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9篇(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大班数学活动: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手、小脚图片各6张,操作题5张;
2、红、黄、绿雪花片各5份,篮子15个;
3、音乐《数高楼》;记号笔;红、黄、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剁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积木,请你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积木,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一局结果。
三、根据不同形状排序。
圆形的雪花片你们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排。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张图片。接下去要怎么排,谁来帮帮我?提示幼儿寻找规律。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张图片。什么的数量变?怎么变的?(引出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减少的,叫递减。那依次增多呢?(叫递增)
四、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1.幼儿分组操作。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局比赛,请小朋友们按递增或递减的方法来给雪花片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看看这一局,你们能不能反败为胜。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二局结果。
五、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励。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有规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觉得有顺序的排列好吗?为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3 的组成。
⒉认识分合符号,知道分合的记录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动准备:
2、3的分合教具。(贴绒图片苹果、梨、数字等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分苹果,感知2的组成。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收到了好多水果。这里有两只苹果,我们准备把它们分别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让幼儿说说)我们用数字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边贴数字边说"2只苹果分成了1只苹果和1只苹果",分成我们可以用"分合符号"来表示(出示分合符号),读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们把分出去的苹果重新收回来,又是几只苹果了?(一只苹果和一只苹果合起来是两只苹果),告诉幼儿我们也可以用上面的这个式子来表示,读作:1和1 合起来是2。
告诉幼儿:这个式子中的数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苹果,所以2就是"总数",由总数分出来的两个数1和1就是"部分数"。
二、幼儿操作活动通过分梨,感知3的组成。
1。师:果园里还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只梨,我们要把这三只梨分别分到两只盆里,想想怎样分呢?分好后,再把两只盆里的梨收起来,看看合起来又是几只梨了?
2。幼儿边操作边用相应的数字和符号记录下来。
3。交流记录情况。
提问:你把三只苹果分成了几只和几只?再把两只盆里的梨收起来,又是几只梨了?你是怎样记录的?请读一下(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数字和符号)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
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别的分法吗?怎样分呢?把两只盆里的梨收起来,又是几只梨了?是怎样记录的?请读一下(老师出示相应的数字和符号)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
提问: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么数?(总数)由总数分出来的是什么数?
(部分数)
三、全体、个别幼儿分别读2、3的组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外形及用途。
活动准备:
自制的温度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谜语--玻璃身体直伸长,一根红线在中央,有时上来有时下,人们生活需要它。
请幼儿猜猜谜底。
幼儿:电梯……老师在大屏幕中出示谜底--温度计,请幼儿说一说平常在哪里见过?(每次洗澡的时候)
2、大屏幕中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温度计测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温度?(看看谁热不热,凉不凉)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什么?(体温表)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6度--37度之间)
4、观察大屏幕,让幼儿说一说再用温度计测量什么?出示图片(食物汽车植物鱼)
5、老师出示自制的温度计,让幼儿观察:
(1)温度计上最大的数字50,最小的数字0.
(2)水银
(3)长短不一的3种线,长短不一的线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
三、让幼儿从凳子底下取出温度计,说一说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提问:你们的温度计是一样的`,为什么温度不一样呢?
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测量的地方(阳光晒的地方温度高,阴凉的地方温度低)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了解一下在同样的地方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温度不一样?为什么温度计还有测量动物?还有测量植物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目测数群,并区分单双数。
2、感受蝴蝶的美,体验蝴蝶找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蝴蝶花”的音乐、录音机
2、写有数字和点子的“蝴蝶”和“花”
3、勾线笔
活动过程:
1、相关内容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了蝴蝶眼睛的秘密了,今天我们就到花园里找找蝴蝶的眼睛。
教师播放“蝴蝶花”的音乐,幼儿来到户外的小花园。
2、美丽的蝴蝶。
(1)幼儿欣赏蝴蝶。
师:小蝴蝶们都趴在草地上休息呢,我们不要吵醒它们哦!
(2)欣赏交流。
师:你刚才看到的蝴蝶和平时看到的蝴蝶一样吗?
