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舞蹈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的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中国民间民族舞蹈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个掌握四至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基本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的运用。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提示
中国民间舞蹈教材是一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民间舞为基本教材。傣族、朝鲜族民间舞为选用教材。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民族分布特点,师资擅长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强或丰富一些有利于学生舞蹈素质提高的地方性、乡土性民间舞蹈教材。
教学内容
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由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承传,这种历史的沿袭流传至今的舞蹈形式称之为民间舞蹈。他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住入新的成分。他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艺术形式上又可分为自娱性民间舞、表演性民间舞两大类。
在中国56个民族漫长的形成发展融合的过程中,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
创造的,既有中国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总称为中国民间舞蹈。
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此类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有限的教学时数,我们本着代表性、实用性和训练性原则选择了以下内容:
—、简介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又是古代华夏族和许多古代民族同化、融化而成的主体民族,直至秦汉时,始有此族称。汉族民间舞蹈和汉族形成一样,在广泛吸收其他民族乐舞文化之优长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没,形成纷繁的舞蹈体系个地域性的风格特点。如北方的舞蹈古朴、刚劲、场面壮观。南方的舞蹈以纤巧秀丽见长,而且载歌载舞。最有代表性的“秧歌”本源于插秧劳作,产生于我国中原一带,流传地域广阔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秧歌,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河北地秧歌等。秧歌舞中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进行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行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扇子和手帕是秧歌舞普遍常用的道具。秧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当今人们健身娱乐的,普及性极广的民间舞蹈,秧歌舞蹈中的丰富技巧动作又是舞蹈创造中常用的舞蹈词汇。
本部分选编了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个云南花灯为基本选材。
二、东北秧歌
(—)简介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东北秧歌源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因而东北秧歌的那股泼辣劲儿、稳劲儿、美劲儿正是东北大平原粗犷质朴的的人民精神素质、性格心理和生活情趣的艺术概括和美的`表现。
东北秧歌有三种类型表现形式:
1、高跷秧歌
2、二人转
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帕和扇子,也有用手玉子、花棍,还有提花灯,东北秧歌是通过走相、稳相、鼓相和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
