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9 08:48:1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共四篇课文.从文体上看各具特包。《黄鹂》是篇寓情于物,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咬文嚼字》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杂文::;宽容>序言》是一篇序言形式的散文,但又有很强的哲理性:《我和地坛》是篇饱含感情的回忆性散文。文体的选择是与其内容及写作目的'密切相关的。

  2.本单元的课文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语言情感,都有直得仔细体会和分析评价的地方。

  3.本单元的课文记叙、抒情、议论手法完美结合,抒情性语言感情真诚质朴,议论性文字论证充分深刻,很值得学习借鉴。

  4.本单元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是对作品做客观分析评价,并学习借鉴吸收。

  2.体会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文体.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

  3.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揣摩浯言,深人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学习语言的简明、得体、生动,并做简要分析。

  5.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方面的修养。培养精益求精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而对课文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在阅读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

  2.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二,是引导学生在对谭文进行分析浮价的基础上去借鉴吸收。从而养成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本单元教学难点是学生个人学识和经历方面的限制会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一个人的认识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火而影响对作品的.评价、借鉴.因而要从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上细心揣摩。

  4.每课教学难点:《黄鹂》是一篇具有象征意艾的散文.用象征手法来说理。身蓄生动,值得借鉴;《咬文嚼字》是一篇文学论文,怎样使用浯言才算恰当、得体,要从思想情感上把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知道其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字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学生说一说对印度的印象。(可能答案:人口众多、贫困??)

  展示照片,让学生说说对该图片的理解(什么内容、怎样的生存状态、由此的联想等)。

  总结学生所述,归纳出共同关键词,可能有:家、在路上、前方等等。 介绍照片背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的摄影师拍了这张

  照片,取名为《前方》,曹文轩先生看了之后,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了这篇摄影散文。(板书:

  题目、作者) 介绍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摄影文学的一种,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

  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表现,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

  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鉴赏时主要抓住2个特点:1.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

  真的再现能力;2.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二、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全文并思考:1.文中哪几段直接写照片上的内容;2.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内容;3.全

  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直接描写照片内容:第1段、第12段(第8段稍有提及);

  2.其余10段均是由照片展开的联想以及作者的感触

  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

  照片切入,引出下文

  中间10段展开联想 展开联想,抒发感触

  第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二)研读文本,分析重点难点

  A.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展开联想这一段用了大篇幅的手笔,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我

  们来逐一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里讲到: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说明了人们有离家之举,

  那么人离家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吗?

  明确: 3、4段)迁徙的习性 离家原因:(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5段)外界的诱惑

  (第6段)无奈的选择

  7段)前方的诱惑

  克制不住的体现:

  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第3段)

  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

  喊:走啊走!(第5段)

  B.作者点出了人有离家之举,也说明了离家的原因,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让学

  生阅读7-10段,并分析。

  明确:

  前方召唤

  思考:“前方”的含义——理想

  行在路上

  “苦”(第10段):拥挤不堪的车、坑洼不平的路、抛锚无法修复(皮肉之苦)

  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精神之苦)

  人生之路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实质上”三个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它限定了是从本质上说。因为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

  一定都是“苦旅,正如文中作者所举的例子:坐游艇、飞机、火车等等,但从本质上讲

  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

  还是一场苦旅。因此不能去掉。

  精神苦旅

  C.有钱的人也好,没钱的人也罢,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个悲剧,那么这悲剧又

  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总想到达目的地而不能到 理想难以实现

  人的悲剧性实质(第11段) 在外思家

  无法还家 精神无法寄托

  还家无家

  这里面四个“家”,分别有什么含义?

