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30 07:51:1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品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精品6篇

中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学习用脚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

  2、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过程

  一、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1、小朋友有没有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怎么玩的?(引导

  幼儿复习游戏规则:石头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

  2、今天我们又要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不过今天要用脚来做石

  头、尖刀和布。

  3、带领幼儿学习动作:两脚左右开立是布,两脚并立是石头,两脚前后开立是剪刀。

  4、交代游戏规则:两个人一起玩,在起点处面对面。先原地一边跳一边喊:“石头、剪刀、布”。喊到最后一个字是就各自做动作,如果两人动作一样就重来。谁赢了就向终点处跨一步,谁先到终点就是谁赢。

  二、引导幼儿两两结伴游戏。

  三、评价游戏结果,结束游戏。

  游戏反思:

  《石头、剪刀、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游戏,很多孩子都爱玩。本节课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趣味性强,不仅能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还能训练幼儿快速的反应能力。他们多习惯于用手来完成,但如果用脚来做这个游戏,却比较陌生。

  活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不但锻炼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了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同时使他们体验到了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长和短,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长到短从短到长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学生: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铅笔若干;不一样长短的铅笔每人3根,排序卡1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认识铅笔。

  (1)出示铅笔,师:瞧,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铅笔,请你们仔细看看你的铅笔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3)师:你的铅笔是怎样的?生:红色的,黄色的…… (4)师小结:铅笔是长长圆圆的。

  (分析:引入来源于学生生活,同学们对铅笔的外形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铅笔,引发同学们的观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铅笔的认知。)

  2、感知铅笔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老师这还有许多不同的铅笔,请你们再选一根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生:颜色、长短不一样。

  (分析:学生自选另一根铅笔进行比较、观察,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铅笔的多样性,加强对铅笔的了解。)

  (2)师:(长短)你是怎么比的呢?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比的吗?看,把两支铅笔立在桌子上,铅笔的一端要就对齐了,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师小结:原来铅笔有不同颜色,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铅笔的一端对齐,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比长短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目测和比较的方法比出铅笔的长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经验。)

  3、引导学生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文具,强化比的方法。(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几样文具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

  (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学生操作。比出最长的文具后,教师马上从长到短排队。

  (分析:在实际操作时,加强学生比的方法。有助学生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3)师:现在是从长到短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若学生想不出,教师

  直接出示从短到长的排队方法。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另一种从短到长的排序方法,丰富学生的排序经验。)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文具的长短。

  (5)学生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学生先比较文具的长短,然后开始依次排队。

  4、展示学生作品。

  (1)教师将从长到短和从短到长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分析: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分类摆放,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感知不同的排序方法,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师:瞧瞧,你们排对了吗?(如有错误,请学生及时纠正。)

  (3)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比出这些文具的长短,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来排队。

  5、练习

  四、反思:

  本节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学生参与性强,兴趣浓厚。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铅笔的外形特征,如长长的,有颜色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学生发现将铅笔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文具,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排序卡画上小红旗,让学生竖着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地排队,更适宜学生操作。

  2、在纠错时可请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改正,这样不仅避免其他学生等待过长,也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孩子们发现错在哪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知识)

  2、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能力)

  3、在活动中较专注的操作,并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A4纸幼儿每人一张、玩具积木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的话题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看!是什么?(纸)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画画、剪纸、折纸等)”

  2、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张纸的用处特别的多,它的神奇之处你一会儿也会慢慢的`发现。现在你先想办法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试一试。”;(幼儿每人一张纸,自由探索)

  3、初步尝试发现纸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都能让纸站起来,那这张神奇的纸上能不能放东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那请你拿一个玩具先来试一试”(幼儿动手尝试)

  (3)“刚刚我发现这个小朋友的站的特别稳,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导幼儿发现,放玩具时要靠近角会更稳)

  二、幼儿探索记录,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重量的关系

  1、“没放稳的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现在都能放好一块儿积木。那还能再继续放吗?”(幼儿猜测)

