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3 23:34:18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恐龙》第一课时。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

  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恐龙》第一课时》。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六、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的语言训练,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读好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的描写,感受其声势之壮观,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灰椋鸟产生兴趣的。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灰椋鸟图片

  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觉得这鸟这么样?

  (灰椋鸟实在是一种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鸟,看起来一点也不漂亮。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别有一番趣味,同样给人带来了很多愉快的感受。)

  2、板书课题:15、灰椋鸟

  其实作者一开始,也不觉得灰椋鸟有多好看,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来到林场,观赏灰椋鸟归林的情景。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作者去欣赏一番。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把课文读通顺,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边读边想,课文重点写了那些情景?初读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检查自学情况(含课前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生字词语。并进行词义的质疑。

  杉树 地毯 槐树 栖息 熟悉 扑棱棱 深涧

  灰椋鸟 翘首遥望 互相应和

  郁郁葱葱 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 翩翩起舞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课文中的长句很多,指导读好句子。

  三、初步感知

  1、交流: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和入林后情景的`情景。)

  2、找出这些描写,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除了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情景,还交待了什么?

  (交流,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课文段意。

  一(1):写“我”决定去看看灰椋鸟。

  二(2-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2-45)

  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师: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到底放了些什么,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想一定有很能吸引作者的东西,为什么呢?

  (“再也忍不住了”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内心吗?)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描红,抄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偶然( ) 等候( ) 翘首遥望( ) 盛大( ) 喧闹( ) 观赏( )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段,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有重点的细致描写灰椋鸟归林的情景的,感受其壮观读气势。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由衷的喜爱之情。

  2、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作者对于灰椋鸟,一开始是怎么看的?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吗?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啊。”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句更能够把作者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2、后来作者却要迫不及待地去看灰椋鸟,那么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林场的?

  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者小标题概括一下每一段的内容吗?

  你喜欢那一段所描写的情景?多读几遍,并把你的感受下来。

  2、讨论:

  灰椋鸟开始归林――浩浩荡荡归林――叽叽啾啾联欢。

  3、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我们看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忽然、翘首遥望――惊喜!)

  4、灰椋鸟归林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灰椋鸟归林这一情景的?(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理解说明。)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1)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盘旋、陆续)

  (2)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指导朗读,把浩浩荡荡的气势读出来。

  (3)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多媒体出示: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和谐而热闹,充满亲情,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5、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安眠”在这里指什么?读课文第五节,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出示: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朗读。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2)在作者的眼里,灰椋鸟曾经是: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此刻作者眼里的灰椋鸟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朗读。)

  6、指导背诵第二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

  三、齐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朗读,讨论:作者的感想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爱鸟!

  感谢林场工人!

  植树造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重点描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描述一下群鸟归林的情景。)

  课文仅仅是在描写灰椋鸟,赞美灰椋鸟吗?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可见这是一个人工林场,是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林场工人为鸟儿营造了一个生活的乐园,这也正是他们(包括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鸟儿的热爱。)

  五、课堂作业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抄写句子:(自己喜欢的句子)

  完成课后练习3。(组织讨论,体会观赏和观察的异同点,指导正确用词。)

  板书设计:

  26、灰椋鸟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 几分钟 排空而至 林场 鸟的乐园

  百鸟争鸣 联欢会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三、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四、学习时间: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 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 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 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 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3、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童话大王王尔德的一篇童话。同时也积累了这些词语,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雪花飞舞

  绽出绿芽瑟瑟发抖

  鲜花盛开鲜花凋谢

  绿树成阴树叶飘落

  鲜果飘香冰雪覆盖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排列特别有规律,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花园的景象吗?(板书:花园--荒凉、美丽)

  2.那么,是谁让花园里美好的春天转眼就变成漫长的寒冬的?(板书:巨人)

  二、品读课文

  (一)走进巨人的言行,体悟巨人的自私

  看来巨人的态度决定了花园的变化,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巨人。用心读读3-8段,用“——”划出描写巨人语言、行为的句子,并思考巨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出示:①“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现在,同学们都找到了巨人的话,我们来仔细读读这三句话,应该怎样来读呢?(生:很生气地读)巨人他这样的高大,他的嗓门儿一定很怎么样?(很大;凶;粗。)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这样的话吗?(指名说)请你们想象着巨人的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指名读)

