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3 10:23:0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必备[9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观察生与熟食物,发现生与熟的不同。

  增进幼儿对食物的煮熟过程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 生的河虾、鸡蛋、速冻汤圆、饺子、发面团若干,熟的河虾一盘。

  2、 小电饭煲2~3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朋友,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在家吃到过哪些好吃的菜?

  2、你看过妈妈烧菜吗?说说生的菜和熟的菜有什么不同?(请幼儿举一种菜的例子给予说明)

  二、观察并烧制食物

  1、出示一盘生河虾和熟河虾,让幼儿区分生和熟。

  说说哪一盘是生河虾,哪一盘是熟河虾呢?

  你是怎么看出(判断)生和熟的?生河虾和熟河虾有什么不一样?(熟的虾颜色是红的`,有香味道又鲜)果真吗?老师来煮一煮试试。(教师把生河虾放在电饭煲里煮一煮,看一看外壳有什么变化)

  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生河虾、熟河虾的不同。

  2、让幼儿观察汤圆和饺子生熟的变化。

  将电饭煲中的水烧开,分别放下汤圆和饺子,观察这时候的汤圆和饺子是怎样的?(沉在下面,是生的)烧着烧着汤圆和饺子怎么样了?(浮起来了,熟了)

  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生汤圆、熟汤圆、生饺子和熟饺子的不同。

  三、幼儿操作

  请一部分幼儿揉发面、做成小面包样,一部分幼儿打蛋浆。(教师事先把蛋打在盆子里,再让幼儿舀到小碗里,把蛋黄打散)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师把幼儿做好的生面包和生蛋浆放进电饭堡里蒸,留下一些生的面包和蛋浆

  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生面包和熟面包、生蛋浆和蛋羹的不同。

  四、生活经验交流

  为什么有些东西要烧熟了才能吃?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动机:

  在“我最喜欢吃的”谈话活动中,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味道非常感兴趣,为此生成了这一活动。

  目标:

  1、通过品尝,感受酸、甜、苦、辣等各种各样的味道,并知道相应的名称,大胆表达。

  2、根据喜好调制一份蔬果,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工具材料:糖、醋、辣酱等调料,青瓜、西红柿等切片,小碗等。

  过程实录:

  师:你们喜欢吃怎样的味道?

  幼1:我喜欢吃甜甜的东西!

  幼2:我喜欢吃蛋糕!

  幼3:我最喜欢吃用酱油烧的东西了!

  师:这些味道在哪里能找到呢?

  幼1:在家里!

  幼2:可以到饭店里去吃!

  幼3:厨房里也有!

  师: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

  教师即时带领幼儿去幼儿园的厨房寻找各种各样的.味道。

  一、了解酸、甜、苦、辣

  1、自由品尝分别放在红、黄、蓝、绿盘子里的食物:

  师:一样的青瓜,你尝到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表达。

  2、再次验证。

  师:尝一尝红色盘子里的。(幼儿品尝)

  师:很酸,因为放了很多醋。(出示醋)

  …… 用同样的方法了解苦、辣、甜以及相应的苦瓜汁、辣椒酱、糖

  幼1:糖甜甜的,很好吃。

  幼2:酸酸的也很好吃。

  幼3:真苦,真辣,舌头要掉了!

  师:每样东西放少一点、放多一点,或者放在一起,味道都会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试?

  幼:想!

  二、调制蔬果

  幼儿自助式地在切片的蔬果里添加调料,品尝味道,并把尝到的味道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扇子、大记录单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风儿在哪里?

  1.师: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枝,树叶都不动摇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快出现?(幼儿讨论)

  2.师:当风儿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幼儿操作,感知风儿能使有些物体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认识: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出示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提问:请你猜一猜朝他们吹气时他们是否会移动?请用合适的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猜测,并及时记录。

  4.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你动手去实验验证下自己的猜测,再观察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动的,发现它们的运动路线?

  5.幼儿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将物体有序摆放,一次一个孩子逐个向不同的物体吹风,记录吹动后物体移动的路线。

  6.交流。请幼儿说说哪些物体被风吹动了,哪些没有吹动?为什么呢?被吹动的`物体移动的路线是怎样的?

  7.出示一个重物,如一块石头,引导幼儿制造风,想办法使其移动。

  三、表演风来了情景。

  1.幼儿以组为单位:每位幼儿认领组中的一种实验物品,假设自己就是这一物品,然后其它幼儿对着他吹气,这一物品模仿刚才的运动情形,进行相应的表演。

  2.全体幼儿表演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象风一样的行动,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强风,做一阵轻风,慢慢的安静的下来然后开始刮风。

  四、延伸活动。

  1.尝试用其他方法制造风,使石头动起来。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桔子、桔子汁、桔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桔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桔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桔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桔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桔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桔子罐头。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桔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桔子汁。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桔子汁的?