  前三个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家,而最后一个是指精神家园。

  小结:

  三个重点词

  前方:在这儿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在这里不单单指现实中的路,更指人追求前方的过程,指人生之路。

  家:既实指现实生活中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人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栖息地。

  三个关键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回顾全文,领悟反弹琵琶

  A. 反弹琵琶

  这个专题呢称之为“月是故乡明”,也就是思家怀乡的意思,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写去前方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

  明确:

  文章表面上虽是写离家写远行,但是人去前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的寄托,追求精神家园。因此,这篇文章自然是可以放在这里的。曹文轩的这种写法被称为“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优点:突破传统思维,立意新颖,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

  B. 虚实结合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因此文中既有对照片的真实描述,还有作者的联想。

  本文中除首尾两段是直接对照片进行描述外,还有第八段中的“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第十段中“拥挤不堪”、“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和茫然。” 等。

  虽然作者对照片的描述虽不是很多,却很传神 ,更重要的是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以自己充满悲悯之情和深刻人文关怀的文字阐释了人生哲理。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使这篇摄影散文没有被摄影作品所束缚,更没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朗读水平。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由关键字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字词并会写,理解词义,读顺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读懂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作者身上得到启示,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养成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朗读水平。

  2、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由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2、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词,试着阅读全文,并搜集相关名言、事例。

  一预习探究

  1、教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钟表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问:大家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

  认真听并回答,交流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

  重点指导:“梭”是平舌音,可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如“俊”“棱”;“若”不易读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音。

  3、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4、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不好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生字要读准字音,同桌可以交流。

  三品读领悟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我把什么当做一个谜?

  爸爸对“我”说的话

  2、“我”怕什么?

  “我”对爸爸说的“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话感到不理解,感到害怕。

  3、“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这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去观察。通过观察,“我”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时间赛跑

  4、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5、作者“和时间赛跑”胜利后的心情怎样?当“我”跑胜了时间,提前回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什么?学生再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俏皮。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为基础,旨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根据课文语言表达亲切自然、生动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带学生做一次踩影子的游戏,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再回到课内交流。

  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对影子有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回到课内交流,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空间,热烈的教学气氛为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信心和成就感。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预设:

  (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

  (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摘葫芦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导语: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游戏情境,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1)预设:

  生1: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狗”,反犬旁加“句”就是“狗”。

  生3:我会编童谣:又来了一横和一撇,就是朋友的“友”。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左”和“右”,朋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换成“工”念“左”,换成“口”念“右”。“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生5:我还找到一对反义词,“前”和“后”也是反义词,我在前面,×××在后面。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

  (3)学生继续汇报。

  预设: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教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他(她、它)”呢?

  (5)教师追问:你怎样记住“朋”字?

  预设:两个“月”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我就这样记住了“朋”。

  (6)学习新偏旁“月”。

  导学: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学习女字旁。

  导学:这节课还有一个含有新偏旁的字,谁找到了?请学生观察“女”字与女字旁的区别,说一说“女”字做偏旁时笔画有哪些变化?(横变成了提,与撇相接后笔画不出头。)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好”: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4.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5.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为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请在小组内试试。(组内互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影子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在”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左”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字右下方是“工”字,“在”字右下方是个“土”字,“在”字比“左”字多一笔竖。)

  2.教师示范“在”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在”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强调第三笔是竖。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练写。(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了“在”字与“左”字的区别,强调了学生书写时的易错之处,避免了学生写错字现象的发生。教师示范板书“在”字的笔顺,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小小擂台赛。看看谁学字词学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1)游戏:开火车。(看拼音读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影、前、后、黑、狗、左、右、它、好、朋、友。先带拼音读生字,再去掉拼音读生字,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游戏:捉迷藏。(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中的场景,许多小动物被树丛遮住了一半,在露出的一半上写有本课的生词。(影子 左右 小黑狗 好朋友 前后 它们)

  导学:小动物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能找到它们,并读出它们身上的词语吗?指名读词,学生读对了,隐藏的小动物就从树丛中走出来。

  2.过渡: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习汉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不断地复习中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学生读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预设:影子真有趣,像个小黑狗一样在自己身前、身后转。

  影子就像小狗一样跟着“我”,“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有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阳的动画并配乐。一位小朋友在小路上走着,他的影子跟着太阳变化。

  (3)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①谁能读得更好。(指一名同学读。)说说你打算怎么读?大家还能帮他想想好主意,让他读得更棒吗?

  ②鼓励学生读课文:有了大家齐心协力出主意,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了!试一试吧!

