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

时间:2024-09-30 09:34:57 教案 我要投稿

《分一分》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一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单单是颜色的认识是及其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但是结合了游戏,这就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复推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颜色

  2、(红、黄、绿)小猫、小鱼图贴。

  3、幼儿作业纸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师生问候

  抱抱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2、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

  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

  请幼儿区分大、小。

  3、分礼物

  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

  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趣味练习:好看的颜色在这里

  1、教师:这些颜色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

  认识红、黄、绿。

  2、教师: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

  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3、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

  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活动结束

  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分一分》教案2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兔子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兔子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6个蘑菇、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兔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最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是小兔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兔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矮。

  二、创设小兔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最小”。

  1、引导语:小兔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

  2、哪只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青菜”,体会青菜的大小和三只兔子的关系。

  1、今天小兔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青菜)3、哪棵给兔爸爸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宝宝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妈妈?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青菜也是最大的。

  四、情境“分胡萝卜”, 感知“粗”、“细”。

  1、引导语:刚才我们把大青菜给了兔爸爸,把小青菜给了妈妈,把最小的青菜给了兔宝宝。现在他们要吃胡萝卜了,胡萝卜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胡萝卜要讲粗。

  小结:兔爸爸胃口最大,吃的胡萝卜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蘑菇”,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蘑菇)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兔爸爸吃得多一点,兔宝宝吃得少一点,兔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一分》教案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课前准备:苹果、水果刀、学生练习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回答老师的问题。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1、出示实物(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

  2、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

  3、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无法用拍手表示,可能会有学生说用“半个”)

  (1)师: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什么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吗?请发挥你的想像,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2)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4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

  式画或写表示“一半”的符号。

  (3)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直观认识,教学新课

  1、认识。

  (1)用计算机演示:平均分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也就是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老师同时贴半个月饼图。

  师:刚才老师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2块,其中的1块,能用我们学

  过的数来表示吗?

  生:不能(或能说出有表示)。

  师:这半块月饼用分数表示。

  (边说“一半可以用表示”边板书:)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家族的一位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2)指导读写。

  (3)加深对的认识。

  ①师:(操作)把一个大苹果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妈妈吃,一份老师吃。老师吃的这一份也就是这个苹果。

  ②折一折: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颜色。突出平均分,正确判断。

  (4)巩固练习:数学书第56页:涂一涂。分别涂出它们(图形)的。

  (让学生体会:不仅可以表示半个月饼,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

  2、认识。

  (1)师:如果我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谁来帮帮老师?指名回答。

  (电脑演示或实物演示。)

  (2)每块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一,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3)独立思考,尝试读写。

  (指名上台板书,全班读一读。)

  三、操作练习,加深认识,巩固提高。

  (1)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再涂上颜色表示这张纸的。

  (2)拿出2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各折出它的和。

  (3)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你能折出它的吗?

  (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平均折成三份,其中的每份就是这张纸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

  有何收获?有何感想?

  提示:(分数)怎样分呢?(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

  教学意图:

  “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而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步接触的基础知识,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本节课“分一分(一)”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我首先从学生喜爱的拍手游戏人手,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小朋友,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想办法来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引人“一半可以用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我先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平均分月饼。让学生通过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先认识分数,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练习的中,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并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折纸操作和判断题的练习,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一分》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现物品的不同特征,并根据特征设计分类标志。

  2.能根据标记进行二次分类,能正确表述分类过程。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分一分》、大操作图及标记

  2.学具:操作材料两份;粉、蓝蜡笔;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最近幼儿园里新买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要请小朋友帮忙来分一分整理好。

  二、复习一次分类,能通过仔细观察根据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观察图片,发现物品的特点。

  师:看一看这些物品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铅笔有红的、蓝的.;剪刀有大的、有小的)

  2.根据以往经验,请幼儿对物品进行一次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感受类包含的关系

  (一)集体学习二次分类,了解二次分类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皮球图片的特点。

  2.教师出示大操作图,请幼儿尝试进行操作示范。

  提问:我们先根据皮球的大小不同,可以怎样分成两份?如果我们把已经分好的皮球再按照颜色不同,该怎么分呢?

