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8 09:24:3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的特征。

  2、学习按恐龙的食性给恐龙分类尝试根据恐龙的外形来判断恐龙的食性并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对恐龙的探索欲。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各种恐龙卡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的收集资料

  1、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关于恐龙食性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的调查情况。

  要求说清楚恐龙的名称

  2、教师小结;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

  肉食恐龙中最有名的是霸王龙,此外还有跃龙、恐爪龙、永川龙等。

  大型的肉食龙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大型的植食恐龙,例如梁龙、雷龙、马门溪龙、鸭嘴龙等。

  二、按照食性给恐龙分类

  1、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贴在大记录表上。)

  2、师幼讨论幼儿的.分类情况。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

  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

  因此它们几乎遍布地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5、观察恐龙图片

  判断图中的恐龙是肉食恐龙还是草是恐龙。

  【活动延伸】

  问题:草食恐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的是恐龙的生存本能,在讨论中也可以适时渗透恐龙食物链的知识,同时为理解恐龙的灭绝作一些经验铺垫。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植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路边有茂密的大树,院子里有绿油油的草坪,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这些植物为什么生长的如此茂盛,在进行主题活动“奇妙的植物”时很多孩子曾向我提出疑问,于是,我用“茎输送水”这节活动来为幼儿解开这个谜团,此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输送水和养料的奥秘,针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

  2、帮助幼儿简单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这两个目标蕴含了激发幼儿的人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探究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难点是:“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我通过几组有趣的实验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的了解植物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活动内容:综合活动《植物的茎》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

  2、了解茎的功能。

  活动准备:

  1、植物图片。

  2、幻灯。

  3、蒜槌芹菜。

  4、白色花朵提前做实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幻灯,丰富幼儿对植物的茎的认识。

  1、茎的形态。

  2、茎的种类。

  二、通过操作图片丰富幼儿对茎的认识。

  圈出植物的茎。

  三、发散思考:植物为什么要有茎,茎有什么作用。

  幼儿自由回答。

  四、茎输送水的试验。

  五、茎储存水的试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1、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活动,有兴趣地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

  (2)室内布置的暗一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

  (3)部分小动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绒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饮料瓶等。

  (4)手电筒、简单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 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影子

  1、师:我的手能变出各种小动物,请你看着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谁?

  2、(猜猜老师的手影,在强光下变化出不同的形象)让孩子们尽情地猜一下“它是谁”? 你还能用自己的小手变出什么吗?来试试看?(给孩子机会,让他大胆尝试)

  3、扩散思维:

  (1)、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我们手的影子,除了这些你还见到过谁的影子呢”?(尽量调动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

  (2)、大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么来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这里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孩子探索影子的产生原因。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它们的影子的?(教师引导孩子多说)

  2、引导幼儿手拿手电筒照玩具或手:打开手电筒,让光照在墙上,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关上手电筒“光”没有了,墙上就没有“手的影子”了。

  总结:光被物体挡住就有影子,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引导孩子说一说)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 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

  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

  1、桌子上有一些手电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一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

  (幼儿探索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你们发现影子哪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怎么会有影子的变化的?)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光离玩具近,影子就( 大);光离玩具远,影子就(小)光在玩具的这边,影子就在另一边,其实,光和玩具的距离位置会使影子发生变化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了什么产品?我们可以利用影子进行哪些活动?(手影和皮影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对此的认识。)

  五、尝试验证新的假设:影子会消失吗?

  1、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有影子,影子还有许多变化,你能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变没吗? (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躲起来的`?)

  2、延伸体验:

  你能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吗?走到阳光下面试一试吧。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索精神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通过各种探索影子的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准备电灯、手电筒、幻灯机、投影仪等。活动在晴天的户外场地上进行。

  [活动过程]

  1、在户外找影子:如树影、房影、人影等。让幼儿在阳光下和阴暗处分别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对比了解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没影子。说说怎样才能产生影子。

  2、想一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过影子?(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请幼儿分别在灯光、火光、手电光照射下观察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画影子:早晨中午、下午站在同一地点,两人一组互相帮忙,把地上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自己与他人的影子是否相同?在三个不同时期,自己的三个影子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变?

