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

时间:2024-10-08 23:38:3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禹治水》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交流关于奉献的名言。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过渡的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预设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找得又快又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找到哪几个重要的词?

  师:真善于读书!有补充吗?

  生:我补充一个“引到”。

  师:真好!你们真善于抓住重点词来学习,现在看老师写。(老师板书:开凿、挖通、垒起、引到。)(生齐读)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帮忙。是鲧的办法好,还是禹的办法好呢?

  (生兴致勃勃)

  (投影:黄河流域水图)小朋友们看,这是黄河流域水图,黄河的上游在这儿,下游在这儿,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就是当时禹治理洪水时走过的地方。

  师:小朋友想想,禹生活在距离今天20xx多年前的古代,当时的交通工具和劳动工具都是非常落后的,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的时候容易吗?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互相说说。

  (生小组交流)

  (生踊跃举手)

  生:禹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师:(补充)有危险。

  生:他的.拐杖也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师:很好。声音可以再响亮些。

  生:有的时候没饭吃。

  生: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有可能被蛇咬。

  生:有可能吃不好,睡不好。

  生:有可能陷进河里。

  生:有可能走路不小心摔倒了。

  生:有可能陷进淤泥里。

  生:他的脚跟烂了,泡在水里,有可能溃疡。

  师:老师一直在用心地听!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课文内容来讲的,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自己查到的资料来说。这都是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预设二:[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相关句段)

  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句子。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读?

  (指读)

  师:请小朋友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禹在治水时吃了很多苦,从这两句话的哪些地方最能看出来?

  生:“脚跟都烂了”,还有“拄着棍子走路”。

  生:我补充,他的脚是“长年”泡在泥水中。

  生:从“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也可以看出。

  生:而且“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说明他连觉都睡不好。

  师:是啊,为了治理洪水,他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生:我觉得他吃不好,穿不好,有可能会得病。

  生:他走路只能拄着棍子走,不方便,根本不好挖土。

  师:由于长年泡在泥水中,他的脚跟都烂了,脚指甲也脱落了,大腿的皮在劳动时都磨破了。艰苦的劳动,使他的手起了水泡,长满了老茧。

  师:为了治水,大禹就是这样的不辞劳苦!小朋友想想,他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生:为了大家!

  师:(动情地)对!为了大家,为了老百姓,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大禹吃的苦太多了,做出的牺牲太多了!请小朋友练习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读。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

  预设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十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看这儿,谁来读一读,括号里的词不读。

  读得很认真!像她这样,和课文写的对比着多读几遍,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都有动脑筋在思考!老师觉得你们还应该注意括号里的三个词。书上为什么用上了这三个词呢?

《大禹治水》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提问: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第一组:洪水泛溢、毒蛇猛善、伤害、灾难。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聚焦“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揭示“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③说说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出示句子,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指导读好第二句的停顿。

  (2)第二组:教训、驱赶、恢复。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如“吸取教训、驱赶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相机理解“恢复”就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3)第三组:淹没、灾难、重新、耕种。

  ①自由练读这组多音字,根据词语的语境练习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及时正音。

  ③出示一组新词,如“沉没、重新再来、难民、种花”,巩固读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景象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洪水横流、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归等场景),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课文中怎样描写的?自己练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连起来说说洪水泛滥的情景。

  (2)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人们所遭遇的痛苦。

  相机评价,预设如下:

  ①“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拖长,让人觉得时光倒流,回到几千年以前。

  ②读到“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

  ③着重强调了“无数的灾难”,听得出你们很为那些百姓难过、担心呢!

  (3)再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满怀同情地齐读本段。

  (4)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灾、难”二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结构,说说写好这两个字需注意什么。

  (1)教师范写“难”字,发现“隹”与“住”的区别,书写时四横等距,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2)学生描红、临写:看清位置,找准重点——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3)反馈评价: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指出书写中的问题,纠正;学生再练写。

  2.出示“洪、认、被”。

  (1)先整体观察,说说这三个字结构上有何共同点,书写时需注意什么?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价。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借助板书讲述“治水前”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上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2.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练习讲述

  1.自由朗读,说一说:谁?怎么治水?结果怎样?(稣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1)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2)出示“继续”词卡,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3.练习讲述本段。讲述时可以借助哪些词?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可提炼:谁?怎么治理?结果?

