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在学习操作中,探究发现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小;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等不同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2.知识准备: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有认识,能说出名称;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家寻找的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2.根据幼儿提供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与在瓶子中产生声音大小的关系。
4.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二)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1.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换,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2.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少;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3.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不容易掉出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老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吹泡泡的游戏中,体验创造以及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或者缝隙。
3、能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能创造性自制吹泡泡工具。
活动准备:
4个篮框、16个盘子、泡泡水、吸管若干9根、袋子里的四件件套15份、树叶若干片、铁丝若干、计时器、毛巾15条。
活动过程:
一、我们来玩吹泡泡
1、看准备的东西,猜猜今天有可能玩什么游戏。
2、提问:吹泡泡吹泡泡,怎么吹?
3、小结:吹泡泡是要把气往外吹,千万别把泡泡液吸进去,吸进去会肚子疼的,要学会保护自己。
二、用吸管吹泡泡
1、要求:保护好盘子里的泡泡液,不要把它弄洒了,洒了就没法玩了。吹泡泡的时候不要吹到别人的脸上和自己的脸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如果吹到了,赶紧用小毛巾擦一擦。
2、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3、收管子。示意成功的小朋友坐下来。
4、请成功的小朋友说说、吹吹给小朋友们看看。
5、进一步小结:我们刚才都用吸管成功地把泡泡吹出来了。我们都要轻轻地用力,然后要吹很长是时间,不是“噗”一下吹出来。
三、用工具吹泡泡
1、提问:还可以用什么吹出泡泡来?以前你都是用什么(工具)吹的'?
2、认识袋子里的工具。
3、幼儿猜想并尝试自主探索。
4、要求1:袋子里的四种东西每一种都要试一试,如果能成功地吹出泡泡,请把它放在桌子下的篮子里。如果不能吹出泡泡,请把它留在袋子里。
5、要求2:记住了还是那两个要求。保护好你的泡泡液,保护好自己,别对着小朋友吹。拿到了就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抓紧时间把它送到篮子里来。
6、分享试验结果: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袋子里吹不出泡泡的工具有什么。谁来说说你的袋子里还剩了什么。
7、请试验成功的孩子教教不成功的孩子,一起发现原因。
8、关键提问:泡泡从哪出来的?
8、关键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XX可以吹出泡泡?泡泡从XX的哪里吹出来?
9、重要总结:有洞洞有缝隙的都可以吹泡泡来。工具有一个要求……
四、改造树叶吹泡泡
1、改造树叶:我的袋子里现在又有一样东西,它有洞洞有缝隙吗?它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能吹泡泡的工具必须有什么?那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2、幼儿操作:拿到了就去试一试,有想法就去试一试。看谁能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谁能当科学家。
3、落座,讨论怎么把小叶子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五、各种形状的铁丝吹泡泡
1、改造铁丝:我们的小叶子变出小洞洞就可以吹出泡泡来。那这个东西,认识吗?直直的,可以变形的。它可以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2、谁敢挑战?我发现有人把小铁丝打了个圈,他会变形。这个圆形会吹泡泡吗?怎么弄呀,拧在一起。还能变其他形状吗?
3、拓展思维: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
4、在幼儿操作中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帮水宝宝搬家”的不同方法。
2、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盛水的大盆4个,内装有半盆水;经过装饰的塑料瓶(水宝宝的新家)人手一个。
2、吸管、调羹、积木、玻璃球、夹子、布条、毛巾、塑料袋、小篮子、海绵等实验材料。
3、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天,调皮的水宝宝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把水宝宝找出来好不好?每张桌子下面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请幼儿将装有水的杯子找出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提问:你怎么知道这里面藏的.是水宝宝?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水有颜色吗?有味道
4、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二、说说喜欢水宝宝的理由。
1、教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过水?是些什么水?(引导幼儿回忆、思考生活中见到的水:自来水、河水、露水、雾水、雨水、瀑布、还有饮料、墨水等。)
2、你喜欢水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水真有用,可以帮助我们做那么多事,假如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游戏活动:“水宝宝搬新家”。
1、(出示一大盆清水)教师:这么多小水滴住在一个房间里实在太挤了,这里有许多漂亮的新房子,他们想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小朋友能帮忙吗?
2、你准备怎样帮小水滴搬家?(组织讨论)
3、不用倒的方法也能搬吗?
4、提供材料,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帮水搬家,搬家时要注意观察,发现水宝宝的秘密。
四、说说自己的发现。
1、 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我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
2、教师: 水除了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还会流动。
提示:搬水的方法其实很多,其中有一种是用“吸”的办法,请你找找哪些材料会吸水。
五、再次操作。
1、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强,运水的速度快?
2、相互讨论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帮水搬家的?发现什么?你认为哪种“搬家”的方法好?为什么?
六、教师小结。
1、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帮水“搬家”而且各种方法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人们在搬水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2、今天我们帮助了水宝宝,让我们和水宝宝一起跳起《欢乐舞》吧。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一颗白菜和一杯清水,在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
教师:你们都知道了海绵、毛巾和布条都会吸水,那这颗白菜会吸水吗?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先做个实验,然后我们下次再来玩玩这个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棉线、毛巾若干。
2.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软式飞艇等。
3.带领幼儿玩羊角球、充气城堡等,参观商场前的充气吉祥物、充气广告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充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充气的玩具是否好玩,为什么。
2.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金箍棒、大香蕉、足球等玩具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演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用嘴吹虽比较方便,但比较费力,不卫生。用气筒速度快、省力,可两人合作;充气完毕后要注意封住或扎紧充气口,以免漏气。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玩具充气过量后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3.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给节日增添欢乐,但它怕尖、硬的东西,怕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充气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汽车轮胎、救生圈、气球、充气坐垫等。)
2.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了解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飞艇等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3.引导幼儿发挥想像,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给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4.让幼儿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观察周围的建筑和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
2.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把收集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国内外的着名建筑物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感受节奏——想象动作——合作表演
一、感受节奏。
1.听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听音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二、想象动作。
1.说说周围的建筑特点和标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楼像灯塔;有的用球体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鸥展翅飞翔;有的像一支笔,笔尖直冲云天……
2.分组编动作,设计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讨论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
3.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合作表演。
1.幼儿听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和自由表演。
2.练习在音乐停顿(休止)处做动作造型。
3.在同伴合作下,用几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完成设计和表演。
4.小组交流动作设计和造型创痍,有条件的可用照相机拍摄。
5.在热烈的音乐声中,幼儿个体或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0-01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3-13
中班科学教案【荐】03-19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03-19
【热】中班科学教案03-19
【精】中班科学教案03-16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3-17
中班科学教案【精】03-17
中班科学教案【热】03-15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