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8 10:47:0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精】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精】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们镇上陆续办起了很多的工厂、企业。尤其是政府把体育用品的生产作为主要发展路线。这几年来,我们幼儿园也得到了一些赞助,他们纷纷把乒乓球、篮球等孩子们喜欢的球类送到孩子们的手里。今天,我就根据这些材料中的其中一种——乒乓球作为开展活动的材料。利用幼儿园附近的资源——乒乓球设计了数学教学活动既能体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将孩子们把传统的体育活动中的.玩球改变为课堂上的玩球。

  目标:

  1、根据模式排序,以较简洁的口述方式表达排序模式。

  2、尝试设计有规律的排序模式。

  准备:

  1、按一定模式排序的乒乓球串珠。

  2、纽扣、雪花片。

  3、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

  过程:

  一、欣赏乒乓球串珠。

  1、出示乒乓球串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串珠上颜色的排列特点,说说串珠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今天,老师带来一串特别漂亮的乒乓球,你们看看这些乒乓球有哪些颜色?

  2、讨论:这些颜色是怎么排序的?

  3、出示第二串乒乓球。请幼儿大声说出排序的方式。

  4、引导幼儿发现第一串上面乒乓球的颜色都是AABC模式,第二串乒乓球上的颜色都是ABBC模式。

  二、尝试设计颜色模式。

  1、如果你来设计制作一串乒乓球,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颜色顺序呢?

  2、出示白色的乒乓球串珠,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装饰。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设计是否有规律。

  4、幼儿讲述设计颜色模式。

  三、根据模式排序。

  1、打开桌上的操作纸张,看看上面有哪些颜色。

  2、仔细观察操作纸前半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找到相应的颜色,将序列补充完整。

  3、引导幼儿观察仔细后再涂色,进一步感受排序的规律。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结果,检查是否正确。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幼儿操作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三只小猪学数学引入。

  1、今天三只小猪要给小朋友们讲三兄弟捉迷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教师配合课件,讲故事"三只小猪捉迷藏")

  2、概况故事中的发生的数学趣事,老大不会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更不会10以内的顺数接着数和倒数接着数。

  二、请小朋友们配合课件"数苹果",一起学习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小结:顺数是从小的数开始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顺数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数就是从大的数字往小的数字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0,倒数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赏童谣《我们一起数房子》,通过欣赏和跟唱童谣,巩固学到的顺倒数知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猪妈妈喊小猪回家吃饭了,可是小猪的花园旁有坏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们三兄弟,猪妈妈在花园里布置了道路迷宫,只有走对正确的路才能回到家。正确的路上按照倒数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数字,请小朋友们用笔按照倒数的方法把所有的数字连起来,帮助小猪回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表扬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儿。

  五、游戏活动。

  翻牌接龙游戏:用倒数的方法接龙,教师翻开一张牌(如红色6),手持红色数字6的`幼儿要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出"6",而手持红色数字"5""4""3""2""1"的幼儿依次接上,要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数字。

  六、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电梯上下楼时显示的数字顺序;红绿灯;微波炉等。

  2、出示"快乐暑假倒计时"课件,让幼儿先用顺数的方法数一数今天离放暑假还有几天(跟着标记好的日历,全班一起数),得到数字是"7",引导幼儿想想,今天过完了,明天还剩几天?后天还剩几天?大后天呢?从而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倒数的方法在计算重要日子时的使用方法。

  七、结束

  老师在班级活动厅里画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们回班后可以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大班数学:礼品商店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

  2、能用分合式、算式等不同的记录方式记录自己购物的过程。

  3、能灵活、多角度地思考和解答购物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10以内算式题,教学挂图(二)。

  2、算式接龙卡、笔每人1份,幼儿用书第40页的操作材料大班数学:礼品商店大班数学:礼品商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

  1、教师出示算式题,幼儿快速说出火车几点开的`答案。

  2、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练习

  二、教师出示礼品商店图,引导幼儿进行购物猜测,复习10以内的加减。

  1、教师介绍购物的情况,引导幼儿猜测。

  2、请幼儿列式说明理由

  3、请1名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让同伴猜测。

  三、根据所提供的购物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推理练习大班数学:礼品商店学习总结。

  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1、提供幼儿用书第40页的操作材料,指导幼儿按要求完成"看图列式"的练习。

  2、卡片归类。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不同的图示编8的减法应用题,能熟练地进行运算,进一步理解减法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2、启发幼儿看分合式列算式,进一步掌握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按格式书写的习惯,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表现形式不一的减法图3幅(有的是用虚线表示“走了”,有的是用“剪刀”表示;有的是用“去掉符号”表示),8的分合式若干;8的加减算式若干。

  学具:幼儿用笔、作业本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7以内的.减法。

  (出示算式卡)依次复习8的加减法。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题并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1、(出示图一)问: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剪刀表示什么?跑走了几只小鸡?原来有几只小鸡?

  2、可以用什么来计算?谁来编编这道应用题。(提醒幼儿总数应该包括留下的和减去的)让幼儿个别编题,集体解答。

  3、(出示图二)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虚线表示什么?走掉了几只小猫呢?原来有几只小猫?

  4、(出示图四)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斜线表示什么?吃掉了几个?原来有几个苹果?

