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15个生字,会写“欣,服,夕,兄 弟,底,欠,终”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5个生字;在读中理解两只青蛙的言行。
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出示青蛙的谜语,生猜:
(一)独坐池塘如虎居
树阴底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做声
(二)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
2.播放青蛙叫声的录音。
3.小朋友们,听听,这是谁在叫呀?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和本领吗?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 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读课文, 划出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 分组分节读课文,学生评价。
5. 齐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内容是什么?
三、 以读为本,深入感悟。
1. 通过读课文,你们已经知道了大青蛙和小青蛙有着不同的`想法,它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说。
1)用波浪线画出大青蛙和小青蛙说的话。
2) 男女生分角色读两只青蛙的对话。
3) 讨论它们俩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理解,
明白小青蛙为什么要跳出井口以及大青蛙继续留在井底的原因。)
4)指名读,齐读。
2. 小青蛙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1) 指名读。
2)课件演示:启发想像,体会情感。
(1)小青蛙在努力向上爬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它又会怎么想呢?
(2)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体会小青蛙向上爬的决心与艰难。
4) 课件演示:学生为小青蛙鼓励加油。
5) 用“终于”说话。
3. 终于爬出井口的小青蛙,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出找到的句子。自由练读。
2) 指名读,学生评价。
3) 感情朗读,表演读。
4) 启发想像:小青蛙到底看到了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先自由想像说,再借助画面,加入想像更具体地说。
5) 齐读。
4. 小青蛙还见到了谁?
1) 启发:小朋友们,你们见到了许久没有见到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那小青蛙呢?
2) 引读小青蛙的话。
3) 男女生比赛表演读。
5. 出示课件
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爬出了老井,来到了广阔天地
(板书:广阔天地)看到了美丽的大世界,来到了伙伴们中间,过上了新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可大青蛙呢?
板书:留在井底头昏脑胀
四、 总结课文,体会道理。
你喜欢哪只青蛙?为什么?
五、 拓展延伸。
小青蛙在美丽的世界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又来到了老井边,它看着井里的老朋友,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编故事《两只青蛙》。
板书设计:
小青蛙——爬出井口——天地宽阔
两只青蛙{
大青蛙——留在井底——头昏脑胀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 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 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3、 反馈
① 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 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 指名说、带读
② 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研读课文。
1、 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2、 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放背景音乐。
3、 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4、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本环节和刚才的小组汇报可有机的结合,教师酌情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2、揭示谜底
3、出示课题:太阳的话
4、鼓励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课文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太阳的希望、太阳美好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太阳会说什么话?
2、接龙读课文,师生点评。
3、学习生词:晨曦、睫毛、枕头
(1)学习生字:曦:注意字形,试着用编字谜或想象的方法学习这个生字。除部首外还剩几笔?
睫:这个字为什么是目字旁?我们还学过哪些目字旁的字?
(眼、睛、眉)
枕:用换部首的方法学,“沈”。
(2)重点理解词语“晨曦”就是晨光。
4、朗读词语:花束、晨曦、温暖、露水、枕头、睁开、睫毛、关闭、空间
(三)感受课文、指导朗读
1、交流:太阳究竟说了什么话,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
2、重点指导学习第2、4节。
(1)说话训练: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带来了( )、( )、( )和( )、( )。
(2)指导朗读第2节。
(3)读读第四节,说说太阳的心愿是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节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金黄的( )满身的( )
林间的( )关闭的( )
上面练习的答案除了课文中的,还可以说“金黄的( )、满身的( )、林间的( )、关闭的( )”
(5)指导朗读 2、4节,试着把2、4背诵下来。
3、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
4、交流朗读
5、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交流,释疑
6、指导背诵
(四)拓展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大自然充满着生机。太阳照在小草身上,小草变绿了。太阳照在花儿身上,花儿穿上了漂亮的衣裙。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人的心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人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朗读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诗歌,背诵全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 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全诗。
2、积累所学字词,巩固字词。
3、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很美的诗《太阳的话》,太阳把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带给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请小朋友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比一比谁是最佳播音员。
1、学生自由准备;
2、分别请四个学生接龙朗读诗歌;
3、师生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播音员;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背一背;
6、挑战明星背诗。
二、巩固字词、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生字新词:
个别读、齐读;
2、强调书写注意点:晨曦、睫毛
三、教学拓展,学当诗人。
1、太阳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切,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也给予我们带来了美好?
学生交流:月亮、星星、春风、小鸟……
2、那么它们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呢?
仿照课文第二节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说话,教师指导点拨;
3、你能说说它们的祝愿吗?
