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在活动场地一端间隔插上4面小红旗,距小红旗8—10米画一条起点线。
活动指导
活动指导一:全体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扮成4条蜈蚣,在起点处分别下蹲。后面幼儿两手抱紧前面幼儿的腰部,做好出发的活动准备。教师发出口令后,各组幼儿齐喊“一二、一二??”。全组幼儿统一协调的走,注意左右脚的协调性。当最后一名幼儿到达终点时,拿起红旗全组即可站起。以最先拿到红旗的队为胜利。
(评析:《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创设“蜈蚣竞走”游戏让幼儿在塑胶场地上练习,既能增加幼儿的兴趣,又能训练幼儿协调向前运动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合作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活动指导二:根据人数按5-8人一组,分成4组,各组一路纵队,用绳子将左脚、右脚分别系在一起,后面的人双手扶前面人的肩,听信号各组同时由起点出发,最后一名幼儿先到达终站的组为优胜。
(评析:幼儿最不喜欢的是单调乏味的动作训练,如何增加动作的'趣味性?创设游戏化的活动情境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宽松、快乐的氛围,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有助于幼儿主动尝试并积极完成动作要求。)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天生一对》这个故事讲的是鳄鱼和长颈鹿在一起组成人们不太认同的那个天生一对,所以这个故事如果一开始呈现给孩子,孩子会冒出:鳄鱼和长颈鹿在一起,鳄鱼会不会把长颈鹿吃了,他们俩怎么可能是天生一对呢?我就设计了一个思维练习活动——一一组队,带着孩子们边玩边进入故事。
教学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2、观察了解生活周围的配对,感受朋友之间和谐的情感。
活动准备:教学ppt、记录表5张。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课件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谁和谁是天生一对呢?为什么?
二、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概念了解
1)出示第一组课件图片请你们找找谁和谁能成为一对,为什么?
2)出示第二组课件图片我们来找一找谁和谁能成为一对,为什么?
3)出示第三组课件图片,分组配对看,这里有什么?幼儿进行分组配对,说出自己的理由。
2、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两朋友的不同:它们两个可以配成一对吗?为什么?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三、寻找身边的天生一对你身边有这样的天生一对吗?为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天生一对?为什么?你和那个东西是天生一对,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你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天生一对,其实这个《天生一对》是一本好看的书,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大班教案 篇3
一、背景:
近来,班上的幼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剪纸——成了孩子们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经常会听到:(心男妈妈)“每天到家就开始剪纸,剪一堆,她也不烦。”“这孩子喜欢剪纸,剪完还要给我们讲一讲,听着还可以,可再看剪的东西,就什么也不象了,现在有时都不给我们讲了,说我们不懂。”从家长的言谈话语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总是在意孩子剪得像不像,而没有意识到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思维的发展,身心的快乐。为了帮助家长能正确看待幼儿的剪纸活动与作品,我班专门设计了邀请涵,请家长来参加本班的开放日活动。
二、过程:
当家长们真正拿起剪刀与孩子们一起剪“动态人物”时,脸上笑容不见了,他们不时的左顾右盼,连连摇头,嘴里小声嘟囔着:“不行、不行,怎么不知从哪下剪刀好,还不如孩子剪得好呢!”
张卓的爷爷歪着头,手拿剪刀把胳膊抬的老高,好不容易折剪出一个双手向上举起的人,打开后自己一边琢磨一边笑……看到老师走了过去,立刻把手中的作品揉成了一个纸球扔到了小篮子里,不好意思的说:“剪得不像,看来剪纸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张卓却把爷爷扔掉的剪纸从废纸中捡了回来弄平后交给老师说:“我爷爷剪的人没有头发和耳朵,像个少林和尚,不过爷爷第一次剪人,能剪出和尚来也算不错了。”
家长的话:
“瞧!这孩子说的多好,想象力多丰富。”
“他能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方式来表扬鼓励别人,这一点比我们成人做的还好呢!”
“孩子教我们成人应该自信。”
三、评析:
从家长的剪纸作品来看,和幼儿初次剪人物没有太大区别,但家长的自信心却远远不如孩子们强。从张卓对爷爷作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教师平时的教育观念是用积极鼓励、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游戏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在教师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张卓就是把爷爷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伙伴,能用一种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作品,使他人获得自信与满足。
这次亲身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有他们特有的剪纸语言与表达方式,他们剪
出了童真、童趣,剪出了自己眼中的绚丽世界。开展剪纸游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参与剪纸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注意力、意志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收获了自信。亲自动手剪纸,让家长体验到剪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人都剪不好,就不能再苛求孩子“剪得像不像,好不好了。”作为成人,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在宽松自由的剪纸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鼓励孩子大胆运用剪纸手段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善待孩子的作品,欣赏孩子的作品,客观的评价孩子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知道各种粗粮的名称,以及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
3、知道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教案准备:
1各种粗粮如:玉米、高梁、小米等;
2粗粮图谱。
3各种粗粮食物。
4小框、小盆。
教案过程:
1教师先邀请幼儿品尝一些粗粮做的食品,并向幼儿介绍粗粮及吃粗粮的好处,告诉幼儿怎么区分粗粮和细粮。
2幼儿观察粗粮,用语言交流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名称
1)教师出示粗粮宝宝大图谱
2)幼儿根据介绍顺序,将相应的袋装粗粮贴到图谱上
3)幼儿将相应的袋装粗粮放进中间的小框中
4)找出这些粗粮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操作
教师在每张桌子上一盆放了混合了多种粗粮的小框,请幼儿合作地将它们分类,放到各自的小盆内,一盆放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干净,请优胜组介绍合作经验。
粗粮"是相对大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一种称呼,主要是指包括玉米、高梁、小米及各种豆类在内的`粮产品。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粗粮品种的基本外部特征,了解它们的名称,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
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
XXXXXXXX
脚脚脚脚,手手手手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
脚手手手,脚手手手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名称:《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李洋
三、活动班级: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20xx年
五、活动目标:
㈠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㈡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㈢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六、活动准备:
㈠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㈡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㈠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㈡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㈢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㈣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从幼儿自己兴趣爱好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好奇心理,根据幼儿爱表现自己,让幼儿在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还发挥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图片,有序的排除图片的词序来。
2、帮助幼儿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
3、教育幼儿不大不安别人的话,仔细倾听他人的讲述。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幻想长出翅膀的孩子”。
2、油画棒、图画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按序出示画面,教师提问四幅图上有几个人?给他们起名字好吗?请你谈谈小明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进行自由讲述。教师注意倾听,找出幼儿普遍存在的讲述毛病。
二、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
请幼儿到前面进行讲述过程,教师不要插话,在幼儿讲述完后,启发下一个讲述者的失误。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
刚才哪位小朋友讲得好?
