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美术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包废旧纸盒包出大糖果,并进行水粉装饰。
2.学习使用水粉笔,能大胆使用颜料在大糖果上涂色装饰。
3.初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制作大糖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里用小糖纸包过糖果。
2.物质准备:
教师材料:适合本活动用的糖果实物若干、糖果图片PPT、背景音乐等。
幼儿材料:幼儿收集做糖果用的薯片罐、易拉罐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水粉笔、护衣、抹布等。
活动过程
1.魔术盒变出糖果宝宝,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师:小糖果们想要有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比别的糖果都要大,都要,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2.出示装饰材料,探索制作糖果爸爸的方法。
(1)介绍报纸、薯片罐等,引起幼儿包裹的`兴趣。
(2)启发幼儿探索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握紧中间,两头拧紧的方法。
(3)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讲解包装的要点。
(4)出示颜料,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涂色装饰。
师:糖果爸爸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让我们给它画上吧!谁来试一试?
3.师幼共同制作、装饰糖果爸爸,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爸爸”。
(1)将幼儿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简单。
5.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提升幼儿审美经验。
播放糖果PPT,引导幼儿欣赏外形各异的糖果以及糖纸上的漂亮图案。
建议:
1.包裹糖果的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难度,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可以一起参与,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也同时给予幼儿创作的灵感与启示。
2.可将晾干的“糖果爸爸”用鱼线一个一个地串起来,悬挂在活动室内,供幼儿欣赏,获得成功感。
活动延伸:
1.待“糖果爸爸”晾干后,可在美工区彩色皱纹纸、即时贴、毛根、亮片、羽毛等,引导幼儿继续黏贴装饰。
2.结合糖果店游戏,幼儿装饰糖果、糖果盒,作为游戏材料。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帽子的基本知识及构造。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材料构思设计、动手制作、装饰美化不同造型的立体帽子。
3.体验制作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利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制作立体帽子。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不同的,有创意的立体帽子。
教学准备:
课件、手工帽子示范、手工制作工具。
学具准备:
手工制作工具、各种彩纸卡纸报纸等废旧材料。
课程设想:
让学生带上自己做的帽子走秀,开一场联欢会。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个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他们是来和我们比赛的,比比谁的手巧,谁设计的帽子与众不同。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四课——千变万化的帽子。(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
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的那些方面吗?(引导学生说出造型、装饰方法、材料、颜色变化)
2、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帽子是怎样做的?
帽子上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想一想这些帽子有什么作用?
3、老师能把一张纸变成一顶帽子,你们信不信?(师演示并请学生装饰)你可以把一张纸变成帽子的形状吗?(学生尝试)
4、有了外形,接下来就要对帽子进行装饰了。你想怎样装饰你手里的.帽子?用什么方法?
看看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吗?(卷、折、刻、挖、穿编、粘贴)
5、老师也制作了几顶帽子,我们一起看看。
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你们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欣赏下吧!看看都用了那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装饰方法吗?
三、学生制作
看来要想当个帽子设计师,不光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还要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的智慧一定比一个人的强,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装饰一顶帽子。比比看那组做的又漂亮又有创意,完成之后我们来个比赛,大家加油!
A、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制作给出适当的建议。
B、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小组。
四、作品展示
1、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什么设计理念。
2、集体选举出优秀作品,并举行走秀活动。
五、课堂小结
你对今天的设计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与老师的交流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用红色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柳条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黑色蜡笔,红色、绿,绿色蜡笔
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红色蜡笔色涂瓢虫
活动过程
1、 欣赏与讨论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身上除了有点还有什么?(有脚),有几条呢?让孩子来数,并说说是怎么长的?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实录:周志尧:我知道,是七星瓢虫
李之颖:身上有七个点
徐暖心:圆圆的身体上腿
李欣怡:头上没有腿,尾巴上没有腿,只有身体上有腿
胡真豪:一边有三条腿
赵佳榆:瓢虫身上穿了红色的衣服,七个点是黑色的
……
分析: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孩子结合图片和自身的经验,通过孩子的观察和交流知道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从孩子们回答的问题中看出,孩子对七星瓢虫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一上来,孩子就说出了它的名字,通过图片和与同伴间的交流细化了对主体瓢虫的认识,特别是腿的分布,黑点在身上的摆放等作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面的绘画作了有力的铺垫。
2、 教师介绍
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我们把七星瓢虫变到纸上来吧,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画圆形问幼儿这是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身体)对了,在圆形外面画上半圆形问画了什么?(头部)……一只七星瓢虫妈妈变出来了,你们会变吗?快来变一变