  4、教师和幼儿一块玩踩影子游戏,使幼儿明白影子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5、出示幻灯机、投影仪,教师和幼儿一块表演手影游戏,让幼儿观察影子随着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6、议一议:人利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什么产品?(幻灯机、电影机、摄像机等)

  7、我们利用影子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夏天乘凉、踩影子游戏、进行手影和皮影活动)

  8、通过活动形成对影子的科学认识,培养幼儿不怕黑夜的勇敢精神,并喜欢影子的活动。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区内继续投放手电筒、投影仪等,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接触过吸铁石,并被神奇的磁铁深深的吸引。让幼儿产生无尽的遐想。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发现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索知道磁铁有磁性,磁性大小与磁铁大小有关。

  4、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奥秘,初步认识N、S两极,操作感知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活动准备:

  1、小鱼卡片(带回形针的和不带的两种)、系着磁铁的鱼竿、木偶。

  2、磁铁(大小若干)、铁钉、回形针、木条、贝壳、毛线、纸。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钓鱼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钓鱼,小朋友想去吗?”“那我们快点行动起来吧。”

  (二)展开:

  1、探索磁铁有磁性。

  通过游戏钓鱼,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些顽皮的小鱼总是钓不上来呢?钓上鱼来的小朋友,拿着小鱼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在鱼的嘴上有铁做的回形针,我们的鱼竿上系着一块磁铁,当我们用系着磁铁的鱼竿去钓鱼时,带回形针的小鱼就被钓上来了,没有回形针的鱼就钓不上来。通过钓鱼,幼儿知道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回形针。

  2、教师提问:磁铁可以吸住回形针,还能吸住什么吗?

  让幼儿分组坐在座位上,拿着磁铁在桌上的物品中开始进行探索。

  探索后,让幼儿说一说,他还发现磁铁可以吸起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物品。

  3、磁铁具有的磁性大小和磁铁本身大小有关。

  教师用大磁铁把纸张吸在了黑板上,也请小朋友用手里的小磁铁吸一吸看看,幼儿尝试,发现小磁铁根本吸不住大纸。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朋友的`磁铁吸不起来呢?幼儿回答。教师总结,大的磁铁磁力大,吸东西的能力就强,小的磁铁磁力小,吸东西的能力也就弱。

  4、认识南北两极。

  让幼儿观察磁铁,发现什么了,幼儿回答,让幼儿拿磁铁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进行新的探索。教师提问:相互吸一吸后,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磁铁有两个极,在磁铁的两端有字母表示,N代表北极,S代表南极。当两块磁铁相同的两极相遇时,是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不同的两极相遇时,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让幼儿实验,教师让幼儿个别演示操作并讲述。教师操作,并教顺口溜:相同两极扭扭头,不同两极牵牵手。

  5、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出示木偶:“咦?小朋友,你看这是谁来了?”“大家好,我是叮叮,你们知道我是要去干什么吗?我帮奶奶去买了一盒绣花针,正要给奶奶送去呢,唉呦,都怪我不小心,瞧,我把针撒了一地,这针这么小,撒在打上怎么找呀?快请小朋友帮帮我吧!”教师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来帮帮他?幼儿回答并动手操作。感受快乐,发散思维,磁铁除了可以找到细小的针,还可以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并回答。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到磁铁?比如铅笔盒上的磁铁,妈妈包上的小磁扣,门后的门吸等等。可是有一点,小朋友们要注意,家电、手表、收音机、磁卡,不是磁铁的好朋友,不要用磁铁靠近它们,不然会把它们损坏。

  (三)结束:

  小朋友现在知道了磁铁的小秘密,我们来做一个《碰一碰》的游戏吧,现在每个小朋友就是一块小磁铁,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标记,看看自己是N极还是S极,小朋友想想,刚才我们说的顺口溜是什么?我们一起说。(当两个一样的极碰到一起时,两个小朋友就摆摆手,两个同极遇见就搂在一起抱一抱,现在我们放音乐一起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从学习效果来看,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课堂表现来看,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如果在课尾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到磁铁?”能面再广一些,让所有的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2

大班科学教案03-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6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