东北秧歌的音乐很有特点。唢呐和小钹对秧歌舞蹈特色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唢呐吹的委婉亢长,小钹(板儿)紧促,必然赋予动作急出稳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的韵律,为其舞蹈的美劲儿、泼辣劲儿增添色彩。旋律上出现上下对句或相同对句(称为句句双),使舞蹈动作也常出现相互对答状。音乐演奏中的即兴加花(如装饰音、滑音)给舞蹈表现俏皮、幽默、华丽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体态动律练习
东北秧歌基本体态多是保持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屈。动作时要求脚型略勾,脚腕有控制力,膝部良住劲儿。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动作上:
1、带良劲儿的“步”;
2、带动腰鼓的“扭”;
3、手腕的“花”。
(1)双压脚跟:不同脚位,不同节奏的提压脚跟。如:正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弓箭步等。动作时双膝关节要良住劲儿,提踵要快,落要慢稳。
(2)双腿屈伸:软硬两种特点的双膝屈伸活动。硬屈伸应脆而富有弹性,软屈伸应柔而富有韧性。两种屈伸中的挺膝应良而富有俏丽特点。
3、上体动律:
(1)左、右横摆身:身体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摆动。
(2)左右前后拧身:由左右肩带动上半身直线前后拧身转体90度或180度。
(3)前后扭身:以腰为轴为发力点,带动双肩和上半身前后交替画圆。
(三)手巾花
手巾花有两种,1、正方形(边厂为一尺二寸)2、八角形(中心圆直径四寸,镶有亮片。手巾有三种握法:A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的一边,似握拳,用于做各种手巾花。B、单指贴巾:拿法基本同上,只是食指伸直贴在手巾边上,用于片花,挽花或扔巾等。C、握巾角:用手握住巾角或中心处,多用于碎绕花)。
手巾花有四种做法:1、挽花(里挽花、外挽花);2、片花(里片花、外片花);3绕碎花(里碎花、外碎花);4、小王花;
里挽花—单指贴巾手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手指带动手腕由外向里转腕360度,掌心向下。后半拍,压腕挑指。挽花速度要快,压腕要慢,不能架肘。
外挽花—单指贴巾于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翻腕或掌心向下,手指带动手腕由外经下向里挽成掌心向后,后半拍,手掌经上向前甩出,或掌心向山。挽花肘时手的动作旋转360度,甩手指时要有力。
里外花—全把握巾于胸前,掌心向上,以腕为轴,手掌向里平移,同时小臂抬起,然后从小臂下掏出或指尖向旁,接着继续向上转腕360度,或掌心上。动作要连贯。
外片花—单指贴巾于胸前,做法同上,方向相反。
碎绕花—握巾角于胸前,以手腕带动由外向里连续绕手巾,称里碎绕花。由里向外连续绕手巾,称为外碎绕花。绕花时,手臂要松弛,但不能随之摇动。绕巾越碎越好,一般一拍绕两次。
小王花—做法同舞蹈基本训练中双手连接动作小王花。拿手巾动作时,要求两手腕始终不分开。如右手里片花,左手外片花,手巾花要圆,肘部随动但不能架起。
常用手巾花:
单臂花:全把握巾,单手做里挽花。交替花:全把握巾,双手交替做单臂花。双臂花:全把握巾,双手同时做里挽花。
盖分花:全把握巾,双手同时向旁撩起至双扬掌位里挽花,双手同时盖至胸前架起,掌心向前,向左拧身,然后双手外挽花向上分掌,同时向右拧身。
十字花:全把握巾,双手交叉于胸前里挽花,向右摆身,然后双手经下弧线于体两侧里挽花,身体还原。
展翅花:全把握巾于体两侧45度角位置,预备拍双手抬至扁担位里挽花,左拧身对八点,正拍双手压腕于展翅位,手臂要伸直,落下双臂有向里夹的感觉。后半拍仍做预备拍动作。
扁担花:全把握巾,双手同时在扁担位做里挽花。
※在手巾花的四种做法和常用手巾花介绍学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舞蹈形象的表现创造出许多具有个性,富有形象的丰富多彩的手巾花。
(四)基本舞步
1、前踢步:预备拍双膝微屈,动作时脚迅速前踢,同时主力腿关节和胯部略有控制的上提。正拍时,动力脚稳落双膝弯屈。出脚落脚同时半拍,但节奏和内在用力不同,出脚用力,过程快,落脚收力,过程慢,脚下的步子,上身的扭摆和手巾花的配合充分体现东北秧歌的艮俏风特点。
2、后步踢:膝关节屈伸小腿后踢。主力腿的交换稳而有力,动力腿的后踢动作快而小。整体形成灵活洒脱、俊俏泼辣的特点。
3、走场步:是一种流行步法,多配合交替花。动作时。身体重心略前倾,膝关节微屈的一步一顿和脚腕稍有控制的后勾。走场步不同于圆场步,不受步子大小约束。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体现出洒脱、流动的美感。
