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1 09:5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5篇(优)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5篇(优)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2、欣赏散文诗,初步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述,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重点: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学习散文诗所表现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学念念散文诗

  材料准备:

  1、 配有朗诵的PPT制作的一本大书

  2、 树木好处的文字:生态平衡、挡住风沙、净化空气、休闲、遮阴、躲避、提供玩耍、唱歌自然现象、小朋友玩耍

  3、 幼儿有树木的好处的相关经验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的语言领域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儿歌和故事,很少部分会有儿童散文诗的教学,《树真好》是一篇关于树和人类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诗歌中透露出淡淡的惬意生活,通过人类和动物,深深的赞美了树对我们的作用。最近,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幼儿在了解、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树真好》是教材中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诗,我把它纳入这次主题活动中,希望通过这次散文诗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散文诗优美的语境,并尝试用诗歌里的话来说“树真好”

  活动流程:理解散文诗-欣赏散文诗-念念散文诗

  活动过程:

  一、 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放PPT一遍)

  1、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了解了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本就是关于这方面的书,看看书名叫什么?《树真好》;表扬:字都认识了。我们那里也看见过这本书(语言区的三味书屋和请你编一编都有这本书)谢老师把他们做成了一本大书放在了电脑里,现在我们一起到电脑里看看,树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2、 幼儿观看用PPT制作一本大书,引发幼儿与生活的联系

  @这页谁喜欢树?树给小鸟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树是小鸟的家,有了树小鸟才能在树上做窝。(保持生态平衡)、

  @树有什么好处?(挡住风沙)、

  @这页树又有什么好处?(净化空气)

  @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为什么在树下野餐(休闲娱乐)、

  @为什么他们睡在树下呢?(遮阴)

  @小猫为什么要到树上去?(躲避、保护)

  @他们又是在玩什么?(玩耍娱乐)、

  @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夜晚静悄悄你们都听见过树唱歌吗?是怎么样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风吹来,还唱起了好听的歌

  @这是什么季节?哪里看出是秋季?铺满落叶的地面是怎么样的像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娱乐,做游戏)

  (小朋友在铺满落叶的树下打滚)

  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1、师:刚刚我们从这本大书里看到了树给我们人和动物带来的好处,人们写了一首散文诗来赞美树木,把树木的每个好处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我们一起听听是怎么赞美的?

  2、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有录音的PPT),第二遍、、)

  赞美树木的散文诗听下来有什么感觉?听出来是怎么赞美的?赞美了什么呢?引导用诗歌里的话来说

  3、分句欣赏并学习,(PPT第三遍)(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a树给我们的生态带来了平衡,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我们听听:(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你听到了什么?筑巢是什么意思?小鸟在树上是怎么唱歌的?b树能挡住风沙。如果没有风沙那将会是怎么样?树挡风沙的会怎么说(树真好来——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那些词用得很好的?吵吵闹闹是什么意思呢?吵吵闹闹用的真好,c树能净化空气。树对屋子有什么好?我们听听,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语d树能遮阴,人们在树荫下野餐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把快乐和热闹的景象表达出来了)(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e,树能遮阴,天气很热选择在大树下睡午觉是件很舒服的事情,听听是怎么说的?哪个字用得非常好,铺是怎么样的?

  f小猫为什么要躲到树上?听听是怎么说的?(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叫。

  g树可以玩荡秋千的游戏,让布娃娃玩荡秋千怎么说的?

  h树还会唱好听的歌,我们去听听

  i小朋友和树叶在一起做游戏,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他们是怎么玩的?用了什么好听的词?

  3、 引导发现并提升总结

  师:用了这么好听的词语来赞美树,所以《树真好》的散文诗是很优美的,除了词语用得好,还发现了什么优美的地方?哪句话是相同的呢?怎么说的?

  师小结:这首散文诗我们小朋友都发现了第一句赞美的话相同的“树真好”,后面把树的好处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那我们再完整的听一遍。

  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

  师“想不想也来念一念呢”

  三、念念散文诗

  跟着PPT念

  个别念

  集体念

  亮点:幼儿的前期经验很丰富,所以第一部分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目标的达成度是非常好的,同时教师每个问题后的小结也及时到位,问题的提出也给孩子考虑的空间。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逐页地阅读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愿意认读名字:“兔子楼”以及故事中“爬呀爬”等汉字。

  2、根据藤本植物有藤蔓会攀爬这一特征,尝试续编故事。

  3、感知兔子楼被攀爬植物装饰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对阅读故事有兴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出示汉字“爬呀爬”,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认读汉字。

  边唱边做动作《小手爬》

  二、阅读《兔子楼》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学会逐页看画面,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问:你们看看楼房里住着谁?他们是怎样打扮兔子楼?的你觉得兔子楼漂亮吗?

