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11 10:47:58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能够运用标记表示单数或双数。

  3、理解活动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贴绒:数学挂图(四)中的圆片55个,数学挂图(一)1~10的数字卡1套,格子图(可用毛线拉出或用即时贴纸条贴出,如附图一所示)。

  2、幼儿用书第23页《区分单双数》的材料,笔;"找水果"的操作单和记录单;数量分别为5~9的5种玩具,分类盒,1~10的数卡。

  活动过程:

  1、尝试给没拍圆片两两排队。

  引导幼儿观察绒板上排列的圆片。

  教师:绒板上有什么?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会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示范将数量为7的一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圆片宝宝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排的圆片宝宝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

  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按顺序把最上面的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圆片配对。

  请个别幼儿将其他各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这里的圆片也想散步,谁来帮它们两个两个手拉手?

  2、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引导幼儿观察圆片的队伍排列结果。

  教师: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两两排列后有一个单独出现的?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都能两两配对?

  师幼共同总结:有些圆片两两手拉手后,有一个是单独出现的,这样的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两两手拉手都能配对的数字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教师:请你们看看,1~10中那些数是单数?哪些是双数?1~10中有几个单数?几个双数?

  感受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教师:1~10中,单数和双数是怎样排列的?

  3、游戏"看谁举得对又快"。

  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将数卡按1~10的'顺序牌号,老师说举"单数"或"双数"卡片,你们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再说说这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

  4、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完成"苹果涂色"(2组)给每格中是单数的苹果涂上红色,是双数的苹果涂上绿色。

  完成"编门牌号码"(2组)给上一排每间房子编单数,下一排每间房子编双数。

  完成"找水果"(1组)说说每张椅子在队伍中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上放着水果。请把能表示有水果的椅子的位置用数字印章印在记录单上,做好后再说一说第几张椅子是有水果的。

  完成"玩具回家"(1组)请小朋友先将玩具分类,再按每种玩具数目多少的顺序,放在分类盒的每个格子里,并插上相应的数卡。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能够有顺序的记录6的分成。

  活动准备:

  6的分合点图一张,6的分合式空白记录单,笔,《幼儿画册》(第三册P39)

  活动过程:

  1.导入:

  (1)幼儿观察小猫,将6条鱼分在两只小猫,可以怎么分?

  师:猫妈妈给猫宝宝买回来6条鱼,请你给两只小猫分一分。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小猫分小鱼,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小鱼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2.巩固新知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分成,学会了记录,接下来请你做兔妈妈给兔宝宝分胡萝卜,你可以怎样分,请你按照顺序分一分。

  3.幼儿操作;

  兔妈妈采回来一些胡萝卜,请大家说一说可以怎么分给小白兔和小黑兔,请你上来分一分。完成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幼儿作业。

  5.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看两种标记(如颜色、形状)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大的二次分类板一站个

  2.三种形状的大图形卡片各四张

  3.幼儿分类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4.幼儿画册。

  知识准备:

  认识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喜欢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难点:把图形根据规律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操作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认识三种图形。

  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师:看,这是什么呀,他们是什么形状的呢?

  二、基本部分

  1.

  组织幼儿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1)认识二次分类板。介绍分类板的名称,引起幼儿观察理解颜色标记和图形标记的'含义。

  (2)师幼共同学习图形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先看颜色标记把所有的图形分成红色和蓝色两部分,然后根据三种标记形状,分别把红、蓝两部分的图形分成三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把这些图形宝宝按照颜色送他们回家。

  师:他分得对吗?

  师:他分得很棒,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他。

  师:谁能接下来按形状分一分呢?

  (3)数一数每个格子里有几个图形。

  2.

  指导幼儿用操作卡片自己在《幼儿画册》上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完毕,提醒幼儿将桌面上所有的图形卡片都整理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点评,讲解。

  2.在益智区提供各种图形、操作卡,请幼儿尝试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成,知道9的分法。

  2、在探索操作中,知道按顺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3、感受数字游戏的快乐,喜爱数学。

  【活动准备】

  1、黑板(针对板书要求,事先打好格子)。

  2、男孩、女孩头像各一个。

  3、充分利用场地中间的圆。

  【活动过程】

  1、游戏:男孩女孩“抢座位”(10分钟)

  要求:男孩女孩各9名,事先分坐两边,为使游戏顺利进行,可以穿插部分不一样的椅子,游戏中,调换“迷惑”。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我么?幼:认识。

  师:既然认识,那我们轻松的玩一玩,开心一下,和老师玩玩游戏,学学新本领,同意么?(同意)

