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科学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上《水和空气》中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科学教育的整体目标得以落实。导入----由水、石子占据空间引出“空气占据空间吗”;通过自主实验-----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拓展应用----利用空气能占据空间的特点来灌满瓶子,以及进行吹气球比赛。在整个过程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实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证科学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点,整个教学活动是失败的,后面的推测活动就无法展开,因此它们是进行推测的依据。这一过程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这为学生后面的推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知道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意图 1、创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物质条件基础。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改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必须在学生解决感兴趣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本课在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适当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丰富材料的是十分重要。 2、把真实的探究活动过程带入课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根据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已经有所了解,用童话引出,可以让学生更意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占据空间可以意味着排挤原来的物质,这事实就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吗”,提出这个问题以后,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实验验证,得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3、领略和把握课堂层次,保证课堂的结构性。具有强烈的结构性是本课的最大特点之一,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和设计都是为满足"思维发展"这一主题而设置和存在的。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时要充分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随时精心观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活动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活动环节的层次性,推进学生思维向前发展。
学情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存在,并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空气的其他特点。在前面一课时,学生通过直接感受或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到现象来说明空气存在并且具有流动性,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感知。但是要理解空气占据空间,并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这一概念有一定难度,因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大小可以改变;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科学教案 篇2
一、引入学习
师: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师用白醋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
(生惊奇地欢呼。)
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魔术中用到的白醋又成为学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术也蕴含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一概念。
师:刚才玩魔术时用到了这瓶液体(出示白醋),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想!
师: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什么?
生:看它的颜色。
生:摸摸它的温度是热的还是冷的,还可以摸它粘不粘。
生:打开瓶盖闻它是什么气味的。
生:尝一口也能知道它是什么。
师:在不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可以随便尝、摸吗?
生:可以!
师:那你敢不敢尝一口?
生摇头:不行,万一它有毒就糟了。(全班笑)
师:!在不知道这种材料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尝、摸、闻。
评析:指导学生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而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观察态度又尤为重要。教师特别强调了“在不知道一种物质是什么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随便尝、摸、闻”,又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的教育。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这里还有一包白色的粉末,它又是什么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请各小组从桌下取出材料,开始!
(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生:这瓶液体是醋,味道酸酸的;这包白色的粉末有点像盐,咸咸的。
生:这瓶液体是白醋,这包粉末是小苏打。
师:能肯定吗?
生:我们这组的材料上有标签,上面写的有名称。
师:看标签也是对事物的一种观察方法。对这两种材料的特点还有补充的吗?
生:白醋的气味很酸,有点冲鼻,摸起来凉凉的。
生: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评析: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中,有的贴有标签,有的没有贴标签,这其实也暗藏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看标签和说明。学生通过对标签的阅读以及和其他小组的沟通,共同认识这两种材料。
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混合在一起可能醋也变白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我喝牛奶时就是这样,我认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就像奶粉和水混合一样的。
生:我觉得可能小苏打可能会溶解在白醋里,看不见了,白醋还是清的。
生:我认为可能会改变颜色,变成红的,就像刚才老师玩的魔术那样。
生: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泡沫 ……
评析: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猜想到底正确与否,将激发学生对猜想进行探究。
四、讨论混合的方法
师: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我们可能有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醋、小苏打、烧杯、勺子(教师依次出示实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予以指导)
师:你们想到了哪些混合的方法?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们的方法和你们的一样吗?
生:我们组想了3种方法。第一种是先把小苏打倒进烧杯里,后倒白醋;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
师:白醋和小苏打分别放多少合适呢?都放完吗?
生:不行,都放完太多了,放不下,我们打算都放一半。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组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白醋放的多点,小苏打少放一点;第二种把小苏打放多点,白醋放少点。
生:还可以不用烧杯,把小苏打直接倒进白醋瓶中,盖上盖子摇一摇。
生:我们组还可以把白醋一点一点滴在小苏打里面。
生:先把小苏打放一点在烧杯里,然后加一点白醋用勺子搅拌,再加一点小苏打,放一点白醋,直到把小苏打全部淹没,然后一直搅拌,让它们全部溶解。
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你认为哪种最好?等会儿实验时,你们小组打算选择哪种实验方案?请各小组进行讨论,把选定的方案记录在《科学记录表》上。
评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方法,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却体现了学生搞科学的精髓:材料放的顺序,多少,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这就是搞科学!