  鲧、筑坝挡水、没有成功

  禹、继续治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鲧的儿子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范读“三过家门而不入”。

  2.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年。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3.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1)创境朗读:禹治水13年,13个365天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练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因为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心里装着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2)指导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学生练读。

  (3)教师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挂着棍子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到处奔走”。

  (4)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5)小结:13年里,禹3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自由读文,练习按“谁、怎么治理、结果如何”的思路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

  2.学习第一层,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体会大禹的智慧。

  (1)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3)借助插图,理解“疏导”的意思。

  (4)齐读禹治理洪水的语句,感受禹的智慧。

  3.学习第二层,体会百姓“安居乐业”。

  (1)指名读写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百姓在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歌唱、聊天品茶等)

  (2)理解“安居乐业”: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安居乐业。

  (3)指名对比朗读课文写“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4)从洪水泛滥到乖乖地听话,百姓会怎么感激禹?(治水有方、智慧过人,心中装着百姓安危……)

  小结:人民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

  五、讲述故事

  过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1.借助板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讲述,每人讲述一段,重点把禹的治水方法讲清楚。

  2.展示,相机评价。

  3.擦掉部分词语,只留下(泛滥、筑坝挡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河道),学生独立练习讲故事。

  六、写字指导

  七、推荐阅读

  在我国历,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建议课后找来读一读。

  八、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2)稣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大禹治水(九年、继续)

  (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

  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

  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

  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4、禹是如何出生的?他的不平凡的出生说明什么?

  明确:鲧的尸体被剖开后,禹坐着一条虬龙来到世上。

  说明:

  第一,鲧根治洪水的决心未尽,他把希望寄托在禹的身上,具有不屈精神;

  第二,禹治水既是继承父志,又是反抗天帝,为民造福的行动。

  (六)课堂练习(幻灯出示)。

  (七)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3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二、三部分。

  2、理解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1、讲读第二部分。

  ①大禹怎样治水?学生默读课文,

  讨论明确:

  第一,禹发动群众与群众共商大计。

  第二,采用疏导的方法。

  第三,请应龙协助治水。

  ②分析三过家门而不入。

  a、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

  b、详写两次,略写一次。

  c、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d、分析人物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岳母:对阿娇的关怀。阿娇: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大禹:诚恳、深致歉意、决心坚定的语气。

  ③故事主要是说禹,为什么要写他的妻子?明确:从侧面说明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他的妻子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

  ④第14段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什么?明确:说明治水时间之长,工程之巨,成就之大,有力地突出了大禹的功绩。

  2、分析第三部分。

  ①如何理解大禹哭石生启?明确:写出他对阿娇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无限悲痛、裂石生启,更是突出了大禹的“哭妻”具有撼天动地的特点,富于想象。

  ②结尾说明了什么?告诉我们:谁为民除害,谁就会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和爱戴。

  3、总结全文。第一部分主要写大禹治水的起因,第二部分突出大禹治水的精神,第三部分说明大禹治水的功绩。

  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预习《怎样讲故事》。

  板书设计:

  天帝惩罚世人(灾难根源)

  禹治水的起因

  鲧治水被杀(为民献身)

  大禹破肚出生(继承父志)

  禹和群众共商大计治

  请应龙协助治水

  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妻的理解和支持

  治水取得成功

  大禹治水的功绩,被尊为“大禹王”。

《大禹治水》教案4

  [文本解读]

  《大禹治水》是一篇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课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遥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教学中应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语言描述、讲故事、看插图等多样手段,在学生读、说、听、思等言语实践活动中将识字、学词、学句、知文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大禹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治洪形理制”。

  [教学难点]

  读好课文中的长句。理解“治理”“地形”“制服”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禹”,揭题质疑:

  1.图片初识禹。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故事了。这个故事里有个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人们又叫他“大禹”(板书大禹)。我们一起读读他的名字。(学生齐读)关于大禹的传说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传最广。

