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

时间:2024-08-20 01:52: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领略《牧童》一诗的意境,欣赏《舟过安仁》的童趣。

  2、会流利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且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扩写古诗。

  3、感受童年的绚烂与快乐。

  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1、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

  2、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忙什么呢?

  3、质疑引入,学习新课。

  二、学习《牧童》,领悟诗意

  1、初读古诗,了解内容

  ①指名读一读吕岩即吕洞宾的诗,指出易错字“蓑(suō)”的读音与写法。

  ②再读古诗,你能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填一填、说一说吗?

  在一个()的地方,耳边似乎回荡着()。当()的时候,一个牧童到外面()了。

  ③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的牧童呢?为什么?从哪句诗哪个字最能领略他的悠闲与惬意?

  2、品读古诗,走进诗境

  围绕“卧”,品味“卧”。

  ①卧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六七里”:虚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广阔,一望无边。

  “铺”:结合诗句理解扩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

  看到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在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听一听,你听到了()的笛声?(悠扬的、时断时续的、远处飘来的、忽隐忽现的)

  理解“三四声”:虚指,形容笛声时断时续。

  这笛声是谁逗弄出来的呢?你能猜出来吗?

  ②卧在一个怎样的时候?

  黄昏后: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夜空……

  归来:牛羊入圈,该空闲了,无忧无虑了。

  饱饭: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

  ③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里诗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呢!读读诗,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盏灯,看;

  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气,呵!闻到了;

  是我的被子,我还有好多被呢!有有;

  是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我喜欢的小夜曲,你听,有,有,有,还有,它们都在为我唱歌呢!

  ④轻轻地读一读诗歌。

  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此时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着了,梦里又会梦见什么呢?

  是呀,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的牧童?

  3、吟诵诗歌,领略意境

  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指名读诗。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过渡下文。

  此时此刻,牧童虽然没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风明月的草坡上照样怡然自得,让人羡慕。他享受到了只属于他独自一人的恬静与快乐。如果两个小孩子在一起,那情况又会怎样?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 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

  1.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2.指答。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5.(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谁来评一评。

  6.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

  7.想。(注意: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8.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9.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一试。

  10.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师前四字,生后三字,倒过来,师后三字,生前四字)

  三、理解第一、二句诗。

  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同学们真会读书。

  2.请大家再认真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原野辽阔)

  3.哦!你知道了原野辽阔,你是从诗句中哪些词知道的?(六七里,横)

  4.这六七里是不是指原野实际的长度?(不是) 5.对了,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长,这六七里要形容从原野的这一头到原野的那一头很广很广。这六七不是确切的数字,其实,古诗中像用到这类虚指的诗句很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三千尺”指什么?(指瀑布很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也是要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1.原野真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原野的辽阔。

  2.同学们读得不错!这里的六七里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老师想用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更能体现原野的广。

  3.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再大些)

  4.如果你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还会感受到什么?(美,绿,平坦等)诗中哪一个字体现呢?(铺)

  5.“铺”字什么意思?(铺开,铺展)

  6.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张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这铺字用得太好了!

  7.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原野的大与美吧!(全班齐读) 四、理解第二句诗。

  1.师:置身于这绿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此时此刻,原野上传来了什么声音?(笛声)

  2.那是什么样的笛声?(悠扬,优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吹笛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是牧童,善于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课文插图,懂得利用插图,理解诗意。)(诗句中的弄,懂得抓住重点词,理解诗意。) 4.你还可以从哪句诗中知道是牧童在吹笛?(笛声晚风三四声) 5.这诗句中的“弄”是什么意思?(逗弄)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弄清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

  6.是啊!晚风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随着晚风吹来,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

  7.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读完这句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天真,可爱,调皮)

  8.多可爱的牧童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诗。(真棒!同学们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天真。)

  9.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10.读得太棒了!(把掌声送给自己。)

  五、理解三、四句诗。

  过渡:瞧,牧童上场了,他在干什么?

  1.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2.相机教学“蓑衣”,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你能从图上指出来吗?蓑衣有什么作用?

  3.对了,其实,蓑衣还有御寒作用,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气味,防蚊虫叮咬。

  4.谁再来说说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

  5.广阔的原野,一个可爱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闲地躺着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这种情景,诗中怎么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6.这两句诗还告诉我们什么?

  7.师小结: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赏皎洁的明月,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两句诗。

  8.老师也想读读这两句诗,请听好,“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睡月明。”

  9.你们发现了什么?(把“卧”改成“睡”)

  10.把“卧”改为“睡”不好吗?为什么?(说得真好!) 11.对啊!牧童选择了这种最舒服的仰卧姿势,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此时,他可能会想起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交流。

  12.学生小组交流。(师下去巡视)

  谁来说说,此时,牧童可能会想些什么?

  13.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牧童的生活,你会用哪个?

  师: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读————

  六、小练笔。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能不能选择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2.生动笔。

  3.交流。

  七、指导背诵。

  同学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画多美啊!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牧童》诗。让我们带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把它好好地背下来。

  1.生自由背。

  2.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一个挑战。

  ①谁来背。(老师想配上音乐,更能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能走进牧童)

  ②全班背。(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八、拓展: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几首,大家一起欣赏。

  九、作业: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背诵《牧童》。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我们就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

  2、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那里看出来?

  3、小结: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4、有感情朗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播放录音。

  4、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5、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出示后两句

  3、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

  5、吕岩又为什么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什么?

  (五)想象美丽画卷:

  听古诗,请你把这首诗在你脑海中变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六、课外拓展

  1. 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相关文章:

《牧童》教案10-25

牧童和狼教案09-22

《牧童》说课稿03-07

《牧童》教学设计06-16

《牧童》教学反思04-06

《牧童》教学设计07-17

五年级语文教案04-04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1-18

五年级语文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