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与物体间是有空隙的,寻找合理、有序的安排空间的方法。
2.尝试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全部装进容器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核桃、芸豆、小米;透明瓶子、托盘。2.自制图标一套;自制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l 师:“小老鼠今天要搬家,它要把自己的粮食全部搬到新家去。你们能来帮助它吗?”
2.观察操作材料,感知材料的不同
l 师:“核桃、芸豆和小米大小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幼儿操作,尝试把三种材料全部装进透明瓶子里
l 幼儿设计装瓶方法,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l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材料装进瓶子里的位置情况和关系。
l 师生共同交流实验过程
①展示装瓶失败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②展示装瓶成功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示范将材料装进瓶子,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装进瓶子后,瓶内空隙情况。
l 再次操作,体验成功
①请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装瓶,一边装一边观察瓶内的空隙情况。
②观看课件,师生共同小结
4.观察照片,迁移生活经验
l 出示物品摆放凌乱的抽屉照片
①师:“我们来看这个小抽屉,看上去它已经装满了,但是里面还有空的地方吗?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抽屉里面的东西,让抽屉变得整齐呢?”
②师:“等会儿请你去收拾一下你的抽屉,让你的抽屉变得又整洁又干净吧!”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意图:我们幼儿园里面的小区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时候小孩都特别感兴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师不适合幼儿玩的。通过这节课,想让孩子都能了解各种器械的用处,并能知道独自玩这些器械可能发生的危害。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小区里运动器械的名称、作用。
2、知道多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有些器械不能独自玩耍,会造成伤害。
活动准备:小区健身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到小区健身的地方去观察观察各种运动器械,然后我们回来要完成个任务,要说出一种你喜欢的器械,它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玩的?几个人玩的?
二、观察各种器械,了解各种器械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上面怎么有个大圆圈啊?”
——“上面是扶手”
——“这个上面有个大脚丫是什么意思呢?”
——“是可以踩到上面的”
——“哦,是踩到上面然后扶住扶手。”那你们猜猜这个是锻炼什么的'呢?
——幼儿相互猜测。教师可以示范模拟。
——原来这个事锻炼腰部的,叫扭腰器。
——教师一一带幼儿进行探索了解。
三、了解各类器械的危险性
——教师故意不按健身规则进行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引导幼儿知道独自玩这种器械的危害。
四、巩固认识
——回到教室,师幼讨论。
——你最喜欢的器械?是怎么玩的?几个人可以一起玩?
——教师总结。
科学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 教时安排
2课时
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 学 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 轼 的《水 调 歌 头》, 到 迈 克 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 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 婵娟 共鸣 依赖 奠定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4.达标反馈
(1) 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 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5.延伸拓展
1. 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科学与艺术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7.资料下载
自1987年以来,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的国际会议都邀请画家按照会议的主题作画。作者中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莎娜等艺术大师,也有鲁晓波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些作品既给予科学家艺术欣赏,又触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赞扬。
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他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 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 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码?他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 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 李政道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2.课前热身
(1)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3.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互动2
班级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 欣赏者的共鸣 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理解:这就是说原理 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科学教案 篇4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科学对幼儿来讲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在这节活动中,我利用幼儿自由玩气球,让幼儿从中发现气球的各种秘密,比如“气球的特性,气球里面有什么?为什么有的气球能飞上天?普通气球和氢气球有什么不同?”等等,我引导幼儿一步步去发现气球的秘密,让幼儿在玩中学。我还利用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将本节活动与快乐诗画巧妙结合,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解开身边科学的秘密,让探索的.乐趣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气球,了解并说出气球的用途与主要特性。
2.探索发现使氢气球留在身边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
2.氢气球或氢气玩具。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圆圆的身体皮儿薄,有红有绿颜色好。
栓在线上随风舞,撒手高飞天上飘。
二、组织幼儿了解气球的用处。
1.引导幼儿回忆说出,你在哪里见过气球?气球都能用来干什么?
2.引导幼儿说出气球的用途:装饰作用、烘托作用、娱乐作用、热气球、气球广告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气球,气球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引导幼儿发现气球的特性。
1.幼儿自由玩气球,探索发现气球与其它的球有什么不同,它的特征是什么?
