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物理问题的科学探究.教材设计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节安排在物理学入门《1.1希望你喜爱物理》和《1.2动手做实验》之后,在1.1节让学生走进物理世界,进而知道物理,喜爱物理之后;1.2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物理实验,知道了什么是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并不神秘,物理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而1.3节进而将实验提高了一个档次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材的安排是循序渐进、更上层楼的.教师在中要体会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
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事实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
【教学理念】:
本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操作、讨论.实验中,不要太过要求严密(例如,规定怎样测量线长、摆动次数、实验顺序和总结报告的格式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探究钟摆的奥秘
师: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展示摆钟实物,让学生观察+观察摆钟的外部构造.
师: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1、提出问题:
师: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改变了摆钟走时的准确性?
生: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
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师:对于以上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
生:摆动的快慢(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生: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
生:摆锤下面的螺母位置估计会影响摆的长度,看来,摆动的快慢跟摆的长短有关.
师:好,前面几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猜想,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如果没有,那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设疑)其中是只有一位同学说对了,还是有若干同学正确?切忌从老师的表情上揣度答案,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a、如果你认为,摆锤的轻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轻的快,还是重的快.
b、如果你认为,摆动的角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摆角大的快,还是摆角小的快.
c、如果你认为,百的长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思考、交流、回答)
师: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的解释.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师:对于以上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生:用细线系住小球代替钟摆,用秒表测量摆动的时间.
师:设计实验应针对探究目的,选择探究的器材,在此,对具体的实物进行了简化,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下面请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表格.(若学生初次探究设计表格有一定困难,可由教师示范表格设计方法:控制变量→待研究变量(纵向列表)→实验次数/顺序(横向列表)→待测数据)
生:探究步骤如下:……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师: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不可杜撰.
生实验.
5、分析与论证:
师:实验数据只是一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好比建造房子,一堆砖块、黄沙、水泥等材料要经过设计、施工、装饰,才能变成宏伟的建筑.下面请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你的实验结论.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重无关.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无关.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
『板书』: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摆角无关.
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
6、评估:
师:探究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
生:如果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
生:我们测的摆动时间还真准确呢.
生:我认为结论是可靠的,刚才看见张师傅把螺母往下拧,估计起了增加摆长的作用,使摆动变慢,原来走快的钟就准了,张师傅的做法和我们实验的结论一致.
生:我认为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钟的快慢可能跟它所处的地点有关.
7、交流:
生:……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祝贺学生成功完成了探究实验.总结探究的环节
三、自我评价与作业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右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
与无关。
五、板书设计: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所以小朋友们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水。可以说,幼儿天生就是爱玩水的,在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如在一次玩水过程中,一位孩子不解地问我:“老师,到底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上来呢?”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同时为每个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和经验。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活动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什么呢?幼儿观察交流。
2、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幼儿猜测。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动手做物体沉浮的实验。
1、请小朋友来试一试,看看实验结果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2、幼儿动手操作。
3、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三、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刚才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呢?