分析:老师用简单熟悉的图形让孩子知道怎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的特征,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一直与孩子来互动没,这样孩子就能在大脑中一下子形成了怎么能画瓢虫的画法,老师在画脚的过程中故意把脚画在尾部了,让孩子在找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脚的方位。在引导孩子画出不同大小的瓢虫时,还请来了孩子进行示范,在示范中不断强化瓢虫的画法,孩子示范中发现脚的数不能很好掌握,在与下面的孩子一起数一起找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这个难题,效果较好。
4、 创作要求
七星瓢虫的妈妈说,我还有很多宝宝的,我想友来一起变出来吧,有的从这边爬过来,有的从上边爬下来,你们会变出来吗?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象孩子提出了绘画要求,让孩子知道今天要画什么,怎么画,使孩子带着目标去做,同时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老师也对不同层次的孩子作不同的指导让孩子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5、 幼儿作画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
(2)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大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红色或橘红色涂在瓢虫身上。
(4)最后添加柳条作为背景。
分析:在其他班看见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引导的时候也特别重点让孩子添上大小的向不同方向爬动的七星瓢虫。在引导时我也担心很多孩子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从孩子的作品看,很多宝宝多能做到,提高了画面的丰富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活动反思: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也引导幼儿第一次为画面添画背景,柳条,设计了《小瓢虫到柳条上去旅行》的活动。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绿色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柳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从中也看出,老师的引导到位的话,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表现欲望。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初步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调和技能的基础上,将色彩与造型相结合,达到色彩应用的目的。
教学内容:
利用野外随处可以捡到的小石块作为载体,引导同学们根据石头造型寓意,并将自己对于色彩的感觉附于其上,让石头多姿多彩能说话,寓学于乐。
教学目标:
石头选材的引导,造型附着的引导与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展示一个青花瓷茶杯及一件树脂工艺品,简要讲述青花瓷的历史和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艺术交流史中的地位,激发同学们对彩绘艺术的憧憬;
2、展示一件从北峰某工艺厂收集来的树脂工艺品,简要讲述树脂工艺生产企业在被称为“树脂工艺之乡”的丰泽区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树脂工艺厂生产流程工作分工;
3、青花瓷表面青花图案的描绘与树脂工艺品表面的.涂彩与今天课程的关系。
二、教学步骤
(一)引出石头彩绘的内容
1、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说出我们能找到的适合彩绘的材料;
瓶子、蛋壳、石头……
2、引导同学们回想小时候在河滩捡石头揣摩石头模样的经历引出石头形状的多样性适合大家借助石头的形状创作出多彩的石头彩绘作品;
3、用引导的方式有同学们说出学校、住处周边可以捡到合适彩绘的石头的地点。
(二)展示作品启发思维
1、展示收集来的石头彩绘作品,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维,帮助同学们养成边寻找边思考的习惯;
2、创作素材的引导,结合国家、本省、本市的重大时事,泉州的地方特色事件,启发引导同学们将耳熟能详的事件融合到彩绘作品中去,如北京奥运会、福娃、农运会等;
(三)收集石头阶段
由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结伴到野外寻找适合彩绘的石头材料,要求寻找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有谈论与交流。
(四)构思阶段
利用课堂时间同学们相互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并讲述自己的构思,同学们可以提出意见,老师作出适当引导。
(五)创作阶段
1、收集参考图案;
2、在美术纸上绘制草稿图样;
3、将自己的构思用彩色水粉颜料画到石头表面;
4、修改及定稿。
期间老师起到引导、指导作用。
三、作品展示阶段
1、从各班挑选出优秀作品面向全校集中展出;
2、从展出作品中评选出若干奖项给予鼓励;
3、有可能的话通过网络及报纸媒体发布学生作品或者展出场面图片达到对外交流的效果。
四、作品点评阶段
针对部分学生的作品,通过作品实物展示或者图片展示在各班课堂上作出点评。
美术教案 篇5
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2、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幼儿经验准备:
1、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环境材料:
1、夸张画“两个人”
2、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
1、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作环节: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分享作品环节:讲一讲我的故事。
活动反思:
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上,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去表现。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上,我随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从欣赏阶段开始引导,例如为了激发陌生学生对陌生老师的亲切感,我预先画好自己的卡通漫画头像,放在明星头像中让学生猜猜是谁,学生猜明星正起劲时,突然出现一个滑稽的老师像,他们一下子乐开了怀,大笑着说:是路老师。再比如小品导入、猜猜我是谁、招聘考核、当堂示范等环节的.设置,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学生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看,我认为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学习方案。学生在下课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继续创编,还要继续展览本身的作品。但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候老师加入了用各种工具来画漫画为拓展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延续了下去。本课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欣赏阶段的精心引导,最后还是依赖欣赏来展开拓展,把内容延续到了生活中。欣赏解析图片成为了本课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
小百科: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油水分离的作画方法,感知油水分离画的奇妙效果。
2.能画出夜空中五彩绚丽的烟花,体验节日夜空的美景。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画纸、彩色油画棒、黑色颜料、水粉笔。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燃放烟花的情景,引导幼儿说说:夜空中的礼花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感受油水分离的作品美,体验用不同方式绘画的乐趣。
3.作品欣赏。
请幼儿欣赏运用“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画出的新年图片,让幼儿讲讲:画面上有什么?夜空是什么颜色的?用什么工具画的?礼花是什么颜色的?用什么工具画的?