  2、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

  (1)认读故事名字:兔子楼。

  (2)兔子楼里住着谁呢?一共住了几只兔子?

  住在一楼的'是——(小白兔),它在阳台上种了一棵——(牵牛花),牵牛花会……,爬到二楼啦。鼓励幼儿学说句子:爬呀爬,爬到二楼。(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阅读故事。

  三、引导幼儿发现兔子种的植物的共性。

  兔子种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些植物种在楼房的阳台上漂亮吗?你知道哪些会攀爬的植物?

  四、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结构,用其他的藤本植物续编故事。

  小白兔、小花兔、小黄兔、小灰兔都有家住了,可是小黑兔还没有地方住呢,怎么办?

  小黑兔住在了五楼,它看到小灰兔种的丝瓜真漂亮,它也想在阳台上种点东西,请你帮它出出主意,想想种什么植物,能使兔子楼更漂亮?

  五、完整阅读故事《兔子楼》。

  活动反思:

  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力图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学习区分里外。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素材(孩子的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

  2、反映家中房间的图片。

  3、礼品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声音素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咱们平时都能在哪儿听到这些声音呢?——引入家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图片——感受家的舒适,了解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去参观一个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欣赏各个房间图片——感受家的美,了解房间的名称。

  提问: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房间叫什么名字?我们会在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2、第二遍(快速)欣赏图片——感受自己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同,喜欢自己的家。

  教师:你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有和别人的家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家是幸福的家。

  (二)组织幼儿游戏——初步感知物体的里外

  教师:房子的主人为了欢迎我们,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一件礼物,请看这个漂亮的礼品盒,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教师当着幼儿的面打一礼品盒,请幼儿说说礼品盒里有什么?(好多好多的龙眼)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龙眼在盒子的里面。

  (三)、每个幼儿1个龙眼——初步感知里外的相对性。

  发给每个幼儿1个龙眼,请幼儿触摸感知并说一说龙眼最外面的这层是龙眼的什么,能吃吗?(龙眼皮)

  龙眼皮的里面有什么?请每个幼儿剥开看一看。——感知龙眼皮、肉、核三层的里外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肉和皮、肉和核的里外关系。

  教师小结:果肉和果皮比较时,果肉在里面;果肉和果核比较时,果肉又在外面了。

  小朋友一起品尝龙眼,一起将龙眼皮放在垃圾桶里。

  (四)、完全《操作册》——区分里面和外面

  图中哪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请用红色笔圈出来,哪些小朋友在教室外面,请用绿色笔圈出来。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里面、外面的物品——进一步感知物体的里外及里外的相对性。

  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里面、外面的物品时,请幼儿特别注意感受里外的相对性,如柜子在教室里面,书本又在柜子里面等。

  四、活动延伸

  1、结合体育游戏玩大纸箱的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放在柜子里,并爱惜自己的物品。

大班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喜欢玩益智区——棋牌乐

  2、学习棋牌区的玩法

  3、能合作地玩游戏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游戏准备:

  各种棋牌

  游戏过程:

  了解各区域的玩法和投放的材料

  1、投放的材料:跳跳棋,象棋,围棋,扑克,拼图等

  2、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玩法:允许4个人进入棋牌区选择大家喜欢的游戏开始合作玩游戏,要求按照各个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违规的`取消资格

  规则:

  没有带牌进入区域角的小朋友取消资格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 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 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A、活动《学习4的相邻数》属于新授课,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的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的现状,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以故事讲述和故事表演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形式运用较好,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中将问题解决。

  B、在活动的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复习“邻居关系”、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2、通过本次观摩活动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收获:

  (1)通过这次的观摩活动,首先让我学习到更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和表演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对幼儿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训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3)数量充足、色彩鲜艳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钱07-25

大班美术教案09-10

《落叶》大班教案09-18

大班音乐教案06-23

《家人》大班教案11-09

影子大班教案12-02

大班健康教案03-19

小兔大班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