2.请幼儿观察:用气球撒的气能吹起小朋友的头发,发现里面有空气。
3.请幼儿玩踩气球的游戏,感受气球易破的特点。
四、引导幼儿认识氢气球,探索如何让氢气球留在身边。
1.出示氢气球,提问:这个气球与刚才的气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会飘起来?
2.请幼儿来拉一拉氢气球,松开手,发现气球飘到屋顶够不到了。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让气球留在我们身边,还不妨碍我们的手做事情?
五、诗画《气球》。
气球好玩不好玩?请每个小朋友画一个气球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大大的圆,
三角连,
一根线儿牵,
气球飞上天。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阳光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就是要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最吸引幼儿的,玩沙就是幼儿快乐的活动之一。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在玩沙时幼儿能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去感知、去操作,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沙的特性与用途,营造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氛围。最后幼儿可以自己制作小沙锤,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沙活动感知沙的特性与用途。通过自主操作活动,激发探索欲望,尝试带来的成功。
2、尝试用沙子制作沙锤,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湿、粗细的区别。
3、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树立环保意识。
4、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动画片《沙土》、沙坑、玩沙工具、矿泉水瓶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沙土》
(1)沙画
(2)盖房
(3)小制作——沙锤
(4)沙尘暴
2、提出问题:
(1)说一说你见过到沙土(细沙、粗纱、彩沙)。
(2)沙土有什么用?引导幼儿说出“沙子可以用来铺路、造房子、造桥、作画......
(3)小结:近年来,沙尘暴波及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沙尘暴主要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无计划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所致。只有加强环保意识,退耕还草,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建更多的防护林,才能减少沙尘暴。
3、出示沙锤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沙和粗细沙的不同,所付出的声音也不同。
4、自主探索活动:玩沙
(1)要求:“玩沙的时候不要扬沙子,不揉眼睛,要讲究卫生。”
(2)小脚踩一踩,小手抓一抓。
(3)说一说:在玩沙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感知。(沙是细细的、是一粒一粒的、是松散的、抓不成东西......)
4、小结
5、小制作——沙锤
(1)幼儿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2)打击乐:我快乐
6、自然结束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耳朵的特点,对动物的耳朵感兴趣。
2、了解到半圆形的耳朵可以是很多动物的耳朵。
3、知道动物的耳朵有长在头顶上的、有长在头顶上两角的、有长在头两边的。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兔、小象、小熊、小老鼠的卡通形象;糖果屋的图像;圆耳朵动物的ppt经验准备:认知过圆耳朵的动物。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教师:"孩子们,今天咱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到他了吗?(将小兔子的卡通形象半藏于门后,只露出半个身子,包括耳朵和尾巴)他是谁呀?"2、观察小动物的耳朵(1)观察小兔子的耳朵教师:"小朋友都说是小兔吗?你们为什么这么肯定来的是小兔子啊?"(小兔子耳特点明显)教师:"长耳朵是长在哪里的呢?"(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教师:"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2)观察大象的耳朵教师:"小兔子说他还带来了他的好朋友,你们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呢?他已经在咱们班里了,快找找看!(把大象的图案背面朝上提前放到教室里)找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是大象的?"(像扇子一样的大耳朵)教师:"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3)观察小熊的耳朵教师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呢?长在哪里啊?(半圆形的耳朵,长在头顶的两侧)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3、小熊侦探的糖果失窃案教师:"其实啊!~小熊是一个侦探!他来我们中一班是因为,他听说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他想请小朋友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是这样的森林糖果屋昨天被偷啦!!!好多的糖果蛋糕都不见了!在现场熊侦探找到了这个!(画有半圆型的纸)这是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他的耳朵在巧克力酱糖上留下了这个半圆形的印!熊侦探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认为会是谁呢?这么多啊!那我们快来看一看,小朋友说的是不是都有半圆的耳朵!"(看半圆耳朵的动物的ppt)"可是,这么多的小动物究竟是谁投了森林糖果屋呢?看看有个小家伙耳朵上还有巧克力呢!他是谁呀?(出示小老鼠的卡通形象)哈哈,我们刚刚也说到小老鼠了,看来真的是他呢!"熊侦探像小朋友道谢。
4、画请柬请小猫小猴来做客教师:"小兔子、小象和熊侦探在我们班玩得真开心,你们开心吗?想不想请一些别的小动物来咱们班做客呢?老师连请柬都画好了!可是老师一粗心请柬上的小动物忘记画耳朵了。你们看得出她们是谁吗?那你们知道他们的耳朵是什么形状、长在哪里的吗?那请你们快来帮帮老师吧请柬补好吧!"每人发一张有小猫和小猴脸的图请小朋友画耳朵!~画好后对照ppt自检。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顽皮的影子》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准备活动:知识准备:
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物质部分:
1、白志、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牙孜、风车,电扇、蝴蝶等各种形象若干。
3、教师范例一份。
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打开应集灯,照在墙上同幼儿一起玩手影,并教幼儿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小狗等手影,以故事《小孔雀的一天》使幼儿知道在不同方位的光性照射出不同长短的影子。
教师关掉灯,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