2、出示记录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教师讲解示范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四、将沉与浮的物体进行分类。
1、请小朋友根据实验结果分别把物体放在贴有“上浮”和“下沉”标志的两个篮子里。 2、幼儿进行分类活动。 (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五、幼儿交流结果。
1、请小朋友根据记录结果说一说哪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浮上来?哪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2、幼儿根据记录互相交流。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活动反思】
反思一:提供活动材料,创设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条件。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材料:如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等,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发现了物体沉浮的秘密。
反思二:关注幼儿表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活动中在猜测哪些物体可能沉下去、哪些物体可能浮上来时,我发现孩子们一个个兴致高涨,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想法,争论得非常激烈,于是我适时引出下一个环节:做实验论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便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在幼儿做实验时,我通过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指导,使他们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了认识。
反思三:创设宽松环境,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同样的实验,同样的观察,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有着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因此活动中我给幼儿们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并尝试将结果记录下来,这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我又 组织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交流,这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能真正体验到自己发现秘密后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伞的名称、特征与作用。
2、能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3、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能迅速作出反映。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伞店”的场景。
2、常见的伞:长柄伞、折叠伞等;特殊的伞:露天大伞、工艺伞、牙签伞等。
3、几种伞的图片、“售货员”挂牌。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伞店”售货员的身分,组织幼儿参观“伞店”,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自由观察常见的伞,了解伞的`构造、特征与作用。
1、教师引导幼儿选取“伞店”里的一顶伞,开始重点观察。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根据幼儿的观察反馈师幼共同提炼:伞可以分为伞面、伞架和伞骨。伞有自动伞、手动伞、有直杆伞、有折叠伞……这些伞可以挡雨和遮阳。
(三)观察几种特殊的伞,拓展对伞的认识。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观察的伞以外,你还见过其他的伞吗?“伞店”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幼儿自由观察特殊的伞,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结果。
4、师幼共同小结:这些伞有的很大如露天大伞、有的很小如牙签伞、有的很漂亮如工艺伞。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遮阳用的、有舞蹈时用的、有作为装饰用的。
(四)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伞的不同作用的认识。
1、出示伞的图片,交代游戏要求。
教师:有几位客人也想买伞,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选最合适的伞。
2、根据客人的描述选择相应的伞。
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带顶伞出门。请小朋友帮我挑选一顶适合旅游用的伞。”
客人2:“我要开一个茶楼,需要一些伞撑在门口给客人遮阳用。请帮我选一顶合适的伞。”
客人3:“我要参加一个舞蹈节目,请帮我选一顶适合舞蹈时用的伞。”
(五)玩“买伞”游戏,鼓励幼儿完整清楚地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1、教师以“售货员”的身份提出游戏的要求:“伞店开张了,欢迎各位顾客前来购买。我们店的规定很特别,买伞不要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能买到。说清楚什么呢?要说清楚你买的伞的特点,如颜色、柄是怎样的、伞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售货员根据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伞。
2、幼儿自由选择售货员和顾客角色,共同讨论游戏语言,玩买伞游戏。
四: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美丽的伞面。
2、设置“多彩的伞”游戏区,供幼儿自主游戏。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 猜谜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 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发现菠萝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3、 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4、 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5、 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找找、说说、想想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朋友关系。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与朋友一起活动的快乐。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好朋友围兜:围兜上共六个口袋(其中四个为透明口袋) 上方翻下后为大树背景。
2、好朋友图片胸卡。
3、场景创设:好朋友座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跟随音乐寻找朋友并交换朋友,两两入座。
二、找找口袋里的朋友
这是一个好朋友口袋,口袋里有谁?谁和谁能做朋友?
小结:池塘是蝌蚪的家,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小勺和小碗能帮助我们吃饭,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星星和月亮都在夜空中,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原来生活中有的东西经常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
三、找找身边的好朋友
(一)两个好朋友导语:有一些图片要找好朋友,请你帮帮它们的忙,找到的两个好朋友可以坐在一起。
分享: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我是……,我和……是朋友。
(二)换个好朋友
分享:这次谁和谁做朋友?为什么?
小结:云朵可以和小鸟做朋友,可以和太阳做朋友,原来好朋友可以不止一个。
四、给大树找朋友
小结:看!大树有了泥土才能扎根,大树有了阳光才能生长,大树有了小花和小草才不会感到孤单,大树有了小鸟和鸟巢才会觉得自己本领大……大树的`朋友真多啊!
五、结束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好朋友,除了和你坐在一起的朋友之外,想一想、找一找,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科学:袋子多多
活动目标:
1、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袋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1、出示各种各样的袋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王国,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地方呢?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有趣的袋子王国内参观,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教师:你们进入了什么王国,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里就是有趣的袋子王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袋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袋子,感知袋子的多样性。
教师:谁能说说你看到这些袋子的感受。这么多的袋子都一样吗?一眼看上去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些袋子都不一样,一眼看上去特别多,有的是网状的、有的是塑料袋、有的是手提袋,还有的是纸袋子。
1、引导幼儿每人拿一个袋子进行观察,说说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
教师:如果你观察袋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启发幼儿说出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老观察。
2、现在请你按照刚才我们说的`几方面来观察袋子吧。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袋子特征,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
三、袋子的共同作用和每种袋子的特殊作用。
1、教师:虽然袋子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想想是什么呢?它们都可以装东西,可是装的物品都不一样,你知道你的袋子可以装哪些东西吗?用这个袋子装上东西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请幼儿看书,说说书中每种袋子的特征及用途。
教师小结:把资料装进档案袋,可以保护资料不遗失;衣服装入洗衣袋,洗衣服时可以保护衣服;用气泡袋装东西,可以避免东西被破坏;用垃圾袋装垃圾,可以保持环境的清洁;购物时要用环保袋。
四、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到的其他袋子,增强环保意识。
1、教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袋子呢?你们和爸爸妈妈购物时,是用什么袋子装东西呢?
