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4 08:44:2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经典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获取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讲述出来。

  2、对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放大镜、观察记录本、蝌蚪实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老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又多了谁?(小蝌蚪)

  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它长着什么样?

  幼儿可能答:小蝌蚪长着一个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一条长长的尾巴。

  二、通过观察、记录,认识蝌蚪

  1、教师问:你们想不想仔细地看一看小蝌蚪?

  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镜,一本记录本,让幼儿先观察小蝌蚪的不同动态,再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

  评析: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找出小蝌蚪几种不同的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老师: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谁?

  幼儿可能答: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老师追问:你们知道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评析:

  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

  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青蛙的过程。

  老师重点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可能答: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越缩越短,腿越长越长,还有脚趾呢。

  四、动手操作,再现奇妙的生长过程

  1、集体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长图

  评析:通过动作制作再次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印象。

  五、延伸活动: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活动中可安排让幼儿续编故事。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听辩各种铃声提示音的能力。

  2.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度。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铃声。

  活动过程:

  1.听辩各种铃声让幼儿分别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小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说一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比如:车铃叮铃铃,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快让开!";门铃叮铃铃,就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快开门吧。"等等。

  2.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做模仿动作。

  3. 听听学学家里的'门铃声,按按听听不同音乐的门铃,跟着音乐进行模仿。

  4. 做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

  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按门铃或拍手。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按按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了可人家。在椅子背上,边按门铃边唱"叮咚"。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转动一下椅子,表示开门,把凳子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最后一句"叮咚"两人互相按一下对方的鼻子。

  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 家里的声音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洗衣机"隆隆"的转,它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压力锅"呜呜"的叫,告诉我们:"粥煮好了!";吸尘器呼呼的开动了,它把灰尘都吃进肚子里;电话"铃铃"的响起来,也许是妈妈打来的;收音机在"啦啦"的唱歌,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跳舞;音乐铃"叮叮"的响着,嘘!娃娃在睡觉呢!

  附儿歌:

  铃儿响叮当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 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吧。 门铃叮铃铃,请问找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挡住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2、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重点:是了解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被物体挡住了。

  教学难点: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大白布一张,电灯,手电筒等光源,玩具手偶若干,选择有阳光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设置情景,对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动物手偶放在白布后边,用手偶对话,并制造出影子)教师出示一个手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嗨!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们是谁吗?(引导幼儿发现影子)

  幼:......

  二、基本部分

  (1)捉迷藏游戏,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是小白兔的呀?刚刚他明明躲起来的呀?"(引导幼儿发现并能说出影子)。

  2、教师拿出动物手偶,师:“小白兔呀还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们小白兔玩游戏呀?”“小白兔呀!想喝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起来。”

  3、(教师在幼儿把眼睛闭好的时候,把小兔手偶放在白布后边,并把白布后边的电灯关掉。)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开始寻找小白兔了,小朋友们知道小白兔在那里吗?"(教师在幼儿寻找的时候把白布后边的灯打开又关上,反复两次玩游戏,幼儿自由发言,引导幼儿说出有光的时候能看到小兔的影子,没有光的时候,影子也消失。)

  4、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5、教师小结影子的形成:当物体挡住光线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引导幼儿认识影子,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被物体挡住了。)

  (2)魔术变变,有趣的影子

  1、师:“小朋友们知道怎样才能变出影子吗? 小朋友们会变了吗?小朋友们都会变什么呀?现在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我们一起来玩魔术,变影子。” 幼儿自由操作实验(每两个幼儿一组拿一把小电筒,鼓励幼儿自由交谈,分组请幼儿自由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物体的影子,引导幼儿观察电筒位置不同时候,影子的位置是否相同,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想一想,说一说,寻找有趣的影子

  1、说一说,刚刚小朋友都寻找到了那些东西的影子呀?

  2、想一想,小朋友们都在那些时候看到过影子,在那些时候没有影子?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些什么影子?

  3、看一看,当光线的方向不同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有没有变化,都有一些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出来。

  4、教师小结: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结束部分:

  1、教师提问,加深幼儿对影子形成的了解,并能大胆的说出,当光被物体挡住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影子会随光线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2、与幼儿一起到活动室外玩踩影子的游戏和藏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用什么方法可以吧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桥墩、桥梁、塔柱、拉锁等桥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在决定桥面强度的因素,了解桥的发展史。

  2、能提出想知道的关于桥的问题,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收集桥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调动幼儿关于桥的已有经验。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桥?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的发展史的话题。

  师:这是人们最早造出来的`桥,叫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师:为什么人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独木桥呢?

  教师出示石板桥图片。

  讨论:独木桥和石板桥哪个更坚固?为什么?

  教师出示石拱桥图片,请幼儿比较石板桥和石拱桥。

  教师出示铁索桥、斜拉桥、悬索桥的图片:这些是人们后来造的,看看桥面是靠什么架起来的?为什么不造成拱桥的样子呢?

  3、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将幼儿提出的问题逐一在黑板上用图示记录,并和幼儿一起商量获得答案的途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必备)科学教案07-24

(必备)科学教案07-24

(优选)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精品)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