4、秧歌垫步:右脚为例,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迈一步,脚跟先落地,后半拍左脚掌在右脚跟后垫一步。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又向前迈一步,后半拍,左脚离地,准备向前迈步,起步的脚左右交替进行。
5、墩步:双腿挺膝,身体直立,两脚全脚掌交替碎步,半拍或一拍一步,前后移动,身体有如木偶的梗劲。
6、踢毽步:第一拍前半拍原地双腿蹦跳一次,后半拍,左脚提膝,小腿内翻,左脚内抬成踢毽动作。同时右腿小跳起。第二排前半拍原地双腿蹦跳步一次,后半拍,右掖腿踢毽状,同时左脚小跳起。踢毽步的组合
可以灵活。
(五)组合训练
1、组合音乐
2、组合基本动作:不同脚位压脚跟、摆身、拧身。
3、组合动作顺序:
第一遍音乐:
双手一子叉腰(四指卷起,拇指伸直向后,拳心向下于腰间),正步脚位,每两拍双脚压脚跟一次。音乐重拍双脚跟落地,此动作重复做一遍音乐。
第二遍音乐:
动作同上,只是加上身的横摆联系
第三遍音乐:
1—4:上右脚成左小踏步,右手叉腰,左手托掌指尖向外于托掌位。左脚每两拍压脚跟一次,同时上身作扭身一次,此动作重复做四次,眼看2或8点。
5—8:动作同1—4一样,左右相反。
第四遍音乐:
1—4:脚成大八字脚位,双手掌托于双托位,指尖向外掌心向上,双脚每两拍压脚跟一次,身体做横摆身。
5—8:舞姿不变,做前后拧身,同时压脚跟。第五遍音乐:
1—4:左弓箭步,双山膀立腕。双脚两拍压脚跟一次,身体做前后拧身四次。
5—8:右弓箭步,动作同1—4一样。
组合练习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加强或加入一些身体动律练习内容。舞蹈音乐也可变化。
舞蹈的教案2
活动目标
借助队形变化图,尝试多人合作舞龙。
了解“百叶龙”是浙江省的民间艺术,喜爱民间艺术。
感受百叶龙舞动的姿态和气势,学习根据音乐的句段结构较准确地表现舞龙动作。
活动准备
课前已听过《百叶龙传说》;
舞蹈视频和音乐;草龙两条
活动过程
1、说说神奇的“百叶龙”
与幼儿一起回忆“百叶龙”的`传说。
2、欣赏舞动的“百叶龙”
(l)欣赏舞蹈第一遍
你看到百叶龙是怎么样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2)欣赏舞蹈第二遍
百叶龙舞出了哪些形状?
(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哼唱音乐旋律边用简单的符号记录队形,如直线状、圆形、波浪形、螺旋形等,引导孩子找找龙头龙尾的位置。)
(3)倾听音乐,教师指画队形图
(4)讨论队形与音乐的变化特点
3、试试合作舞龙
(1)教师带领幼儿初步感知空手舞龙的方法。
(2)简单介绍草龙(数一数一条龙有几根龙把),将幼儿分成两组,推选出“龙头”。
(3)幼儿尝试随音乐合作舞龙。
(4)分享交流,自主讨论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困难。
(5)幼儿再次舞龙。
活动延伸
百叶龙是浙江省的民间舞蹈。在我们四川也有很多有名的民间舞蹈,比如“翻山铰子”等,以后请你们的老师带你们学,好吗?
动作建议
前奏:全体幼儿分成两条龙,上举龙把立正姿势准备。
A段:
[1]一[12]小节,在龙头的带领下,上举龙把绕活动室场地跑动;
[13]-[20]小节,手举龙把做大幅度左右摆动(4拍1次);
[21]小节,上举龙把立正姿势过渡准备。
B段:
在龙头的带领下,随音乐边做慢速左右摆动(2拍1次),边按“S”形或圆形走队形;
C段:
在龙头的带领下,上举龙把随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跑动成螺旋形,在尾声处保持造型不动。
舞蹈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舞蹈,感受孔雀舞的音乐美与姿态美,初步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与情节。
2、初步学习随乐表现小孑L雀参加选美、奋力扑火等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对傣族舞蹈的兴趣。
3、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参观“孔雀园”幼儿已初步了解孑L雀的习性和动作特点;通过欣赏傣族舞蹈,幼儿已简单了解傣族舞的动作特点。
2、材料准备:《美丽的小孔雀》的乐曲CD、小孔雀的头饰服装、火焰道具、PPT图片等。
3、环境创设:创设舞蹈情境小兔的家、小池边等场景。
【活动过程】
1、以“参加森林选美大赛”导入活动,师幼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2、欣赏孔雀舞,借助多媒体的动作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美和孔雀舞的基本特点。
(1)欣赏孔雀舞。
教师随乐示范几个孔雀舞的.简单动作,引导幼儿欣赏并思考:孔雀舞美吗?孔雀舞的动作与平常的舞蹈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小孑L雀在干什么?