  2、幼儿尝试用记录单记录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1)“这个还得小朋友自己来尝试。现在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单,看这是这1次的意思,这是折2次的意思,这是折3次的意思。请你尝试完之后,数一数你折一次时能放几块积木,在记录单上画出来(用○表示)”(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2)“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放了?块(最多的)请他来说一说是怎么放的(个别幼儿介绍经验)“那如果把这张纸再对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请你来试一试,别忘了记录”(幼儿再次尝试)

  (3)“我发现你们放的积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了。如果再对折一次,折3次的时候,你觉得你能放几块积木呢?”(幼儿猜测)

  (4)“好,那你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说的那么多”(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记录)

  3、教师小结

  (1)“现在来观察一下你的操作单,折几次时放的积木最多(3次)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别折1次、2次、3次时的造型,请幼儿观察“看,这张纸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是它每条边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稳了。”

  延伸活动:

  1、发现纸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们用的都是对折的方法来试验,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张纸站起来呢?(幼儿说,教师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站起来的?上面能放东西吗?”(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

  2、环保“那这张纸和我们做了游戏之后,它还可以用来(画画、剪纸等)我们平时用的纸都是用树木来做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保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鼠宝宝上奶奶家作客的情节,尝试在集体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经验。

  2. 体验奶奶爱宝宝,宝宝爱奶奶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进行表达。

  二、活动准备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灯、鼠宝宝头饰、围兜、鼠奶奶围裙。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谁?鼠宝宝有个大口袋,谁想来摸一摸?(请幼儿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里面有什么?鼠宝宝带着一口袋糖果会去干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体验情感

  1.放幻灯

  1) 鼠宝宝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门口,先是怎么做的?

  2) 奶奶看见鼠宝宝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找奶奶高兴的图片。

  3)奶奶是怎么招待鼠宝宝的?(学学亲热的动作)

  4)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喜欢我们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们是怎么招待你的.?平时还怎么关心、照顾你?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鼠奶奶也深爱着鼠宝宝,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阳要下山了,鼠宝宝要走了,奶奶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看下去。放幻灯。

  奶奶现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找找这张图片。

  3.笃笃笃,谁在敲门?放幻灯

  1)鼠宝宝又回来了,你们看鼠奶奶怎么样?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模仿惊讶的表情,并说说鼠奶奶的话)

  2)鼠宝宝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放幻灯

  1)鼠宝宝对奶奶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给你吃。)

  2)奶奶现在表情怎么样?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结束活动,分享糖果

  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

  设计者:上海市曹王幼儿园 张丽芳

  目标:

  1、通过共同翻阅大图书、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和短句。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准备:大图书、三只蝴蝶头饰

  过程:

  一、故事讨论:理解故事,练习句式,体验情感,培养阅读。

  1、看三只蝴蝶书名,猜猜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春天来了,花园里飞来了三只蝴蝶,一只是红的,一只是黄的,一只是白的,他们天天在花园里一块儿游玩,一块跳舞、游戏,非常快乐。

  3、看图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雨了……)有一天,他们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来。红蝴蝶飞到红花那里,向红花请求说:“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4、它们碰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下雨了,没地方躲)红花姐姐说什么?

  5、这下它们怎么办啊?(到其他地方去……)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儿走。”

  6、为什么不分开?(好朋友)可是会把自己淋湿的呀?(不能让好朋友被雨淋)

  7、雨越下越大了。看它们又来到了哪里?(黄花)看来它们要向黄花姐姐求救了。哪只蝴蝶会飞过去说呢?(黄蝴蝶)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清楚呢?

  8、是啊,黄蝴蝶飞到黄花那里,向黄花请求说:“黄花姐姐,黄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黄花说:“黄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白蝴蝶,别进来!”怎么办?要么就分开吧?雨越来越大了,再不避雨,黄蝴蝶要生病的?三只蝴蝶会分开吗?(不会)(不能分开)

  9、猜猜三只蝴蝶它们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0、雨下得更大了,它们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它们看到了白花姐姐,谁去请白花姐姐帮忙呢?(白蝴蝶)白蝴蝶飞到白花那里,向白花请求说:“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