  ③教师及时评价。

  预设: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像小黑狗一样的.影子,太可爱了!

  ④全班一起来读读这么可爱的影子吧!

  (5)教师导学:你能学着这种句式说一说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式:

  ①飘落的树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上的太阳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生读“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预设:因为有了影子,就像有了一个新朋友。

  影子还会陪“我”,“我”就会感觉好玩了。

  (7)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8)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9)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习。

  4.质疑:想一想学习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预设: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过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动画,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教师旁白:

  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儿它就到哪儿。

  影子紧紧跟着人,不分离,就像好朋友一样,常常陪着我。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

  预设: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

  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影子是追不上的。

  我们可以做手影游戏……

  7.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看动画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指导学生试背课文: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设计意图: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边读边演,学生在读中放飞激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直观地体验到影子的变化,结合生活经验,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们是谁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后、好、我”。指名认读、组词。

  3.学习生字“我”。

  (1)指导学生观察“我”字,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明确书写顺序。

  (2)教学新笔画“斜钩”。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新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我”字。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我”,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生字“后、好”。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5.引导学生观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哪一笔最容易错?

  预设:“后”中的“口”不与撇相连接。“好”字的第三笔是“提”。

  6.练写评比。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7.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设计意图:学习写字,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养成观察习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后、好、我”的笔顺,用动态的书写让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更好地达成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写好每一笔,每一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学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画影子。要注意太阳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设计意图:做手影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画影子将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的常用方法。课中可以创设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如,从对影子的有趣出发,个别读、评议读、男女生比赛读、范读、讨论读、组与组之间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带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2.合作互助,理解感悟。请学生先看完动画,再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激发了探求知识的热情。学生回答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还说到“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影子是追不上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手影游戏”中,进一步扩展体验,理解影子现象,为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提供平台,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出示课件2】

  _、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现代新诗,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新诗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有什么高见吧!【出示课件3】

  小雨: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小博: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出示交流内容,找出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学习和概括新诗的特点。

  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雄”着新绿。

  小如: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出示课件4】

  (1)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2)诗歌表达诗人独特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3)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感情。

  (板书:新诗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

  4.小练习:

  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几首新诗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示例:【出示课件5】

  从《绿》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甘海的思想感情。

  A《白桦》的"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借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前鼻音“渊、韩”,后鼻音“孟、仲、龚”。

  2.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板书:认识古代文人)

  3.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

  7、8、9、10、11、12、13、14】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o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称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352或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混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o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字瑜(se)人,号定庵(an)o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群山馆,又号羽球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解了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了几个古代文人,认识了10个生字。请同学们课下再好好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2.仿照例子写诗歌。

  3.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来认识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二、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板书: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

  1.出示:【出示课件16】得更具体、生动。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

  身雪花。

  白雾与远天晴天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

  苍,一碧万顷。

  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部分。

  3.说一说,这些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短语。

  4.这些描写颜色的短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颜色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生动。)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表示颜色的短语的句子?

  示例: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出示课件17]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这些事一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是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1.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总结:加点的部分是结构相同的“的”字短语。

  (板书:仿写新诗"的'”字短语)

  2.仿照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

  这些事一

  是永远不忘记的画面:

  阳光下的花园,

  浓浓的树荫下,

  奶奶的故事。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出示课件19】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一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

  的勇气。——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

  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教师讲解:

  (板书:关于诗歌的名言)

  4.小组内交流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1)第一句,朱光潜是说诗歌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

  (2)第二句,艾青说的是诗歌的作用,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3)第三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的是诗歌能够表达情感,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

  (板书: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

  5.把这些名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6.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

  语文园地【出示课件20】

  现代诗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认识古代文人,学习生字

  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细致、具体、生动

  仿写现代诗:“的”字短语

  关于诗歌的名言: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交流展示了诗歌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识字加油站"了解古代文人,学习并积累生字。“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积累表示颜色的短语,了解如何把复杂的颜色表达清楚,其二是根据片段仿写诗歌:让学生先感知,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这些诗歌片段的精妙。“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讨论交流大意,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语文教案 篇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需要训练的内容也很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习惯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养。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卡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文这门课学得更好。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小朋友,你们想要吗?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巡视纠正。

