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种类,对于绘画形成初步认识;
2、掌握几种绘画的工具,及时帮助学生在开学初做好工具的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并掌握绘画的几种基本分类,并能分辨每种绘画所使用的工具特点,识别绘画种类。
教学难点:
欣赏各画种,并能简单感受各种画种的艺术特点,体会绘画美感。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开学第一课》
1、引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几种不同的绘画工具?
铅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墨汁等等
2、层层递进,引出主题
提问:你知道那么多不同的绘画工具,那你又知道绘画分为哪几儿童画、水彩画、中国画、版画等等
二、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1、学习用品
介绍整个学期所需要的学习用品与工具
主要有:
①绘画工具:小号记号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彩色蜡笔、水彩笔等彩色笔,水粉工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水桶、抹布)等。
②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其它特殊纸品。
请学生除特殊课程要求外,选择其中绘画工具里自己比较喜欢和常用的一种工具随堂携带。
2、课前准备
二分钟预备铃前,要求学生必须把学习用品准备好放在自己的`课桌角上,等待老师上课。
3、上课注意事项
①身体精神状态。
每节课关注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与坐姿情况。
②提问——回答
●要求回答问题要简洁扼要,条理清楚,在回答问题前进行思考,而不是想到什么都说什么。
●对异议的回答,必须做到尊重他人,耐心听完回答,再进行补充。
③作业评价表(展示)
本学期仍进行作业评价表成绩评定方法,展示表格,并要求学生注意环境卫生强调美术课环境卫生问题,提醒学生在进行作业的同时,保持教室的卫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三、探究新知
1、展示主要的绘画种类,直观了解几种不同画种的绘画特点,让学生讲一讲各自的理解,小组讨论。
2、展开认识画种并了解工具特点
(1)儿童画——以儿童想象为主,体现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构图时立意鲜明,主次恰当,色彩鲜艳。
(2)水粉画、水彩画——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帮手”,用水粉或水彩颜料绘制完成的绘画作品。
小结绘画特点:可以大块的铺色,也可以精细地绘画。
四、课外拓展
最后,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与手段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图片欣赏各种制作方法,纸雕,木刻,综合材料等,增强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与了解,引起学生在课外对于丰富材料的探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2
为了让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独特魅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提供了小学美术正负图形的教案希望对老师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正负形,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
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等。
(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
(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
(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
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
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复表现。
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
④解构与重构。
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
(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4)小结:大量大师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小学美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1、重点: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别。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CAI多媒体光盘,其中尽量收集当地工艺美术品。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三月三》,介绍童年时代放风筝的情景,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㈡解决重点
介绍民间工艺和一般工艺的区别
民间工艺:实用经济与美观的结合较好,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地进行巧奇天工的创造,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质朴健康。
1、是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而创造的,大部分属于生活日用品,它根植于民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
3、为手工方式制作的;
4、它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的特征。
一般工艺:虽因物质条件、生产条件优越而有便于发挥工匠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但却,由于材料价值过大,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㈢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
民间工艺美术范围广泛,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服装类、服饰类、器皿用具;雕刻类、竹藤柳草编织类、染织绣类;玩具、家具、车舟、建筑装饰以及戏剧人物造型等等。
(以下为课件内容,其中穿插图片)
1、民间雕刻工艺
⑴石雕:
①浙江青田石雕(出图片)
②福建寿山石雕
⑵木雕
①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出图片)
②浙江东阳木雕
③广东潮州金漆木雕
⑶竹刻
上海嘉定竹刻
2、民间编织工艺
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麦杆编等。
(出《提盒》、《垫子·草盒》)
3、民间染织绣工艺
我国染织绣工艺的两条发展道路:
一是民间劳动者自纺、自织、自染、自绣、自用;
二是由官方设置染织绣机构组织生产。
(出《绣花鞋》等图片)
4、剪纸工艺
⑴北方剪纸:
风格朴实粗犷,造型精巧简练;(出图片)
⑵南方剪纸:
构图繁密,剪刻精工秀丽。
(出图片)
5、玩具工艺
是供儿童玩耍、观赏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彩塑、山东高密彩塑、北京布老虎、北京、天津等地的风筝等。(出图片)
6、彩灯工艺
上海龙灯、广东走马灯、硖石彩灯、泉州料丝灯、北京宫灯等(出图片)
7、民间戏剧人物造型
⑴傩戏面具
造型夸张,上色大胆
显得古朴、洗练、浪漫、诡奇
(出图片)
⑵社火脸谱
是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化妆表演形式延续而来的(出图片)
⑶木偶戏
著名的有泉州木偶、广东木偶、四川木偶、泰顺木偶等
⑷皮影戏
造型雕刻精巧优美,犹如窗花剪纸,色泽明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出图片)
㈣小结
学习的目的,重复民间工艺美术和一般工艺的区别及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
㈤练习
小学美术教案4
授课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九色鹿的故事,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掉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要不,我就要死了。”
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
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看见远远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害他呢?”
