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2 09:33:4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 篇1

  语文教案-奇妙商店

  语言活动:奇妙商店 (中班)

  要求:1、在感知故事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及表述帮助小动物变废为宝的办法。

  2、萌发幼儿变废为宝的意识。

  准备: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东西布置成奇妙商店,桌面教具,若干废旧材料。

  重点:理解故事

  难点:合理想象,并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流程: 操作要点

  参观“商店”

  引 起 兴 趣

  1、带领幼儿参观“奇妙商店”。

  2、介绍故事名称。

  1、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桌面教具,插问:

  (1)大象伯伯把小猪的西瓜皮变成了什么?西瓜皮还能变成什么有用的东西?

  (2)大象伯伯会把酸奶瓶变成什么有用的东西?

  讲 述 故 事

  感 知 理 解

  2、讲完故事提问:大象伯伯为什么要开这个“奇妙商店”?

  教师小结:大象伯伯开了“奇妙商店”后,小动物们再也不乱扔废物了,这样做保护了小动物周围的环境,而且小动物们把废物拿到“奇妙商店”大象伯伯还能把它变成有用的东西。

  1、

  想 象 创 造

  能 力 迁 移

  创设情境,看看讲讲小动物拿来的废物。

  2、提问:你帮助小动物把废物变成什么有用的东西?(幼儿商量)

  3、个别幼儿讲述。

  4、教师小结:废物并不一定没有用处,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变废为宝。

  5、布置任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课时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雪孩子、雪人、雪娃娃……)

  2、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3、“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

  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边播放插图,师一边范读,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观察,这篇课文和别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图多,没有拼音。)

  3、看书有几幅图,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图文对照,练读图旁的句子,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4、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弄懂所画字的读音。(问老师、问同学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在家里可以问爸爸、问妈妈、以后学会了查字典,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5、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思考感悟

  1、从小组中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正音。

  2、同桌互读课文。

  3、说说通过刚才多次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由于课时紧张,这个环节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品味最后一句话。争取一节课结束教学。)

  4、小白兔还会回来吗?课件展示最后一副图。(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

  四、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播放课件读读说说,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表,逐个讲解写字的要点注意事项: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2、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六、作业布置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语文教案-我的呼吁。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3.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史怀哲的经历及其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已三十八岁,拥有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并正式取得了医生执照,同时你还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曾多次在欧洲巡回演出,拥有一大批乐迷,你会拋弃似锦前程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吗?

  我们的回答可能是不同的。但史怀哲的回答却绝对是肯定的。

  史怀哲,何许人也? 谁来介绍介绍。

  1.请学生介绍史怀哲,教师补充。

  2.本文是史怀哲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体现了他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请仔细阅读全文,理出他演讲的思路。

  二、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开篇直抒胸臆 ,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阐述这种伦理的内涵和特点:指出生命具有同等价值,要尊重生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分析人类生存的现状,指出“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而只有良善才是消除冲突和争端的最好的解决之道。——良善的`行为要求人类的互助,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使他们从艰难的生活和疾病中摆脱出来等。——然而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呼吁 “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文章的主旨:反对战争、清除战争的威胁、倡导和平和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的呼吁》。

  三、文章特色:

  1.针对性强。

  作者是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作这番演讲,他的演讲不是总结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是空发一些无关痛痒的空论,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二战结束后,人类并没有摆脱战争的噩梦,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的暴力行为,随时都会激起暴力的反抗,大国间为争夺世界霸权所进行的军备竞赛、原子武器对人类生命的威胁隐藏在人类表面上的平静中。可以说,这篇文章主要是讲给那些破坏和平,以及准备破坏和平的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和政治家的,是给他们提意见,敲警钟,针对性是很强的。

  2.逻辑层次严密。本文从尊重生命是拒绝战争的理论观点出发,层层推进论述,逻辑层次非常严密。

  3.本文语言特点:选用富有激情和哲理的语言。例如 “防治大众疫病的奋斗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因为从我们最初发现航线,到达他们的海岸以来,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犯下了许多罪恶。所以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在这段论述中,作者运用了“奋斗”、“永远”、“赎罪”、“罪恶”等词汇,改变文章语句的力度,增强了文章的情绪,感染了听众与读者。

  四、讨论:学生自由讨论感受。

  探究活动

  请看以下几例,根据要求作文:

  例一: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20xx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有预谋地把掺有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致使3只黑熊、1只马熊和1只棕熊受到严重伤害。当别人问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说:“我要测试一下狗熊到底有多笨。”出事前夕,他刚刚被本校保送为研究生。人们从他书架上看到的几乎全是诸如《线性代数》、《数学建模竞赛》和GRE复习资料之类的专业用书。

  请以关注生命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例二: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xx年1月15日凌晨两点,杭州姑娘林林从自己所住的五楼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死者母亲说,女儿是因为嫌自己胖才跳的楼。

  20xx年10月,湖州一名学生干部因为汗毛过长受到同学讥笑而服毒自杀。

  20xx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死亡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15岁至35岁的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

  请以“珍爱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例三:世界上什么最辉煌?有人说是财富;有人说知识;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生命……

  请以“世上最辉煌的是什么”为话题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然后同桌相互读一读下列词语,互教互助。

