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30 09:23:5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精华(8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瓶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瓶盖游戏。

  2.通过几种瓶盖游戏,了解瓶盖的各种用途。

  3.通过对瓶盖游戏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力p思考力p动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制作的瓶盖乐器(每位幼儿一份)p教室的墙面摆放用绳子系好的瓶子若干p几种带瓶盖的瓶子p起子p用瓶盖铺的路p小筐若干p课件相关磁带。

  活动过程: 一p每位幼儿手拿瓶盖乐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

  教师引题:

  师: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瓶盖乐器让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1.跟着教师按教师的口令打拍

  2. 随着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打拍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鼓掌。咦!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许多瓶子宝宝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瓶盖都哭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给瓶宝宝们找合适的瓶盖吧!

  (幼儿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盖找出对口的瓶字把瓶盖盖上。)

  二p观看课件了解不同瓶盖的用途

  (1)观看水壶瓶盖的用途师:小朋友,你们在哪儿看过这样的瓶子?它要不盖好瓶盖会怎么样?(水壶里的水会变凉的p会进很多的灰尘的…)(幼儿通过画面观察开盖以后热水降温的过程。)小结:瓶盖让水壶里的水不进灰尘而且还让瓶子的`热水凉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盖的用途师:这里的食醋瓶要是没有瓶盖会怎么样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让幼儿闻一闻用瓶盖盖好保存的食醋和没有瓶盖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结:不盖瓶盖会跑味道,所以保存时必须要盖好瓶盖。

  总结:我们今天看到了瓶盖有很多用途。不盖好瓶盖会撒水p瓶子里还会进灰尘p喝了这样的水会得病p不盖好瓶盖还会使热水很快变凉p会使醋很快跑味,所以这些瓶子一定要盖好瓶盖保存。

  三p幼儿操作中掌握起开瓶盖的各种方法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宝宝,它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起开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它们都用什么方法来起瓶盖呢?

  (幼儿在筐里找自己喜欢的瓶子起盖。了解不同瓶子的起盖方法)

  ~放药瓶:手抓凹进去的部位从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药瓶:手抓瓶盖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夹住瓶盖往上起.

  ~饮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饮料瓶底部后用力扭开瓶盖.

  小结:除了我们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瓶子,它们起瓶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p用瓶盖铺好的"瓶盖路"上走路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前面有很长的"瓶盖路",让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教师和幼儿在"瓶盖路"上走动,比一比谁走的更稳,更好。)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三、激情导入:

  1、导入:多媒体大屏幕放一段有情节的和对话的短片,看后让学生谈谈对短片的理解,带着声音和音乐再次播放短片,找学生谈感受。之后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说听后的感受。

  2、屏幕放一段材料关于保护我们自己的听觉器官,找同学谈感受。

  3、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的?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听力?

  四、远离噪声:

  听一段录音,非常吵杂 。同学听后谈谈感受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小组讨论什么是噪声?过强的声音会损害人的听力,如放鞭炮爆炸所产生的噪声、强烈的汽笛声等对人的损伤很大。

  五、控制噪音:

  1、过高或过低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 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先讨论,再找个别同学回答。

  2、小组活动,做一个发生罐,使发生罐发出声音。

  3、我们生活有哪些可以称得上是噪声的?那么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少这些噪声呢?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噪声。

  4、在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啊?我们应该在公共场合怎么做啊?

  六、课后延伸:

  1、同学们平常用耳麦听音乐吗?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从哪些地方需要保护我们的听力?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这节课教学难点是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本来是看似有些枯燥的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图形并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感受到声音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假如生活没有声音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啊?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够大胆的想象。

  通过本节课我也懂得了科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在一些科学课中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科学教案 篇5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新课 标第 一网

  尺子伸出左面的长度(厘米)我想到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 高振动的快慢音 高振动的快慢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教学后记:

