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美术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指导思想
通过围绕染纸看谁染的好的创作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和学习的方法,看谁染的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究与创造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染纸的设计、制作看谁染的好与想象。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染纸图及其想象培养学生看谁染的好的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并养成随意构想、在表现过程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品质;看谁染的好
2、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用途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
2、运用染纸的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染纸作品。
教学难点
图案画面的构成与美感把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颜料水、生宣纸、毛笔
3、染纸图案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适合纹样知识,引入民间染纸图案课题。
2、展示适合纹样和染纸图案的`,引出新课:染纸图案
二、指导实践创作:
1、染纸的基本过程演示:启发学生根据染纸过程学习折纸方法和染纸方法。
2、体验:
(1)、美在于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折的方法和染的时间不同纹样不同,强调染纸丰富的色彩语言,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艺术贵在创新;
(3)艺术的灵魂在于想象。
三、知识反馈:
启发学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制作方法和图案特点。看谁染的好
制作方法:(1)折纸 (2)染纸
图案特点:(1)制作简单 (2)色彩鲜艳(3)纹样自然
四、作品展示:
1、每小组作业展示。2、创新性想法展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后拓展:
请学生谈一谈创作感受,染纸是否鲜艳、自然、随意,是否大胆发挥,能否再改进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 学 流 程
1、从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比较好看的物品,带来向同学们介绍,和大家一起欣赏。
2、向学生提些思考问题:“到商店里买衣服,你会怎样去挑选,为什么?”,“在生活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样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观察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来说出自己认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法,
(在课本中有一段欣赏评述小闹钟的文字,就是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出发来描述小闹钟到底是怎样看着好看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点及面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内容:第13课大力神(活动一)
教学目的:(1)掌握以线造形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3)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1.欣赏录像资料: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揭示课题:大力神。
二、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
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吊车。
三、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为什么?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1)出示吊车不同部位的图片。
(2)学生对应尝试画出不同细节。
3.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四、尝试表现
1.每组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六、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lI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我的新朋友,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我的新朋友做一幅肖像画。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我的新朋友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描绘出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在欣赏同龄人作品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建议。
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我的新朋友
3、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更方法为同学绘制肖像画。
课前准备
同学之间相互观察
准备几幅供学生欣赏的肖像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板书:朋友,提出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朋友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彼此关系比较好的人)
引导学生谈话,从幼儿园到现在你认识了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了解的……,相信其中肯定会有你的好朋友,在这些朋友中那些是刚认识的,而且你们的关系比较好。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新朋友和老朋友,在这些新朋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说话时,指以表达出同学的特点。我的新朋友
要把同学画像主要应画好它的什么地方,学生思考、讨论,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话好肖像画主要应抓住人物的特点。
三、发展阶段
1、真实反映阶段 带领同学互相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好朋友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2、形成特色阶段 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通过欣赏懂得画像肖像画时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3、大师们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相信同学们,也会向大师们一样讲好朋友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的方法为新同学绘制一幅有特点的肖像画。
4、展示学生的肖像画作品
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检测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同学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收拾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将工具材料收拾好
五、课后拓展
1、欣赏更多的肖像画。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方法、风格来绘制自己周围的亲人和朋友。
美术教案 篇5
吉子现中心小学王建伟教学目标:
1.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尤其是外部轮廓。
2教师收起苹果,让学生通过刚才的观察记下的苹果的样子描绘外轮廓。
3.学生练习。
4.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
“外轮廓”又叫“外部轮廓线”指群体或景物的外边缘线。在观察的`时候要仔细点。
二、学习活动一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书中的作品。
2.教师出示观察对象,学生紧盯着物象轮廓线仔细观察,并画下
来。
3.教师评价学生作品。
4.教师小结:我们只根据眼睛所观察的去画,这个过程可以不用思考,不用看纸上的线条。我们也不必急于擦去那些错误的线条,或许留着这些线条会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热情和勇气。
5.学生实践:自己选择一组物品,仔细观察,手握铅笔,试着画出这组物体的大致外形。
6.学生作品展示,集体评议。
三、总结。
在进行线描物象时,对重要部分或主体部分重点描绘,将使画面有主有次,丰富生动。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剪、贴、画等技能的综合运用,巧妙利用夹子开合的特点,创造性地制作夹子玩具。
2.体验废旧材料创意制作带来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范作若干。
2.废旧夹子、硬卡纸、彩纸、油画棒、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探索方法,尝试练习。
1.讨论:他们玩了什么游戏呀?为什么他们的嘴巴都能张开呀?(夹子)张开的大嘴巴里面还有什么秘密呢?