(2)造型对照与模仿:
通过多媒体的孔雀造型与教师的舞蹈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动物的动作与舞蹈艺术造型之间的联系,并选择一两个喜欢的动作造型进行模仿。
①欣赏第一段舞蹈,感受小孔雀参加选美前的美丽。
3、欣赏舞蹈《美丽的小孑L雀》,引导幼儿理解并尝试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舞蹈情节。
②欣赏第二段舞蹈,感受舞蹈所表现的小孑L雀在选美路上的故事情节。
③欣赏第三段舞蹈,感受小孔雀的勇敢和美丽。
(梦欣赏第四段舞蹈,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④师幼共同表演欢庆舞。
舞蹈的教案4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使幼儿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诵,能够用自己的话创编出新的诗歌或说出完整的句子。
3.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 活动准备
为了生动的体现诗歌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个挂图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诗歌。
三. 活动过程
1. 语言导入,引发幼儿听的兴趣.
――设计提问:通过自我介绍——秋风姐姐,以及带来的一幅画,引发幼儿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图画中有什么呢?小布娃娃在做什么呢?怎么帮助布娃娃呢?为什么要轻轻的盖被子呢?布娃娃要是知道了谁帮助她,她会怎么样呢?(鼓励,帮助幼儿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对答对的幼儿进行表扬.)
2. 以字宝宝的形式引出诗歌.供幼儿欣赏,目的是让他们对诗歌内 容有所了解.在愉悦的气氛下进行识字教学。
3. 通过老师领读,师生齐读,生齐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诗歌 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纠正幼儿在朗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
4. 做游戏——句子接龙。以此来巩固所学的`诗歌.在幼儿掌握了诗歌 内容的基础之上,引导幼儿做句子接龙的游戏。检查幼儿是否完全掌握了所学习的诗歌.(鼓励,帮助幼儿完成这个游戏,并对幼儿提出表扬。)
5. 进行讨论,仿编诗歌。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鼓励帮助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6. 活动延伸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把自己仿编的诗歌展示出来,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仿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四. 活动总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的诗歌,表扬幼儿在这节课的表现,并鼓励幼儿在课后给爸爸妈妈进行表演,同时要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的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全面的提高幼儿素质。
舞蹈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地随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等动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3.体验“火车头”和“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火车图片,知道火车头和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建议】
1.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教师带着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进教室后合着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随乐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肩等。
2.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火车是怎样开的吗?讨论怎样表示火车行进;你知道小火车有什么特点特点呢?(长)那么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的小火车变长呢?
下面老师来当小火车的火车头,我要邀请小朋友当我的车厢。教师示范怎样邀请“车厢”;怎样表示感谢等动作。
完整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3.学跳集体舞。
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1---8小节教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9----10小节火车头对找到的“车厢”做两次邀请动作。11----12小节被邀请的“车厢”向火车头行礼表示感谢。
音乐重新开始,被请的“车厢”挂在火车头后面继续去找新的“车厢”。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请完。
4.复习歌曲《表情歌》
“火车站到了,大家快乐地唱起了歌。”齐唱一遍。边唱边离开教室。
舞蹈的教案6
只要妈妈路笑脸
1=D 2/4 4/4
轻快地注:蓝色为高音,红色为低音。
3 5 5 5 / 5 6 5 / 3 3 2 3 / 1 - /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
2 2 2 3 / 2 2 5 / 2. 1 6 1 / 5 - /
云中/太阳/放光/芒/放/呀/放光/芒
3 5 5 5 / 5 6 5 / 3 5 6 1 / 6 - /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
5 6 5 5 / 3 5 3 / 2 3 5 6 / 1 - /
美丽/花儿/齐开/放/齐呀/齐开/放
2. 2 2 3 3 / 2. 1 6 5 6 5 - / 1. 2 3 5 6 5 / 5 - - - /
历/尽/苦/难/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妈/妈
6. 6 1 6 / 5. 6 5 3 - / 2. 3 2 5 6 / 1 - - - /
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动作说明
预备姿势:全体学生排成单圆队形,面向圆心正步站立。
第一小节:右脚向右横迈一步,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抬起,双手经体前打开侧平举。
第二小节:右腿略屈,左腿略屈膝向右腿靠拢,左腿掌着地,右臂体前屈肘,右手食指翘起,轻靠左肩前,左手背后,目视左前方。
以上两小节动作称胸围手。
第三小节:做耸肩:第一拍,双肩快速提起,第二拍,放下不动,
第四小节:同第3小节的动作。
第5―8小节:同第1―4小节动作相反。
第9小节;右脚向前踏一步,双手于体前上方拍一次手.