  2.随机识“治”字。

  (1)“治”是生字,谁能读好?(板书:zhi)

  (2)这个字你在生活中见过吗?你来说说。

  你们已经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了,真好!小朋友们,那你们一定知道治理河水可以说成——治水,医治疾病就叫——治病,治理国家就叫——治国。

  (3)治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起来写好它。——(一三两笔对对齐当中一点往外提撇折夹角小写轻巧台字宽宽靠右边)生描红。

  3.读题引思考。

  (1)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大禹治水》的故事——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关于这个治水的故事(标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质疑)

  理答:治水的原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以“故事”开篇,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简单直接地切入课题。随文教学“治”字,在与学生边聊边答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加以词语的理解,降低难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生字运用启发性的儿歌,增加写字的乐趣。

  二、初识洪水,借图促读:

  1.读图知洪水。

  那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看,发生了什么?——洪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洪水吗?(学生说知道)那就请你来说一说(洪水是什么样的?)。

  2.故事学“洪”字。

  是的,其实洪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个“洪”字里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传说古代有一位很厉害的水神,他的名字叫“共工”,他一生气就要发大水,在“共”的旁边又加上了一个三点水,变成了“洪”。这个字你记住了吗?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呢,多有趣呀!来,读读这个词。(齐读)

  3.情境读短语。

  (1)(回到图)这水那么大,那么急,这就是课文里所说的——滔滔的洪水(引读)朗读评价。我们一起读一读。

  (2)滔滔的洪水来到了村子,农田呢?(请学生说——也可以说成—再出示:淹没了农田(你读)。房屋呢(请学生说),也可以说成-冲倒了房屋。(真了不起,两个多音字都读准确了。)谁再来读。(了字读得真好听,轻声又轻又短,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是啊,洪水害的老百姓都没有家可以回了,这就是——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4.短语促读文。短语入文,读好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洪水危害。

  [设计意图]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以“趣”促“学”,通过生字故事帮助孩子识记生字,加深印象。同时,教师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文本中学习,水到渠成。通过有效的评价语言达成知识点的训练,不留痕迹。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由读课文。

  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那禹,是怎么治水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一读故事。

  2.按序来读文。

  (1)第二自然段:

  a.关注轻声,读准词串,读好短语。

  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难度加大,轻声小“了”来帮忙)

  吃尽千辛万苦(吃了很多苦)吃尽了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走遍了千山万水

  挖通九条大河挖通了九条大河

  劈开九座大山(很多座大山)劈开了九座大山

  大禹怎么治水的呢?我们来看看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故事挺长,怎样才能读得很通顺很流畅呢?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第一竖排,谁来试一试。四字词语谁来读?诶,我还会变呢!词和词在一起,还可以连起来变成一个短语呢,怎么样才能读得自然好听呢?

  ——瞧,故事的语言就是这么有趣。

  b.结合图片,结合词串,理解词意。

  察看水流和地形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借助图片,理解“地形”,认识“形”字。

  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为的是什么呢?出示:察看水流和地形引读

  地形(后鼻音)你知道地形什么意思呀?地形:就是大地表面的形态。示图:我们的大地(让学生说)有高,有低,有山,有水,这就是——地形。看着图,再来读读这个词,印象就更深了。

  这个形也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请学生说)。跟着老师来写写这个形。老师范写。(杉字旁已经学过了,又和老朋友见面了。形字有三丿,有高有低,有短有长,就像地面上高低错落的大山,长短不一的江河。描的时候要把三丿描好看,力量送撇尖。

  借助短语,理解“治理”,认识“理”字。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这样为的是——?出示: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读一读)为了治水,大禹——请学生齐读,大禹就是这样治理洪水。(出示治理洪水)写好“理”。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运用熟字记生字,也是记生字的好办法。好,看着笔顺图自己写一写。斜玉旁,横等距,长长短短有条理。)

  c.短语回文,分组朗读,读顺本段。来,读好了短语,老师现在把它们送回课文中,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点读,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正确流利地读是重点。指导学生有方法地提高朗读水平,通过词语-短语-句子的方式,分解难度,帮助学生逐步达成,激发自信。游戏的加入,师生的合作读掀起整节课的小高潮,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巩固了短语的读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故事语言的乐趣。同时,巧妙地安排生字的教学,关键笔画地书写借助简短的儿歌指导学生,便于接受。