  四.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来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图3: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

  3.看图5: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

  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

  五.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设计:

  一.观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

  出示几条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课外书的习惯。

  5.看图2

  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

  7.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图书馆.阅览室挑选.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精心地挑选自己喜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认真地阅读,他们都非常的安静。有的小朋友读到有趣的内容就轻声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与同学分享。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教后记:

语文教案 篇8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第一课时 —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1、导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在读音上都别具一格。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2、揭示内容。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提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翻到教科书第43页。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

  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4、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字谜组;第二组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汉字起源组)

  5、“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 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3)了解汉字的趣味。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分工: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合理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讨论后,形成完整的计划;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朗诵、展览等。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实践,完成活动。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提示学生查找图书搜集。

  2、提示学生利用网络搜索。

  3、提示学生通过请教别人得到相关资料。

  — 第二课时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也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字谜的神奇吧。

  二、猜字谜。

  1、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5)提取画中的.信息: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

  (6)提取画中的信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3、小组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田;(3)立;(4)也;(5)休;(6)斗;(7)默。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至(4)是文字谜,(5)和(6)是图画谜,第(7)题是故事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写了许多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6、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

  (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

  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三、有趣的谐音。

  1、谐音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这种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④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⑤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以上六组是谐音歇后语,借助同音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①一连三座庙——

  ②石头蛋腌咸菜——

  ③霜后的萝卜——

  ④关公打喷嚏——

  宣布答案:①妙(庙)妙(庙)妙(庙);②一言(盐)难尽(进);③动(冻)了心;④自我吹嘘(须)。

  (5)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一组出题,其他组成员抢答。

  (6)小结:歇后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枇杷”和“琵琶”》。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4)拓展:小组派代表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四、有趣的形声字。

  1、默读《有趣的形声字》,概括形声字的特点。

  2、介绍:“星”和“凤”原来都是象形字,后来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蜀”和“祭”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3、交流: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说说它们的特点。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五、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此板块中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两个内容让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语文教案 篇9

  1、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照样子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2、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了解书信。

  1、如果要与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交流:打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写信、发短消息等。)

  2、板书课题:信

  你写过或者看到过信吗?信是用什么写的?自由交流。

  3、出示一封信,简单介绍信并小结: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了写信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学习诗歌第一小节:指名读。读出兴奋的心情。

  (二)初读诗歌,学习词语。

  1、观察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借助课后音节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反馈:

  (1)字词:指名读词语,指导“巢、雏”的读音与书写

  (2)抽读课文。

  3、指导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学习2-5节。

  1、复习默读要求。板书相关要求。

  2、默读课文第二节,学会写信后,作者替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3、默读并完成填空。

  我想替()给()写信,信中说:()。

  4、变换句式练习说话:因为(),所以我想替()给()写信。

  板书:雏鸟妈妈回巢

  5、朗读第2节。

  6、默读其他小节,选一节填一填。

  7、自学后交流第3、4、5节。

  板书: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他的伙伴

  树他的朋友

  (1)随机理解“风平浪静、姹紫嫣红”。

  (2)把词语补充完整。(课后练习)再说几个。

  8、有感情地朗读2-5节。指导背诵。试背。

  (四)学习第6节,体会句子的含义。

  1、指名读第6节,读后质疑。(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

  2、交流问题。

  3、总结: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说出心里话,能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这正是写信的妙处。

  (五)读全文并仿写。

  1、读全文。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律。

  3、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评出最佳小诗人。

  板书设计:

  1、信

  雏鸟妈妈回巢(家信)

  花朵蜜蜂采蜜(邀请信)

  大海小船扬帆远航

  云伙伴灌溉森林(勉励信)

  树朋友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默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二星: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星: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

  反思:

  2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词语,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课题引入。