4.游戏“变魔术”。
教师出示画有鲜艳礼花的画纸,然后用黑色颜料粉刷在礼花上面,请幼儿讨论:为什么礼花还在呢?与我们平时的作画有什么不一样?从而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离是蜡笔与水粉的作画方式。
5.幼儿选择材料作画,提醒幼儿先用油画棒画礼花,颜色越鲜艳越好,再用黑色水粉刷出夜空。
6.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并互相讲讲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绘画区用油水分离法创作其他作品。
活动反思
《节日礼花》是一个美术活动。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培养幼儿作画能力和养成观察表现美好事物的良好习惯。活动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幼儿围绕目标自主选 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幼儿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幼儿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幼儿探索的自由,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艺术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充实孩子们的生活。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在游戏导入的情景下展开活动的。针对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物体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活动中以游戏法,启发联想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大胆想象并进行创新。本节课为幼儿创新很好的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创新思维。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用线条对泡泡进行想象装饰添画。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泡泡的数量多少来进行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1.吹泡泡的玩具,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
2.图画纸、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现在先把眼睛闭上。老师吹出好多泡泡.让幼儿睁开眼睛观察泡泡。可让幼儿接泡泡,玩泡泡。在游戏中感知泡泡的特征。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大有小,还有一串串的)。那你们看到泡泡后想到了什么哪?引导孩子大胆想象。
3.发散思维,让幼儿根据数量进行视觉想象泡泡能变成什么。教师提问:一个泡泡能变成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扣子﹑太阳﹑西瓜﹑篮球﹑地球仪﹑苹果)。两个泡泡能变成什么?(眼睛﹑眼镜﹑鼻孔﹑葫芦﹑小鸡﹑车轱辘﹑数字8)。很多泡泡能变成什么呢?(毛毛虫﹑奥运五环﹑糖葫芦﹑葡萄﹑荔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4.我们的.小朋友刚才说了泡泡会变成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也来做一副泡泡图画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可以画泡泡变图画,也可以用老师剪好的圆形粘贴添画做图画。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评。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
活动反思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首先以幼儿感兴趣的吹泡泡,玩泡泡的游戏形式导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中,通过游戏﹑启发想象﹑实际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动手﹑动脑体会创新的过程和快乐。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较好的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前准备活动需要再丰富一些,这样便于幼儿更好的想象和创新。在最后的展评活动中,应尽量照顾到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蚂蚁的特征。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后,师生讨论。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来画蚂蚁的家,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们住在哪里,把这个地方画出来,还要画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样连接的。
2、提醒幼儿画之前,先想好如何构图。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来源:
母亲节来临,孩子们畅所欲言谈妈妈上班如何辛苦,忽然乐乐大声说到:“妈妈天天在家做饭也很辛苦啊!”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妈妈的辛勤劳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点啊!并且也有许多关于妈妈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月母亲节等。因此我设计了美工活动《妈妈的围裙》,在增强孩子们与妈妈情感交流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动手装饰绘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的辛勤劳动,增强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能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装饰妈妈的围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围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张图片《妈妈的围裙》。
3、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围裙,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谁经常穿着它?你家的围裙什么颜色?
2、了解围裙的用途:妈妈穿围裙做什么?
二、操作部分:
1、角色游戏《我穿围裙来做饭》:幼儿自由选择围裙穿上,模仿妈妈炒菜、做饭、搞卫生。
2、情感交流:
妈妈做这么多事,真辛苦!那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摆碗、洗袜子等。
3、绘画《我为妈妈画围裙》。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延伸活动:
幼儿可将自己装饰好的围裙带回家送给妈妈。
活动反思: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让小朋友们感恩母亲,说出温馨的母亲节祝福,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瞧...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在为妈妈们准备自己的礼物呢!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大班美术教案12-20
中班美术教案10-28
美术教案模板10-04
小学美术教案11-13
小班美术教案06-09
幼儿美术教案02-25
小班美术教案06-12
美术教案范文04-18
小学美术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