幼:不一样,它们身上有的有数字;有的有点子。
3、蝴蝶找花。
(1)激发兴趣。
师:猜猜看小蝴蝶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呀?
幼:和花儿做游戏;采花蜜;传播花粉。
(2)自由找花。
师:那么就请你请请的捕两只蝴蝶,帮它找到花朋友。
(3)对应找花。
师:你们今天看到的`花和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幼:不一样,每一朵花的花芯上都有点子的。
师:那请你按照花上的点子帮助蝴蝶找到它的朋友。
(4)幼儿互查。
(5)总结提升。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花芯上的点子两个两圈在一起。
师:这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新秘密?
幼:一边的花都剩一个点子没朋友,另一边的花上的点子都找到了朋友。
教师总结: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只剩一个点子的树为单数,而都找到朋友的是双数。
(6)数数看。
幼儿数数看单数、双数各有哪些,教师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花芯上。
4、音乐游戏;蝴蝶和花。
(1)幼儿自由选择蝴蝶和花的胸饰。
(2)听音乐幼儿自由翩翩起舞,教师角色介入做隐性指导。
(3)有选择的找朋友。
幼儿随音乐按照单数找单数朋友,双数找双数朋友的要求游戏。
(4)找同伴调换胸饰后再次游戏。
5、活动结束,做好整理工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经过一个暑假,大 部分孩子都长高了不少,排队每个都在比较高矮,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设计了数学课——测量
活动目标
1 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2 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3 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活动准备
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到两种高矮差异不太明显的`植物,请幼儿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
2 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组活动: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第二组用绳或者脚步来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第三组用棍子或者直尺来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说出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4 对照汇报结果引导幼儿探索:用长方形纸条自制量尺,写上0——10的数字做成量尺。
5 交流小结,鼓励幼儿用书,铅笔,小棍,直尺来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反思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方向标记和序数找到对应的物品,或给指定物品标出方向,用正确的序数表示其位置。
2、建立初步的双向排序的概念。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左、右方位比较熟悉。
2、1~10的数字卡,ppt(演示文稿),方向标记,操作单,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1~10的顺逆唱数。
1、出示1~10的数字卡,复习顺数与逆数。
2、演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在圆圈内填上合适的数字。
二、初步按照左、右方向判断物体的位置。
1、演示ppt画面,请幼儿说说一共有几只苹果。
2、介绍方向标记“→”“←”。
师:看看,这表示什么方向?我们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3、尝试将方向标记和序数结合起来寻找对应的苹果。
师:请你找找从左往右数第四个苹果是哪只?我们可以用“4”表示。
三、根据ppt画面尝试双向排序与定位。
1、根据方向标记为每一只小动物确定位置并用序数表示。
2、根据序数和方向标记找找是哪个小动物,如“5”“2”。
3、根据表示小动物位置的序数找到对应的方向标记。
四、通过操作体验同一位置的物体可以用不同序数来表示。
操作一:引导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数字,或根据序数画上方向标记,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判断方向、确定序数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二:引导幼儿根据序数和方向标记找到对应的胡萝卜并把它圈出来,同时在后面相反方向标记下写出这个胡萝卜相反方向的.序数。
五、延伸活动。
1、把幼儿完成的操作卡展示在益智区,供幼儿互相评价、验证。
2、拓展幼儿关于排序的方法,如前后排序、上下排序、环形排序等。
【活动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但是又不能管住自己,好动,爱讲话。刚开始接受正规的体育课,很多学生是不能适应的,现在天气还是很热的,有些女生就受不了,喊热,还有同学不想上课假装生病,体质非常差,还有小朋友的习惯没有养成好,下课的时候就想着去玩,去疯逗打闹,上课的时候就要去上厕所,喝水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改进。下面就我上的向左向右转做一个教学反思。
首先这节课的优点,小孩子那副渴望学习的眼神和对老师教的新知识的好奇,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很多同学能认真听讲并能够跟着老师模仿,之后再自己练习,马上就学到了老师教的动作,大胆的举手要在老师面前展示。我看到学生能够马上学到新东西,我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汇报,心里很高兴和感动。也有很多同学刚开始分不清左右,老师下口令之后同学不知道怎么转,之后老师提醒说,拿铅笔的手或者吃饭的手是右手,来,小朋友,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全班现在都基本知道了左右手,很好,听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模仿大部分同学能够听到老师的口令,马上反应做出正确的动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
小百科:看,汉字一级字,读作kàn或kān,最早见于《说文》。《说文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该故事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讲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们长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点。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和理解,能让孩子们较好地辨识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门购买的不同种类的东西;以及每个家族成员购买东西的数量的不相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条理,并愿意帮助别人的品质。
融入的数学元素