2.示范:让我们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猜猜老师请来了谁?以灰太狼为例,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嘴巴”的制作方法,学习粘贴在夹子上的技巧。
三、实践操作,创意无限。
1.讨论:你想做谁“张开了大嘴吧”?里面藏了什么呢?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制作。
四、分享展示,快乐游戏。
1.引导先做好的幼儿向朋友介绍、分享自己的作品。
2.游戏“张开你的大嘴巴”。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我国民间套色剪纸的制作技巧,美术教案理解它的特点,并能制作出一幅套色剪纸,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工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师备美术教案范品。
2、学生备美术教案剪纸用品。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展示范品,学生欣赏。
二、新课:
讲解套色剪纸的特点,结合美术教案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指出凡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都可作为剪纸的题材,剪纸的特点是造型简练概括,以线为主,线、面连接,色彩鲜明。
佛山剪纸秀丽、工细;北方剪纸粗犷、豪放,风格各不相同。
三、介绍制作步骤和方法:美术教案
1、画单色墨线稿,构成每个形的线条要连结,并用黑色勾画出来,线条宜粗不宜细。
2、剪或刻去空白的地方,把墨线留出来。
3、把剪纸贴在白底纸上,粘贴要平整、牢固。
4、涂上颜色,直到完成。
四、学生作业:
本课完成设计稿。
第 二 节
一、评议学生的画稿或已剪刻未完成的作业,待粘贴好后,讲解套色方法。
二、讲解填色要求:
1、设计色彩以个人意图为主,不要局限于物象的固有色。但也要注意有些物象的颜色是有特定的含义,不能改变,如国旗、红领巾的红色都是不能改变的。
2、色彩的纯度要高,对比要强烈。
3、填色不要压住线框,压住了可用黑色修齐。画面要整洁,工艺要精致。
4、小结及调整。
三、讲评: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摆好,集体参观,互相评议。
课题:童装(设计) 两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服装设计的初步知识。用剪贴方法设计一件(套)童装,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课题:线的粘贴(制作) 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教会学生掌握线材工艺的'又一种制作方法,懂得选择不同质地和色彩的线材运去表现对象的特征,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制作习惯。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带备作业用品:彩色线材、胶水、剪刀、底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二、讲解课本范图,参照教材分析指导学生欣赏线粘贴作品,说明这类作品的特点。
三、出示范品,讲解制作过程:
1、构思。在底板上画出草稿。
2、根据对象特征与自我意图,选线材的色彩及决定底板的色彩。
3、用色线粘贴出主体形象的轮廓,再拼贴出各部分的色彩。
4、拼贴背景色块,直至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讲评。
课题:小台钟(线描写生画) 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小台钟表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学习用线描形式描绘出来。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一个小台钟和线描用笔。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说明写生是学习绘画基本技能的重要方法,要求真实、准确地表现写生对象。要画好写生画,重要的方法是细致观察,深入理解,抓住特征,准确表现。
二、指导学生观察小台钟。
提问:1、小台钟是什么形状的?
2、小台钟由哪几部分组成?
3、每个部分还有哪些细小特点?
教师出示范画,一一指出用线描写生应一丝不苟地表现出小台钟的外形特征、结构及其细节,写线要大胆,要按结构用线。
三、写生步骤:
1、确定构图,抓大的外形、结构,注意形状特征及透视变化,画出大体轮廓。
2、按各部分结构刻画细节,可先画前边,再画后部;先画可见的、完整的部分,再添画被遮挡的部分。
3、完成后与实物对照,作整体的调整和补充。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讲评。
课题:欣赏与学习(临摹画) 两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薰陶,领会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
课前准备:准备好临摹用品。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板书课题,解题。
向学生说明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方法之一,要临摹一幅画,首先要通过欣赏,了解其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待有了足够的理解后才动手,不要拘泥于局部的一笔一点,应从整体着眼。
二、指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
提问:画中用了几大块颜色?形状如何?怎样构图组合?
