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07 12:00:2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科学教案集合8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制定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

  2.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3.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等。

  教学重点、难点:

  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其中引入部分和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实施过程: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和多媒体课件,看有什么发现。

  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内分别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一、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实施过程:

  1.以四人为一组。用30分钟时间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是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二、对 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够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能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过程:

  1.这项活动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下课后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中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就要给予表扬。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等方法进行。

  4.鼓励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实施过程:

  在组织活动时对学生的回答可不加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多做鼓励性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此拓展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昼夜变化会对生物带来影响。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知识

  猫的瞳孔变化

  猫的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光线强弱的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生物节律

  生命现象中的节律变化,叫做生物节律。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林奈的花钟

  林奈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每天开花都有一定时间,他选择了一些植物,按它们开花的先后时间顺序,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要想知道几点钟了,只要去看看什么花在开放就行了,真是有趣极了。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创造叫“花钟”。花钟的开放时间是这样的。

  蛇床花:黎明3点左右开放;

  牵牛花:黎明4点左右开放;

  野蔷薇:黎明5点左右开放;

  龙葵花:清晨6点左右开放;

  芍药花:清晨7点左右开放;

  莲花: 上午8点左右开放;

  半枝花:上午10点左右开放;

  马齿苋花:中午12点左右开放;

  万寿菊:下午3点左右开放;

  紫茉莉:下午5点左右开放;

  烟草花:下午6点左右开放;

  剪秋罗花:晚上7点左右开放;

  夜来香花:晚上8点左右开放;

  昙花: 晚上9点左右开放。

科学教案 篇2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

  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Т拥诙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科学态度。

  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药丸盒等),白纸,笔。

  2、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猜一猜:哪根棒更长?

  教师两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让学生判断哪根棒更长?

  2、怎么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也可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

  1、用眼睛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颜色相同但形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4块积木。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2块,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2块。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3)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比较的灵活性。

  2、借助多个感官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包括轻重)的玩具球,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的玩具球和积木块,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3、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

  4、找我们自己的不同和相同。

  (1)学生两人一组,先借助感官找不同(例如高矮、胖瘦、说话声音等),再找相同(例如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的共同特征等)。

  (2)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称量)

  (三)整理材料、下课。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食盐地水里溶解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辨别常见的几种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认识溶解的几个特点,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实践“鉴别各种物体是否能溶解在水中”,知道什么是“溶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溶解”的几个特点。

  教学准备

  1、 9种可溶解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生活中常见的)

  2.实验必备仪器。(烧杯、玻璃棒、聚气瓶、勺子、滤纸、漏斗、铁架台)

  3.探究用的`表格,1张。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质疑激趣

  1、老师讲一个关于溶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谈谈对溶解的认识。

  (二)演示实验,学会操作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烧杯、聚气瓶、玻璃棒、勺子,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在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水;

  第二步:把盐加入水中;

  第三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第四步: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情况。

  (三)亲自实验,了解“溶解”

  1、小组分工合作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4人,根据各自的特长,组内分好工。

  2、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3、小组讨论汇报

  各小组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所做实验是“溶解”实验还是“不溶解”实验,说说依据。

  (四)分离实验,解释“溶解”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课件演示实验步骤

  第一步:折滤纸:先把滤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滤纸打开,一面三层,一面一层,跟漏斗一样的形状;

  第二步:放滤红:把滤纸小心地放入漏斗内,滤纸要比漏斗低一些,用一点水把滤纸湿润,使滤纸与漏斗紧贴。

  第三步:放漏斗在铁架台铁圈下放好一个量杯,再把漏斗放入铁架台铁圈内,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第四步;引流,把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将烧杯斜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漏斗,不能漫过滤纸。

  3、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哪些物质和水混合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五)总结实验,拓展延伸

  1、解释溶解

  观察实验表格,了解溶解的特点,知道溶解是指:物质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看不见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的一种现象。

  2、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课后研究如何帮冬冬把盐找回来。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与人类活动、生存、发展的关系。

  2.知道太阳能对人类的作用,并体会到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烧瓶、酒精灯、方座支架、玻璃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等模拟水循环实验的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人类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将大家汇报的成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下面的空白处。

  5.提问: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6.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光和热这两种形式反映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总结。

  二、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1.提问: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是怎样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能量转换是太阳与人类活动联系的重要方面。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了太阳与动植物、水和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与能源矿产、与电能、与人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统一起来。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人类活动复杂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7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

  第二课时

  一、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能源矿产的形成、流水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深层次的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没有太阳人类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7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各种能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1.谈话:你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过程吗?

  2.学生思考并提出各自开展模拟实验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想法。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在思考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3.提问:如果这节课以水为例来做相关的模拟实验,这个模拟实验该怎样做?实验的模拟现象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后,教师介绍实验模拟的方法:

  (1)在烧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用带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

  (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朝下,正对玻璃弯管出口;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待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4)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满小水滴,由小水滴又形成大水滴,从玻璃杯口一滴滴地滴下来。从而说明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积聚成大水滴时就下落,形成“雨”。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依照自己的生活习惯给食物分类;

  2、调查本班学生最爱吃的三种食物制成统计表;

  3、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4、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的:

  1、每天吃的饮食,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对自身的'健康增强意识;

  三、教学准备:

  老师:图片、统计表

  学生:碘酒、土豆、萝卜、花生米、部分食物卡片、部分食物实物;

  四、教学过程:

  1、(1)出示食物图

  提问:同学们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些东西吗?(食物)

  看到这些实物你有什么想法?人为什么要吃食物?

  (2)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来吃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我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科学,吃得健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

  (板书) 我们吃什么

  2、认识食物并分类:

  (1)学生阅读教材40页的资料,并划出你知道的营养成分。

  (2)互相讨论: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哪些知识?

  粮食类:主要有淀粉、鸡蛋、豆制品等含有蛋白质;

  油脂类:主要含有脂肪;

  素菜、水果类:主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纤维素

  (3)指导学生认识食物营养标签;

  3、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用”碘酒“探测”淀粉“的实验,并观察异同,做好记录;

  (3)检测花生米里有没有油脂,并做好记录;

  4、填统计表:

  (1)学生回答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2)指名学生上讲台在统计表中画圈,其余学生思考爱吃食物含有什么成分;

  (3)分析统计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

  (4)讨论: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行不行?

  5、小结:

  食物要多样人,不能偏食、挑食,吃清淡些并多水;

  30年前是吃饱,10多年前是味道,现在是吃健康。

  6、作业:

  了解我们一在中必须补充哪些营养,以及各种营养需要多少?并从哪些食物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