都很向往的物品,所以就有了键盘打字机初步的思考。结合音乐,我将图谱设计成文件形式,创设“新文件来了,需要打字员上班啦,谁想试试这份工作?”的情境,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较强,而且敢于挑战,尤其是“上班”一词,大家感觉很新奇,充分调动了兴趣。

  二、会听音乐,大胆创编。第一次听音乐已经有部分幼儿的脚开始打拍子,手也轻轻的模仿打字动作,活泼、欢快的乐曲很快得到大家的喜欢。结合图谱听音乐时给了我很大惊喜,孩子们很快听出来三段,并且发现第一段和第三段除了最后的符号不同,其他都相同,由此达成第一个目标。活动中孩子们对打字机的声音很感兴趣,大家创编出在腿上打字、脚上打字、地上打字等等有趣的打字情景,自主创作拍手、推、拍椅子等动作表示换行,而且随音乐坚持选用自己喜欢的动作,非常棒。

  三、游戏贯穿,兴趣不断根据《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到的:“艺术欣赏中能用表情、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我设计了身体打字机、小椅子打字机和键盘打字机的游戏环节。最后环节出示的键盘打字机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引发了大家的欢呼声,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真正上班,亲自试一试。整节活动环节流畅,衔接紧密,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小椅子打字机环节,孩子们背对图谱,因此出现漏拍等情况,我虽然发现给予语言和肢体动作提示,但仍感觉效果不够好;自由表现创编时应给予幼儿更多时间空间进行发挥。教师应该如何把握重难点,如何针对活动内容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提出问题,让幼儿自主发现解决,也是我要继续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相信通过这次音乐活动,不断反思,我也会有很大收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舞蹈的教案9

  《花与蝴蝶》

  【活动目标】

  1、训练波浪、撩手、柔臂等手臂动作,让幼儿在组合中增强上肢的表现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

  碟片、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舞蹈基本功练习)

  二、导入组合音乐(花与蝴蝶)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里面有美丽的花,美丽的蝴蝶,我们先来听一听。

  三、引导幼儿模仿花与蝴蝶

  师: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一下花的样子吗?(请各别幼儿上来表演选一个模仿的与组合动作最像的幼儿为样本共大家学习)

  师: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一下蝴蝶吗?(请各别幼儿上来表演选一个模仿的与组合动作最像的幼儿为样本共大家学习)(波浪手)

  四、组合导入。

  1、教师完整演示组合一遍。

  2、请幼儿说说在组合里哪些动作是你会的?

  幼:小花的动作、小蝴蝶的.动作、双手摆动的动作等。

  3、与老师一起做一做会的动作

  4、与老师一起练习不太会或不会的动作(单个分开做)

  5、按歌词将动作串联起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慢慢的边唱歌曲边把我们刚才学过的动作加进去。

  6、将舞蹈组合分为A.B段教

  五|、结合音乐演示。

  1、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音乐表演。

  2、表演后将幼儿的出错点与不足反复的练习与讲解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

  3、最后在随音乐完整表演1-2次。

  六、放松练习。

舞蹈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曲线,知道曲线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曲线,有初步互相合作的能力。

  3、能大胆玩色,体验活动的快乐。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画笔、音乐扭扭虫一只、音乐、磁带、录音机、树叶等。

  2、幼儿认识曲线,找过生活中的曲线。

  活动过程:

  1、出示扭扭虫,引导幼儿用身体学一学扭扭虫的舞蹈。

  2、说说扭扭虫是怎么跳舞的?

  3、出示范画:扭扭虫的跳舞朋友。

  4、引导幼儿学画横竖不同的曲线,跟着扭扭虫一起扭一扭。

  5、幼儿作画:扭扭虫的舞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引导幼儿学习初步的合作活动,并画出不同的曲线表现扭扭虫。

  6、教师观察幼儿活动,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7、讲评结束。

  活动反思:

  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舞蹈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掌握乐曲节奏。

  2、引导幼儿在学习团体舞的过程中,掌握团体舞找朋友及交替动作的规律。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掌握乐曲节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在学习团体舞的过程中,掌握团体舞找朋友及交替动作的规律

  活动准备:

  钢琴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手腕转动》、《学做解放军》。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泥娃娃》。

  三、新授《欢乐舞》。

  1、教师弹出《欢乐舞》的旋律,小朋友,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齐来听听吧!