三、请学生对照课本上的线描图,教师说明构图的特点。
四、学生作业:
选一幅画进行临摹,先用草图形式画出构图,分出大色块。
第 二 节
一、检查临摹画稿:
让学生对照原作检查在构图、物象的形象勾画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然后作认真修改。
二、指导学生着色:
教师按原作色调讲述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并作调色演示。学生着色:
1、根据原作色调选定要用的颜色。
2、着色时根据颜色的特性确定画法,如用水彩,则从浅到深、先主体后背景、先远后近、先大体后局部地完成。
三、学生作业。
四、讲评。
课 题 蔬菜(中国画)
教学目的: 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难点: 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蔬菜的水墨画。
教学重点: 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蔬菜的水墨画。
课前准备: 范画多幅,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
二、教师示范以蔬菜为题作水墨画的步骤:
1、先想好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地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以用铅笔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画出叶子。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以一笔完成,注意用笔按和提,最后添上蒂。
7、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评讲:选择优秀的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课题:游泳(刻纸画) 两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刻纸画,认识单色刻纸画的特点,掌握用点、线、面组合丰富调子及使用刻刀操作的方法,并刻制一幅以游泳这题材的刻纸画。
课前准备:
1、表现游泳场面的图片。
2、深颜色的卡纸、小刀、木刻刀。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板书课题,请学生回忆游泳时的情景(人的活动内容、动态等),出示游泳场面的图片,以加深印象。
二、阅读课文:,教师介绍绘画技法——刻纸法。
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上的范画,说明刻纸的技法和使用刻刀的方法,指出用这种技法刻制的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以课本列举的步骤为依据,边讲边演示,从起稿、执刀、运刀到刻、撕、刮等刻纸技法的全过程。
注意下刀的轻重,过轻时表层难以撕掉,过重时则会将纸刻穿。
四、学生作业:
本节要求完成草稿,先画出大的形体,然后作黑、白、灰的处理。
第 二 节
一、 检查作业:
查看学生绘画草图的黑、白、灰处理情况,再作辅导修改。
二、复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先想清楚自己刻制的的先后过程,明确哪些地方该撕去,哪些地方用刻、刮的方法。
三、 生作业:
完成全画的刻制,教师辅导。
四、 讲评:
抓住刻纸画的特点和刻制方法,评价作业效果。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设疑导入)
出示一块大理石。
问:从这块石头中你能领悟到什么?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其中解放出来。(1501年,米开朗基罗走进佛罗伦萨教学的庭院,发现一块在那儿闲置了46年的大理石,他如获至宝,利用3年时间雕刻成巨像《大卫》。米开朗基罗能从一块大理石中感受到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导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阶段:
1、媒体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请学生分析两幅作品。
重点:《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富雕塑的体量感。可能是史前人类对女性的一种崇拜,也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人类繁衍生息的`一种祈祷。有一种生命的张力。《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与“完美”的深刻理解。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2、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展示:《摩西像》。
请学生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背景知识解读作品。
重点语: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史上一次著名的运动,整个西方文化的知识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事物,对种艺术作品突出表现了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个性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个特点。人文主义,颂扬人的智慧和精神。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他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对后世的雕刻家有极大的影响。
3、18~19世纪作品:《伏尔泰坐像》;《巴尔扎克像》。
请学生比较分析两幅作品对人物内在气质的刻画。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伏尔泰坐像》通过眼神的刻画体现哲学家的智慧。《巴尔扎克像》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
4、20世纪初期作品赏析。《张弓的赫拉克勒斯》;《河流》。
请学生从两幅作品中感受雕塑的多元化与象征性。
重点语:《张弓的赫拉克勒斯》:粗犷、奔放、现代感。《河流》:象征性。
5、现代派作品赏析。《国王夫妇像》;《空间中独特的连续形体》;《马》;《吻》。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选取其中一幅作品,分析现代派雕塑的特点。
重点语: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抽象构成等等,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形式。《国王夫妇像》:具象与抽象。
6、雕塑与城市环境。《高速》;《衣夹》。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比较两幅作品并结合其他城市雕塑进行讨论。讨论雕塑艺术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联系,并选代表在班级进行了交流。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雕塑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而城市雕塑则使这风貌更为显著。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雕塑必须与建筑和环境协调,才能产生美学效果。黑格尔曾说:“雕刻作品的内容和题材也可以随多种多样的地点和建筑的性质而有无穷的变化。”金字塔在无垠的沙漠衬托下,显得何等宏伟壮观;而狮身人面雕像的造型与金字塔锥形的对比关系,使建筑空间组合更有变化;雅典卫城建筑群内部构图中心是雅典娜雕像,它使卫城的环境更为完整。雕塑,应当成为这种流动空间中的艺术,和城市、建筑共同形成新的环境艺术。
(三)感悟体验阶段
1、你能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吗?