第10小节:左脚并步成正步,略屈膝,转动手腕一次食指略翘起。
第11―12小节:双手略向左右帅动,再一拍一动,头随之左右摆动。
第13―16小节:同9―12小节动作
第17小节:全体学生沿顺时针,第一,二拍,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中心移至左脚,右腿经脚掌拖地,向左腿靠拢。上肢做扛开手:右臂侧屈肘,右手于右肩上方,手心向上,左臂侧平举,手心向下。第三,四拍同第一,二拍动作相反。
第18―22小节:同第17小节动作。
第23―24小节:吸腿走七步,同时向右自转一周。手臂动作同第2小节手臂动作,目视右下方。最后一拍落正步。
动作提示:
这是一个热情,欢快,活泼的.朝鲜儿童舞蹈组合哦妈妈,组合融合了朝鲜舞蹈胸围手,耸肩,扛开手等基本动作,组合表达了人世间的亲情---------只要妈妈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组合所用的是由四二拍子到四四拍变拍子的音乐,要提示学生体会活泼欢快的四二拍与优美抒情的四四拍音乐不同的韵律感。
舞蹈的教案7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机体、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歌曲《看星星》《走、跳、跑》《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让幼儿愉快地进场
进场音乐:英文歌曲《走、跳、跑》。
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边找一个舒服的位置一边做动作。启发幼儿的创编本事。教师要给他(她)照张相来引导幼儿做出和别人不相同的动作,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使幼儿愉快地感受音乐,愉快的表现美。
(二)练习呼吸、手的动作
复习音乐:《看星星》。
1、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星星吗(喜欢)教师今日带你们去看好吗我们先做一次呼吸动作,然后加上手的`动作。
2、做动作时要注意:
①小朋友的坐姿。下巴要抬起来,挺起胸,脚要直,脚尖要紧绷。
②要求他们的动作要尽可能到位。做动作时要有精神,眼跟着手走。
3、请做得好的小朋友出来示范。
指出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做得好。听音乐,请大家一齐跟着小朋友再做一次,教师要纠正做得不规范的动作。
(三)学习提腰
1、师说:刚才我们进行了呼吸练习,在这的基础上我们加上手部,学习提腰动作。
2、教师先做示范动作。
①请小朋友先看教师做一次示范动作。我们一齐数节拍,好不好。
②学习提腰动作要领。
一只手慢慢的提起,先起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心向下,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慢慢的滚上来;下来的时候,翻掌、变成手心向外,先下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指。然后到另外的一只手。注意提手的时候要把身体拉长,腰要正,抬头,眼睛看着手。
3、提问幼儿,教师刚才是怎样做的。指导做得不规范的幼儿,并且边说边做让幼儿模仿。
4、和幼儿一齐数节拍做动作。
教师要一边做动作,一边注意幼儿动作的规范性。并且要一边做一边提醒幼儿要注意的地方。手慢慢的上去,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手心向下,身体要拉长,好像要摘下上头的星星,手一翻,摘了一颗星星,把它放在手心上头,轻轻的把它放下来,好像怕把它摔伤。
5、提出提腰动作的重点部分,让幼儿注意的地方是:
1)手起时要先起手肘,再到手腕。
2)摘星星时,身体要拉长,不要倒向一边。
3)眼睛要一向看着手走。
4)提起手时要吸气,手放下来时要呼气。
6、跟着音乐,教师和小朋友一齐做一遍。
7、师说:小朋友,你们都学会摘星星了吗那么,我们一齐去摘星星吧。乐曲《跳到我这儿来》。
①在愉快的音乐中,让幼儿自由的去摘星星,感受音乐,感受美。
小朋友,你们看,天空上头有好多好多的星星啊,这边有,那边也有(边说还边指着天上头),我们到处去摘星星,看哪个小朋友摘的星星最大。
②边做动作边用语言提示,纠正幼儿错误的动作,使幼儿动作逐步规范化。
8、指出提腰动作的重点,请小朋友跟着节奏再做一遍。
(四)游戏部分
乐曲《兔子舞》
1、放音乐,让幼儿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自由的找朋友,愉快的跳舞,感受跳舞的欢乐。
2、请兔子们一齐跳着舞回家。
舞蹈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
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勾绷脚》组合
双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
要求: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勾脚
动作: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
要求: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舞蹈的教案9
活动主题:
《小伙伴,你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维吾尔族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亲密友情。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独特风格,要求幼儿跳的'热情、奔放、开朗、轻快。
3、学会维吾尔族舞的基本步伐:错步、跺地拍手、进退步
活动准备:
场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戴维吾尔族小帽、敲打着摇鼓进教室,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了解。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体幼儿欣赏音乐《小伙伴,你好》,体会音乐的热情、欢快,熟悉节奏。
3、教师和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示范舞步,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4、教师示范讲解错步、进退步、跺脚拍手等动作,教师指导,请幼儿间相互纠正动作。
5、随音乐跳舞,分组反复练习,请幼儿相互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带领大家一齐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讲评,幼儿听音乐跑跳步出教室。