  师:首先,我们一起和客人老师问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请坐,知道我们今天来了几个女孩么?好,男孩帮数一数。

  (调动气氛,让幼儿活跃起来)

  师:有多少男孩呢?女孩帮数一数。

  (进入主题,9的世界)

  现在请9个男孩,9个女孩一起站到中间的圆圈里,和我玩游戏,详细阐述游戏规则,要求不可以坐在原来的椅子上,(随机分,让幼儿感知9个座位可以分成X个男孩和9-X个女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

  游戏进行三次,第一次幼儿熟悉游戏过程,第二次第三次逐步增加难度,在游戏的过程中,和师一起探索9的分成。

  游戏结束时,男女孩分开做,为下一个游戏做准备。

  过渡:师:这个游戏好玩的吧,那你们知道9的分成一共有多少中吗

  幼儿知道,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幼儿不知道,师:那我们来玩下面一个游戏,一起来找找9一共有几种分法。

  2、游戏,9的分成(15分钟)

  邀请9个女孩,师:我们开始啦,注意看哦,一不小心,你就不知道怎么玩了哦。

  游戏规则:爆竹示范的一个女孩,轻轻地抱到座位上,提示:9个女孩被扔掉一个,还有几个?

  总结归纳前,可以先安排幼儿玩一次,熟悉游戏。

  将示范的女孩一个一个抱到座位上,并板书。

  总结:幼儿一起读9的分成。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幼:有,并说出规律。师:对的,左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右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幼:没有。

  师:那我们来观察一下,示意板书上9的分成,左边的数字,归纳,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大,右边的十组一个比一个小。

  师: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

  幼:知道,这样可以避免遗漏;不知道,和左边的板书比较,发现这样的奥秘。

  3、活动延伸: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息息相关,你还能发现身边其他的数字秘密么?好的,我们一起去寻找,但是,在离开这儿之前,得先和客人老师道别哦!

  或者两个游戏都引入情景,狼和小羊。

  1)狼来了,你坐到小椅子上就安全了,狼就不会吃你。

  2)狼来了,叼走了一只小羊,还有几只小羊。

  本次活动的基调定位于在已习得数字分成的基础哈桑,对数字9的分成进行归纳,总结,更多的是让幼儿学会学习,让幼儿发现,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 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大1和小于1的关系。

  2.幼儿能够正确指认5以内数字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相邻数的学习(一)》。

  2.教师用5以内的数字卡片;1只小熊、2只小兔子、3只小猪贴片、3只蝴蝶、4只蜜蜂、5只蜻蜓贴片。

  3.幼儿挂书第11页。

  活动过程:

  1.使用教学挂图,让幼儿理解数字2、3、4之间的的相邻关系,知道3的相邻数是2和4。

  (1)以复习数数,认数的方式出示教学挂图。

  (2)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苹果?(两个,用2表示,教师在苹果一列下面贴上2的数字卡)有几个西红柿?(三个,用3表示,教师在西红柿一列下面贴上3的数字卡)有几个梨子?(四个,用4表示,教师在梨一列下面贴上4年数字卡)。

  (3)请幼儿观察、比较苹果和西红柿,得出数字2和3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问:"苹果和西红柿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西红柿多)多几个?(多1个)"教师小结:"3个比2个多1个。3大2小,3排在2的后面。"

  (4)再比较西红柿和梨子,得出数字3和4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3个比4个少1个,3小4大,3排在4的前面。"

  (5)教师对3的相邻数之间的连续比较进行讲解:"3个比2个多1个。3大2小,3排在2的后面;3个比4个少1个,3小4大,3排在4的前面。所以3的邻居(好朋友)是2和4。"

  2.教师把蝴蝶、蜜蜂、蜻蜓贴成三列在黑板上,同上步骤让幼儿理解数字3、4、5之间的相邻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3.教师把小熊、小兔子、小猪贴片贴成三列在黑板上,同上步骤让幼儿理解1、2、3之间的'相邻关系,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

  4.使用幼儿用书第11页,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并正确指认5以内数字和相邻数。

  (1)教师提问:"小熊住在几号房里?比它小1的邻居是几号房子?比它大1的邻居是几号房子?

  (2)同样的问题问小鸡、小牛的邻居的房号。

  活动建议: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对5以内内相邻数的认识。例如开展"找好朋友"游戏。玩法:教师请形五名幼儿,每人胸前贴一张5以内的数字卡,当教师说2的好朋友,贴数字卡2的幼儿和贴数字卡1和3的幼儿就要手拉手,其他幼儿评判他们找对了没有。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大班数学教案(优)08-16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