那个人说不出话来。
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扔到恒河里去了。
二、石壁上的九色鹿
1、敦煌石窟九色鹿图片欣赏
2、壁画以横幅长卷形式连续画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种.种情节:鹿王在江边救起溺水人,溺水人叩谢;王后梦见鹿王,要求国王捕捉鹿王;国王悬赏捕鹿,溺水人告密,国王带人捕鹿,鹿王向国王诉说救溺水人经过;国王放走鹿王,王后心碎而死;告密者得到报应,身上长癞,口中恶臭。每一段落均附有文字榜题。显然是继承了汉画的传统手法。画面以人物为主,衬以山石树木。土红地色上配以青绿山水,点缀花草,有浓厚装饰风。画中的建筑物格式、车马形制、骏马形态等,都与汉画中的形十分相似。
三、作业要求:欣赏《九色鹿》的造型特点,尝试用剪影的造型手法创作一幅有动物的场景图。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内容: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能运用涂、拼、画、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活动:
①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
②回到教室,用图片、录像或幻灯的形式充分展示昆虫形态的多和花纹的美。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二、讨论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昆虫的形态多和花纹美有何共性和不同特点?
②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师借助范画,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昆虫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形成理性认识。
绘画表现:
学生活动: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直接用彩笔,画自己喜爱的昆虫。绘画表现时,构图要饱满,要多用对比色,注意两边对称。以学生的自主表现为主,在自己对昆虫特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夸张和创造,最后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现,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制作形式,表现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可以不拘一格展示自己的个性。
制作表现:
学生活动: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纸材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大胆联想,发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丽可爱的昆虫,体验创作的神奇力量。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夸张,提醒学生活学活用,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表现,避免机械地摹写,制作时应注意不同纸材的性质区别以及与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案6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熟悉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熟悉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3、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育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颜色美的感受力量,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力量的培育。
教学重点:熟悉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颜色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嘉奖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熟悉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现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出示课件)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爱哪种?喜爱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爱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课件出示课题)
三、新授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
平常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观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观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颜色。)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爱那一幅,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庆祝、漂亮的场面。
(2) 观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为什么?
