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4 11:02: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把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游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

  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方法:以问题情景为中心,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习。

  一、问题情境

  师: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的数学问题。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分组讨论)

  二、建立模型

  1、分组研究讨论。

  学习要求:(1)讨论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

  (2)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结果。

  2、汇报交流,初构模型。

  师: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交流、汇总的基础上讨论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

  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

  情境呈现:几个几何体积木。

  你说我摆,同桌互相进行游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以随之增加,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

  三、解释应用

  1、 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正方体(正),圆柱(圆),球体(球)。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再用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其形状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2、 看一看,填一填。

  让学生自主完成。

  3、 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以分组进行。

  4、 看一看,数一数。

  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先协助解答。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 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 自选一场景,进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教学建议:

  1、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这学有所用。

  2、 关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强调理解和感悟。

  4、 力主营造一个宽松、和平、温情的学习环境。

  你说我摆

  右

  上

  下

  左

  课后评析: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7~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

  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3、例4和练习九)

  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课时安排:7课时

  (1)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p.48、49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

  二、学习新知:

  1、提前板书书上的4件商品的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

  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

  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

  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

  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

  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

  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

  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

  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

  (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

  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

  3.4-2.65 8-2.6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

  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

  (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

  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

  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布置作业:

  p.49第2题,p.50第5题

  (3)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提醒:竖式时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口算时更侧重整数部分和整数相加,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加。要看清楚数位。

  2、笔算:3.6-1.28= 7.18-3.6=

  学生列竖式计算,比较两个计算。发现前面一题要补0后再减,后面一题可不用补0。

  3、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教会学生用还原思想解决这类问题: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2、第9题。观察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

  分别计算: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这一天开始时与结束时,病人的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

  可按段数相差的格数,找到变化情况。

  相差不多的再通过算的方法来进一步确认。

  3、第10题。独立解答书上的问题,再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提问的范围:提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不要问如“哪个最贵?”之类的问题。

  4、思考题: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交流讲评。

  三、检查预习作业:

  对比练习: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学生看清楚位数再加减。

  四、布置作业:(略)

  (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52的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例题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题组练习:4.3+7 4.3+0.7 4.3+0.07

  观察后说说:(1)这组题有什么联系?(2)通过这组题,你觉得做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课前板书:水彩笔8.9元,笔记本3.6元,钢笔6.4元,三角尺1.1元

  问:现在我要每件商品买一份,需要准备多少钱?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题中的顺序,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

  观察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你准备怎样算?

  (由于有预习,所以不少学生都会考虑简便的问题。)

  板书简便的过程:=(8.9+1.1)+(3.6+6.4)

  =10+10

  =20(元)

  问:为什么这里要用“( )”?

  说说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复习加法运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题中哪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那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指出:运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我们的小数加法变得更简便。

  整数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整千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

  2、凑整练习:

  板书3.3,问:你能说一个小数和它凑成整数吗?

  (2.7,0.7,8.7……)

  问: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得完么?指出:我们只要看小数部分,和0.3凑成整数的是0.7。为了统一,我们就用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来继续凑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师依次板书上面的数,学生依次说出另一个小数,老师继续板书)

  观察完整的板书问:

  要凑整,你发现了什么?

  (看位数,位数一样多的才能凑整;看末尾,末尾加起来是10,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来是10,前几位加起来是9。……)

  问: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凑成整数?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简便过程,并说说要注意的问题。

  2、五年级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4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是多少吗?

  问:你知道接力赛的总成绩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样算更简便?

  (一般学生都会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估算的角度来观察,发现通过移多补少,每一个成绩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题:(p.54第1题)

  学生完成后,校对得数。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题)

  观察题组,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选你认为计算简便的那题算出结果。

  一起按顺序口算出另一题,比较两题结果是否相同,感受“简便”。

  补充板书:a-b-c=?

  (1)=a-(b+c)=a-c-b

  举例说说上面等式之间的联系。记住连减可以改写的形式。

  5、在一次跳远比赛中,小强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强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读题后,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师板书计算过程:=3.06-(0.18+0.32)=3.06-0.5

  说说这样算行不行?为什么?

  四、检查预习作业:

  4.52-(3.52+0.72) 4.9+0.1-4.9+0.1

  五、布置作业:

  第3题

  (5)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53的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9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第5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

  (2)13.5+1.35-2.8

  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

  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

  2、(第6题)分别计算书上的4个问题。

  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

  二、学习例4,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

  1、课前板书: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 24.00

  铅笔盒 15.40 15.40

  书包 1个 44.70

  面包 3.00 6.00

  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业(略)

  (6)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2、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选择这样的既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第2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请平时多订正的学生说说得数,有问题的再讲具体的计算过程。

  3、简便计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变加数的位置凑整数加比较简便。(如第1、2、6题)

  (2)连减题,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面的数再减前面的数,要根据具体的数来定。说说第4、5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3)有加有减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要带符号“搬家”,举例:第3题。

  指出:简便计算的目的是要“简便”,但如果不按规定随意改变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用不简便算一算的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样。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图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5题,读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其含义。