  (2)第三自然段

  a.借助图片,听讲故事,入情入境。

  大禹治水还有很多小故事呢。出示图,这幅图就讲了其中一个故事。老师讲给你们听一听。

  b.关注数字,尝试练习,读好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文的第三小节就讲了这个故事。这个小故事里,数字特别多,注意了这些数字,这个小故事就读好了。生读。你看,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吃尽了辛苦。其实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字在图上)齐读。

  (3)第四自然段

  a.追溯字源,学写“制”字,理解“制服”。

  (洪水被制服了)点红:制服。谁来读这个词?这个制里有个你熟悉的偏旁,是——利刀旁,它和什么有关。出示古文字,我们来看看“制”文字演变。

  制在古时候就是指用刀修剪树枝,(刂泛红)所以右边有个利刀旁。

  这里的制服是指大禹用工具、智慧和力量征服了洪水。你看,根据字形,我们就能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是学生字的好办法。

  写好制。这个“制“字有些难写,我们该怎么制服它呢?有个小窍门。一竖要挺直,轻顿笔,竖有力。

  b.了解结果,齐读全段,感知心情。

  c.结合情境,理解词意,“代代相传”。渗透传说的文体特点。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为什么我们还能读到呢?老百姓为了纪念它,就把大禹的名字和他治水的故事传给了儿子,儿子又传给了孙子,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这就叫“代代相传“,其实还有很多的传说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口耳相传下来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中加入教师的'示范读,营造了故事的氛围,吊足学生的口味,再让学生去读,效果就是不仅想去读,还会读得更好。“制”的教学以及“制服”的理解是难点,通过古文字的引入和结合文本的解读化解难点,达成目标。词语意思理解方法多样化,除了生硬的“告诉”,还可以是通过结合文本情境来理解,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理解。

  四、插图排序,整体感知:

  1.回顾全文,插图排序,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还要继续流传下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这四幅图排排序吗?直接请学生说。

  2.巧妙巩固,词语填充,总结全文。

  读这个故事,就像看连环画一样,老师给它配了段文字,可是缺了几个词,你能填进去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谁来试一试。好,一起读一读。

  总结:小朋友真了不起,看着连环画,把长长的故事读成了短短的几个句子。下节课,我们还要把这幅连环画读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句子里还藏着我们要学过的生字呢,我们赶快把他们请出来吧。

  [设计意图]课文插图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结合“故事传说”的文本特点,借用“连环画”这一有趣的说法调动学生兴趣,在读图的过程中梳理故事的内容,整体感知。

  五、写字练习,关注布局:

  学写治制形

  1.学习读帖,提炼规律,关注布局。小儿歌:左右等宽中间靠左右不等窄让宽。

  2.练习书写,关注姿势,反馈点评。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除了安排随文识字,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加入一定量的集中识字写字时间来强化。本课10个生字中有8个左右结构的生字,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读帖的过程中,发现左右结构的生字的特点,教给学生一类生字的书写规律。

  六、总结全文,回读课题。

  总结: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英雄:生齐读大禹,牢牢记住他带领百姓做的事:生齐读治水。深深记下这个神话传说:生齐读大禹治水。

  教学反思:

  20xx届青年教师会课的帷幕即将渐渐拉上,今天上完《大禹治水》,这几日的疲惫好像一下子除去了不少,但还是忍不住坐下来细细回味今日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再比对之前的试教演课,发现在目标达成的同时,还有诸多值得提高改进的地方。

  这篇课文,说实话,在设计之初,有些犯难。第一课时35钟的课,我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我的这节课上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生长点?