  5、幼儿集体编题,集中解答。(重点引导孩子懂得“走掉的”、“吃掉的”等都是原来有的。)

  三、学习看分合式写算式,进一步巩固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个完整的分合式吗?看看它少了什么? 谁会把它补充完整?引导幼儿说出:原来8可以分成1和7,所以在另外一边填上7。

  2、谁会用分合式变算式呢?引导幼儿写出8-1=7、8-7=1、1+7=8、7+1=8四道算式。 (引导幼儿读算式并讨论交流)

  3、请一幼儿示范写算式,然后集体检查并认读。

  四、幼儿作业。

  1、看分合式变算式。

  2、听口报应用题写算式。

  五、整理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新《纲要》强调引导幼儿在生活或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数学,形成数学意识。橡皮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材料,我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玩橡皮泥的游戏情境中,创设了本次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理解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的数量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你会用橡皮泥做什么?

  幼:做小动物、水果、汤圆、饺子、饼干……。

  2.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底盘内(装紫菜的大瓶盖),压平,铺满,然后选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铺平的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确保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老师印了几块“饼干”?

  幼:3块。

  师:猜猜看,老师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甲:5块。

  幼乙:7块。

  ……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的疏密的关系。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和老师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看看你能印出几块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的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师:你印了几块饼干?

  幼:5块、6块、7块……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而毛毛却印了7块呢?

  幼甲:明明印的饼干之间的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师:明明的饼干排列不紧密,中间空隙大,所以印的饼干少;而毛毛的饼干排列紧密,中间空隙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饼干越少。

  5.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次操作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莫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甲:我第一次印了7块,第二次印了4块,

  幼乙:我用小模具印了6块,大模具印了4块。小模具小,印得多,大模具占空大,所以印得少。

  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师:现在进行比赛,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做出更多的饼干?用泥工板做底板结果会怎样?

  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她)的制作方法。

  幼甲:我印了13块饼干,是用小模具印的。

  幼乙:我印了26块饼干,我是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压大印的。

  幼丙:我印了69块饼干,我用水彩笔的笔帽做模具印制饼干的。

  师举起王硕小朋友印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王硕小朋友真聪明,他选用了更小的模具——水彩笔帽印饼干,所以他印的饼干最多。

  师:今天的`比赛先进行到这里。冠军是王硕小朋友。下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进行比赛,看看有没有超过王硕小朋友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经教学研讨将幼儿的第三次探索进行了修改

  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饼干。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巡回观察

  (这一环节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做出更多的饼干,幼儿不断地将橡皮泥压薄,很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次活动的主要材料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通过三次操作尝试,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整个活动气氛轻松、活泼,在操作中让幼儿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有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年级组研讨活动,感觉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对幼儿的第三次操作尝试活动,教师交代不够清楚,启发不明;第三次活动包含的内容较多,幼儿不宜全部掌握,应该将探索橡皮泥厚薄与数量的关系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解决,将游戏竞赛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比较清楚。因此在平行班开展此活动时,我们对第3个教学环节做了适当的修改,弥补了第一次活动出现的不足,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幼儿学习做10以内的加减法,并尝试用密码表示数字。

  二、活动准备:

  《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幼儿用书大班数学下册人手一份,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电话号码,现在请你帮“达达”算一算他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好吗?

  (二)观看投影仪。

  1、把算术题算出来,就能知道“达达”家的电话号码了;

  2、观看数字与对应的密码,写出达达外婆家的'电话号码;

  3、把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变成密码。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将数字与密码对应起来。

  (四)互相检测幼儿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打电话,还有哪些办法与朋友联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 、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 10+1=( ) 10+7=( ) 10+3=( ) 10+8=( ) 10+5=( ) 10+6=( ) 10+2=( ) 10+4=( ) 10+9=( )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 12个。

  (4) 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 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小百科: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在赢糖果的游戏中,体验和运用7以内数的组成经验,尝试从颜色和数

  量两个纬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游戏乐趣。

  准备: 红、黄、蓝三色糖果若干; 红黄蓝三色圈各一个;

  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 数字卡片3-7;

  骰子1个(六面的.数字可以插片更改);

  过程:

  一、 导入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l 引导观察游戏材料,推理游戏玩法:

  主要提问: 这里有些什么材料?

  根据这些材料想想,游戏可能是怎么玩的?为什么?

  骰子和数字卡片有什么用?

  l 梳理讨论的游戏规则:

  A 骰子掷出数字几,就拿几粒糖(颜色不限),放到相应圈内;

  B 一个圈里相同颜色的糖数量正好为数字卡上的数字时,就能取走糖,放到自己的篮子里。

  二、 尝试游戏,体验数的组成

  l 骰子(三面为“1”、三面为“2”),了解幼儿是否有目的地挑选糖果。

  主要提问: 你想扔到数字几?想拿什么颜色的糖?为什么?

  l 熟悉游戏规则后,进一步引导幼儿想办法拿更多的糖。

  主要提问:他扔到这个数字,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下子拿到 * 颗糖?

  l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变换骰子上的数字,以及赢到糖需要的数量。

  (第一次赢到糖的数量变为“5”,第二次出示“6”、“7”两张数字卡,让幼儿选择)

  三、 延伸活动:

  l 请每个幼儿数一数,自己盒子里有几粒糖,比比谁最多;

  l 提示幼儿想到与另一半同伴分享,并提醒幼儿不要一下子吃太多糖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减法。

  2 . 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 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2-28

大班数学教案【精品】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