  1、出示茉莉花图片,音乐轻声播放《好一朵茉莉花》。

  2、揭题:学习“茉”,交流字形。

  3、看图并结合课外知识了解茉莉花。

  4、看看文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5、抽读课文,正音。

  6、交流,学习生字“蕾、绽”。

  7、默读写茉莉花的重点句子,在描写它特点的词语上作记号。

  8、学生交流。

  9、归纳板书:洁白无暇似雪如玉

  浓郁醉人

  绽开张张笑脸

  10、指导朗读。

  11、尝试背诵。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心情。

  1、读2、3节,思考: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者句子。

  2、交流板书:

  焦急地盼望

  不再关心了

  惊喜

  3、指导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4、选词填空。

  (四)总结全文,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总结:养花给人带来喜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

  3、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4、写话: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板书设计:

  洁白无暇似雪如玉(色)

  2、茉莉花{浓郁醉人(味)

  绽开张张笑脸(形态)

  焦急地盼望不再关心了惊喜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背诵第4小节。

  二星: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反思:

  *3.我画什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9个生字;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认识以对话的形式为主的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画入手,激情激趣

  1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出示第一节。

  2轻声读第一节(指导朗读:多带劲啊!)

  3欣赏“神笔马良”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感悟体验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从《神笔马良》这本书引入过来的。

  2初读课文,想:课文写写了哪几个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3出示学习建议: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各自读文交流收获

  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4大组交流反馈

  5指导朗读

  训练1:词语部分(小试身手)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

  一本正经眉开眼笑无可奈何吞吞吐吐

  (出示练习)

  训练2:说话:学了课文,我感触最深的是——

  6假如有一支神笔,但只能画一次,你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7感悟小结,体会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

  三、从说到写,学习表达

  1假如你有一支神笔,只能画一次,你最想画什么?再看文中大家的心愿。出示“心愿部分”2说说你的心愿,动笔写。

  板书设计:

  3我画什么

  卷发的小曼

  戴眼镜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

  二星:积累描写表情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写下你的心愿。

  反思:

  古诗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识2个生字“慈、毕”。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与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颂读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促情,引入课题。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花或者荷叶吗?(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同学们说的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看吧。(出示动画:西湖六月的美景)

  师介绍西湖:

  师:西湖,是一首美丽的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古诗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生字:“慈”上面部分比较难写。指导书写,有爱心的人是很慈祥的,所以慈是心字底。

  齐读古诗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知意境

  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2、读通古诗:(指名朗读、齐读)注意正音:慈、毕

  3、读懂古诗:

  (1)能说一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学习第三四句:

  师:是啊,无边无际的荷叶一片碧绿能不美吗?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呢?(生答:接天、无穷碧)板书:莲叶无穷碧

  师: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画面。

  (2)师: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师:那你们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映日、别样红)板书:荷花别样红

  从课题中的“晓”字我们知道,当时的什么时间?(晓:早上)

  所以“映日”的“日”——就是指,早上的太阳(也就是朝阳)。

  师:“映日”的意思也就是在朝阳的映照下。

  “别样红”说明这荷花——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红

  师:瞧,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一二句:

  师: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么美丽清新的画面就发出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句。

  齐读、指名读

  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三、想象画面,赏读悟境。

  师:同学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1、早上,太阳出来了,杨万里和友人走出净慈寺。在湖边,诗人看到这满湖的荷叶荷花,不禁诗兴大作,脱口而出:(学生朗读古诗)

  2、他们边走边欣赏。杨万里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湖中一朵开得正艳的荷花,激动地对学生友人说:(学生朗读古诗)

  3、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林子方渐渐走远了,他还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正在向他挥别的杨万里,看看荷叶荷花,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这首诗:(学生朗读古诗)

  4、看着友人远去的背景,此时的杨万里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你能把杨万里此时对朋友那种不舍眷恋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生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从标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从内容上来看这

  是一首写景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

  (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的荷叶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或许正是杨万里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吧!同学们,请用上你的声音、表情和动作一起来诵读这首古诗吧!(生齐读)

  四、课外扩展,布置作业

  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含义。老师向大家推荐几句写荷花很出名的句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3、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清.曹寅《荷花》)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通畅地朗读课文, 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