  倒塌 弥漫 腐烂 臭气 呈现 探测仪 废墟 液压钳 挣扎

  搜索犬 协助 属于 范围 狂吠不止 任务 载誉而归 闻名遐迩

  2、再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3、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一读,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展示地震图片,学生谈看后感受,老师介绍阿尔及利亚地震。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再次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引入课题,板书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阅读资料袋,了解中国救援队的相关资料。

  二、出示前置作业,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

  四、班内交流回报:

  (一)、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完成作业1)

  1、读生字条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及时正音。

  2、认读前置作业1中的词语(自由读、领读、指明读、齐读)

  3、说说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二)、完成作业2

  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发生了什么事、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来回答,指名汇报,其余补充。)

  (三)、讨论:中国救援队真棒!棒在哪里。 (划出句子,交流 感受,完成作业3)

  1、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当时气温高达 34 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 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 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 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 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2、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3、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探讨: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什么感激中国国际救援队?

  4、总结: “中国万岁!“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过渡: 是呀,爱是永恒的,爱可以超越国家,超越种族,不管我们的肤色如何,不管我们的语言是否相同,但是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五、拓展训练:

  老师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

  1、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日本救援的纪实报道。

  2、图片赏析。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出现在阿尔及利亚,世界各地哪里出现了危险, 哪里就有中国救援队的身影。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可敬的队员们说:

  4、教师小结:是啊,我们有很多话想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五、结束全文。 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呼: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组课文。这一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共有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

  2.揭示课题。板书:7鱼游到了纸上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同桌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不必要求说得过于详细。)

  4.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讨论课文的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段(第五—九自然段),讲这位青年如何画金鱼。

  第四段(第十—十四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有了更多的了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1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2.“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按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认真准备。

  2.讨论交流。

  (1)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表现在哪些地方?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为一体”是融合在一起的意思。聋哑青年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像他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专注。)

  (3)“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4)“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进行了准确描写,并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这些都说明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完成课后“读读写写”的练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说说“唯一”、“赏心悦目”、“一丝不苟”的意思。

  3.抄写词语,每个词语抄两遍。

  四、布置作业。

  预习《火烧云》。

  7 鱼游到了纸上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按照“移山”问题的提出,移山的过程,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

  四、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

  五、归纳通读全文,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的理解。

  七、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3、识字写字。认读本课生字。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形声字:霄、渤、痴、娥。“寡”的写法。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戏、少、急、气”五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描写“气、少”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复习声母j、q、x,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戏、少、急、气”五个生字。

  2、能拼读带有声母“j、q、x”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蜡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导入:一天清晨,母鸡妈妈带着它的宝宝们到草地上做游戏来了。有个宝宝名叫小黑鸡,可是,大家都叫他——小淘气。

  2、学习“小淘气”的“气”。

  1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横折弯钩”,教师当堂板书“气”字,重点指导“横折弯钩”的书写。并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本子上描一描这个“气”字,教师作巡视指导。

  2读词语:“小淘气”

  3、揭示课题,拼读“鸡”字的音节jī。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数小鸡》这首儿歌。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边听录音,边跟着指读。

  (二)轻声读儿歌,圈出儿歌中的生字。

  (三)读儿歌,随机学生字。

  1、学习生字“戏”

  师:小朋友,你们看,“戏”是由左边的“又”和右边的“戈”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就叫“左右结构”。想一想,我们认识的哪些字也是左右结构的。

  1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当场书写“戏”。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2、学习生字“急”,读词语:着急

  1鸡妈妈发现少了一只小黑鸡,心里可着急了。你们能不能劝劝它,让它别着急呀!(请学生轻声读句子)

  2谁来劝鸡妈妈,让它别着急呀!(指名读句子)

  3我们一起来劝劝鸡妈妈,让它别着急。(齐读句子)

  3、学习生字“毛”

  1正音,读词语:毛茸茸(máorōngrōng)

  2学生交流:哪些东西也是毛茸茸的?

  4、学习生字“少”

  1带读。2齐读。3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意思同“少”相反的?(多)4给“少”组词,再说出几个反义词。(大小、上下、左右、前后、黑白、高矮、长短……)

  三、朗读儿歌,尝试背诵

  1、师生合作读儿歌。

  2、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读儿歌。

  3、指名读。

  4、试背。(能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背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着书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句子:鸡妈妈和小鸡一起做游戏,发现少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黑鸡,鸡妈妈心里可着急了!

  2、看图拼读音节“jiā、xià、júhuā、húxū、jīqì”。

  3、照样子描写“气、少”。

  1教师通过板书把“少”的“先中间后两遍”的笔顺规则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一些基本的笔画笔顺。

  2学生当堂练习书写“气、少”,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空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启发。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就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2.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旅鼠的奥秘,并讨论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北极旅鼠的奥秘:

  (1)惊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敌;(3)死亡大迁移;……

  教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

  2.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略)

  (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3.插入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讲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这一奥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强,达到了骇人听闻地步了。

  教师渗透:同学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为了使我们现在的猜想更加有依据,我想,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去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猜想。找到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

  4.教师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旅鼠之谜》教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启示: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是因为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那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

  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

  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六、拓展迁移

  1.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七、总结全文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12-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热)语文教案07-27

【实用】语文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