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6 12:39:3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认同小兔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听听、猜猜、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一)穿同一颜色的衣服。

  1、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兔妈妈生宝宝啦!你们看!他们生了几个宝宝?这四个宝宝长得怎么样?原来兔妈妈生了一模一样的四胞胎。

  2、它们长的实在太像了连兔爸爸和兔妈妈都分不清这可怎么办呀?兔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看她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教师帮兔宝宝分别穿上衣服)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下可以分清楚了: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又是老三、老四呢?(教师用动作、语言给予幼儿提示)

  3、现在四个兔宝宝穿上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衣服,我们一眼就能分清楚它们了。看它们心情怎样?现在四只小兔穿上自己的衣服很开心,而且他们多了一个爱好:老大喜欢用红笔画画,老二喜欢用黄笔画画,老三和老四呢,当然喜欢用蓝笔和绿笔画画。

  (二)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1、过了不久,四个兔宝宝觉得老是穿一种颜色的衣服真没劲。如果让你们一直这样穿同一件衣服,你们愿意吗?为什么?看它们在干什么?(交换衣服)红红换了什么颜色的衣服?黄黄换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蓝蓝的衣服换给了谁?那绿绿呢?

  2、它们把衣服换着穿,你穿我的,我穿你的,现在兔宝宝的心情怎么样?可是,兔爸爸和兔妈妈又分不清四个宝宝了,你们快帮兔爸爸和兔妈妈想个办法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你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办法,兔爸爸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在老大的口袋里放了一支红色水笔,在老二口袋里放了一支黄色水笔,在老三、老四口袋里放上蓝色水笔、绿色水笔(教师讲故事边出示蜡笔图片)他让四个宝宝把自己的水笔每天带在身上,这下就不会错了。

  4、兔爸爸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现在你们能分清了吗?哪一个是老大呀?

  (三)穿五颜六色的衣服

  1、有了不同颜色的水笔总算又能分清楚了,可是一天晚上妈妈给兔宝宝洗衣服时忘了把水笔从口袋里拿出来,就把衣服扔进了洗衣机(教师边讲边操作)洗衣机转起来了…哇衣服洗好了,你们猜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时会是什么样子的?哇!每一件衣服都变得五颜六色了,好漂亮啊!第二天兔宝宝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开心吗?为什么?(再次感受小兔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

  2、现在小兔子们是开心了,可是兔爸爸和兔妈妈又犯愁了,为什么会犯愁?(又分不清了)那怎么办呀?我们来听听最后兔爸爸和兔妈妈是怎么做的。(讲故事:看着小兔们这么开心,兔爸爸和兔妈妈再也不愿意想什么办法了,它们就四个宝宝一起喊:彩色兔宝宝,彩色兔宝宝。)

  3、爸爸妈妈是怎么喊兔宝宝的?四只小兔呢,很喜欢爸爸妈妈这样叫它们,因为这就好像变成了一个人。从那以后,彩色兔宝宝一块儿起床,一块儿上幼儿园,一块儿回家,一块儿睡觉,真的`就像一个人了。

  二、完整欣赏故事,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

  1、刚才我们讲的是一个故事叫《彩色兔》,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听。(播放ppt)

  2、故事里小兔子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那你们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吗?为什么?丰富多彩的东西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3、生活中缺少不了各种颜色,它们能给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改变生活中的一些颜色,使心情变得更开心、更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和角色情感变化。

  2.能与同伴合作阅读,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班)

  3.初步懂得要获得友谊,就要与同伴平等相处,学会谦让和宽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中班幼儿知道如何正确地翻阅图书。

  2.物质准备:《小老鼠和大老虎》图书15本、PPT课件。

  3.环境准备:大班幼儿带中班幼儿或者与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书封面,引发想象和讲述。

  1.出示图书,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名字。

  2.猜测图书中的故事。

  二、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初步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特殊关系。

  1.结合ppt,幼儿倾听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

  2.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3.引发幼儿讨论:小老鼠孤单单地荡秋千,这时候的心里在想什么?小老鼠生气了,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怎么做?