2、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会使用环保袋,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袋子,不会浪费一次性袋子,为我们国家节省了资源,更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环保。
3、请幼儿把书收起来。效果分析: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
2、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二、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三、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四、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 教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
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
六、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小河里也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孩子们总是谈论不完的的话题:“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结合中班下册教材主题五《奇妙的动物》中的发现区《小动物怎样长大》,设计了《蝌蚪与青蛙》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名称:蝌蚪与青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诗画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1、诗画:
大脑袋,长尾巴,
变成蝌蚪小娃娃,
游来游去找妈妈。
一个桃子裂开口,
两片叶子绿油油。
再画两个小喇叭,
变只青蛙呱呱呱。
2、提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像不像?它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的是什么?青蛙妈妈在哪个季节产卵?卵变成什么?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要以上四个过程,从卵变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蜗牛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幼儿自由选蝌蚪或青蛙进行绘画活动。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养殖蝌蚪供幼儿观察。
科学教案 篇9
认识鞋的正反
活动目的:
1、分清鞋的正反,学习区分鞋的正反的方法。
2、提高观察能力、辨别力。
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纸制鞋样每人一双,贴绒板,大的一样的鞋子两双,大鞋样一双贴有笑和哭的表情。
2、“找朋友”的音乐磁带一盘,另“开汽车”和“哭”“笑”的音乐磁带。
3、创设鞋阿姨的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接鞋阿姨的电话:喂!是鞋阿姨啊,什么事啊?哦,好的。“刚才鞋阿姨打电话来,让我们去参观,高兴吗?”“呀鞋阿姨家的鞋可真多,
出示一双放反的鞋样。(哭声)
教师问:“鞋娃娃,你为什么哭呀?”
鞋娃娃:“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难受了。”
教师:“谁来帮助鞋娃娃?”教师请一个幼儿把鞋正过来。
鞋娃娃:“现在舒服多了,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谢谢你们。”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辨别鞋的'正反。
出示两双鞋样(一正一反)。“仔细看看,这两双鞋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然后请个别幼儿讲述,及时表扬能认真观察的小朋友。
教师总结:穿对的鞋子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两个好朋友张着嘴笑。如果头和头不在一起,那就是在生气,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说明鞋子穿反了。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就能分清楚鞋子的正反了。
三、通过做游戏,反复操作,分清鞋的正反,并学会穿对鞋。
1、“送鞋娃娃回家”
游戏方法:将小鞋样(幼儿每人一双)摆在教室四周。
教师:“看!鞋阿姨家还有很多鞋娃娃没有找到好朋友呢,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再送它回家,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帮鞋娃娃找到朋友呢?”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小结,然后幼儿去帮鞋娃娃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双鞋样贴到贴绒板上,然后集体评价,看看谁找错了,为什么,应该怎么放?”重点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自己的鞋子的?
3、“找朋友”
游戏方法:教师和幼儿将鞋子脱下放在椅子下面,一起听音乐做找朋友的游戏。音乐结束,幼儿快速找自己的鞋子穿好。
要求:鞋子要穿对,教师检查。
四、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鞋子的兴趣。
“鞋阿姨今天真高兴,因为小朋友帮了她很多忙。她家的鞋娃娃多么?其实啊以后做成了鞋子就更好看了,那么那些鞋子会用什么材料来做呢,小朋友先回家去看看自己家的鞋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下次我们再去鞋阿姨家做客、交流好吗?”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精选]科学教案08-18
(精选)科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