  3、请幼儿再次给桔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取出桔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桔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桔子还会变成什么呀?”

  三、剥桔子、品尝桔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剥桔子,保留桔子皮,说一说桔子的形状、口味、吃桔子有哪些好处?桔子皮有没有用处?

  四、出示桔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桔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桔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桔子皮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助材料。

  第二组:将桔子制作成水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同老师们一起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幼儿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幼儿了解、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代表不同的意义",那么钟面上的数字就是表示时间早晚的;《指南》中还指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那么时钟上的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就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活动目标:

  1.认识整点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引导幼儿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

  2.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当整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3.知道时间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懂得爱惜时间。

  活动准备:

  时钟若干、课件;兔子、乌龟、花小图片若干;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名称和用途。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珍惜时间不忘记(时钟)。

  2、(课件一)师:对,你们真棒,是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数字是多少到多少?他们是怎样排列的?(从右向左顺着排列的);最上面的是数字几?最下面的是数字几?12和6是不是相对应?右面的数字是几?和3对应的是数字几?这个短的针叫什么?(时针)这个长的针叫什么?(分针)

  二、认识整点钟。(课件二)

  1、师:今天小兔和乌龟要来一场赛跑比赛,想看吗?

  师:看,小兔变成分针,乌龟变成时针,它们在终点站好,终点在数字几上?(12)比赛开始:

  (课件)小兔从终点12开始,从右向左跑了一圈,又回到12上,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2跑到1上),乌龟跑了多少?(跑了一棵树的距离)。

  2、好,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跑到2上了)又跑了一棵树的距离。再跑,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又从哪儿跑到哪儿(从2跑到3上了)。

  3、你有什么发现吗?(每次小兔跑一圈,乌龟都跑一格)。对,当小兔跑一圈时,乌龟都跑一格,这就是一小时,也就是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格,这就是1小时。

  三、学习记录时间。(课件三)怎样将小兔和乌龟赛跑的时间进行记录?我们再来看一遍。(记录时间)整点钟是怎样记录的?小结:整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四、玩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时钟的认识。

  师:今天小兔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种,我们来和这些钟做游戏,好吗?现在你的钟是几点?(11点),好,我想走到12点钟,怎么走?将分针从右向左顺着走一圈,时针怎么样?(时针走到12上了),你有什么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对,时针和分针重合了,都在12上,这是几点?好,再走,我想走到1点钟,怎么走?(是不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了一小时);好,现在我想走到3点钟,怎么走?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要走两圈,时针才能走到3上);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走到几点?我们大家一起走走看。

  五、幼儿游戏,介绍游戏玩法,体验对整点钟的认识。

  师介绍游戏玩法:刚才是小兔和乌龟玩赛跑游戏,它们想邀请我们也来玩一玩。看这是为我们准备的钟面,我们先要将数字摆好,一起说说怎样摆?篓子里有兔子和乌龟的`图片,贴在身上,帖小花的是裁判员,由裁判员发出指令(说几点钟),兔子和乌龟要一起走。(先请一组小朋友来玩一下)(幼儿游戏)

  六、了解时钟有什么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整点钟,知道钟面上有1到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我们学习和认识了时钟,那时钟有什么用呢?

  (课件四:图)这是明明一日生活图,看看明明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幼儿自由表述)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呢?

  小结:时间很重要,他会提醒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能做到吗?

  活动反思:

  今天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认识时钟。时钟的认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在本节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幼儿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分针走几圈时针就走几格就是几小时。同样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会时间的记录方法,幼儿学得很轻松,也很感兴趣。只是在游戏环节中为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我尝试让幼儿自己摆钟面上的数字和分针、时针,然后再游戏,所以游戏的时间比较长,这有待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安排活动的时间?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感知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 对磁铁的特性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大记录纸、环形磁铁玩具。

  2.学具准备:环形磁铁、红蓝背心各6件、磁铁玩具人手一份。

  3.认知准备:幼儿有玩过磁铁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发现磁铁的特点

  ——你们有没有玩过磁铁?知道磁铁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今天我带来了一块磁铁,你发现这块磁铁长什么样?(出示环形磁铁)

  (二)制作玩具,感知磁铁的特性

  ——你们看,他们有没有吸在一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瞧,他们还会跳舞哦!不管我怎么碰,他们就是不吸在一起,神奇吧!