  2、小朋友,这首曲子好听吗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欢乐舞》,你们听了这段曲子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这么多自我的感觉,教师也来说说我听了这首曲子后就想跳舞,你们想看看教师上怎样跳的吗一齐看看吧!

  3、教师示范一遍舞蹈。

  引导幼儿发现团体舞蹈动作的交替规律。你们刚才看到教师跳了哪些舞步先跳了什么后跳了什么下头的动作上怎样的

  4、此刻请小朋友跟着教师一齐来学习跳这些动作。

  5、1—2小节:两手叉腰,小跑步前进。3—4小节:原地起踵四次,同时两手在脸的两侧各拍手两下,应对面。

  6、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不好的地方。

  7、幼儿跟随音乐一齐表演。

  8、分男女孩子进行表演。

  四、复习歌曲《种瓜》

舞蹈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常识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面条、电磁炉,红、绿皱纸条。

  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分别代表"锅"和"盘子"。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煮面条。

  讨论生面条的样子:摸一摸、看一看,面条还没下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动作学一学。

  讨论面条下锅后的样子:水沸腾的时候,面条也在锅内翻滚,你觉得它像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它又和刚才比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煮熟的面条的样子,现在它熟啦,变得怎样了?你怎么知道的?

  请大家一起尝一尝,感觉面条的柔软、滑溜。

  二、模仿表演。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舞蹈的教案13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活动,它是经过提炼和加工,以人体的造型和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生活和自娱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情操,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舞蹈的内涵和音乐及表现形式,应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实际。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素养和精神文明程度,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任务

  1.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懂得人体美和动作美的概念,明确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舞蹈的素材,能够按人体基本活动规律和舞蹈的表现规律做动作组合及跳集体舞蹈;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动作素材。

  2.进行形体和舞蹈素质的基本训练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舞蹈基本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3.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培养幼儿舞蹈的组织指导能力;

  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具备阅读和再现幼儿舞蹈教材的能力,并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完成的。

  二确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思想性和教育性原则

  舞蹈教学内容,应反映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精神面貌。舞蹈教学内容的编排、动作的组合与构成、情感的表现与意境以及音乐伴奏的选择,都应该是积极向上和健康明快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益于陶冶美的情操,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二)民族性和时代性原则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舞蹈的内容要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舞蹈,幼儿舞蹈更是多种多样。舞蹈又是从现实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因此幼师舞蹈教材内容,既要继承优秀的民族舞蹈的内容与形式,同时要充分反映时代的丰富内涵和热情、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特别是舞蹈的表现形式,要改革、创新,具有时代气息。

  (三)统一性和灵活性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与要求,舞蹈的基本动作素材和典型创作舞的范例,基本上都应是统一的。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因此又要为各地区、各民族舞蹈教学留有余地,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地选用一部分教材内容。

  (四)发展性和职业培训原则

  选择和确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必须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的目标出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目前主要是女生,年龄集中在16~19岁之间,已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生长发育趋于平缓,教材内容要适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她们形成健美的体型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舞蹈的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创作舞蹈内容,都应密切联系幼儿教育和幼儿舞蹈的实际,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教学。

舞蹈的教案14

  进入大班,我发现孩子们不论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还是对音乐的表现等等都有了一定的经验,而且爱跳、爱表现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而闯关游戏也是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活动,通过“闯关”游戏作为一根线,贯穿在整个活动中,相信会提高孩子不少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节奏特点,尝试看图谱标记表演动作,并能在图谱提示下完成动作

  2. 积极参与舞蹈闯关游戏,大胆表现动作和队形,感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造型的图片若干、小精灵图片、小礼物、红队牌牌、蓝队牌牌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今天,来了一位跳舞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会带你们去参加一个特别好玩的跳舞闯关游戏,凡是能闯过三关的小朋友将会得到来自于小精灵高的奖品,想不想要?

  评析:以“小精灵”“闯关游戏”的形式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对活动的积极性

  二、 了解图谱标记的含义

  师:刚才一边跳舞,一边进来时,有几个动作老师没教,大家就会了,你们是怎么会的呢?

  师:这个箭头和你们原来看到的箭头一样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师总结:原来这代表我们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往箭头的两个方向来回做动作

  师:这张图片上多了一个什么东西?(小花)代表什么意思?

  师:原来小花就表示这里音乐结束了,这里只要做一个结束造型。

  评析:结合进教室时的图片很自然地引导了图谱标记上

  三、 闯关游戏

  第一关:解决个别图片动作

  师:那我们要开始闯关游戏咯,有信心吗?