  2.能从关键语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虚实相间写法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描写的几个场面以及作者的真实的感受,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体会,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们可以伴着音乐尽情畅谈当你遥望星空时的遐想和感受。(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1)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师生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发言是否有丰富的遐想,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表达也很有感情,说明你们都是感情很细腻的人,对外界事物有着敏感和好奇,这都是很可贵的品质,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和美好。

  充满激情诵“繁星”

  教师指导语: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他把自己对繁星的感悟写在了《繁星》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为了让我们也能分享巴金的这份激情,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看看是谁最能走进巴金青年的心灵,感受到星空的那种美妙。要求:分成小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然后进行组内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推荐一个代表,到大组进行朗读展示;另外,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点和打分,最后选出最佳朗读者。

  (1)学生分组朗读、评议、推荐代表。(朗读前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朗读的有关知识,比如重音、节奏、停顿等。)

  (2)大组朗读展示,学生评委打分评点并推选出最佳朗诵者。(学生朗读时可以配上音乐,评委对每一位朗读者从感情、声音、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3)教师总结: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都被文章的美好的意境陶醉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中,享受着美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看来好的文学作品确实要多多诵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学的美好世界。

  (4)教师颁奖。(根据班级实际,可分别设一、二、三等奖或设最佳音色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朗读处理奖、最佳情感奖等,适当给一点小奖品。)

  仔细研读析“繁星”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聆听了几位学生的深情朗读,我们已经陶醉在夜的梦幻中,仿佛看到了那一片灿烂的星空,仿佛捕捉到了作者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再细读文章,研究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的画面的。

  (1)学生读书,思考,填表。(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2)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可以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填的表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评点,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完善表格内容,所填内容大意对即可,但是如果学生填的词语准确精彩的话,老师要及时肯定,并且说明这样用词的效果。)

  (3)教师进一步启发讨论:三次看星星,每次的侧重点是有什么不同?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先让学生思考若干时间,再讨论发言。)

  明确:第一次侧重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第二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伙伴关系;第三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答案允许有不同,只要能看出作者写作角度有不同就行。

  点点“繁星”驻我心

  教师指导语: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下面请你找出这些描写,细细品味,说说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然后,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渐渐的……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字数150左右。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文字。(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朗读并且说说写作的体会。)

  (4)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看学生写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看虚实相间的写法运用得是否自然合适。教师尽量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星空》,领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种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怀,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了一个热切的期待,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课后学习

  1、描述一段你曾经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写出你的感受。

  2、查阅有关星空知识的书籍,了解有关星空的科学常识或神话传说,写一个有关星空的小论文。

  【教学总结】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体感知,运用对比,理清结构

  上课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了解了本课的一些背景知识后,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小节,写了作者几次看繁星?而后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这三处的星天时,三小节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利用表格理清课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品味语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读

  本文语言优美,因而在教学中,我从朗读着手:1. 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最美的句子,读出感情。2. 揣摩语言并交流:这句话美在何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通过对语句的揣摩,进行比较阅读,明确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作用,找出文中运用这些修辞的语句,加以品味。让学生深刻理会这些拟人句、比喻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而并不是简单的理解分析。

  三、积累运用,进行仿写。

  小练笔: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字数在50字左右。

  回过头来看整堂课教学,自己感觉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整堂课的教学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己是新教师生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在前面的课文分析时,留给学生读中品味的时间不足,以至于对文本的把握欠缺。

  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通常都是后上课的班级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这可能是新教师对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不够熟悉的原因。另外,在设计教学时,我总是生怕遗漏知识点,所以每次上课都会把许多的内容放到一节课中讲。这就导致了我的课像是在走马观花一样,只是填鸭式的讲授。这样短短45分钟,学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学透的。因此,我觉得每节课可以挑选一到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要舍得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

  也许缺憾本身就是美的,这里的缺憾是为了弥补下次的完美。这次的语文组内研究课,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需要有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剖析文本,广泛阅读;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12-17

语文海滨小城教案02-14

语文的教案15篇04-21

小学语文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