引深:如果加上xx会不会更好呢?
帮助幼儿归纳讲述思路:
画面上有谁?他原来是怎样的孩子?
当它长上翅膀以后,他做了哪些事?
四、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
(1)如果我们有了一双翅膀会干些什么?
(2)绘画讲述:
如果我有翅膀启发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在图画在纸上。
小朋友们互相交流图画进行讲述。
指名把自己的画上台给大家讲述,评价。
教师给与肯定鼓励表扬。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钉纽扣。
2、培养幼儿做事耐心、细心、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钉纽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线及相应的课件等;
物质准备:各种纽扣、针线,碎布、剪刀等。
活动过程
1、激情导入。
首先用课件中的两幅图:相同的两件衣服,穿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有纽扣,一个无纽扣。在大屏幕上让幼儿观察两件衣服不同的地方,讨论纽扣的作用,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之外,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2、从幼儿每个人每天起床、穿衣、扣纽扣谈起,讲清纽扣的`作用,引入课题:钉纽扣
3、激发幼儿探究
通过提问幼儿材料的准备、检查幼儿收集到的各类纽扣、讨论纽扣的作用、钉纽扣的工具准备及幼儿作品的展示,鼓励幼儿的探究精神,提高其探究意识。
4、教幼儿钉纽扣的方法时,配合课件播放,教师进行示范,讲清步骤,教师带动幼儿反复实践。钉纽扣时要强调安全。
5、总结交流学生劳动成果,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学习扣纽扣,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完成任务,目标基本达到。通过自理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玩中学。
小百科:纽扣,在古罗马,最初的纽扣是用来做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13世纪,纽扣的作用才与今天相同。那时,人们已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纽扣的实用价值。
大班教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幼儿形体教学活动是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内容之一。正规的形体训练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又乏味的机械训练,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和控制能力差,怎样才能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形体活动中去主动探索,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乐意参加形体活动,是我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所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还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于是我设计了大班形体活动《魔术师与小精灵》,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以玩游戏的形式来接受形体训练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敢于大胆尝试,乐意用身体摆出各种造型动作。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造,乐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音乐教学具:每人一个小人(纽棒)、魔术棒一根。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故事导入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初步进行想象、创编。
1、老师头戴魔术帽、手持魔术棒走进活动室。师:大家好!我是魔术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段音乐,一起来听听!
2、幼儿听音乐后请几位小朋友讲一讲。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3、这段音乐还有一个故事呢!从前有一个魔术师,本领非常大,他可得意了。他有一个魔盒,里面有许多小精灵。一天,魔术师睡着了,小精灵们就从魔盒中逃出来,尽情的听音乐跳舞。魔术师醒来后生气极了,瞪大眼睛说:“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不会动的舞蹈雕塑! “变”!魔术师挥动他的魔术棒,小精灵就变成了神态各异的雕塑。
4、幼儿第二次感受音乐。让我们带着这个故事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听听它可以分几段?(同时,师根据音乐变化画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提问:
1)这首曲子有几段?(3段)
2)第一段音乐讲了谁?他会干什么?这时候小精灵在哪里?会怎么做?
3)第二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谁上场了?你们也来高兴地跳跳舞!(全体幼儿听音乐跳舞)。
4)这时候魔术师醒来了,他说了什么?小精灵会变出哪些造型动作呢?(鼓励幼儿自编动作,老师从形体的角度来对幼儿的动作进行简单评价,提醒幼儿除了上肢和下肢可以变换动作以外,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动起来。)
(二)、引导幼儿根据要求大胆想象、尝试创编优美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听音乐游戏,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开始前摆出一个动作,直至音乐结束。
2、利用扭棒小人帮助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的表演过程中能随魔术棒变换多个造型动作。
1)师:我越玩越开心,我的魔术棒也兴奋极了,不停的跳动。变!变!变!刚才大家只变了一个动作,现在该怎么办?
2)我今天还带了许多变形高手,今天你们可以和他一起做个游戏!以4人为一小组给小人摆个造型,固定好后大家一起学学它们的动作。把设计的动作编入游戏。
3)幼儿自主操作,老师巡回辅导。引导幼儿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设计,如:腰、臀、胯、头等等。
4)分组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教师从身体姿态、造型不同高度、动作连贯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5)随第三段音乐,跟这魔法棒的变化来变出不同的动作。
6)我们最后再玩一次游戏,相信我们会有出色表现。和你们在一起游戏真开心,我都快忘记时间了,我今天还要参加一个音乐会呢!你们想去吗?快!我们一起去吧!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经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精选)09-12
大班教案[经典]12-10
大班教案08-08
【经典】大班教案08-14
大班教案(经典)07-27
【精选】大班教案04-21
[精选]大班教案04-26
大班教案[精选]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