  2.一连三个“滚出去”,说明巨人非常的—(生气)巨人为什么那么生气,一定要把孩子们赶走呢?谁来说说。(生:因为巨人觉得自己的花园很漂亮,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巨人觉得这些孩子们很讨厌,要把他们赶走;他觉得这个花园是自己的,不能让别人分享。)

  3.孩子们,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呢?(板书:任性冷酷)

  4.过渡:可是,后来巨人变了,你看,他正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玩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两段。(齐读最后两段)从最后两段,我们知道巨人有哪些变化呢?(指名说:感受到温暖和愉快、拆掉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是谁让巨人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小男孩)

  (二)走进男孩的“眼睛”,表达“眼睛”里的话。

  那么,让我们走近这个小男孩。用心读读课文8-10段,说说你感受到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1.(神奇)童话里的人物都非常神奇,这个小男孩的神奇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2.你觉得面对巨人的大声斥责小男孩的眼睛会说些什么呢?同桌讨论。指名说

  (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巨人,你这样是不对的;要是没有我们就没有春天;这里没有我们,花园里就会是一直是白雪一片。)

  师:小男孩的眼睛多会说话啊。巨人看着这样的眼神,他的心里头——(生:他的心里头感到火辣辣的。)什么是火辣辣的?(生:心里很不舒服。惭愧。)巨人的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也说明巨人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2.小男孩除了用眼睛凝视着巨人,他还用了什么方式提醒巨人?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于是巨人明白了什么?(生:巨人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出示巨人说的话:“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生齐读)

  3.任性冷酷是贬义词,巨人这样评论自己表明巨人已经怎么样?(生:知道自己错了。)

  (小结:巨人非常的自责,已经彻底地醒悟了。他明白换来寒冬的是他的任性、冷酷。要想迎来春天必须要做怎么做?要学会善良、宽容)板书:善良、宽容

  三、深入文中,明白道理

  1.是呀,自私冷酷的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变得善良、宽容。围墙被拆掉了,他拆掉的不仅仅是围墙,还消除了自己的自私、冷酷。从这篇童话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生:当我看到巨人跟小孩一起玩耍时,我懂得了快乐应当跟大家一起分享;当我看到巨人快乐的跟孩子一起时,我懂得了人不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快乐要分享才是真正快乐。)板书:快乐要分享!

  2.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四、回顾写法,了解表达特点

  巨人明白他的任性、冷酷的赶走了孩子,孩子们离开花园,花园就变得荒凉;他变得善良、宽容,把花园给了孩子,孩子又回到了花园,花园又变得美丽。

  1.你们觉得作者在写作时用到了什么样的`方法?(对比)

  小结:这种对比有花园不同景色的对比,有巨人不同行为的对比,还有巨人不同感受的对比。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将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与此同时让我们也感到了童话的奇妙。

  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项作业完成。

  1、ppt出示故事结局:

  此时,我们为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中快乐玩耍而高兴着,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如今巨人变得又老又弱。他再也没有力气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了,只好坐在一张大安乐椅上看着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欣赏着花园里的满园春色。他常说:“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师:这就是童话大师王尔德创作的《自私的花园》的结局。他还写过一些童话,比如:《夜莺与玫瑰》等。这些童话一并背收录进了20xx年出版的《巨人的花园》这本书中,课后请同学们找来自己读一读,感受童话的奇妙。)

  2.积累文中的词句,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几个人合作,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4.将你在生活中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写在日记里。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15个生字,会写“欣,服,夕,兄 弟,底,欠,终”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5个生字;在读中理解两只青蛙的言行。

  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出示青蛙的谜语,生猜:

  (一)独坐池塘如虎居

  树阴底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做声

  (二)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

  2.播放青蛙叫声的录音。

  3.小朋友们,听听,这是谁在叫呀?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和本领吗?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 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读课文, 划出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 分组分节读课文,学生评价。

  5. 齐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内容是什么?