舞蹈的教案10
设计意图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面条小朋友都见过吃过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面条的舞蹈》就和面条有关。
教学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合理分享空间,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美术》第19页,油画棒。
2、煮面条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煮面条,观察面条在沸水中的形态,感受他们的软硬变化。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根小面条吗?
2、煮了一大锅水,现在要把面条放进去了,猜一猜,面条丢进水里会怎么样?面条在里面发生什么事了?你觉得它像什么?水开了,你看到面条在干什么?它和刚才有什么不同?让你想起了什么?
3、面条进到水里以后阿生什么变化?谁会来学一学小面条的变化?缴入你是可爱的小面条,你在水中会怎样跳舞?
二、游戏“煮面条”
1、我们大家都来做小面条玩“煮面条”的游戏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锅,“小面条”们都站在锅边准备好!
2、水热了,小面条们可以跳进去了,慢慢地沉到锅底;水加热了,小面条们开始扭着身体跳起舞来‘水越来越热了,面条们跳舞的动作更快更柔软了,有地扭着身体,有的转着圈,有的打着滚,好开心呀!厨师来捞面条了,哪根面条已经煮得软软的了,大筷子就把它捞起来泡进碗里,还撒上葱花和辣椒哦!
三、想象与表现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
--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四、讨论并丰富表现内容
师:我们怎样才能表现得更像,让别人更相信呢?面条下锅前是什么样的?
幼:一把一把的。
幼:一束一束的。
师:现在我来撒调料咯!各种味道的调料撒在面上,面条会有什么感觉呢?(教师分别假装在幼儿身上撒上辣椒酱、花生酱、番茄酱、葱花……幼儿做出响应的咳嗽、皱眉、伸舌头等动作)
师:让我来品尝以下,真香,太棒了!
五、画面条。
六、活动结束,并引导幼儿照顾环境。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面,吃都吃不完,我们快把它们收起来放冰箱里吧,要不坏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地上的纸条,纸片放盆里拿走,学会照顾环境。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舞蹈的教案11
活动设计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前期我们围绕"兴化小吃"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炒米粉是兴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游戏中,小朋友很喜欢模仿厨师玩炒米粉的游戏,于是我尝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中,用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大胆、有创意的表现炒米粉这一生活画面,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炒米粉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象,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炒米粉的过程。
2、炒米粉录像带。
3、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你们都看过妈妈炒米粉了,现在请你们说说妈妈是怎么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让孩子回忆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开心、有趣、十分活跃,他们指手划脚地用语言和动作把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创编活动的兴趣,为舞蹈创编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2、观看炒米粉录象。
师:(出示一块米粉)多奇怪呀,原来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块米粉,是怎么在锅里变的软软的、细细的,像一条条白线一样呢?让我们一一段录象。
教学设想: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观察锅里水面沸腾翻滚及米粉下锅后在水里由硬变软的过程。由于录象配有音乐,所以在引导幼儿观赏录象时,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实现舞蹈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能说出音乐的.变化过程。
(1)水还没开时,音乐安静。
(2)水面沸腾翻滚时,音乐欢快、激烈。
(3)厨师翻炒米粉时,音乐不快不慢,节奏明显。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变化,启发幼儿把将要创编的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有机匹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体验美表现美的情趣。
4、让幼儿想象与表现:
(1)用什么动作表现水面平静及水面沸腾翻滚的样子。
(2)用什么动作表现米粉下锅之前和下锅之后的变化过程。
(3)厨师是怎样翻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每个幼儿经验不同,认识和体验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会产生各具特色的创造表现,师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时,及时引导幼儿通过美化、夸张等手法巧妙地把过于"生活化"的动作提升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
5、幼儿随音乐完整创编"炒米粉舞"。
教学设想:没有音乐的"舞蹈"不能称之为舞蹈,此环节是让幼儿实现舞蹈与音乐和谐、完美的结合。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把创编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延伸:
1、创设音乐艺术活动区角,音乐、道具、服装等,让幼儿有一个自娱自乐的表演舞台。
2、开辟家园互动角"音乐之家",鼓励家长参与到"音乐舞蹈教育"中来。
舞蹈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用单靠步、退踏步等基本舞步,尝试创编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表情的表演。
2.体验西藏舞的风格,感受跳西藏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视频“西藏舞”片段,学会歌曲、基本舞步,简笔画图谱,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挤奶”
1.幼儿跟着音乐做律动“挤奶”
2.还有哪些民族?
二、复习歌曲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格桑”
三、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
1.集体复习单靠步
2.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单靠步。
3.集体复习腿踏步(退踏步请一幼儿示范退踏步)
4.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
四、欣赏西藏舞,感受西藏舞的风格、特点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
2.幼儿欣赏
3.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跳一跳,用动作表示。
4.: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给人感觉很豪放的'。
五、创编舞蹈动作
1.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小格桑”编成舞蹈来跳。
2.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
(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
3.请个别幼儿展示,集体学一学
4.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
5.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完整地跳舞蹈
6.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7.(出示图谱)师:老师准备一张图谱,看看它们表示的什么动作!让我们看着图谱有顺序的跳一跳。
8.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舞蹈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
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舞蹈的教案14
活动背景:
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大班艺术活动舞蹈《一起飞》本次活动为第二课时 小组课,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复习上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自编小鸟飞的舞蹈动作,并教所有小朋友学习,培养幼儿大胆的创编。教师教幼儿一个飞的舞蹈动作——即“手臂的大波浪”。并且,再创设的情景暴风雨中体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快乐!本次活动的情景是教师扮鸟妈妈,幼儿扮小鸟,开始部分鸟妈妈叫小鸟起床,作早操即幼儿形体训练,开始了小鸟的一天生活,引导幼儿复习上次活动的内容,为这次活动作铺垫,基本部分,引导幼儿创编小鸟飞的舞蹈动作,并教大家学习。教师再教幼儿一个飞的动作——既手臂的大波浪。然后,在创设的情景暴风雨中,引导小鸟团接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弱小,使她不掉队,能够和大家一起飞,雨过天晴了,小鸟们没有一个掉队的一起在大森林里飞翔,结束部分,小鸟们随妈妈一起去捉虫子,飞出教室!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展示,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活动目标:
1、复习上次活动的内容小碎步,幼儿自编飞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大胆的创编
2、教师教幼儿舞蹈动作——手臂的大波浪
3、在创设的情景中体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鸟头示,服装,录音机,磁带,录象机,电视,电脑,课件(太阳升起,大森林,)录象带(手臂大波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复习上节课内容
(1)(幼儿扮小鸟,双腿跪坐,睡眠状)孩子们,起床吧!(幼儿伸腰揉眼)让我们一起来做早操吧!(基本功训练)
(2)孩子们,看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森林里的空气多新鲜呀!昨天,妈妈已经教你们怎么锻炼翅膀使他们变的更有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练习练习吧!(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让幼儿自编小鸟飞的动作,教师教飞的动作——手臂的大波浪,在情景中体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快乐
(1) 孩子们你们做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看看小翅膀能不能飞起来呢?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小翅膀应该怎么飞呢?(幼儿自编 飞的舞蹈动作)好,有这么多的飞法,有谁愿意到前边来飞一下呢?(找几个小朋友到前边来示范),我们一起和他飞一下。妈妈这里呀有一个飞翔时的录象,我们和录象学一学吧!(幼儿看录象学动作,教师指导)
(2) 孩子们你们学的很好,再和妈妈一起飞一次吧,把你的小翅膀打开伸平,然后向下向上做手臂的波浪,手臂要放松,好,现在把你的脚跟抬起,做小碎步,看我们飞起来了!好了,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飞吧!(幼儿编的飞的动作,老师教的飞的动作——手臂的大波浪,快慢交替一起练习)
(3) (放打雷的声音)师:听!孩子们什么声音?