  11、白花姐姐会答应吗?白花说:“白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黄蝴蝶,别进来!”12、算了,分开吧?白花都快飞不动了?(不能分开)如果你们是三只蝴蝶你们会分开吗?三只蝴蝶一齐摇摇头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2、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13、这时候,太阳公公从云缝里看见了,连忙把天空的乌云赶走,叫雨别再下了。天晴了。太阳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晒干了。三只蝴蝶迎着太阳,又一块儿在花园里快乐地跳舞,游戏。

  二、找找你喜欢的一页:回忆故事,练习翻书,练习句式,体验情感。

  1、多么令人感动啊,你最喜欢哪一页上面的故事画面?(……)请你把它翻出来。为什么喜欢这张?(……)三只蝴蝶说的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动?(……)让人感动的话再来体验一下。动作、表情做得也让人感动。

  三、角色扮演:完整故事,会说句式,表达情感,学会翻书。

  1、教师引导一个孩子翻大图书边讲故事,老师扮演花,教师引导其他孩子选择扮演蝴蝶。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狮王拔牙》诙谐、幽默的情境。

  2、发挥想象,尝试补充讲述故事内容。

  3、知道从小保护自己的牙齿,有一定的爱牙意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狮王、小猫、小狗、刺猬的图片或简笔画像各一个; 《狮王拔牙》故事动画;少吃甜食,饭后漱口, 勤刷牙图片; 《刷牙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了一块很好吃的巧克力。你看,就是这块(老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一块巧克 力) ,哇,甜甜的巧克力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吃吧!你知道吗,在森林里也住着一个特别喜欢吃巧克 力动物。那么它究竟是谁呢?老师下面给你猜个谜语,你就知道它是谁了。 (谜题:头发蓬蓬松, 样 子真威风, 张嘴一声吼, 百兽全发抖。 ) 师:——哦,原来它就是狮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波波” 。 (这时候老师适时出示狮子的图 片)

  二、分段讲述,理解故事

  1.故事前半部分(1~4 段)——“狮王波波长着一头卷发??” 师:狮王波波的牙齿为什么会疼呢?给狮王治病,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医生,分别是哪几位?它们看到 狮王后怎么了?明明是过来治病的,怎么拔腿跑了呢?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回答) 师:现在一共来了 2 位医生,分别是小猫和小狗。是啊,它们一看是狮王,都吓得转身逃走了。小朋 友,你知道吗?下面又来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可不一般,他是谁呢?——它是刺猬。 那么,刺猬见到狮王是不是也吓得逃走了呢?狮王波波见到刺猬又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充分猜想狮王见到刺猬医生之后的故事) 师:小朋友想法都很多呢,那刺猬到底治好波波的牙齿了没呢,我们继续把故事听下去!

  2.故事后半部分(5-6 段) ,幼儿倾听。 师:小朋友,狮王看到刺猬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最后狮王波波的牙齿是怎么掉的? (摔了一跤,磕掉的。 )

  3.出示图片,完整欣赏 师: 原来最后是波波自己把牙齿给磕掉了, 可真是滑稽! 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吧! (教师播放《狮王拔牙》故事音频,结合故事图片进行完整欣赏) 三、情感体验,保护牙齿 师:唉,我真不应该吃完巧克力不刷牙,害的我牙齿都生病了,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保护你的牙齿 的?怎样做才能让牙齿不蛀牙?给我点意见吧!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少吃甜食,饭后漱口,勤刷牙图片) 师:我会好好听小朋友给我提的'建议,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保护我的牙齿,诶,小朋友现在和我一起 来刷牙吧! (教师播放《刷牙歌》幼儿一同做刷牙操) 师: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谁都不想去拔牙,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少吃糖, 勤刷牙哦!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的目标,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将内容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要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四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整节课的气氛很融洽,幼儿的参与性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回答到了点上。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认识乐音和噪音。

  2.培养幼儿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

  活动难点:

  如何减少噪音。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ppt. 铃鼓若干.贴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

  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不同感受

  1.欣赏乐音、噪音能大胆地用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 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了解噪音的危害

  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1.讨论生活中的噪音.