生:······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生:······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现(实物投影)
(3)观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刚我们观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红色的画,熟悉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
四、学生实践(刚刚观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 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假如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 学生作画,教师巡察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
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小学美术教案8
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3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但在造型过程中也包含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所以我把这课定为“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的学习领域。教材的要求是通过欣赏艺术家的抽象雕塑,了解其是如何设计与构思的,对“抽象”有一定认识后,再通过各种线材、板材和块材等,构思创作抽象雕塑。
学生分析:
本次研讨课是在外校借班上课,所以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根据本套实验教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了不少制作方法,比如橡皮泥的各种揉捏技巧、卡纸的插接方法等,但对一些KT板、铁丝、电话线和泡沫等平时少用的材料不一定了解他们的特性。通过课前的了解,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的,所以制作类的美术课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橡皮泥,因为只有橡皮泥最好准备。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思维也比较活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范例、课件、各种抽象雕塑的图片资料、工具篮(剪刀、刻刀、双面胶)、其它各种线材、板材、块材和垃圾桶
学具——各种线材(铁丝、废旧电线、竹签、吸管等)、板材(废旧纸板、扑克、圆卡、卡纸、KT板等)、块材(橡皮泥、泡沫、石头、纸盒等)
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不同材料独自或合作完成雕塑设计制作;预计作业过程需要20分钟,当场完成70%。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抽象雕塑》。那什么是抽象雕塑呢?老师这有两幅作品(出示两张雕塑的图片:《秦始皇兵马俑》和《思》),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可留下时间更深入地了解抽象雕塑。对比方式,直接切入本课的重点知识——抽象,让学生既直观又浅显易懂地认识了具象和抽象。)
生:第一张是非常真实地雕刻出秦始皇兵马俑的.样子,眼睛、鼻子、嘴都很像;第二张作品看不出雕的是什么东西。
(由于对比明显,所以点一位同学回答就基本上道出了具象与抽象的区别。)
师:对,第一张再现了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我们把这种具象。而第二张没有再现,而是偏离或者完全抛弃了自然对象外观,我们把这一种称作为抽象。
(把学生的回答加以归纳小结概括,就很容易地解决了什么是抽象的问题。)
师:的确,这幅作品是作者与他的几个学生七手八脚地捏挤出来的。后来通过打磨上色,发现有点像一位少女低头沉思的样子,所以就取名为《思》。同学们,看来抽象雕塑作品是可以先有型再——(生:取名。)对,或者说先有型,再有意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一吧!
(通过对《思》这幅作品创作过程的剖析,让学生了解到抽象雕塑不一定要有主题才能创作,可以先摆弄,然后根据造型来想象取题,甚至是无题。这其实也是对学生创作实践的一种指导。)
二、发展阶段
欣赏两张雕塑作品,进一步了解抽象雕塑的独特魅力。
1、出示《母亲河》的图片。师:下面再来欣赏一幅作品,它会给带什么样的艺术感受?或者说,你认为这幅作品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生1:有点像火,一种燃烧的感觉。师:嗯,红红的,像火,像在燃烧。
生2:像一个“6”字。师:的确有点像。
生3:有种飘舞的感觉—— 师:你发现像飘带一样向上飘舞,是吗?很好!
2、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一幅抽象雕塑作品,不同的人来欣赏是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我想,这可能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二吧。我们来看看作者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主题:《母亲河》!两条舞动的飘带,又是两条流动的血脉,象征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同时,它还表达了另一种意思,就是告诫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永远飘舞在中华大地上。
(老师边分析解述边在黑板上画出《母亲河》雕塑作品的结构线条,帮助学生理解。)
3、出示第二幅抽象雕塑作品。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教材上的作品——《腾飞》。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腾飞”这个主题的?作者运用了哪些造型要素?
生1:有点象鹰的两个翅膀!
生2:两旁的线条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
师:远看一个“V”字型,近看像雄鹰展翅。方形的板块给人稳重、坚实之感,流畅的曲线给人向上升腾之意,中间点缀着一些小圆点,起到装饰作用,平添了几份活跃、跳动之感。用绘画的语言来说,他把点、线、面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腾飞之感。
4、欣赏了解同一个主题,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创作,启发思维。
师:同学们,同样是“腾飞”的主题,不同的作者会运用不同的形体符号和组合方式来表现。大家看—— 我想,这应该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三吧!