2、你能从奥登伯格的《衣夹》中感受到工业社会的文明吗?城市财运亨通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吗?
3、罗丹是一位开才的雕塑家,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归纳巩固阶段。
1、为什么说雕塑所具有的形式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综合?
2、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趋势?
3、《国王夫妇像》怎样表现出国王与王后的尊严以及神秘的气息?
(五)课后拓展
结合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小论文。
你喜欢中国雕塑吗?中西雕塑有何差异?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来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中接触到著名的美术作品,并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能运用形状、线条、色彩简单构图表现作品。
教学难点:
欣赏解读艺术大师作品,通过想象尝试抽象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抽象的造型表现课,课程作业及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课主要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像大师那样敢于想象和表现,最后会用各种材料、大胆地、毫无顾忌地画出自己想要画的色彩和形象来。通过对基本形状以及色彩的认识,了解大师作品的'整体特征,运用色块以及线条组合、形成作简单的形与色的结合,教师通过赋予各种名称进而启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写实表现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相互的借鉴、在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最后完成自己的创作。
二年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联想,而且乐于想象,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就绘画而言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表现作品的手法上单一,基本上以笔绘以及粘贴为主,从一年级开始基本上以写实表现手法进行训练。想象与表现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本节课教学内容与以往内容有所不同,学生欣赏的作品,以及要表现的手法上有所突破,本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从另外一节角度上切入让学生尽量的摆脱写实手法,让他们能了解艺术表现还会有抽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总体来说通过欣赏、比较、思考、尝试,这一过程是学生能够感受,并体验抽象表现的乐趣,能从中锻炼艺术表现手段,丰富艺术学习视野。
初次面对大师的抽象作品,学生没有头绪,有的学生看画面觉得像这个,也有学生看画面觉得像那个,各自有各自的看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可指定一个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来联想,从学生的联想中引导学生分析点线面的运用。在作画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从小受家长及周围人的影响,接受的都是很具体的画,所以会有学生不敢动手实践,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画出一个抽象的形象,再鼓励学生去进行想象、添加,学生就会逐步放开手脚,进而大胆地进行创作。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以欣赏为主的模式, 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在集体解读名画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将大师作品中的单个符号元素解读出来,他们集体解读的过程同样包含着欣赏与理解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对大师独特的绘画形式与绘画风格特点有比较清晰的认同与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点线基本形状以及色彩的认识,了解大师作品的整体特征,运用色块以及线条组合、形成作简单的形与色的结合,教师通过赋予各种名称进而启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写实表现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相互的借鉴、在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最后完成自己的创作。
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绘画经验,表现爸爸的形象特征与动作特征。
2、通过和爸爸的交流,对爸爸进行有意识的观察,知道爸爸的本领并尝试表现。
3、增进对爸爸的了解,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勾线笔、蜡笔。
2、对爸爸进行有意识的观察,有条件的话在家里给爸爸写生。
3、音乐《我爱我的家》。
4、幼儿用书:《爸爸的本领》。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
1、教师: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自己的爸爸,今天我们请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爸爸。
2、先请个别幼儿交流,然后再相互交流。教师重点提炼爸爸们的外形特征,为后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引导幼儿学一学自己的爸爸。
1、教师:每个小朋友的爸爸都很能干,他们都会做什么呢?谁愿意来学一学,让我们大家来猜一猜。
2、教师重点分析幼儿摆出造型的特征,为幼儿的后期创作进一步打下基础。
(三)教师提供幼儿用书并播放音乐,幼儿创作。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画爸爸。可以把爸爸画在纸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画什么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你的爸爸呢?你想画爸爸在做什么?
2、教师:画完以后,想一想可以对爸爸说些什么,老师会帮你记下来。
(四)集体欣赏作品。
教师:喜欢自己画的爸爸吗?你最满意什么地方?
活动延伸: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爸爸特长、爱好,喜欢做的事情,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穿的衣服等,增进情感和对爸爸的关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6-21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0
美术的教案10-26
美术教案【精选】10-09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美术教案(精选)07-27
美术教案(经典)10-19
【经典】美术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