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中班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实物:鸡蛋人手一个、盐若干
矿泉水瓶人手一个(瓶头已剪去)、勺子、筷子、抹布、纪录表。
活动目标
培养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初步了解在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边看幻灯,边引出故事情节
师:"鸡妈妈家新造了房子要请客,一大早,鸡妈妈就带着蛋宝宝一块儿去买东西,它们买了青菜、萝卜、盐,可当鸡妈妈用篮子装好东西准备回家时,发现蛋宝宝不见了,鸡妈妈着急地到处找,找呀找,发现蛋宝宝掉进了一个深深的水沟里,鸡妈妈急的大叫:怎么办呢?
(评析: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教师以"蛋宝宝掉进水沟"为悬念,把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孩子们也身临其境似的大喊:"蛋宝宝、蛋宝宝掉水里了,快救救它!")
二、请幼儿帮鸡妈妈想办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评析:孩子们的办法很多,有的幼儿认为让鸡妈妈去拉蛋宝宝,有的幼儿说用绳子绑,还有的说让船来救`````孩子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但孩子们的办法都被同伴一一否定了。没有一个孩子的办法被认为可行的,此时,活动陷入了僵局。)
三、继续出示幻灯画面,探讨鸡妈妈的办法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原来鸡妈妈把刚才买的盐都放进了水沟里,它这样做,能把蛋宝宝救上来吗?
(评析:对"蛋宝宝能否救上来"幼儿争论的相当激烈,最后形成了强弱两大观点:大多数幼儿认为这样做是不能把蛋宝宝救上来的,也有几个小男孩认为应该可以的,其中一个孩子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盐是可以让蛋宝宝浮上来的。)
三、幼儿第一次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师:"你们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但要小心,不要把盐撒出来。"
(评析: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都表现地很投入。但不一会儿,情况出现了,有的幼儿的鸡蛋浮起来了,可有的却还沉在瓶底,此时,孩子们之间出现了波动,觉得很奇怪,都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想法:大家都放了盐,为什么有的蛋浮不上来呢,孩子们都着急了。我就示意他们去问问鸡蛋浮起来的小朋友,原来他们放了好多勺盐。)
四、教师小结
原来盐放的少,蛋宝宝是浮不起来的,要多放盐,才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五、幼儿第二次分组实验,请幼儿记住自己放盐的勺数
1、教师巡回了解、记录幼儿的实验情况。
2、幼儿互相交流,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分享实验结果。
(评析:蛋浮起来的探索活动从第一次的`无指向性自由探索-有目的的探索(记住放盐的勺数),循序渐进,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了清水中加入足够的盐才可以使鸡蛋浮起来这一现象,激发了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六、继续看幻灯,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让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有没有把蛋宝宝救上来,哦,蛋宝宝真的上来了,盐的力量真的太神奇了!"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鸡蛋放在其他水里,它还会浮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
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
活动目标: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
活动重、难点:
蜗牛的知道5种蜗牛的名字
活动准备:
蜗牛生活环境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发兴趣
1、教师猜谜语:没有脚,没有头,背起房子到处走,谁把他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幼儿举手回答(蜗牛)
二、认识蜗牛
1、教师提出问题:蜗牛长什么样子?(观看视频)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蜗牛有身体、壳、触角
3、教师提出问题:蜗牛有眼睛吗?眼睛在哪里?
4、引导幼儿蜗牛有眼睛,在触角上。
5、那你们知道蜗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出示图片)幼儿自由回答(总结: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最怕阳光直射)
三、认识种类不一样的蜗牛
1、出示蜗牛的`图片和幼儿一同来认识不同种类的蜗牛并帮助他们快速记住这5种蜗牛的名字。
四、巩固复习观看书和幼儿一同复习小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和不同种类的蜗牛小小知识点告诉小朋友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小动物。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秋天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非常的美,有红的爬山虎叶,蜡黄的杨树叶,金黄的梧桐叶,半绿半黄的小草等,非常的美。于是利用这些美丽的树叶设计了一节科学活动《树叶探秘》。感受到树叶的美,初步了解落叶树,知道不同种的树的树叶是不一样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探究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叶脉。
2、了解树叶的用途,激发对树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感受树叶的美。
教学准备:
在回家的`路上欣赏了美丽的树叶,收集各种树叶(形状、大小、颜色不同),柔和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美丽。
教师(播放轻音乐)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落到了地上。(教师边讲诉边往空中抛树叶。)
二、探索树叶的特点。
1、观察比较,了解树叶的特点。
教师: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挑选几片树叶,引导他们在树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并与同伴轻声交谈。)--请个别幼儿描述树叶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摸摸树叶,发现正反面的不同。
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两面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颜色比较深,摸上去比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比较浅,摸上去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观察、发现叶脉的秘密。
请你拿起一片树叶,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这个细细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叶脉”。
请你观察一下,自己手里树叶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教师小结:叶脉也有不同的样子。
4、引导幼儿发现落叶的其他秘密?(例如: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气味。)
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教师小结:原来落叶里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每个小朋友的发现都不一样!