  2.知道噪音的危害,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发现并减少噪音,尝试如何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

《中班教案精品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10-11

中班活动教案:前面,后面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活动教案:面部表情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教案【经典】08-11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经典)08-25

中班教案(精选)08-24

[经典]中班教案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精选)07-2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班教案精品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精品6篇

中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学习用脚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

  2、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过程

  一、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1、小朋友有没有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怎么玩的?(引导

  幼儿复习游戏规则:石头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

  2、今天我们又要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不过今天要用脚来做石

  头、尖刀和布。

  3、带领幼儿学习动作:两脚左右开立是布,两脚并立是石头,两脚前后开立是剪刀。

  4、交代游戏规则:两个人一起玩,在起点处面对面。先原地一边跳一边喊:“石头、剪刀、布”。喊到最后一个字是就各自做动作,如果两人动作一样就重来。谁赢了就向终点处跨一步,谁先到终点就是谁赢。

  二、引导幼儿两两结伴游戏。

  三、评价游戏结果,结束游戏。

  游戏反思:

  《石头、剪刀、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游戏,很多孩子都爱玩。本节课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趣味性强,不仅能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还能训练幼儿快速的反应能力。他们多习惯于用手来完成,但如果用脚来做这个游戏,却比较陌生。

  活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不但锻炼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了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同时使他们体验到了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长和短,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长到短从短到长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学生: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铅笔若干;不一样长短的铅笔每人3根,排序卡1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认识铅笔。

  (1)出示铅笔,师:瞧,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铅笔,请你们仔细看看你的铅笔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3)师:你的铅笔是怎样的?生:红色的,黄色的…… (4)师小结:铅笔是长长圆圆的。

  (分析:引入来源于学生生活,同学们对铅笔的外形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铅笔,引发同学们的观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铅笔的认知。)

  2、感知铅笔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老师这还有许多不同的铅笔,请你们再选一根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生:颜色、长短不一样。

  (分析:学生自选另一根铅笔进行比较、观察,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铅笔的多样性,加强对铅笔的了解。)

  (2)师:(长短)你是怎么比的呢?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比的吗?看,把两支铅笔立在桌子上,铅笔的一端要就对齐了,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师小结:原来铅笔有不同颜色,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铅笔的一端对齐,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比长短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目测和比较的方法比出铅笔的长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经验。)

  3、引导学生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文具,强化比的方法。(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几样文具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

  (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学生操作。比出最长的文具后,教师马上从长到短排队。

  (分析:在实际操作时,加强学生比的方法。有助学生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3)师:现在是从长到短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若学生想不出,教师

  直接出示从短到长的排队方法。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另一种从短到长的排序方法,丰富学生的排序经验。)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文具的长短。

  (5)学生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学生先比较文具的长短,然后开始依次排队。

  4、展示学生作品。

  (1)教师将从长到短和从短到长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分析: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分类摆放,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感知不同的排序方法,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师:瞧瞧,你们排对了吗?(如有错误,请学生及时纠正。)

  (3)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比出这些文具的长短,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来排队。

  5、练习

  四、反思:

  本节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学生参与性强,兴趣浓厚。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铅笔的外形特征,如长长的,有颜色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学生发现将铅笔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文具,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排序卡画上小红旗,让学生竖着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地排队,更适宜学生操作。

  2、在纠错时可请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改正,这样不仅避免其他学生等待过长,也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孩子们发现错在哪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知识)

  2、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能力)

  3、在活动中较专注的操作,并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A4纸幼儿每人一张、玩具积木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的话题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看!是什么?(纸)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画画、剪纸、折纸等)”

  2、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张纸的用处特别的多,它的神奇之处你一会儿也会慢慢的`发现。现在你先想办法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试一试。”;(幼儿每人一张纸,自由探索)

  3、初步尝试发现纸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都能让纸站起来,那这张神奇的纸上能不能放东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那请你拿一个玩具先来试一试”(幼儿动手尝试)

  (3)“刚刚我发现这个小朋友的站的特别稳,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导幼儿发现,放玩具时要靠近角会更稳)

  二、幼儿探索记录,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重量的关系

  1、“没放稳的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现在都能放好一块儿积木。那还能再继续放吗?”(幼儿猜测)