  三、 以读为本,深入感悟。

  1. 通过读课文,你们已经知道了大青蛙和小青蛙有着不同的想法,它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说。

  1)用波浪线画出大青蛙和小青蛙说的话。

  2) 男女生分角色读两只青蛙的对话。

  3) 讨论它们俩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理解,

  明白小青蛙为什么要跳出井口以及大青蛙继续留在井底的原因。)

  4)指名读,齐读。

  2. 小青蛙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1) 指名读。

  2)课件演示:启发想像,体会情感。

  (1)小青蛙在努力向上爬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它又会怎么想呢?

  (2)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体会小青蛙向上爬的决心与艰难。

  4) 课件演示:学生为小青蛙鼓励加油。

  5) 用“终于”说话。

  3. 终于爬出井口的小青蛙,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出找到的句子。自由练读。

  2) 指名读,学生评价。

  3) 感情朗读,表演读。

  4) 启发想像:小青蛙到底看到了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先自由想像说,再借助画面,加入想像更具体地说。

  5) 齐读。

  4. 小青蛙还见到了谁?

  1) 启发:小朋友们,你们见到了许久没有见到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那小青蛙呢?

  2) 引读小青蛙的话。

  3) 男女生比赛表演读。

  5. 出示课件

  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爬出了老井,来到了广阔天地

  (板书:广阔天地)看到了美丽的大世界,来到了伙伴们中间,过上了新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可大青蛙呢?

  板书:留在井底头昏脑胀

  四、 总结课文,体会道理。

  你喜欢哪只青蛙?为什么?

  五、 拓展延伸。

  小青蛙在美丽的世界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又来到了老井边,它看着井里的老朋友,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编故事《两只青蛙》。

  板书设计:

  小青蛙——爬出井口——天地宽阔

  两只青蛙{

  大青蛙——留在井底——头昏脑胀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

  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 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

  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

  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2.学生是否选择了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4.学生听赏音乐时,情绪是否投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背诵最后一段。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设想】

  细读文本,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不是因为夸父的“神”,而是夸父身上那种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为什么追?因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追的时候太累了,心中时时想起“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才有动力去追,即使在最后一刻,他还是想起“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他才会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然后才水到渠成的升华,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

  《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孩子们前几篇童话故事未学。所以我在设计目标定位上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去掉。

  一、导入新课

  1、喜欢看课外书吗?那一定读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平时都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2、除了看些童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指名说:

  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这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例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齐读)

  3、对夸父,你了解多少:

  让我们跟随着夸父走进这个神话故事,相信学完后,你对夸父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翻开132页,自由读读这个神话故事,读前老师提两条建议:

  ⑴ 要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⑵ 读完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

  手杖 虞渊 伏下 颓然 遗憾 渭河 瀚海 一眨眼 霎时间

  ⑴ 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虞渊”。

  ⑵ 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词的意思很相近,他们是──?

  “一眨眼、霎时间”。他们都是表示时间──很短。

  3、交流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夸父为了光明,追赶太阳)

  指导方法:这是一种好方法,有时文章的主要内容藏在题目里,我们可以借助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段,感受夸父追日的强大精神之柱

  1、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段,划出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

  “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⑴ 指名2~3位读。

  ⑵ 引读:

  师:是呀,夸父对光明是那么的.渴望,当夜幕降临,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阳,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⑶ 同学们,来吧!让我们一起读出夸父的心声,呼出他对光明的渴望?

  生齐读:“我不喜欢……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⑷ 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

  课件出示:我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勇敢 向往光明)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风筝代表着“我们”理想。

  3、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人们最喜欢做的户外活动是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式的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里也介绍了很多风筝,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式的风筝吗?赶快打开书,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通过和学生交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生字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强调:翅膀翩舞勺的读音及字形。

  [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声字读音和字形。]

  3、这些生字都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先用手势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生字读音读准了吗?

  5、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同学们说的不错,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寻答案。]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板书。

  3、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课件出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4、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吗?快速略读课文,找出答案。教师板书。

  [帮助学生找出二至六自然段的重点句。也为下面学生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义作铺垫。]

  四、读中感悟。

  老师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样,那么挑选你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1、老师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教师评价:你表演的真像。

  2、我们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样。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运用表演、想像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薇”字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和同学的距离。]

  过渡:芳芳没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理想是什么?谁来说?

  3、如果让你们来放风筝你想放什么样的风筝?