(学生讨论,制定详细方案,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哪些小组写好了?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生:我们小组选定的实验方案是:先倒1厘米高的白醋在烧杯里,然后用勺子放1勺小苏打,再用勺子搅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师:待会实验时,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分工?谁记录?谁操作?……实验中怎样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请各小组讨论好之后派代表领取实验材料。
(学生讨论之后分组领取实验材料)
评析:什么方法才是更为合理的方法?学生在想出了许多混合的方法后,要选择自己小组认为是合理的方法,就需要把自己小组的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把自己小组的和其他小组的方法对比,教师又加以指导,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实验计划。
五、学生实验
师:请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的多!
(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评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师:请各小组把材料放回原处,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评析:把材料放回原处,是一个细节,是许多教师上课没有注意到的,却又恰恰是实验课上学生教学秩序混乱的大敌。学生在许多实验材料的吸引下,会不由自主地去玩,这是孩子的天性。而把材料收起来,就避免了材料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验现象的汇报和交流上来。
生:杯子里的醋变成白色,并且往上冒泡泡,一会泡泡又下去了。摸起来冰冰的、凉凉的,味道有点酸还有点咸。过了一会醋又变成透明的,小苏打变少了。
生:我们观察到把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它们变成一些泡泡在里面泛起来,还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过了一会变成乳白色,还有一些气泡从下往上冒。
生:我们组看见混合后像啤酒一样冒起来,然后下降很快,摇一摇泡泡又变多了,闻起来甜甜的,味道酸中带甜,还有点刺鼻。
生:我们组观察到混合后慢慢的起白泡,而且往上冲,过一会又变成透亮的水,瓶底还有小苏打,里面还有很小的泡泡,搅拌一会水有些浑,过一会水就清了,再放一些醋,里面的泡泡非常猛的往上冲,过一会小苏打更少了。
……
评析:可以看出来学生观察到的现象非常丰富。在这些不同的现象描述之际,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实验方法,如果追问:“你们是怎样做的?”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实验方法会出现的不同的实验现象”这一结果。
师:你们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吗?
生:不是,我们本来打算把小苏打放进醋瓶子里面进行实验的,后来一想,觉得太浪费材料了,做实验的时候,我们把白醋先倒了一半在烧杯中,然后再放的小苏打。
师:他们为了节约材料。你们呢?
生 :我们觉得放的白醋太少了,观察的不明显,我们又把醋多放了几次。
师:科学家有时也会根据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哪些小组在实验时也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了调整?
(学生举手)
评析:教师对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调整实验方案”进行肯定,实际上又蕴含着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师: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能冒泡泡?
生:冒完泡泡后,为什么再加点白醋还能继续泛泡?
生:做完实验以后,白醋是浑的,为什么过一会就能变的透明了?
生:混合以后的气味为什么有点甜甜的,像雪碧的气味?
……
评析: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实验器材也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兴趣是一种必要的鼓励。
七、解释新物质
师:大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刚才在实验中大家都看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以后会产生气泡,气泡里的气体会是空气吗?
生:我觉得应该不是空气。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水里本来没有气泡,小苏打倒进白醋里才开始冒泡的,我认为应该不是空气。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也许是空气吧,是空气跑到泡泡里面的。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也许是二氧化碳。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笑:我猜的。
师:用什么办法证明它到底是不是空气呢?
生:闻它的气味,空气是没有味的。
生:不行,白醋也有气味,不好分辨是气体的还是白醋的气味。
师:那怎么办?还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但一时想不出其他方法。)
师:这里有一盒火柴(出示实物),火柴在空气中能燃烧(点燃火柴),能不能利用火柴进行验证?
生:可以放在气体中看它能不能也让火柴燃烧。
师:如果不能呢?
生:那它就不是空气。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瓶子,里面有什么?(出示瓶子)
生:没有。
生:不是,有空气!
师:对!这里面是空气,现在把其中一瓶倒入白醋,放一勺小苏打(师边说边示范),现在这两瓶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一瓶是空气,一瓶是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师把燃烧的火柴放入空气中)火柴放进空气中,能否继续燃烧?