  2、幼儿尝试用记录单记录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1)“这个还得小朋友自己来尝试。现在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单,看这是这1次的意思,这是折2次的意思,这是折3次的意思。请你尝试完之后,数一数你折一次时能放几块积木,在记录单上画出来(用○表示)”(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2)“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放了?块(最多的)请他来说一说是怎么放的(个别幼儿介绍经验)“那如果把这张纸再对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请你来试一试,别忘了记录”(幼儿再次尝试)

  (3)“我发现你们放的积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了。如果再对折一次,折3次的时候,你觉得你能放几块积木呢?”(幼儿猜测)

  (4)“好,那你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说的那么多”(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记录)

  3、教师小结

  (1)“现在来观察一下你的操作单,折几次时放的积木最多(3次)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别折1次、2次、3次时的造型,请幼儿观察“看,这张纸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是它每条边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稳了。”

  延伸活动:

  1、发现纸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们用的都是对折的方法来试验,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张纸站起来呢?(幼儿说,教师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站起来的?上面能放东西吗?”(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

  2、环保“那这张纸和我们做了游戏之后,它还可以用来(画画、剪纸等)我们平时用的纸都是用树木来做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保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鼠宝宝上奶奶家作客的情节,尝试在集体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经验。

  2. 体验奶奶爱宝宝,宝宝爱奶奶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进行表达。

  二、活动准备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灯、鼠宝宝头饰、围兜、鼠奶奶围裙。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谁?鼠宝宝有个大口袋,谁想来摸一摸?(请幼儿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里面有什么?鼠宝宝带着一口袋糖果会去干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体验情感

  1.放幻灯

  1) 鼠宝宝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门口,先是怎么做的?

  2) 奶奶看见鼠宝宝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找奶奶高兴的图片。

  3)奶奶是怎么招待鼠宝宝的?(学学亲热的动作)

  4)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喜欢我们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们是怎么招待你的.?平时还怎么关心、照顾你?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鼠奶奶也深爱着鼠宝宝,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阳要下山了,鼠宝宝要走了,奶奶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看下去。放幻灯。

  奶奶现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找找这张图片。

  3.笃笃笃,谁在敲门?放幻灯

  1)鼠宝宝又回来了,你们看鼠奶奶怎么样?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模仿惊讶的表情,并说说鼠奶奶的话)

  2)鼠宝宝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放幻灯

  1)鼠宝宝对奶奶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给你吃。)

  2)奶奶现在表情怎么样?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结束活动,分享糖果

  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

  设计者:上海市曹王幼儿园 张丽芳

  目标:

  1、通过共同翻阅大图书、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和短句。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准备:大图书、三只蝴蝶头饰

  过程:

  一、故事讨论:理解故事,练习句式,体验情感,培养阅读。

  1、看三只蝴蝶书名,猜猜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春天来了,花园里飞来了三只蝴蝶,一只是红的,一只是黄的,一只是白的,他们天天在花园里一块儿游玩,一块跳舞、游戏,非常快乐。

  3、看图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雨了……)有一天,他们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来。红蝴蝶飞到红花那里,向红花请求说:“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4、它们碰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下雨了,没地方躲)红花姐姐说什么?

  5、这下它们怎么办啊?(到其他地方去……)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儿走。”

  6、为什么不分开?(好朋友)可是会把自己淋湿的呀?(不能让好朋友被雨淋)

  7、雨越下越大了。看它们又来到了哪里?(黄花)看来它们要向黄花姐姐求救了。哪只蝴蝶会飞过去说呢?(黄蝴蝶)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清楚呢?

  8、是啊,黄蝴蝶飞到黄花那里,向黄花请求说:“黄花姐姐,黄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黄花说:“黄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白蝴蝶,别进来!”怎么办?要么就分开吧?雨越来越大了,再不避雨,黄蝴蝶要生病的?三只蝴蝶会分开吗?(不会)(不能分开)

  9、猜猜三只蝴蝶它们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0、雨下得更大了,它们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它们看到了白花姐姐,谁去请白花姐姐帮忙呢?(白蝴蝶)白蝴蝶飞到白花那里,向白花请求说:“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