  回顾区级会课的主题“文体在左,学情在右”,想到这里,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许多。我始终想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一篇故事传说的第一课时,应该学什么”的大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比起刚开始的天马行空,现在似乎接地气了许多。在备课磨课后半程思路又开始混乱的时候,我拿出了手边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翻阅,以求找到一些思路,看着看着,心中的目标渐渐明晰,识字写字,阅读,文体主旨,技能方法应该是我这节课的应该教给学生的。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又开始重新审视教案,一步一步地进行梳理和对照。不仅理顺了教学目标,整个环节也显得清晰了许多。我就把这节《大禹治水》的第一课时在识字写字的目标上定位成认读20个字,会写“治洪形理制”。在阅读上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会读“了”字短语。在文体主旨上要把握传说的问题特点,始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个给孩子讲故事的大姐姐”的身份,让学生能够借助插图了解传说故事的大意。在技能方法上要交给孩子识字写字的方法策略,比如通过这节课,会写左右结构这一类字,突出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比如第三自然段的数量词,一、二自然段的“了”字短语等。期待在结构巧妙处理的同时,能够把技能的训练层层递进。

  在最终的课堂呈现环节,初步达成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一、读通课文重分解

  第一课时,重在读通全文,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本课的生词很多,光光二会字四会字就有20个之多,一一出示没有归类地读,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倦,环节也会显得冗长,效率不高的同时,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设计时,还原文本最初的形态,一段一段地帮着孩子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再随机进行词语意思的理解和多种形式地读。第一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短语“淹没了农田”“冲到了房屋”“无家可归’,再送短语回归文本读好句子。第二自然段特别长,处理时则侧重教会学生读好词语的基础上,读好“了”字短语,再读好句子,帮助孩子一步步分解难度,逐步达成目标,激发学生浓浓的兴趣,再设置游戏环节师生合作读地形式检查巩固,课堂气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调节。这样组块的模式也便于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清晰的课件展示一目了然,反倒优于教师讲的效果。第三自然段则改用教师示范读,创造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启发学生关注数字,读好数量词。第四自然段通过重点词语“制服”“代代相传”的理解来读通文段,节奏进程到这里可以适当加快。

  二、识字写字有方法

  识字写字时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生字很多,并且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随文识字加上集中写字的策略,让学生在文本中认读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形式。课中,为了防止破坏上课的节奏,我把随文识字定位在认识和记住的层面上,通过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的方式得以巩固。课尾,我则采用集中写字的形式,启发孩子通过读帖学会观察、对比汉字,发现汉字书写规律,期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这些字,而是像“左右结构“这一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在随文识字中挖掘汉字的故事,充分站在学情的基础上出发,通过有趣的汉字起源故事,象形文字的演变等来激发孩子的识字欲望,充分渗透中国的汉字文化,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学生回答巧评价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反馈和激励,还能更好地指向学生的学情,调控课堂节奏,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向。几次试教中暴露出我的一个问题,评价语言太过泛化,大多是“太棒了”“真好”。这类评价语其实就是无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为此在备课时,我在学生回答预设上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和准备,力求在评价时通过简单精巧的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今天课堂上呈现的效果基本不错。

  整节课上下来,在与孩子交流互动的同时,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关注到,影响了一些效果。在读书方式上,较多地使用了齐读的方式,没有运用的恰到好处,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齐读反倒没有个别读的效果好。在个别词语理解上没有下到功夫,不是太巧妙。比如“制服”的理解除告诉学生课文里表示大禹用智慧、工具、力量征服了洪水以外,如果能加上一句“让洪水变听话”这种儿童话的语言来总结,会更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记住制服的意思,和“治理”更好的区分,化解难点。再如关于“伟大“一词,没有让孩子体悟,其实就可以用大禹的父亲“鲧”的故事来凸显大禹的智慧和不容易,从而体会理解“伟大英雄”,这个难点也就可以很好的突破了。

  课上到这里终于结束了,但是与我工作刚刚5年的青年教师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这次的赛课体验让我更深入地知道如何去研读文本,如何去把握学情。真正的一节好课需要用心去体悟、去演绎,还课堂的精彩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大禹治水》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恢复、泛滥、冲毁”等一些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2.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还记得吗,来复习复习吧。出示生字,生集体认读。

  3、出示四字词语,生读一读记一记。

  4、出示图片,生快速说出对应的四字词语,看谁记得多、看谁速度快。

  5、出示五个词语,生根据词语按顺序将课文内容说一遍。

  二、研读课文。

  1、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

  2、解释“恢复”一词。

  3、出示洪水视频,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大水给百姓带来了哪些灾害?