学生仿照课文最后小节练习说话。
4、学着课文的样,学当小诗人。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的快乐,让我们都能敞开心扉去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接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丽,课后请小朋友仿照课文学当小诗人,也来作首诗《……的话》,期待你们精彩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儿童诗歌,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我运用朗读策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既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真正拥有课内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其寓意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本课要求认识13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会写10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建议:
课文依照《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正因为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所以学习本文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在读中体味,读中感悟。本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完成,这个问题可以暂时留下来,让学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可以讲一讲,大家在一起评判。
在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不再视为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课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拓展习题:
一、读一读,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问()地说()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样子,写一写。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虽然,可。
相关资料: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战国策》魏策四)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搜集的成语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读书,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效果。
(1)读词语。
(2)读生字卡片,可练习组词。
三、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我们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就应该弄清楚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6、全班交流。
7、体会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就会适得其反)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说一说哪个字最难记?你怎样记住?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拓展
1、生活中有南辕北辙的事例吗?
2、搜集成语故事,召开成语故事会。
南辕北辙(二)
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成语故事吗?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组内交流自己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1---2名同学到前面介绍。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利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然后标出生词并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愉快识字。
可以组长领读可以开火车读可以做猜字游戏等等。
4、检查识字情况。
三、精读感知,体会道理。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估计孩子对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不够明白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楚国就越远。
2、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弄明白朋友的对话。
3、请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对话。
4、请1----2个小组到前台分角色读,然后评价。
5、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6、合作表演,然后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7、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理解。
四、师生话收获。
比如:
1、我又学会了一个成语。
2、我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
五、拓展作业。
1、请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南辕北辙的事例吗?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2、课下继续阅读《成语故事》,准备开一个成语故事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友谊,同时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播放音乐和动画,引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2、理解“好奇”,什么事让小鸟这么好奇?知道朗读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3、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指导朗读:
(1)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2)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4、想象: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小鸟与小树依依不舍的感情。
6、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5——9自然段。
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了,她看见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3)小组分角色练读6——9自然段。
7、学生交流,并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有关驯鹿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丁卯)
《兰石图》(公元1749己巳)
《墨兰图轴》(公元1754甲戍)
《兰竹图轴》(公元1758戊寅)
《山顶妙香图轴》(公元1758戊寅)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
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
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
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兔……
生:我看见了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波荡漾……
生:我听见了潺潺流动的山泉唱着欢乐的歌儿……
生:我听见了山风的呼啸,大地的震撼……
生:我听见了牧童的笛声,知了的蝉鸣……
生:我听见了岩石的回声,鸟儿的呢喃,花儿的呼吸……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三)闻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
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四)悟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赏景…
——有车马快递飞驰而过…
——有采药者前来惊扰…
——有诗人学者高声喧哗,谈诗论道…
——有姑娘小姐寻香采花…
3、换位思考: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
4、感悟兰花品性(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世喧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配乐个性朗读3、4句)
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
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赏兰竹之姿(课件伴乐再看一次前面各图轴)
2、听板桥之史
郑燮,30岁前以读书教书为主,康熙秀才,后卖画扬州,以活泼奔放,挺拔沉雄的笔墨,振聋发聩地反击了纯以临摹为能事的毫无生气的如意馆画派的靡靡颓风,革新画的意境,大胆创造。他文笔敏捷,心思高旷,诗文书画,几乎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扬州八怪”之首,39岁中雍正举人,44岁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济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为官十二载,看透官场黑暗,秉直清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恨不能填满普天饥债”。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卖画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节气的一生。
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
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兰花郑板桥
身处劣境坚持操守
卓尔独立VS淡泊自足
淡泊脱俗追求个性自由
四时不谢倔强不驯
(借物言志)
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次领略画中之诗,诗中之人吧!(美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
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
2、读一读下面两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
竹石 柱石图
郑燮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与荒斋伴寂寥,
立根原在破岩中,一枝柱石上云霄,
千磨万击还坚劲,挺然直是陶元亮,
任尔东西南北风。五斗何能折我腰。
3、反馈交流,积累古诗。
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
1、书法抄写本诗,并为之配画。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题画兰
千山顶上 → 妙香稠
浮云喧闹 → 不相知
借物言志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堂7个生字,7个二会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了解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
3、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0xx年5月7日第十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一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
(1)读准“世”的音,是翘舌不是平舌音。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5、播发多媒体课件,再加配音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括号画出来。
要求: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翘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边音:丽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动物的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老师也为你配上音乐
4、自读,指读,赛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羊字头”。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4、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5、指导写字。
在学生自己仔细观察的字形,并说出生字书写时关键笔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手、世、鸡、美”
6、师范写以上四个字,学生描红,临写。
7、生写剩余的生字。
教学后记:学会了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创造了象形字的造字爷爷,为了造出更多的字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想办法,结果,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用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了许多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课文用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几种造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培养想象、品读、个性化创造思维能力及信息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几种造字方法,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边学边回忆,进一步总结汉字的构字特点,把握规律,提升认识。
教学目标
1、本课“描、创、章、刃、叠、涝、妨、愧”8个生字,理解新词。
2、课文,边读边想,能提出自己不同的问题,并逐步学会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3、的几种造字方法,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四种基本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联系学过的汉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读题质疑
1.师:同学们,你一定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我热情、开朗,丈夫细心、幽默,儿子活泼、可爱,我爱我家。你们呢?仿照老师的句子,请你说说关于你的家。
2.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也觉得开心。今天我们要去几千年前的造字大王一家看看。(板书课题29、造字大王的一家)
3、齐读课题,读题质疑
(1)、读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些什么?