  三、幼儿合作阅读图书的后半部分,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和角色情感变化。

  1.再次出示绘本,讨论:书本数量不够、如何“合作阅读”的问题。

  2.幼儿带着问题“大老虎为小老鼠做了哪些事?”合作阅读。

  四、集体交流阅读后的想法,进一步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关系的变化。

  1.根据幼儿讲述阅读后的想法,教师利用PPT帮助幼儿梳理阅读经验。

  2.引发幼儿讨论:小老鼠和大老虎应该如何平等相处?

  3.对比先后两张合影,懂得: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平等的;学会谦让和宽容,就会拥有很多好朋友。

  活动延伸:

  将图书《小老鼠和大老虎》投放于语言区,让幼儿继续阅读或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最爱吃糖和甜食,没能养成坚持早晚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不良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经验准备: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

  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小明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吃了东西就去睡觉。(结合PPT)

  (2)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3)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结合PPT了解龋齿)

  三、请幼儿大胆谈一谈。

  "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身边得龋齿的感受,了解龋齿的危害。

  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四、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小明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

  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五、介绍全国爱牙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介绍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丰富幼儿的见解。

  活动延伸:

  1、在认识区中,放置一些和预防龋齿有关的正确与错误行为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说"为什么",知道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2、在表演区中,组织幼儿观看<神气龟>中学习刷牙的课程、

  活动反思:

  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是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性的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3.学会量词:根 双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双筷子。

  2.筷子舞道具音乐磁带若干(每两根筷子用红绸子束成一组)

  3.石球盘若干,自制的小巧手奖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筷子

  1.自我介绍筷子。

  2.你喜欢谁的筷子?为什么?

  二.数筷子

  1.学习量词:根 双

  2.学习数数。

  3.看谁答得既对有快。

  三.玩筷子游戏

  1.声音游戏: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2.造型游戏:筷子筷子变变变、小组合作拼搭

  四.操作活动:夹石球

  1.小组预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练习滚球动作,提高动作的敏捷性: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大皮球一只。

  【玩法】

  儿童围成圈,面向圆心坐好。请8个或10个儿童站中间,两两拉好手。

  游戏开始,圈上拿球的儿童把球向中间滚,去碰中间的“双人”。若未碰到,圈上接到球的儿童继续将球滚出。若中间的'某一个儿童被球碰到,或两人的手松开了,这一对即算输了,坐到圈上参加滚球。坚持到最后的“双人”为胜利者。

  【活动规则】

  游戏时,球只能贴地滚,圈上的儿童不得跑进圈内去碰人。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学会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活动难点: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活动准备:教学vcd、电话机一部、突发事件图片(着火、迷路、急病)电话号码卡片:119、110、120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vcd(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天,小明独自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没开门,这时,陌生人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1)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下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拨打110)

  (2)学习拨打报警电话——“110”

  出示电话机,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

  教师示范讲解拨打报警电话:先拿起听筒,拨号码110,听到嘟嘟的几声长音,表示电话通了,对方接了电话以后,向对方讲清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观看vcd(二),引导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电视,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玲该怎么办?”(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小玲想办法。)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电话给爸爸)

  让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急救电话。

  教幼儿学打急救电话“120”。

  3、观看vcd(三),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

  “小强一个人在家时,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烧到了床单上。”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强该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看小强是怎么做的?”(小强拿小杯子装了水去灭火)

  “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拨打119)

  教师小结:在拨打电话之前,首先要记住你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就可以和对方通话了,别忘了告诉消防队的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

  4、游戏:“该打什么电话”

  出示第一幅图画,一个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帘烧着了。

  “这个时候,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消防队叔叔报警)