  5、禹和鲧都只治水了,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了?生找原因。

  6、出示禹和鲧治水的.方法进行对比。

  7、体会大禹的聪明才智。

  8、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视频,孩子体会大禹的无私。

  三、拓展练习

  1、小练笔,如果你是当时的百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大禹说。

  2、现代还有哪些人也想大禹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生讨论回答。

《大禹治水》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

  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延伸活动:

  观看壁画并讲述故事。

  附故事:大禹治水

  禹是一位神仙,他来到人间和阿娇姑娘结了婚,住在山洞里。有一年洪水泛滥,禹告别新婚的妻子,号召人和天神们团结起来到会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办法。

  禹在去会稽山的路上遇到乡亲,乡亲告诉他阿娇怀孕了。禹听了很高兴,但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只好托乡亲转达他对妻子的问候。人和神都按时赶到了会稽山。禹说:“我想应该用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禹带领众人动手开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来填平洪水冲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条又一条河道。又是一天,禹带领人们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告诉他阿娇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说:“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大家。”他托乡亲把草药带给阿娇,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导另一条河道时,又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对他说:“阿娇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叹了口气说:“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误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都没有回家,乡亲们听了这件事十分感动,干起活来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娇也非常想念禹。阿娇天天站在山上等禹胜利归来,渐渐地化成了一块岩石。当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妻子已经化成了石头。禹悲痛万分,伤心哭泣,这时石人进裂,跳出了一个小孩。为了纪念孩子的母亲,禹为孩子起名为启。禹被人们拥戴为领袖,称为“大禹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禹治水》教案7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1、2两段。

  2、学会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4、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板书课题,谁来读题。

  5、简介大禹:禹,传说中夏的'最后一个部落首领,是造福民族的英雄。

  二、检查生字新词。

  1、课文已经叫小朋友预习过了。下面老师检查一下你的生字词是否掌握了。

  2、出示:治 洪 害 姓 理 形 通 被 制 伟

  生字谁能来读?指名读,齐读。

  3、生字会读了,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你读准确了吗?

  滔滔 淹没 冲倒 房屋 仔细 劈开 制服 感激 英雄

  治理 洪水 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伟大

  自由读,指名领读。

《大禹治水》教案8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

  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发明创造给人们带一来的方便,感受

  到创造的快乐。尝试在生活中,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有创造

  1、看录象: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2、小结、讨论:贝尔小时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长大了成了

  一个发明家,发明了电话机。在故事中,他改进了水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他是怎样改进水车,进行发明创造的?(相机板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展示生活中的小创造:有人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有创造。你们看,这些都是我们小朋友的小创造。(介绍面罩雨披等)他们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4、读读儿歌:创造并不难,发现了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发明创造。发明创造的小决窍,就在于问。就是有疑问,能发现问题。陶行知爷爷在一首诗里是这么说的:(范读、齐读)

  二、创造来自发现

  过渡: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事情,你发现了哪些不方便需要解决,能不能来问问大家?

  1、学生自由提问

  过渡:小朋友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有些小朋友提的问题还很

  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2、集体讨论:下雨天,带进教室的雨伞滴水,怎么处理?

  3、小结:小朋友真行!一个问题,你们能想出这么多不同的办

  法来解决。你们都做了一回发明家,都是生活中的小创造者。

  4、下面请每一小组选一个你们都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这儿的,也可以是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讨论一下解决的办法。比一比哪一组的想法多,想法好。

  5、交流:你们小组想解决哪个问题?都有些什么办法?要求:一组交流时,其他组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

  三、我也能创造

  1、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小小发明家。因为你们有那么多的好点子,真是太棒了!不过真正的发明家,喜欢把想法变成现实。

  2、小朋友,拿出你准备的.废旧物品。可能有人会认为它们是废品,其实它们只是没被派上用场。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会创造的小手去把废物变成宝贝,让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的生活。同学们想一想,你能利用它们做些什么有用的东西?怎样来做?先请小朋友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3、指名交流:谁愿意把你变废为宝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你们觉得他这样做怎么样?能给他提些建议吗?