  ——请你也来试试看,让你的'磁铁在小棒上跳起舞来,并想一想为什么磁铁

  宝宝不吸在一起了呢!

  l 重点观察指导:

  (1)幼儿是否能通过探索完成制作。

  (2)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在思考的基础上调整;调整仅仅是出于无意识的摆弄,还是有意识的发现。

  (3)引导孩子再重新试试的时候,孩子是否开始有意识地制作,孩子是怎样解释磁铁跳舞的原因的。

  l 分享交流

  ——看看这些磁铁都跳起舞来了吗?

  ——你们是怎样让磁铁跳起舞来的?(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和记录)

  小结:当蓝色碰到红色的时候会吸在一起,蓝色碰到蓝色会分开来,红色碰到红色的时候会分开来。

  l 幼儿体验

  ——想不想再去试一试?(幼儿每人三块环形磁铁)

  ——那我们再去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让磁铁宝宝都跳起舞来。

  (三)模仿磁铁,体验磁铁乐趣

  ——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磁铁呢?(穿蓝红小背心)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能够简单的对垃圾分类方法。

  2. 教育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废物,有关垃圾危害的图片,自制小型分类垃圾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区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这个垃圾箱和我们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循环的垃圾。)

  2、你觉得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三、认识“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会把它们填埋掉)

  2、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四、幼儿操作,分类投放垃圾

  1、垃圾分类投放很重要,这儿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请幼儿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到垃圾箱里。

  3、集体检查投放得对不对。

  五、活动延伸

  咦,那废电池呢?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让我们回家找找,还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寻求解决的方法。

  2、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赤潮前后大海的景象;家用洗涤液及工厂排泄物对大海的污染。

  2、活动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布置主题墙,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比较赤潮来之前和赤潮来之后大海发生的变化。

  1、欣赏赤潮来之前的景象。

  提问: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2、观赏赤潮来时和之后的景象。

  提问:现在海水和刚才有什么变化?(变红了)

  海水大片变红的现象叫什么?(赤潮)

  赤潮来后,你觉得大海还美吗?为什么?

  (二)了解赤潮的成因。

  1、赤潮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浮在海面上的`红色水藻)

  2、这些水藻为什么会繁殖的那么迅速,形成赤潮?(集体讨论)

  集体观看课件:赤潮的产生是与人们使用的洗涤液和工厂的排泄物分不开的,它们磷含量非常高,大大促进水藻的繁殖,从而形成可怕的赤潮。

  (三)、了解赤潮的危害。

  1、赤潮会给大海带来哪些影响?

  2、赤潮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3、赤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赤潮本身是有毒的,另外水藻需要大量的氧气,致使海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四)、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赤潮的发生?

  (五)活动延伸:

  设计宣传画:《让海水变蓝》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鼓励孩子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本活动就是较典型的让孩子探究力学现象的实验课。摩擦现象孩子都看到过,也都感受过,但孩子不一定能觉察到。本活动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孩子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体验探索发现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

  活动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准备:塑料管、PPT、实验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拔河比赛

  导入活动

  意图:通过拔河比赛,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出示一根塑料管请两位力量悬殊的幼儿进行两次对比拔河比赛(一次塑料管一端涂洗洁精,一次不涂)

  2、师:两次比赛,第一次,大个子失败了,第二次却胜利了,是什么帮了大个子的忙?

  3、小结:原来是手和棍子之间的力在变化,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好吗?

  感受摩擦力

  寻找摩擦力

  意图: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条件,从生活中寻找摩擦力。

  1、师生实验感受摩擦现象

  手移动的时候,和桌面接触,感到比较费力的现象就叫摩擦现象,桌面阻碍手掌向前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产生

  接触——运动

  3、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

  4、小结: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也经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设疑探究

  实验验证

  意图: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课件展示两种生活现象)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现象1:当你推箱子时,为什么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

  2:为什么下雪天汽车的车轮裹上铁链?——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幼儿实验验证。

  4、交流探究结果:你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5、小结: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物体越重,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意图:通过课件展示,拓展幼儿敢于摩擦力的相关经验

  拓展经验

  活动延伸

  1、摩擦力无处不在,它有可爱的一面,也有不可爱的一面。(课件演示)

  2、介绍两个关于摩擦力的小实验“你拉得动吗?”、“筷子提米”。(备选)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8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10-3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3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07-24

[优选]科学活动教案07-24

【精选】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4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7-23

(必备)科学活动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