生:还在继续燃烧。
师:注意看(师另点燃一个火柴放入另一瓶气体中),放进这种气体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火柴熄灭了!
师:对,这是一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它是空气吗?
生:不是。
师:大家玩过氢气球吗?如果手一松,氢气球就会飞走,这是为什么?
生:氢气球里面是氢气,它比空气轻,所以它能飞走。
师:这种气体会不会是氢气?
生:不会,如果是氢气就飞走了,我们用火柴就检测不到它了。
师:这是一种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它到底是什么,我们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实验后的白醋还是白醋吗?
生:不是,它的味道变了。
师:小苏打呢?
生:我们组的变少了,他们的小苏打看不见了。
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你还发现生活中哪些物质混合也能产生新物质的现象?
评析:产生的新物质是什么,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对新物质的探究过程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很重要。想象归想象,事实是事实,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气泡里是什么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还是空气?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火柴。是否支持燃烧,成为判定气泡里的气体是否是空气的简单判别方法。虽然不能解决是什么气体,但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认识、判别事物的方法。
八、小结评价
师:你现在知道科学课是什么样的了吗?
生:科学课就是让我们感受科学的课。
生:科学课就是让我们自己做实验,自己发现问题的课。
生:科学课是很有意思的课,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
师:你们小组的同学表现的如何?
生:他们表现的很好,都在认真的观察,都在积极的思考问题。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很团结。
生:我们观察到了很多现象,记录的也不错。
生:我们选择的方法有一点问题,但我们及时调整了。
……
师:老师认为大家今天的确有许多新的发现,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认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混合现象。请同学们把材料整理好,上交到老师这来,下课!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传热比赛》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7课。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这课与后面的《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通过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都是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的。因此,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爱提问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展开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2、能设计实验要研究的问题,并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例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一把小勺,让学生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2、学生猜测后摸摸。
3、对比实验:老师把勺子放到热水里,过一会儿在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4、提出问题:勺把儿是怎样变热的?
5、讲述:热水把热传到勺把儿上,那么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
1、猜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三)实验操作 观察汇报
1、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
3、观察记录
4、汇报交流
(四)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
1、分析:火柴为什么从一端依次掉下?
2、讨论: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3、总结实验结论
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4、播放课件:热传递。
5、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科学教案 篇4
【案例背景】
在周五下午的自带玩具活动中,孩子们对玩具小汽车很感兴趣,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玩小汽车比赛,那认真劲儿和不时发出的笑声让我忍不住也想加入他们的活动中。而且,新《纲要》也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抓住孩子们对玩具小汽车的兴趣,提供一些辅助材料,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参加到探究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本次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探究过汽车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不同。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2.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3.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三、活动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四、活动准备
1.反映光滑—粗糙、软—硬的桥面各若干组(每组桥面上都贴上号),玩具汽车若干辆。
2.幼儿用的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全班实验统计表两张。
3.已经探索过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桥面上,汽车跑下来的速度不同。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做过的实验: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
引导幼儿回忆: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汽车跑得怎样?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又是怎样?
二、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1.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2.激发幼儿思考:桥面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哪辆汽车跑得快呢?
三、幼儿进行预测,并记录。(先预测一号桥和二号桥,然后预测三号桥和四号桥。)
1.请幼儿猜测并说出理由。
2.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
3.教师记录幼儿的预测情况。
四、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1.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比较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客观记录。
2.交流实验情况,教师记录幼儿实验结果。
师:“你是怎么做的实验?在实验时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实验与你的预测一样吗?”
3.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这是什么原因?