  四、课后延伸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一个个的发明家,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有小创造的。课后请小朋友完成你的小创造,下节课我们举行小创造博览会,进行交流、评比。

《大禹治水》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书写“被、制”及偏旁“衤

  2.能借助插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大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课题读得很棒,故事中的词语你会读吗?

  2.出示词语:

  洪水 淹没 无家可归

  冲倒 治理 千辛万苦

  制服 安定 代代相传

  ①谁来读一读?(评:读得真棒)

  ②下面来开火车读。小火车开起来——

  ③看来读词语难不倒大家,王老师可要增加点难度,你能用上这三个词加红(“洪水治理 制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吗?

  过渡:说得多有条理!大禹要治理的是怎样的洪水呢?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把眼睛慢慢睁开仔细地看这儿——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

  2.在情境的渲染下问:从刚才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听到了什么?可以追问:你觉得当时的洪水怎么样?(凶猛、可怕)

  3.是的,凶猛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文中第1小节就描写了这样的情景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看谁读得最认真。

  4.(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1)指名读。 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

  (2)指名说(滔滔 淹没 冲倒 )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如果读不好,引导:洪水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多么令人痛恨,该怎么读?

  5.指导理解“无家可归”

  (1)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了,什么“叫无家可归”?

  (2)是的,没有家回去只能四处流浪就叫“叫无家可归” 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难过、伤心)

  (3)带着这种心情,谁能读好这个词?

  a.读得再慢一点,声音再低一些 b.指名读 c.一起轻轻地读

  6.同学们,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还能读好吗?指名读。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7.多么不幸的人们!来,带着同情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话。(齐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 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

  板书:治理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提醒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谁来说说你画的是哪一句?

  ★ 板块二 感受“治水”艰辛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这句话中有两个词都带有千和万,你知道是那两个词?这里的千和万指的正好是一千座,一万条河吗?(不是)那指的是什么?(很多很多的山和河)

  2.你能读出山和水的多吗?出示词卡:“千山万水” 指读、齐读。

  3. 同学们,禹要查水流和地形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条条趟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引读。

  4.看图

  大家看,这儿近处,远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与山之间还有无数条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千辛万苦”

  5.谁再来读读这个词?出示词卡:“千辛万苦” 指读、齐读。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那些苦?遇到那些困难呢?

  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呢?(提示比如:当禹带的干粮吃完了,会怎样?当他禹遇到一只黑熊向他扑来又会怎样?)

  7.师补充介绍: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8.理解了词语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除了这儿,禹还做了哪些事情?

  ★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这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同一个数字是哪一个词?(齐答):九条、九座

  这里的“九”又指什么? 指名回答

  2.是的,这里的“九”指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特别注意读好这些动词加红,挖通、劈开、引导)生有感情地练读。

  4.读到这儿,王老师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治水的英雄——禹的父亲鲧(gǔn)课前通过资料了解到他也治了9年的洪水,你知道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生答:堵)治水成功了吗?(没有)

  可是禹总结了父亲的教训,采用了疏的方法,引流入海取得了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5.是呀,那咱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再来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在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今天王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想听吗?(想)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师配乐讲故事。

  2. 大家听得很投入。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就是文中第3小节的内容,自己用心地读一读吧。

  3. 读完了,王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不准看书呦)

  4.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竟然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3)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这些数字最能打动人们的心,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5.是呀,儿子10多岁了还没见过父亲,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创造地录音欣赏)

  6.听了这段对话,你知道禹舍弃自己的小家为的是谁?(老百姓)

  7.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过渡: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禹苦苦地干了13年,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齐读最后一小节。板书:制服

  2. 孩子们,听到洪水被制服了,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出示: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1)引读。什么叫“代代相传” ?比如爷爷告诉爸爸 ,爸爸告诉儿子,儿子再告诉孙子就叫做“代代相传”