三、说说树叶的用途。
教师: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请幼儿想象、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树叶的用途和玩法,如树叶拼贴画,在树叶上画画、把树叶做成艺术品等。)
教师小结:除了你们想到的,树叶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落下来的树叶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营养,让明年的树叶长的更茂盛。
四、爱心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怎样感谢树妈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树叶》,加深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活动延伸:
1、把树叶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进一步探究树叶的特点,并互相交流新发现。
2、在美术区引导幼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
3、运用幼儿用书3~5页的互动游戏,引导幼儿看图说说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叶脉等的特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4、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幼儿到公园捡树叶。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增进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叶的一些用途。同时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我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动物的保护色,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奥秘;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满足好奇,学会观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活动重难点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么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4、讨论: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藏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知道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视频"变色龙"。观看过程中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这次它会变成什么颜色?
2、师:变色龙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到花丛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变色龙藏在什么颜色的花朵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观看前这样过渡:"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它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观看时进行暂停并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接着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花的颜色用蜡笔给变色龙涂上相应的颜色,如在红花中找到的变色龙就要涂上红颜色。在找一找、变一变、说一说变色龙色彩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1、师: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解放军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评析:本环节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人类根据动物保护色而进行的一些发明与研究,根据幼儿的讨论,展示解放军迷彩服、坦克、战斗机等,将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延伸,使幼儿了解人类是如何自我保护的,真正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评析:最后,出示草地、花丛、玩具、墙壁等四种不同颜色的游戏区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躲在相应的游戏环境中,自主玩捉迷藏的游戏。此环节与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认知活动,能用闻、看、触摸的方法认知草莓的形状、颜色及内外结构特征。
2.幼儿能仔细观察、大胆操作,乐意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3.学会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新鲜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图片一张,塑料小刀,餐盘,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猜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来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苹果·······
师:可是老师今天只带了一样水果来,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吃,下次老师再带其他的水果来好吗?
幼:好。
师: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想。
师:它呀红果果,麻点点,咬一口,酸又甜。(边说边将遮盖住的草莓让幼儿闻一闻)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图片的一角,引导幼儿猜出草莓)
师:对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认识草莓
1.观察图片,说说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
师:草莓和我们小朋友刚刚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
幼:草莓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师: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来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区别)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认知:
(1)观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许多黄色的小点,还有黑色的。
师:恩,这些黑色的、黄色的小点都是草莓的种子,就是老师刚才在谜语里讲到的麻点点。
师:接下来,我们摸一摸草莓,告诉老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幼:XXXXXX
师:草莓很娇嫩,所以大家要轻轻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导幼儿使用塑料刀对草莓进行横向、纵向的分切)
(3)幼儿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内部结构,个别进行发言。
师:我们的小朋友切开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师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条白色的线。
师:谢谢你得分享。这条白色的线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厉害。它呀连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种子,就是那些小点点,给它们输送营养,然后草莓酒一点点的长大了。
三、体验活动
1.谈一谈,说一说
师:你们想吃草莓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品尝吧。(让幼儿集体去洗手,将洗干净的草莓发给幼儿品尝)
师:草莓好吃吗?
幼:好吃。
师:那我们来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红艳艳的、香甜可口·······
师:刚刚我们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这样直接吃,还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师:哇,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今天也带了材料,想教小朋友们做一样美味的东西,看(将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现给大家),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吗?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师将装在餐盘内的切片面包、小沙锤、小砂罐,草莓分发给幼儿),小朋友们先不要自己弄额,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们中间都放着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们要有好合作额。首先,我们把草莓放入砂罐内,用砂锤把草莓捣碎,然后举手告诉老师让老师给你们加入蜂蜜,最后我们用小勺子把草莓酱均匀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师这样切开,变成三角形的形状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块(和配班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操作),开动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4
中班科学教案10-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