4.教师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跑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跑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跑得快。
五、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过程描述】
第一环节:回忆做过的实验。
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探究过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说出汽车在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得越快,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得越慢。
第二环节: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在回忆的基础上,我向幼儿展示新的桥面,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又准备了一些桥面,要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小伙伴。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发现这些桥面的坡度是一样的,但桥面的材料不一样。1号桥面比较粗糙,2号桥面比较光滑,3号桥面比较软,4号桥面比较硬。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桥面的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快慢一不一样呢?激发幼儿动脑思考。
第三环节:幼儿先进行预测,并记录。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1号桥和2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然后请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快的,打个“√”,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慢的,打个“×”。幼儿记录完后,教师统计幼儿的预测结果。接着再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3号桥和4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预测结束后让幼儿记录,最后教师进行统计。按照这样的顺序,让幼儿感觉条理清楚,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
第四环节: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首先,我对幼儿提出要求: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可以先到1号、2号桥上试,再到3号、4号桥上试;也可以先到3号、4号桥上试,再到1号、2号桥上试,试完后,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幼儿实验时,我针对幼儿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当发现有的组幼儿一人拿一辆汽车实验,放手的时间有有先后,影响实验结果时,我就引导他们可以让一个人拿,另一个人观察,然后交换;当发现有的组只实验一次时,我就引导孩子多实验几次。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交流实验情况,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和自己的预测是否一样,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我及时为幼儿梳理经验,进行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开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开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开得快。
第五环节: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我关注到孩子玩汽车意犹未尽,所以带他们到活动场地上自由玩一玩,寻找新的发现。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放大镜下的晶体》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4课内容。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本课将带领学生进人另一个新的观察领域一晶体世界。晶体指组成物质内部的微粒按一定空间次序排列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比如食盐是氯化钠的晶体,味精是谷氨酸钠的晶体,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是水的晶体。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3年半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质疑,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师生关系融洽。
2、但在语言表达上有点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等。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生分别观察糖、味精、盐、在肉眼下和在放大镜下发生了那些变化?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
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7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固体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所以评价时,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参与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课我采用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在“初识晶体,引入课题”和 “自制晶体”这两个环节中我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记录表展示和谈体会中我采取了口头表扬、自评、组评、展示等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科学教案 篇7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物重
左右一样
距离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云和雨》是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我们看云去”;二是:“下雨了”。
新课标对本教学内容的要求:让学生用观察、描述等方式记录天空的云量,从而建构“晴天、多云、阴天”概念。用容器收集雨水,测量雨水的深度,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降雨的等级。
二、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探究“空气”、“冷水与热水”、“测量物体温度”等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变化产生过一些有意或无意的注意,但对云和雨的认识只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2.年龄特点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问、富于幻想、勇于探索,学习激情容易调动。另一方面,小学生善于具体形象的观察与探究,对抽象的`推理则兴趣不大。而《云和雨》的探究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难度较大。
三、设计思路
新课标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教学目标,又是科学学习方法。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多种资源,通过亲历活动而获得。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了以下的教法:
1.学科整合。
这里的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科学课综合运用。“我们看云去”是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描绘、交流云的变化,但事实上,天空中云量的变化时机与教学时间的吻合机会是很少的。我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气象资源,满足了这一教学内容的需要。
2.创设情景
“下雨了”是教材编排的第二个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有看得到的景、摸得着的物,而课室里和书本上都难以满足上述的要求,所以把创设情境作为本课的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经历下雨的过程是很少的。所以我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模拟“人工降雨”,收集“雨水”的活动并拍成了录像。学生在课室中也可以看挂风下雨了。到学生有了情景经历,学习积极性说能充分调动,教学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并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提供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老师设计网站让学生探究云;提供工具,测量溶器中雨水深度。这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实验、交流、成果展示过程中****建构知识,感悟科学,形成科学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云的变化会引起天气的变化,说出一些和云有关的谚语。
⑵掌握收集雨水的方法,能通过测量容器中雨水的深度,确定雨量等级。
⑶运用感官和从网络中获取资源探究云。
⑷使用工具测量雨水的深度。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情景(观看“云和雨”的小^电.影、人工降雨)
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上网搜索与云有关的谚语,动手测量雨水的深度)
⑶汇报交流,共同建构知识。(汇报交流天气图的云量和雨水的深度,共同建构云和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愿意关注天气的变化。
⑵乐于合作与交流。
⑶欣赏美丽的天气,培养热爱大自然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晴天、多云、阴天的天气特点,测量一天的降雨量。
难点:创设“云”和“雨”的情景供学生开展探究。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精选]科学教案08-18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精选)科学教案08-26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经典】科学教案08-23
科学教案【精选】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