幼:打雷了,要下雨了,我们好害怕呀!
师:要下雨了,我们该怎么扮呢?
幼:躲到山洞里,藏到树下面,
师:孩子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躲到大树下面吧!
(放录音,背景音乐打雷下雨的声音,解说:鸟妈妈帮助小鸟们躲到了大树下面,可有一只最小的小鸟,身体太弱了,没跟上,到了队,被风迷了双眼,树枝刮伤了翅膀,倒在了雨中)
(4) 师:孩子们,小妹妹受伤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为她疗伤吧)。孩子们你们和妈妈一样做,用嘴把伤口的泥水清理掉,让我们带上受伤的小妹妹一起飞吧!
(5) 孩子们你们都累了吧,休息一下吧!妈妈为你们跳一个舞蹈好么?不过呀,我有一个要求,你们在看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妈妈跳舞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子。(欣赏教师舞蹈)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你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你们学会了怎么飞翔,而且很勇敢,暴风雨来了也不害怕,还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起战胜了暴风雨,妈妈为你们感到骄傲!孩子们,你们饿了吧?让我们一起去捉虫子吧!
舞蹈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精神。
2、找出故事的主要角色。了解角色出场的先后顺序,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简单的复述故事,学习主要的对话。
3、喜欢听,能听懂、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角色的头饰、故事背景的装饰、音乐磁带、实物萝卜。 活动过程
一、律动《两只老虎》后,师生问好。
二、导入活动
1、出示实物萝卜,用提问引出诗歌,供幼儿欣赏。
师 : 这是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终于有一天,可以拔萝卜了。老公公拽着萝卜叶子开始拔萝卜,嘿呦,嘿呦。可是怎么也拔不动呀,后来发生了什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呀?师 :讲述故事。
2、 提问部分。
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边讲边问,目的是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印象。注意提醒幼儿各角色说话的声音和语气。
师 :老公公每天都对萝卜说什么呀?
师 :老公公一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呀?他请谁来帮忙呀?老公公是怎么说的呢?老婆婆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 : 老公公、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
呀,又请谁来帮忙了呀?老婆婆是怎么说的?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 :老公公和老婆婆还有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呀?他们又请谁来帮忙了呢?小姑娘又是怎么喊的呢?小花狗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狗一起拔萝卜,萝卜有一点点动了,可是还是没有拔出来,于是他们又请谁来帮忙了呢 ?小花猫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 :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狗、小花猫一起拔萝卜,萝卜拔出来了吗?他们又请谁来帮忙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 :最后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拔萝卜拔出来了。一个人能不能拔出来呢?大家的力量大不大呀?
3、共同讲述。
老师旁白,引导小朋友说对话。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师:萝卜是怎么拔出来的呀?小朋友一块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好不好?
4、让幼儿自主讲述
(形象地表现出角色的主要对话,语气神态)
三、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分配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在巩固的同时,也检查幼儿是否完全掌握故事的内容。在表演时提醒幼儿模仿人物的声音以及走路时的姿态。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模仿、表演能力。
四.、结束部分
听《拔萝卜》的音乐
五、活动延伸
教师同幼儿一起走出教室去玩一个小朋友们团结起来才能玩的游戏。
【舞蹈的教案】相关文章:
舞蹈的教案02-24
手的舞蹈教案06-22
幼儿舞蹈教案10-28
高中舞蹈教案06-07
小学舞蹈教案05-29
舞蹈课教案02-17
初中舞蹈教案03-22
舞蹈教案模板04-14
舞蹈教案范文04-11
小班舞蹈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