  3.教师小结分类结果。

  4.概括二次分类的含义。

  将物品按照它们不同的特征,经过了两次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二次分类。

  (二)幼儿操作练习二次分类 。

  1.提问:除了先按大小分再按颜色分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进行二次分类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先看清分类标记

  (2)按照标记把皮球分一分

  (3)再看清下面的标记

  (4)把已经分好的这一部分皮球再分一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

  指导鼓励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介绍分类过程。

  5.播放PPT,再次熟悉二次分类的方法。

  (三)二次分类的巩固与提升,尝试自己设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记

  1.提问:看看这些园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颜色、男女)那么这一次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两次分类都要先设计好分类标记放在小格内,再进行分类

  (2)分的方法要不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

  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5.教师小结:原来进行二次分类时,有的物品可以有2种方法,有的可以有3种不同的方法呢,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标准与分类方法。

  四、延伸:二次分类的再次巩固与提升

  观察PPT,发现分类表格的区别。

  师:这里还有很多玩具积木要分一分,请大家看看这个表格和刚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该怎么分?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里,回到班级里我们再来分一分。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分一分》教案5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怎么表示份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法:启发式教学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小黑板,彩笔,方格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并且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进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打开课本70页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7。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别与同伴说一说。()

  三、当堂训练。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红花:

  3

  黄花: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2、按分数圈一圈。

  413445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1、2题。

  六、板书

  分一分

  分子/分母读作:多少分之多少

  课后反思:

《分一分》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评:对于解决问题来说,重要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快乐,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这一层次的设计正是实践了这样一种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分类的意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又适时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分一分》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

  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2、小结: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

  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⑴ 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⑵ 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

  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一分》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分一分”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老师展示物品卡。

  (2)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分一分》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已学乘除法。

  理解乘除法、倍的含义和联系,加深除法算式各名称及意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除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和倍数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细心读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除法、倍的意义

  难 点:除法、倍的含义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巩固

  活动一 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课件展示第一题:

  教师读题,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圈一圈和填一填活动。

  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作业,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说出题中各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包含除法两种应用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作业,再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重点练习:倍”的应用

  活动二 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

  课件展示第二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经历分一分活动,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通过找一找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

  通过对比两小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已知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设计意图:倍数关系是一种新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分一分活动中理解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在找一找活动中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认识了倍数关系的两种应用题,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三 比一比——谁最细心

  课件展示第三题:

  1.口算出4种小动物的只数

  小兔的只数:2×2=4(只)

  小鸭的只数:2×3=6(只)

  小鸟的只数:4×5=20(只)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鸟的只数用4乘5,而不是像上面两题一样用2乘呢?让学生体会求谁的几倍是多少就用谁去乘倍数。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读题的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活动四 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展示第四题:

  1.口头抢答

  2.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但他们的表现欲强,抢答题可以调整学习心态,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效果。)

  活动五 比一比:谁说的最准确

  课件展示第五题:

  1.让学生读一读笑笑的例句:小汽车的价钱是魔方的2倍。

  2.让学生自己说说这样的倍数关系。

  三、拓展练习:购物

  活动六 比一比——谁算的最准

  课件展示第七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1、2小问,集体评讲。

  解决第3小问(30元正好可以买什么?写给出两种买法。)

  设计一个购物活动:同桌两人一组,让一位同学扮演顾客说购买方法,另一位同学扮演售货员检验是否正确。

  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解决第4小问:提出问题,并解答。

  找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找同伴或者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购物活动,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乘除法应用题及倍数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说一说,验一验,提一提等形式活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

  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 )个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 )

  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 )

  小兔的只数:2×2=4(只)

  小鸭的只数:2×3=6(只)

  小鸟的只数:4×5=20(只)

  用除法

  用乘法

《分一分》教案10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分一分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到学校来上学,爸爸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书包、铅笔盒,到学校又发了学具盒,书包放在抽屉里,铅笔盒和学具盒放在桌面上。你们知道铅笔盒里放什么吗?(指名说)学具盒里又放什么呢?(指名说)

  有一个小朋友把铅笔盒和学具盒里的东西弄乱了,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帮她吗?能帮她分一分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 新课

  1、 出示图

  看一看,桌上有哪些东西?

  2、讨论: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

  汇报。

  指出:数学课要用的,比如:认识的图形、小棒等,才放在学具盒里。

  3、讨论:哪些东西放在铅笔盒里?