  [将学生的理想和风筝联系起来,为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义作铺垫。]

  过渡: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飞着的都是象征着你们理想的风筝,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下面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师发现学生朗读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师生共同合作朗读。

  [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

  4、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教师板书)。

  小结:同学们,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让学生明白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现在开始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理想。]

  六、总结。

  希望同学们课下也扎一个象征你理想的风筝,到户外去放一放。老师也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门票,引导学生查字典自学汉字。

  (2)练习词语接龙,巩固、积累。

  (3)读背古诗《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4)交流采集本,介绍小知识。

  (5)阅读短文,口语交际,进行献爱心教育。

  (6)看图写作《放假的第一天》,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教给方法,巩固、积累。

  (2)读写结合,体会爱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兴趣。

  (2)教育学生助人为乐、奉献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2)“笔下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3、完成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学生轻声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3、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动笔把它们圈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谁学会得最快。

  4、同桌互相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意。

  5、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6、教师巡视检查。

  7、指名反馈。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8、齐读门票内容。

  9、说说从门票上读懂了什么?(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10、教师小结:我们在看报纸、广告、证书、门票、票据等东西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查一查,问一问,这样才能看清上面的内容,不会出差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句,感知内容,渗透了多读多思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交流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词语能力。】

  二、照样子组词语

  1、出示题中例子。

  留:(留心)(心意(意思)(思念)

  (1)学生自由读词,说说自己的发现。(词语接龙)

  (2)认识词语接龙的规则:前一个词的第二个字与后一个词的第一个字为同一个字。

  (3)学生齐读词语,巩固对词语接龙的认识。

  2、出示题中的三个汉字“劝、招、终”加以认读,看看你能想出哪些词语。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汉字口头练习词语接龙。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阻止)——(止痛)——(痛快)

  4、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5、学生独立动笔填词。

  6、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7、投影出示学生组的词,进行评价。

  如:劝:(劝解)(解决)(决心)(心愿)

  招:(招手)(手表)(表达)(达到)

  终:(终于)(于是)(是否)(否则)

  【设计理念:展示、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是教师及时了解学习状况,接收反馈信息,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的大意。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认识新偏旁。

  二、教学重难点:

  初知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各自拼读。

  2、指名拼读。提问: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大家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说的是谁发奖品?发给谁?为什么发给他?

  3、再次自读课文,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4、自主拼读,同座对练,互相指正。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拼读,领读。

  6、问:上面这些词语,哪些你们已经弄懂了它们的意思?说说你是怎么弄懂的?

  7、学生发言。

  (1)看软件理解:

  乌龟提蘑菇

  (2)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

  练习参加

  (8)自主记忆生字:谁已经想出好办法?

  学生回答。

  歌诀法:敢、参、练

  部件法:军、加

  减一减:乌

  换一换:提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熟记、练习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把课文改编成刻本剧。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2、根据说出的歌诀写出适当的字:

  (1)横折在耳上,右边反文旁。()

  (2)丝字头,三撇从上写到下。()

  3、指名朗读。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来表演课文内容。

  2、演一演。

  3、议一议:

  (1)表演得怎样?

  (2)为什么这个大蘑菇应该奖给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读一读

  (1)自主读文。

  (2)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跟()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说。

  (2)小黑兔()问:“我今天得了冠(),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3)“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蘑菇,“这是()奖品。”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能把生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田字格中。

  二、教学重难点:

  进行朗读、写字指导。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按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1)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落在后面的是()。

  (2)小黑兔比赛的对手是(),小黑兔得了()。

  (3)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因为他()。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每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说话的语气,并交流。

  2、这篇课文一共三个角色,你能读好哪个角色?

  3、分配角色,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揭示生字:习乌加军参练敢提

  2、指名读生字。

  3、自主学习,说说这些字的注意点。

  4、归纳:

  习:独体字,横折钩略呈斜势。

  乌:独体字,第二笔是横折钩。

  加、练、敢、提:左右结构。

  军:上下结构。第六笔是竖。

  (四)布置作业

  1、描红练习。

  2、练习分角色朗读。

  板书:

  蘑菇该奖给谁

  跟谁比

  结果

  奖

  给

  谁

  小白兔

  马

  落在后面

  ?

  (敢和高手比)

  小黑兔

  乌龟

  得了第一

  为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4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20

语文小学教案通用07-1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小学语文教案06-25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7

【热】小学语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