(2)、教师归纳:大家都想了解造字大王一家到底有哪些人?造字大王是谁?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播放录音,感知文本
1、学生听课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提出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1)、边听边画出生字词语,并在课后生字表上给生字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2)、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
三、检查反馈,共同探究
1、生字卡片展示生字及词语:
描画、创造、文章、刀刃、叠起来、洪涝、妨碍、当之无愧。
(1)、小老师领读,齐读。
(2)、组织学生交流:要读准这些字音,你要提醒别人注意哪些字?如主意“创、章”是翘舌音;“涝”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创、章、妨”是后鼻音等。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字形。
“描、创、涝、妨、愧”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描、涝、妨、愧”都是左窄右宽,只有“创”是左宽右窄。
“章”:是上下结构的字,“章”的“立”字头的.一横稍长。
“叠”:上下结构,构字比较复杂,下面不要写成“宜”。
②、教师范写,学生试写,师生评议。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3、认读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捋:读“lǔ”,捋胡子,即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还读“lūo”,如捋胳膊等。
啧啧:称赞时发出的声音。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异口同声:很多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了解全文。
2、学生相互交流读懂的内容。
板书设计:
29、造字大王一家
Miáo chuàng zhāng rèn dié lào fáng kuì
描 创 章 刃 叠 涝 妨 愧
描画 创造 文章 刀刃 叠起来 洪涝 妨碍 当之无愧
作业设计:
一、我会连线。
dié fáng chuàng zhāng lào
创 章 叠 涝 妨
二、辩一辩,再组词。
描() 涝() 妨() 愧()
猫() 捞() 防() 瑰()
三、抄写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评价,肯定优点,激发兴趣。
二、紧扣重点,逐层剖析
1、细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同桌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造字大王一家中谁的造字方法?
(2)(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你们想去“象形爷爷”的房间看看吗?(课件出示“象形爷爷”房门,门上有图文并茂的象形字:日、田、山、水、目、土、口)
(3)引导观察,了解“象形爷爷”造的是哪些字,根据图连线。组织小组交流:“象形爷爷”造的字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自由读第2~5自然段。
思考:
①、大家对“象形爷爷”造出的字有什么反映?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读出感情。
人们用这些字来记事,多方便啊!
人们用这些字来记事,很方便。
②、“象形爷爷”有什么难处?
指导读好句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并练习换个说法,而使句子意思不变。
2、细读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同桌交流。你能给“象形爷爷”的三个儿子取个名字吗?说说名字的由来。(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在文中划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找房间”游戏,初步了解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和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汉字,学生找对一间,房门就打开)
交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他们的房间的?
教师小结:三种造字方法的特点。
(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①、(师生合作读)三个儿子创造了这么多的汉字,回到“象形爷爷”身边汇报自己的成绩。你们能想像他们当时的心情吗?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②、小组合作读人物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加上自己动作、神态。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再练读。
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两位哥哥不想当造字大王吗?为什么说三弟当选当之无愧?你能结合上下文,说说“异口同声”、“当之无愧”的意思吗?赶快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再练读这一自然段。
④、结合字例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从本册中找出学过的形声字。
2)、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引导发现,再让学生回忆记忆形声字的口诀:“形声字,真好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表字义。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在引导发现的过程中结合字例提醒学生形声字不能什么字都认半边。
⑤、比较形声字与象形、指事、会意字的优劣。
(形声字造字简便,方法新颖,造字量大。而象形、指事、会意有局限性,字量少)
3、学习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
(1)、齐读第16自然段。
(2)、小结过渡:今天我们参观了几千年前的造字大王一家,认识了他们的家庭成员,并了解了四种造字方法,这对于我们学习汉字很有帮助。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运用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汉字,鼓励学生试着根据构字规律去识记它们。
3、(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字例)引导留意观察生活中所见的汉字,试着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四、课堂小结
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汉字的一大特点。世界上的文字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有密切的关系,如英文就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联系密切,如汉字就是表义文字。
板书设计:
29,造字大王一家
象形
指事 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 会意
形声
作业设计:
一、拼拼写写。
Miao hua chuang zao fu hao dang zhi wu kui
( ) ( ) ( ) ( )
二、给下面的汉字归类。
上 采 月 休 防 惊 明 水 束 木 桂
象形字:--------- 指事字:------------------
会意字:----------- 形声字:-------- -
三、换种说法,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2、难道你不知道老师检查完了作业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24
小学语文教案06-25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1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1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05-22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