  11、白花姐姐会答应吗?白花说:“白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黄蝴蝶,别进来!”12、算了,分开吧?白花都快飞不动了?(不能分开)如果你们是三只蝴蝶你们会分开吗?三只蝴蝶一齐摇摇头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2、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13、这时候,太阳公公从云缝里看见了,连忙把天空的乌云赶走,叫雨别再下了。天晴了。太阳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晒干了。三只蝴蝶迎着太阳,又一块儿在花园里快乐地跳舞,游戏。

  二、找找你喜欢的一页:回忆故事,练习翻书,练习句式,体验情感。

  1、多么令人感动啊,你最喜欢哪一页上面的故事画面?(……)请你把它翻出来。为什么喜欢这张?(……)三只蝴蝶说的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动?(……)让人感动的话再来体验一下。动作、表情做得也让人感动。

  三、角色扮演:完整故事,会说句式,表达情感,学会翻书。

  1、教师引导一个孩子翻大图书边讲故事,老师扮演花,教师引导其他孩子选择扮演蝴蝶。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狮王拔牙》诙谐、幽默的情境。

  2、发挥想象,尝试补充讲述故事内容。

  3、知道从小保护自己的牙齿,有一定的爱牙意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狮王、小猫、小狗、刺猬的图片或简笔画像各一个; 《狮王拔牙》故事动画;少吃甜食,饭后漱口, 勤刷牙图片; 《刷牙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了一块很好吃的巧克力。你看,就是这块(老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一块巧克 力) ,哇,甜甜的巧克力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吃吧!你知道吗,在森林里也住着一个特别喜欢吃巧克 力动物。那么它究竟是谁呢?老师下面给你猜个谜语,你就知道它是谁了。 (谜题:头发蓬蓬松, 样 子真威风, 张嘴一声吼, 百兽全发抖。 ) 师:——哦,原来它就是狮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波波” 。 (这时候老师适时出示狮子的图 片)

  二、分段讲述,理解故事

  1.故事前半部分(1~4 段)——“狮王波波长着一头卷发??” 师:狮王波波的牙齿为什么会疼呢?给狮王治病,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医生,分别是哪几位?它们看到 狮王后怎么了?明明是过来治病的,怎么拔腿跑了呢?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回答) 师:现在一共来了 2 位医生,分别是小猫和小狗。是啊,它们一看是狮王,都吓得转身逃走了。小朋 友,你知道吗?下面又来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可不一般,他是谁呢?——它是刺猬。 那么,刺猬见到狮王是不是也吓得逃走了呢?狮王波波见到刺猬又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充分猜想狮王见到刺猬医生之后的故事) 师:小朋友想法都很多呢,那刺猬到底治好波波的牙齿了没呢,我们继续把故事听下去!

  2.故事后半部分(5-6 段) ,幼儿倾听。 师:小朋友,狮王看到刺猬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最后狮王波波的牙齿是怎么掉的? (摔了一跤,磕掉的。 )

  3.出示图片,完整欣赏 师: 原来最后是波波自己把牙齿给磕掉了, 可真是滑稽! 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吧! (教师播放《狮王拔牙》故事音频,结合故事图片进行完整欣赏) 三、情感体验,保护牙齿 师:唉,我真不应该吃完巧克力不刷牙,害的我牙齿都生病了,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保护你的牙齿 的?怎样做才能让牙齿不蛀牙?给我点意见吧!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少吃甜食,饭后漱口,勤刷牙图片) 师:我会好好听小朋友给我提的'建议,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保护我的牙齿,诶,小朋友现在和我一起 来刷牙吧! (教师播放《刷牙歌》幼儿一同做刷牙操) 师: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谁都不想去拔牙,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少吃糖, 勤刷牙哦!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的目标,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将内容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要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四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整节课的气氛很融洽,幼儿的参与性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回答到了点上。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认识乐音和噪音。

  2.培养幼儿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

  活动难点:

  如何减少噪音。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ppt. 铃鼓若干.贴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

  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不同感受

  1.欣赏乐音、噪音能大胆地用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 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了解噪音的危害

  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1.讨论生活中的噪音.

  2.知道噪音的危害,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发现并减少噪音,尝试如何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