  出示第二幅图画,有一个人骑车摔倒在地,这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该打什么电话呢?”(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急救中心报警)

  出示第三幅图画,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个别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警察叔叔报警)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儿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围绕着幼儿园课题"充分挖掘幼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主线,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神奇的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我发现在生活中,幼儿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为此,我利用经常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专门组织了本次专门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而,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

  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初步的.报警知识的,便设置了游戏活动--"打电话"是小朋友常见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从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

  其次、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别人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动脑等各种感官进行探究问题。当老师提问:"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拨打电话呢?"……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连平时胆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讨论,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这些报急电话号码不一定全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牢记。因此,在延伸活动中,我在活动室摆放许多电话玩具,供幼儿游戏时练习拨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提醒幼儿、教育幼儿,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和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很快乐。

  2.简单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懂得要保护大自然。

  3.有爱家的意识。

  活动准备:

  1.预先排练好情景表演。

  2.故事《小乌龟找家》课件。

  3.各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已粘贴好双面胶);预先布置好(小河、草地、花园、森林)场景。

  3、音乐《我有一个家》、《我爱我的家》

  活动重点: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知道人和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很快乐。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保护大自然、爱家的情感。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小乌龟找家"。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一幼儿扮演小乌龟边哭边进入活动室。

  ·提问:小乌龟为什么哭呀?小朋友有家吗?你的家在哪里?

  ·教师小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不仅我们小朋友有家,小动物们也有家呢,小乌龟的家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小乌龟找家》。

  2.边欣赏课件边倾听故事"小乌龟找家",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小乌龟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的家在哪呢?它找到家后心情如何?

  ·小乌龟在去找家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各在哪里?小动物们在自己的家里心情怎样?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的家又在哪里?幼儿相互交流。

  3. 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设置好的场景,介绍送小动物回家的方法。

  ·幼儿玩"开火车"游戏,一个跟着一个按顺序取一张小动物图片,把小动物送到相应的场景中,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是否都找到了家?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小结:对,有的小动物的家在森林里,有的小动物的家在大树上,有的小动物的家在草地上, 有的小动物的家在花丛中,有的小动物的家小河里,小动物的家都在大自然里,它们在自己的家里很开心、很快乐。

  4.讨论、体验、感受有家的快乐,培养保护大自然、爱家的情感。

  ·小朋友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如果小朋友也没有家,那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对,有家的感觉真好。

  ·播放被污染的河水、践踏草坪、在树上荡秋千、被砍伐的森林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失去家的感受。

  ·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为了不让它们失去家,我们应该怎么做?

  ·除了自己的家,我们班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幼儿园和我们的班级呢?

  ·教师小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会带给我们幸福温暖的感觉,在家里很快乐。我们不仅要爱我们自己的家,还要爱幼儿园,爱我们的班级。

  5.教师带幼儿边听音乐《我爱我的家》边自由表演,在歌声中自然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小乌龟找家》

  沙滩上一只小乌龟出现了,它东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我的家在哪儿呢?

  小乌龟爬呀爬,爬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就问:"小鱼,小鱼,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们不知道,我的家是小河我们在河里真快乐。

  小乌龟又往前爬去,看见一只小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问:"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往前爬,看见几只小鸟在树上玩耍,就问:"小鸟,小鸟,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们的家是大树,在树上休息、唱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走着,看见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也在爬行,就问:"小蜗牛,小蜗牛,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小蜗牛说:"小乌龟,你瞧瞧我,再瞧瞧你自己的背上。"小乌龟转过头来瞧瞧自己的背,笑了:"谢谢你,我找到自己的家了。"

  小乌龟把自己的头四条腿和尾巴全部都缩进了自己的壳里:"呀!我也有家了,我的家又舒服又暖和,我在家里真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7-22

中班教案(经典)09-20

中班教案【精选】09-21

(精选)中班教案09-08

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精选)08-18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经典】08-11

[经典]中班教案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