  本课是单元的难点,引领学生探究时,确实是障碍重重。首先,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学生的习惯还是没过关,做不到安安静静地做实验,给听音带来了不便,第一个实验中,拨尺子的方法也是必须注意的细节,一定要用一只手用力地在桌子边缘处按住尺子,防止拨动时尺子敲打桌面发声,干扰实验。其次,部分学生观察能力的限制使探究活动一再走入低谷,听出用力不同,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后,再问:“两次实验中尺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没有人能答得上来,再重复实验,也只有少数学生注意到“振动的距离”不同,此时乘机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模仿了一下,给出了振幅的概念,觉得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不同,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观察,这才堪堪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再后面,就更加举步维艰了,首先,用四个杯子听音,有一部分对音乐不敏感的学生根本听不出来,为强化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力,我觉得可以用一种乐器先来让学生听听高低不同的音,效果也许会好一些(我在四年级只有一个班级,这阶是没法试了),然后,橡皮筋拉得不同长的音高音低,也有许多听不出的,同样的,用眼睛,也没有几个学生能看出橡皮筋振动地有快慢,这一环节的结论得出,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学生有太多的不确定

  教学后记:

  按书中的材料,只能得出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这样的概念,要再细化,比较难(本来说预期他们了解金属传播能力最强的)。而且铝箔纸棒,做起来很难,要特地去买材料,我把这个材料改成铅丝了。

  土电话是非常好玩的一个实验内容,我把教材里的线加长,加长到30米,让学生对着话筒轻轻说话,他们惊讶地发现,听筒里能听到!这比在教室里进行实验要好得多,因为在教室里,本来就能听到互相的说话声嘛,还要电话干嘛啊!好玩之余,学生也对固体传声能力比空气强得多有了很深的印象。

  材的这一个认识还不够,所以在课堂中也没有让学生来证明,只是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无意之间有了一个手握正在振动的音叉而使得声音停止的一个发现,学生也正好利用这一个发现证实了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消失。

  思考一:学生在这一节课里的活动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没有让每组学生都有实验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思考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思考二: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5

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矿产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矿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矿产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矿产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矿产,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矿产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矿产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矿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矿产。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矿产

  教师:多媒体放“生活中的.矿产”片子。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有矿产;哪些地方矿产最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教师:分小组展览矿石,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研究矿产。

  学生:把课前收集了一些矿产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矿产的什么?怎样去研究?

  设计意图: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矿产

  教师: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矿产分类

  学生: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引伸

  教师: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学生:学生观看学习体会,通过说和看,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设计意图:对学生知识的一处拓展。由自然界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矿产的作用。

  5、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科学教案 篇8

  学习目标: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重点: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难点:对科学记数法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吗?

  生活中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吗?请试举出几个例子。(学生可能会举出课本上的三个例子,引导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

  1、我国现在约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天平均需要的基本粮食(米、面)为0.5千克,算一算每天全国人民需要 吨基本粮食?一个月需要吨?一年需要 吨?

  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大约有2亿册,居世界第5位,如果我们班60名同学每人借阅2本书,那么中国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供个我们这样的班借阅?

  3、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米,则在96后面应添

  个零?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厘米,则在96后面应添 个零?

  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甲:这些数据都比较大,比100万都大;乙: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们,使我们便于书写和读这些比较大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记数法”,板书课题:科学记数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探索科学记数法

  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 =10 = 10 =10 =

  讨论:10 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个0。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经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的理解)

  2、课堂练习: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00000= 10000000= 1000000000=

  (通过这个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我们可以借助10的幂的形式来表示大数。

  比如:1300000000=1.3×10 ,69600000000=6.96×10 ,300000000=

  98000000=,10100000000=,61000000= 。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表示我们开始问题中的大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三、应用举例,巩固概念

  1、强强从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请你把其中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1)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

  (2)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

  (3)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

  (4)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

  (5) 20xx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

  2.二十一世纪,纳米技术将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1米=10 纳米,则55米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多少纳米呢?

  3.《国际新闻》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联合国劳工组织预计受20xx年“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有9×10 人失业,美国保险公司安邦集团认为此次恐怖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10 美元,其中仅美国市场的损失预计超过1×10 美元。

  这则消息中的数据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所代表的原来的数表示出来。

  4.把调查北京在所有申奥城市中享有最高程度的民众支持率,支持北京申奥的北京市民有1299万人,小明与小颖打算把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但他们的想法却不一样。

  小明认为结果是:0.1299×10 人

  小颖认为结果是:12.99×10 人

  你有什么想法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目的是通过该组题目的训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必然性)

  四.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生活中有很多比100万还大的数,这些数在书写和读都比较困难,学生往往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寻找出一种表示大数的方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经典】科学教案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18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精选)科学教案08-26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