  (2)出示词卡读好“代代相传”。

  6.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疑惑,课文中都说是禹禹,为什么课题和结尾却说是大禹?(因为他能为民造福是位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板书:英雄

  7.带着尊敬再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六、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一)指导生字:被 制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被:左右结构。学习新偏旁“衣字旁” 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治、涌、洪、堪、费、返、劳、截、疏、导、项、程、异、艰、脱、毫、率、挖”等18个生字;会写“治、洪、返、劳、导、项、异、艰”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概括大意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shǔ( ) háng( )

  数 行

  shù( ) xíng( )

  附答案:

  shǔ( 数数 ) háng( 银行 )

  数 行

  shù( 数字 ) xíng( 行走 )

  二、连线。

  淹没 庄稼 察看 大河

  冲倒 农田 挖通 地形

  毁坏 房屋 劈开 洪水

  治理 洪水 引导 大山

  附答案:

  淹没 庄稼 察看 大河

  冲倒 农田 挖通 地形

  毁坏 房屋 劈开 洪水

  治理 洪水 引导 大山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2.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

  父:有( )画,第三画是( )。

  理:有( )画,第六画是( )。

  姓:有( )画,第四画是( )。

  附答案:

  洪:有( 九 )画,第七画是( 一 )。

  父:有( 四 )画,第三画是( 丿 )。

  理:有( 十一 )画,第六画是(┐ )。

  姓:有( 七 )画,第四画是( 一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 )( ) ( )( )

  没 倒

  ( )( ) ( )( )

  附答案:

  没(méi)有 淹没(mò) 摔倒(dǎo) 倒(dào)立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冥思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动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苦不堪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2. 丝毫也不改变,一点都不动摇

  3. 堪:能。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 治水过程 智慧超群 无私奉献 洪水退却

《大禹治水》教案1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第二段大禹治水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讲第1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2、板书课题:16 大禹治水。指名读“禹”(yu)

  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碰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生字的读音要强调:

  治、制(zhi翘舌音) 姓、洪、通、形、姓(后鼻音) 理(li边音)雄(三拼音)仔(平舌音) 淹没(mo多音字) 冲倒(dao多音字) mo (淹没) dao(倒下 )

  没 mei(没有) 倒 dao(倒立 )

  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房子被冲倒了,没有地方居住。)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4、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治,洪,姓。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练习读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1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大禹治水》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禹治水》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3.知道“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第二段大禹治水的经过。

  4、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具准备: 1.有关洪水的课件。

  2.第三自然段的`填空,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一)、媒体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洪水的课件)(看完后)你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描写洪水的?(板书:滔滔、冲到、淹没)

  3、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无家可归)

  4、什么叫“无家可归”?

  5、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日,年复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那几句是写大禹想的?那几句写大禹做的?

  2、大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先干了什么,后干什么?(相机板书: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

  3、大禹做的这些事能不能把顺序颠倒呢?

  4、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这里的“千”、“万”是不是真的指一个千,一个万?它们说明什么?

  5、想象一下:在那样的年代大禹是怎样挖河、怎样劈山的呢?

  6、文中的“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数字中的“九”?这又是为了说明了什么?

  7、经过千辛万苦后大禹终于引导洪水流入大海。那你能看着板书,按顺序说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3、请小朋友观察插图,并想想你从“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词感受到什么?

  4、是啊,大禹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大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大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多媒体展示情景)理解“制服”“安定”。

  3、老百姓怎样谢大禹?启发想象。

  4、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五、全文总结

  齐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思维英雄?

  六、布置作业。

《大禹治水》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4、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准备:

  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3、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一、复习导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下面打开听写本,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看看同学们本课词语是否掌握了。

  洪水治理伟大百姓

  师:我们一起检查一下。你们认为自己全对的.请举手,真不错,下课组长把听写本收起来,老师还要看看谁写的字得到的红圈圈最多!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教案1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俺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考虑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俺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凄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俺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局部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同学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同学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俺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同学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俺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示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局部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同学字字形。

  (1)引导自学局部生字。

  (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誊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誊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案】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案04-22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06-22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09-04

《大禹治水》教案(通用4篇)10-23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1-12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2-13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8-11

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09-25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