二、 了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小兔并对幼儿说:“今天优质调皮的小兔子想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可他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小朋友帮小兔找到他的影子,并看看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用手电照在小兔身上,观察光线角度不同,影子有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师选一幼儿代表进一步强化“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只有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才能产生影子。
三、 跳舞的影子
1、 游戏:蝴蝶跳舞
教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幼儿观察蝴蝶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 为幼儿提供材料:手电、纸、蝴蝶、固体胶等材料,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幼儿想办法
让蝴蝶跳舞。
3、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掩饰过程。
4、讨论:为什么有的蝴蝶会跳舞?而有的蝴蝶不会跳舞?
5、小结:要升蝴蝶跳舞,他的翅膀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只把蝴蝶的身上粘住即可,翅膀不必粘上。
四、
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或几种材料,想想这些物体的那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
幼儿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4、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手电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手电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
5、教师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它们就跳起舞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子,并玩踩影子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3、组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2、难点: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多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生长处。
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大区域(地上,树上),水果实物卡(长在树上的若干,长在地上的若干),神秘的袋子
2.会唱歌曲《苹果》
3.会玩高人,矮人的游戏
4.音乐磁带:《苹果》,《我是小司机》
5.课件:《哪些水果长在树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出示一个袋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装着好多水果宝宝,我们来摸一摸,猜一猜,他们是谁?
二.通过摸摸猜猜,认识各种水果
(1)幼儿操作,找出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特征
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
师:每一种水果都有不同的营养,多吃水果的小朋友会长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健康
(2)律动:《苹果》
师:今天,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唱歌跳舞,听!
音乐:《苹果》
师幼做律动:《苹果》
(3)看看说说,了解水果生长地
师:水果宝宝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呀?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课件
(4)送水果回家
师放录音
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后与老师一起做开车动作
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出示背景图(树,地)
师:这里有什么?那老师的水果宝宝哪个住这里的?还有一个住哪里呀?
师示范送水果
幼儿操作,送水果回家
(5)评价分析
师:你们觉得有没有哪个水果走错了家?
幼儿观察后讲述
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找到水果的家(重点认识菠萝的家)
二.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了解水果的生长地
师:水果宝宝回到家了,他们真高兴,要和我们来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
游戏:高人,矮人
方法: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要求:长在树上的水果就做高人,踮起脚尖,举起双手
长在地上的水果就做矮人,低头蹲下,团紧全身
师出示不同的水果,幼儿游戏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跟着水果宝宝到外面去玩吧!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亲近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情感,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取暖器及使用方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取暖方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组织幼儿感受室外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引发幼儿寻找热是从哪里来的。
二、展开
1、提出问题:教师里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2、请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办法让屋子里暖和起来?
3、观看课件
让幼儿知道几种常见取暖用具的名称,如暖气、空调、烤火炉等。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取暖器并会说出其名称。
4、向幼儿介绍锅炉工师傅的工作及辛苦,使其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劳动。
重点渗透、培养幼儿亲近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情感。
5、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结束
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三角形和正方形我们之前都有学习过,所以孩子在绘画上没有很大的悬殊。但是小班孩子的小肌肉还没有发展的很好,所以直线还不能画的很直。特别是房子的身体,都是下面很大的。所以在绘画直线上还需要加强练习。总体来说,孩子们画的房子都有一定的模样所在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宝宝班科学教案12-14
科学教案四篇05-26
科学教案10篇04-10
小学科学教案04-11
中班科学教案10-01
大班科学教案03-20
认识火科学教案09-15
小班科学教案02-22
学前班科学教案03-25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