  师:好,先看第一关,听仔细,师念“亲爱的大*班小朋友,我们小精灵除了这三个动作,还会做很多很多新的动作,一会儿请你们红队和蓝队每次轮流上来一个小朋友来看新的图做动作,谁能做出图上的动作,并跟着音乐看着图片上的动作连贯做起来,我们就给哪队送上一颗五角星,听懂没?有信心吗?”

  教师将其余四张舞蹈图片随机摆放在黑板上,师:现在先请你们来听着音乐试试看

  师:你会做什么?

  你想做什么?

  你喜欢做什么?找一个小朋友来和他PK一下

  评析:在欣赏每张图谱中,教师所假设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两名幼儿PK,教师点评

  评析:教师的点评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在熟悉图谱中的动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图谱中的动作,在点评幼儿动作的同时还可以加上表情的表现。

  师:你看他的动作,手臂直直的,脸上的笑容美美的,老师更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教师从幼儿的节奏、表情、动作上来点评)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这个动作吧

  评析:在熟悉了解动作要领之后,请幼儿相互之间来做一做,帮助集体中的幼儿来了解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你更喜欢他们谁的动作?为什么?

  第二、三、四张图片同上。

  师:恩,真不错,原来呀,看着图谱做动作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快,我宣布,第一关,成功!第二关又是怎样的呢?听好

  第二关:解决动作连贯

  师:各位能干的小朋友,请你们把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连起来跟着音乐跳出一段舞蹈,听懂没?说了什么?要连着跳

  评析:以小精灵的话来开始闯关,既符合活动中所创设的情境,又引导幼儿了解活动要求。

  师:好,第二关,开始!

  幼儿看图片听音乐连贯做,教师指导

  师:看你们跳得这么好,我也忍不住想要再考考你们了,如果我把图片打乱,你还能做出来吗?

  评析:在原先的程度上进行提升

  教师打乱图片,幼儿舞蹈

  师:大二班小朋友真厉害,不光能按顺序舞蹈,而且打乱了顺序也能舞蹈,大家自己说可不可以过?好吧,让我们进入到第三关

  第三关:解决队形变换

  师:各位聪明的小朋友,如果你们已经顺利通过前两关就证明你们真的`是非常棒,这第三关呀,我要在音乐间奏部分加入舞蹈的队形,并请你们每队的代表选出属于你们这队的队形,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听着音乐熟悉了解新的舞蹈,一段音乐结束后,PK开始

  师:说了什么?第一:选代表;第二各自选择队形,恩,看来这次有点难度咯!大家都明白了吗?

  教师选代表

  红蓝两队摆放图片,选择队形,其余幼儿坐在位子上尝试动作

  师:再给你们一段音乐的时间来互相试试看

  师:好,时间到,哪队愿意先来?红蓝两队分别做动作

  师:今天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都很厉害,不光学会了看图谱做动作,而且呀,我们还能在舞蹈中加上好看的队形呢!我要给红队蓝队都各加一朵小花,现在我宣布,大二班小朋友闯关成功。

  四:结束部分

  师:那接下来要发礼品了,在发礼品之前呢,我还要布置一个任务,如果我从中抽取几张图片,请你自己来创编动作,你可以吗?

  师:好,请你们到了自己的班级去试试看吧啊!礼品我们回班级拿

  评析:活动的延伸部分,给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可以开展第二、第三课时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选材还是非常适合孩子的,音乐节奏鲜明欢快,从活动中可以看得出孩子们都能够很投入地在活动中表现,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环节帮助幼儿熟悉图谱标记;第二环节通过闯关游戏的开展引导幼儿熟悉图谱动作、连贯舞蹈、加入队形变换,但是自己在组织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第一:细节处理不细致:由于紧张等各种因素,在每个环节中的处理还不太合理,没能关注到每个幼儿,当发现有好的动作时没有加以提炼,如在闯第二关时,有个别女孩子不论是肢体动作还是表情上都非常到位,这时候我应该请这个别的孩子上前来表现,并组织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第二:没有适时放手

  今天我提醒的比较多,在刚开始幼儿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加上语言、动作的提示,但是到了中间部分乃至最后,我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倾听音乐、看图谱进行舞蹈,但是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带动的还是比较多,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每一次的教研课、评优课都是自己一次锻炼,都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启发,以上是我自己的反思,可能还有反思不到位之处,也请前辈老师们多多指教。

舞蹈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