5、了解归纳艺术创作时所要运用的造型要素。
师:这就是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有时不是再现自然界中的具体形象,而是用线、形、色彩等造型要素塑造美术作品。
(用课件突出:线、形、色彩)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利用各种线材、板材、块材等,经过巧妙的构思,创作出一件件抽象的雕塑。
(用课件突出:线材、板材、块材,老师边说边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泡沫、废旧电线、衣架杆、一次性纸杯、海绵垫等,让学生马上明白这节课上所要利用的各种造型要素,同时也更加感性地认识各种材料所属类。)
5、老师引导学生分类欣赏,加深了解各种材料在雕塑中的运用。师:老师这有几组雕塑作品,大家看看分别是用什么造型要素来表现的?(学生欣赏回答老师归纳)
小学美术教案9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学情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就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口尝一尝“五味”酸、甜、苦、辣、咸,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本课以“五味瓶”:为原型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在课改后的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不同的认识,能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对色彩有一定体验美、感受美的意识。
4、品德目标:使学生懂得去爱劳动、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用引导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懂得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设计意图〕: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 辣、绿- 酸、白- 咸、黑- 苦、黄-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设计意图):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3、学生活动:自己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议。
(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应会: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教学准备:
废旧纸盒、纸袋、胶水,绘画用笔,彩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放映电视短片。
(2)组织学和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
(3)分小组每个人发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观察,感受。
(1)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
(2)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
(3)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4)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
3.思考,探究。
(1)提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2)编故事。
(3)集体合作演电视。
(4)分工完成作业。
4.评价,延伸。 学生互相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尝试掌握人物泥塑的基本技法,把握人物动态与神态进行主题创作,把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现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泥塑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并制作小泥塑。
创作时,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意图大胆采取取舍。
教法学法
自主探索、观察比较、探索方法、制作表现、展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我们生活的环境(校园、社区、城市)中,主要雕塑作品及特点是什么?
2、对敦煌城雕反弹琵琶的分析。
3、分析比较P8页雕塑的神态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究
分析作品《梳》,
1、你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身份?
2、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小结: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动态、神态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三、了解工具材料。
通过课件和课本中的图片认识工具,教师准备的实物供学生认识和体会感受。
四、观察比较
雕塑的主要形式:欣赏《花朵》、《推磨》、《梳》等作品。
雕塑的主要形式:圆雕、浮雕(高浮雕、浅浮雕)。
五、雕塑的创作方法
1、雕塑包含两种制作方法,即“雕”与“塑”。
2、泥塑基本创作技能介绍,包括:贴、搓、提、接等。
3、欣赏泥塑视频(6分钟视频)。
六、尝试表现
作业要求:捏制成一个简单的.一个人物动态泥塑。
七、作品讲评
讲评有特点的学生作业,教师何以对这些泥塑拍照留念,以备后用。
1、根据自己见到的回答。
2、简单发表意见。
3、归纳: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表达意图大胆采取取舍、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1、学生分析。
2、总结归纳。
认识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说说他们在形式上的不同。
观察、学习。
视频欣赏、直观感受泥塑的制作方法。
学生按作业要求尝试制作练习。
自评互评。
小学美术教案13
教材分析
剪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剪窗花流行于我国西北各地,以陕西为著,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都贴有窗花。特别是过年,剪窗花在窗户上贴剪纸已成为一种习惯,剪纸成为了点缀品,所以西北人习惯称它为“窗花”。它的花样有“鸟兽、虫鱼、花卉、吉祥图案、适合纹样”等。既富有画意,又很有装饰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风格各异,剪纸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赏性。剪窗花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绍陕西省剪纸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过介绍使学生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绍“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样子”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不简单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讲、演并用。
教学目的
认识“窗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窗花的剪法,剪出好看的窗花。
作业要求
要正确地按剪法的步骤制作,特别注意相连不断。
课前准备
范品若干件及色纸、剪刀、浆糊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窗花范品,让学生欣赏,问:这是什么画种、叫什么名(引出“窗花”)?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方的彩色照片。说明窗花是西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照片中的`老大娘是陕西省剪纸能手——民间艺人。她正在做什么?她剪的窗花是什么内容?这种窗花是我国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2.讲解:什么是“窗花”?“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3.窗花的剪法(边讲边演示):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次或三次,要折整齐。
②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②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④涂上浆糊,贴在窗户或底纸上。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三、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要根据窗户的大小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
教师画一大窗户,选优秀作业贴上,其余的作业集中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教师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14
课题:会爬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
教学学具:
师: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生: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四:授新
1、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小学美术教案15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10-09
小学美术教案11-13
小学美术教案15篇11-14
小学美术教案(15篇)06-12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4篇01-1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10篇06-28
美术的教案02-28
小学美术课教案合集10篇10-24
小班美术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