  依次回答书上的问题。

  3、第6题,简单介绍“警戒水位”及相关概念。

  说说表格中的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个数前,表示的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减的意思。

  依次加或减,算出结果,并对照警戒水位,说说哪几天的水位超过了。

  4、思考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离,再加起来。

  (2)简单介绍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和

  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致。

  三、布置作业:(略)

  ⑺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P58 7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1、 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 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 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5、 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写出等量关系式

  (1)二月份生产的洗衣机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台。

  (2)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2.5小时相遇。

  2、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1)一个数与7.6的`和的2倍是24.8。求这个数。

  (2)一个数除1.6等于2300减去2.8乘以450的积,求这个数。

  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辆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装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装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运大米和面粉4吨。

  (2)百货公司进一批羊毛衫,进货价X元,出售价是进价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

  二、复习指导。

  1、红星机械厂用9千克钢材制造一种机器,每台用钢材52千克,制造80台后,改进工艺,每台只用刚才45千克。余下的刚才还可以制造这样的机器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

  (1)学生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A、算术方法。

  (9-52×80)÷45

  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B、列方程解答。

  52×80+45X=9

  请说出相应的另几个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

  (3)比较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

  2、按照解方程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1)四、五年级同学工植树187棵,五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是四年级的1.2倍。四、五年级同学各植树多少棵?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5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引导

  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三、独立作业。

  复习五的其余题目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81]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主要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教学过程

  情境图:

  一、谈话引入

  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十什么?”)

  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二、教学气球图

  1.显示图片:阿姨两手一共15个气球,卖了9个。

  请问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还有几个?(2)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算式:15-9=?

  3.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

  (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6+9=15,15-9=6

  10-9=1,1+5=6/15-5=10,10-4=6/9-5=4,10-4=6)

  4.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三、教学套圈图

  1.显示图片: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2.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3.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例1:

  1.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对略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3.对比、讨论不同的算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1、2、3掌握基本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小结:

  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课 题

  十几减9

  第2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课题: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二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张物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书的笔算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用第39页例3的挂图,复习用口算卡片,学生用计数板(学生学具卡片第5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教师出事下面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430+50 700×6 9000-4000 640÷2

  510-30 3000×3 420÷2 420÷6

  指名说一说在口算“420÷2”和“420÷6”时,各是怎样想的。

  2、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4)56”“7)56”,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并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商写的位置为什么不同。

  二。、新课

  1、 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128÷4”及演示图。

  教师让学生拿出像例3演示图那样已经剪好的计数板,并动手将128个方块平均分成四份。

  教师:谁能说一说求128除以4的商是怎样想的?

  教师:例3中被除数最高位是1个百,1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由于学生在口算除法中,学过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商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启发学生想出: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一共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

  教师:谁能说一说商3个十的3写在商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因为12个十除仪4得3个十,所以应在商的十位上写3。

  教师边板演边说明: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个十,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

  教师:谁能说一说各位上落下来的8怎么继续除?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因为8除仪4得2个,所以要把2写在商的个位上。

  2、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商的第一位数的书写位置和竖式的写法是否正确。然后共同订正,最后总结一下竖式的`写法。

  3、 教学例4。

  教师出示“185÷5”让学生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订正之后,将185÷5改写成184÷5,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并想学生说明在横式中余数的书写格式。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从哪一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数比除数小,怎么办?

  教师: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每次除得的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师生一起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书3,如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第40页的法则,并齐读一遍。

  5、 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订正十,抽出一道题,让学生结合计算过程说一说除法法则。

  三、 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3题。

  1、 第一题,让学生自己做,并请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订正时,注意纠正学生书写格式及计算步骤上出现的错误。

  2、 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订正时,结合某一题的计算过程指明说一说除法法则。

  3、 第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限定做题时间,教师学时,了解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 小结

  教师:谁能说一说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最好让学生齐读书上除法法则。)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设计说明

  1.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

  为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记忆,本设计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尝试把所学知识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并形成结构图,然后依据结构图进行复习,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视图形特点及图形运动特点的强化训练。

  本设计注重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地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同时结合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描述图形的运动,使表达与理解相互促进,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三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并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

  图形的运动(一)

  5.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回顾知识,讨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并形成网络,经历“回顾—整理—提升”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轴对称图形。

  (1)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预设

  生: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9题,学生先独立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集体订正。

  2.复习平移。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平移现象,举例说明平移的特点。

  预设

  生: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像拉风箱的运动就是平移现象。

  (2)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判断平移现象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预设

  生:平移时,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是要沿着直线移动。

  3.复习旋转。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明旋转的特点。

  (2)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旋转就是物体的每个部分都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转动。像图中的竹蜻蜓,生活中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

  (3)课件出示练习题。

  (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13

小学数学教案07-19

小学数学教案07-2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9

小学数学教案(精品)08-13

小学数学教案【精】06-26

小学数学教案【荐】06-28

【荐】小学数学教案06-28

小学数学教案【热】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