  汇报。

  指出:不仅数学要用的,其它课也要用的,比如:笔、橡皮、小刀、尺子应该放在铅笔盒里。

  4、 我们刚才根据用途来进行分类,帮助了别人。小朋友还想不想再分一分?

  三、 练习(想想做做1-4题)

  1、 第1题

  下面图中,先看第一行,哪个动物能在水中生活?第二行呢?

  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核对。我们用圈的方法把这些动物分成了哪两类?

  2、 第2题

  小朋友都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买过东西,买完东西装进袋子时,会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

  指出:把吃的和用的`分开放。

  看图: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

  讨论,汇报。问:这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3、 第3题

  看图,他们各在哪里行驶?

  一个一个说:各在哪里行驶?

  你会它们进行分类吗?试着分一分.

  汇报.问:这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

  4、 第4题

  看图互相讨论:可以怎么分?

  汇报.

  指出:没有要求我们按什么分时,可以自己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按水果和菜;一个和几个;不同色彩;能不能生吃;甜和不甜等等,进行分类.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把东西进行分类时,如果有要求,就按要求进行分类,如果没有要求就可以找出不同之处再进行分类,这时候答案就不是唯一的。

《分一分》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熟悉是学生在已经把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树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定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

  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的。在多种方的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和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生充足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在找一找的过程中,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

  苹果、水果刀、

  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和老师猜猜这个谜语?(分)板书

  师:平时你们分过东西吗?能告诉我分过什么吗?

  看来很多同学都有分东西的经历,那今天教师就请你们帮我来分一分。

  1、出示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

  (2个)

  2、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1个)

  3、老师手里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教师作出几种情况,公平分最合理。)

  4、师:(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发明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

  5、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

  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6、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

  涂一涂。

  师: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教材53页(出示图片:衣服、树叶、小汽车、长方形、正方形、圆、正六边形)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你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出色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有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圆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而且这种对折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条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2)、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3)、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

  2、老师和同学们做第二个游戏。

  (1)、折一折。

  师:老师刚才给每个人发了1张正方形纸请你对折两次然后展开观察这张正方形的纸被分成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师:涂出其中的一份,想想这一份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涂出两份呢?(四分之二)三份呢?(四分之三)四份呢?(四分之四)

  师:刚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现了很多分数,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得到分数的?

  生:平均分。

  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分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正方形上涂的三份一般要用分数3/4来表示,(教师板书),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四份,分数线上面的3叫分子,表示这样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呢,从下往上读,分数线读作“分之”。就读作:四分之三。

  齐读两遍。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分数线上面的分子。这个分数就写好了。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3、闯关游戏

  好了,分数国王的国王看到大家学的这么好,就给大家设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进行课后练习。

  三、拓展与小结

  1、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2、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分数,我们的四周处处是数学。

  四、布置作业:生活中哪些可以用分数,记一记。

  板书设计:

《分一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

  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 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淘气、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

  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

  2、认识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分数。

  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出示)

  (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 )。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 )。

  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

  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

  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

  5、师小结。

  三、知识运用

  1、(书上54页下方)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55页第2题)。

  4、判断:(55页第3题)全班讨论订正。

  5、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55页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细心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42=2 22=1

  12= (一半)

  分数:,, ,,

  3 分子

  分数线

  4 分母

《分一分》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零”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小朋友。

  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身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同学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安排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身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教学反思: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懂的时间的宝贵,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上课开老始师有感情的朗读一首小诗,让学生在听诗后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借机引出课题。在指导文章分析和朗读这块,抓住元元迟到原因为本文的线索,再利用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重点。重点指导朗读,最后结合故事续编“第二天的元元……”以及课外实践“我一分钟能干什么”,在课堂的结尾,又通过几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最后突出中心,得出结论,让孩子明白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分一分》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2、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卡片、教师范例。

  教师行为:

  4、幼儿练习,完成《幼儿画册》。

  5、延伸活动:卡片找朋友。

  与同伴一起玩,互换卡片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15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2、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将卡片分开;本文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尝试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进行分类,或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3、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教案07-18

《分一分》教学反思07-19

分一分说课稿12-06

分一分教学反思02-24

《分一分》教学反思03-14

《分一分》说课稿范文06-10

《一分钟》教案优秀11-23

分一分与除法教学反思04-06

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