从认知角度,一是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青蛙一家每个成员的不同特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是让孩子们将青蛙一家每个成员购买的物品和数量互相匹配对应,在帮助青蛙一家请客为朋友准备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内的数数,数量匹配以及数的形成的学习。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中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
2.喜欢听故事,在帮助小鸭子和小青蛙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强对家人的区分辨别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儿对数形成的认知水平。
环境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个人物的头像、每个人物购买的食物、1-5数字)
活动过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认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照片,他们是青蛙的一家。
重点提问:照片上有几只青蛙?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辨认5个不同的角色。
青蛙爷爷,头戴小帽、手拿烟斗、胡子翘翘;
青蛙奶奶,皱纹多多、头发白白、拄着拐杖;
青蛙爸爸,戴着领结、架付眼睛、爱看书报;
青蛙妈妈,头戴花巾、喜欢打扮、最爱漂亮;
青蛙宝宝,穿个围兜、梳起小辫、戴上小花。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听听故事——解决故事中小鸭的.疑问
(一)了解青蛙一家购买东西的顺序和物品
1,讲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这么多人来买东西,小鸭子忙得记不清了。
重点提问: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谁先来买,谁后来买?
2.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很多东西,小鸭实在记不住了。
重点提问: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教师再欢播放PPT)
3.你们记住了吗?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请你们排一排。要边排边告诉小鸭。(鼓励幼儿边排边表达)
(二)解决青蛙一家请客的问题(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
1.小鸭觉得很奇怪,问:“你们一家买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青蛙宝宝说:“今天我们家请客,买的东西是请客人吃的。”
——爷爷请来1只小鸡,请它吃1条毛毛虫,毛毛虫是小鸡最喜欢吃的;奶奶请来2只熊,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为什么请它们吃蜂蜜?吃多少?够吃吗?不够怎么办?幼儿介绍方法。
(追问:再买几罐?)
小结
1罐蜂蜜再买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罐蜂蜜?够吗?要添上几罐?
——三只乌龟是爸爸请来的客人,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青蛙爸爸买了几只虾?客人有几位?够吃吗?不够怎么办?
小结
2只虾再买1只虾就是3只虾,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2只虾添上1只虾就是3只虾,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只虾?够吗?要添上几只?
——妈妈和青蛙宝宝也请来了客人,它们请来了谁(同时出示)?妈妈请来几位客
人?青蛙宝宝请来几位客人?请他们吃什么?
重点提问:妈妈和小青蛙买的食物够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操作后,幼儿介绍解决方法。(你是怎么帮忙的?)引导幼儿说: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讲述——知晓故事结尾
原来,青蛙一家不仅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结
你们看,在你们的帮助之下他们吃得多开心啊!小鸭子和青蛙都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解决了问题。
附故事内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们非常快乐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爷爷出门去散步,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一条毛毛虫,送给小鸡。
青蛙奶奶要到花园里去,看看她前几天种的小花开了没有,她在小鸭店里买了两桶花蜜,送给勤劳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门去上班,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三只小虾,送给他的乌龟兄弟。
青蛙妈妈要到河边去看她的小蝌蚪宝宝,她在小鸭店里买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宝宝。
小青蛙要上幼儿园去,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五只小飞虫,送给他的好朋友。
小鸭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小青蛙说:“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经买了好多西了,一条毛毛虫、两桶花蜜、三只虾、四根水草、五只小飞虫。”小青蛙摸了摸脑袋说:“没有啊,我什么时候买过这么多东西呀?”小鸭子说:“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小鸭子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2.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
在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知道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拼图小卡车、0~9数卡、有关数字实物的展板、课件(生活小片段)等。
学具:数字卡片若干,排排坐---数字逻辑推理题若干份,动物数字连线图若干份,水彩笔;测量身高的尺子两套,记录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相互交流,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穿着衣服前面贴有数字宝宝拼图画—小卡车,问:“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说出都有哪些数字,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你见过这些数字吗?在我们周围的生活里,也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
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迁移经验,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出示幼儿带来的数字物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有数字?
(1)你带来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幼儿相互自由介绍。
从孩子自带的生活物品入手,便于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享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字的东西很多。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看课件:生活小故事(顺序:家-交通-银行-超市)
(1)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数字?
(2)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利用课件重新让幼儿温习了生活中的数字场景,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
三、数字游戏,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体验数字的有趣
1.游戏一:数字比武
(1)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长度的长短)
(2)看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以表示温度的高低)
(3)看看称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重量的多少)
(4)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品价格牌上的价格。(数字可以表示金额的多少)
(5)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一说“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几?”(数字可以表示时间的顺序)
2.幼儿个人自选操作:设计电话号码、测量身高、连线和排排坐
(1)你设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谁的身高最高、体重最重呢?
(3)你连出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4)你是怎么给小图形安排座位的?为什么这儿画了5个三角形?
教师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提供互相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进一步充分体验到数字的乐趣。
四、超市购物,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2.社会实践活动—超市购物。
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等分水果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理解等分的含义,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3、仔细观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并能按要求取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教具:购物单2―5,水果卡片32张,实物4个梨、4个苹果、2个香蕉,2个大盘子,3个小盘子
⑵幼儿材料:购物单2―6,水果卡片54张
2、经验准备:理解种类和数量这两个词的含义,在数学活动中,已了解等分的基本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完成几个任务――分水果,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通过实物等分,初步感知等分的含义。
1、出示4个梨,进行实物等分,初步了解等分。
问:这里有几个梨呢?请把它们分在两个盘子里,两个盘子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把4个梨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两个和两个是不是一样多呢?
小结:像这样把4分成2和2,就是两等分。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盘水果该怎么分呢?
2、出示4个苹果和2个香蕉,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这里有几种水果呢?这两种水果各有多少呢?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和2个香蕉分成了一样的两份,也就是把他们按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等分。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小朋友们非常的聪明。
3、水果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盘子的数量变了,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请小朋友观察,两边的盘子怎么样了?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同样是这些水果,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虽然两边装水果的盘子数量不一样,但是我们分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
刚才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的.任务,现在把任务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探索购物单
2、3,通过操作进行水果数量和种类的等分,理解等分的含义。
1、认识购物单。
2、幼儿探索操作购物单2、3。
问:你们的桌上有许多水果购物单,请你拿出购物单2、3,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们很快完成了购物单1,而且完成得非常好,购物单2该怎么分呢?
3、验证购物单2,并纠错。
问:①这里有些什么水果?有几种?②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梨?要把他们分成一样的两份,你是怎么分的?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结果。
问:①这边有几种水果?另一边有几种水果?②这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另一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两边分得的水果是一样的。你们非常棒!
问:如果一个筐只能放一张卡片,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在卡片中找一找,有没有既有苹果又有梨的卡片?
4、验证购物单3,并纠错
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购物单2的任务,请你把水果卡片整齐的放回到你的正前方。
四、操作购物单
4、5,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同伴间互相检查等分结果。
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动脑筋,成功完成了任务,非常了不起,你们愿意,请拿出购物单3、5,将购物单上的水果也分成一样的两份,分好以后,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检查。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了不起,有了你们的帮忙,水果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鼓励自己。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2-28
大班数学教案(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