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常用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单手侧向实心球隶属于田径项目当中的投掷类项目,对于小学段的学生来讲,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练习,该项目主要是发展学生力量素质,锻炼学生爆发力的练习课程。但是考虑到这节课面对的学生是小学学段的,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因为其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要注意创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当中,构造出学中玩玩中学的学习氛围,杜绝过分单一和倾向性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由于投掷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学生练习前要一定进行安全教育。
建议:教师能够思考更多的游戏教学,在课中多创设一些场景,在游戏场景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
一、课题:单手侧向推实心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徒手做出单手侧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团结合作意识,面对困难百曲不挠,勇往直前的心理,勇于向新的目标发出挑战的决心。
三、重点:完整连贯的做出投掷动作。
四、难点:投掷过程中身体的协调发力。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4.检查着装;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单手橘子接龙游戏,游戏规则:
2.热身操:
1.窗前明月光(头部运动);2.兔子摆尾(全身运动);3.老鹰翱翔(肩绕环);4.魔幻呼啦圈(腰绕环和膝绕环);5.活动手腕脚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10. 太 阳 (3课时)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对太阳的有关知识的科学道理的了解
教具准备计算机、录像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提出问题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景。
同学们,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星球,它与恒星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太阳的知识。(板书课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问题分类。
你们提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
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二、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1、欣赏课文。2、自学课文。3、交流收获。(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三、汇报预习成果。
1、正音:2、生字:3、生词:“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课件)4、质疑。
(学生收集的.课外资料很多,可以进行一次小小的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一课。大家打开书,谁能说说本课的分段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介绍远大热
关系
二、交代目的: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两个问题,学习相关的知
识,并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0. 太 阳 (3课时) 】》。
三、学习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呢?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从中找到答案。
⑴生读,找答案。⑵教师板书: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课文怎样介绍这三方面内容的呢?结合一个句子来学习。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断,对了齐读。出示改句,对比谈不同,(研究为什么用数字就显得准确明了?)
板书说明方法。小结:列数字是一种说明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会使说明的问题准确,更有说服力。朗读第一句,能不能读出“太阳离我们可真远啊”这个意思。个人,指名读,齐读。
4、从作者介绍太阳的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呢?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同学们一边读一边仔细地想,看谁的新发现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见右侧)软件配合。出示后两句。
6、小结:作者以传说引起话题接下来又用了数字、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清楚明了,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习第一段,大家把读书思考结合起来,一边读一边想,并善于总结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大家要发扬。
7、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下面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学习第二段。你们可以先研究太阳和人类哪些方面有关系,再想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你们可以画,可以批书。做得好的到黑板来写。
2、讨论,找快的到黑板板书。(1——2人)
3、研究板书是否合理。补充,归并、精练,理顺。
4、研究太阳究竟与人类关系怎样的密切呢?对照板书讲一讲。(生存需要、生活条件、直接关系)(准:质疑
5、看软件。软件中有一些人类与太阳关系的科学道理的介绍,想看哪一个?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解。
6、小结:这一段列举了这么多内容,是有顺序的介绍。通过交流知道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太阳的关系太紧密了。
7、朗读。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7、出示最后一节。⑴自读,有无疑问。⑵选择你最拿手的方法练习背诵
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环境。作者这句话写的多么严谨啊!
五、总结:课文内容我们基本理解完了。关于这篇课文谁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准)质疑,解疑。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太阳的最基本的知识。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现了太阳的许多奥秘。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如果有给大家介绍的可以举手。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借助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历来实现的。后来有了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通过他们拍摄到了浩瀚宇宙的许多图片。
这是银河系。这是银河系内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正围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太阳。太阳上的黑子。太阳能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来一……总之,太阳有着无穷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谁还有要跟大家介绍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把这些知识介绍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理解文意。
2、品读相关语句,分析晏子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品读文章相关描写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并体会晏子爱护国家、维护尊严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全文,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文中的重要字词。
2、现在我们仍然以小组为单位,三个同学扮演三个角色,分别是楚王、左右、晏子,还有一个旁白,我们合作翻译全文,在翻译的同时要注意各自的身份、说话的语气。
二、概述情节,感知全文
1、文章讲述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谁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简单概括文意。
2、明确:王欲辱晏—晏智斗王—王自嘲终。
三、品味语言,感知人物
1、本文虽然简短,两百字都不到,却为我们塑造了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大家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人物,结合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说说人物个性 明确:楚王;
★傲慢无礼、自以为是,他知道晏子是“习辞者”,却要“辱之”,仗着自己的国力强大,想要羞辱晏子,羞辱齐国,显示自己的威武。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通过楚王的动作、语言描写,看出楚王当时似乎胜券在握,目中无人,盛气凌人,进而得意地看着晏子,且语言犀利,充满蔑视 追问:你觉得如果加入楚王的心理描写,你认为他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xī)也(15),寡人反取病焉”通过楚王的动作“笑”看出他当时的窘迫和尴尬,自己精心设计的阴谋在晏子的机智应变下以失败告终,只能借故自嘲,无可奈何地苦笑 晏子;
☆晏子避席对曰 通过晏子“离开座位”这个表示尊重的礼仪动作,看出晏子十分冷静,面对楚王刻意的`挑衅,他压制心中的怒火,不露痕迹,其实是先礼后兵,可见晏子的足智多谋。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一系列的语言描写,第一句,慢条斯理,言在此意在彼。第二、三句,自问自答,与第一句一起暗暗地,却又巧妙地进行比喻,第四句话锋一转,锋芒毕露,将齐国的“盗”比喻为“橘”,它生于齐是“橘”,也就是“不盗”,而生于楚却成了“枳”,也就是“盗”,争锋相对地反驳了楚王设下的危机,可见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从容不迫、充满智慧 同样是橘,只因生长的区域不同,名称不同,味道不同,造成这个差距是因为不同的生长环境,而人生长在齐国不盗,进入楚国却盗,暗示楚国的水土造成人的盗 追问:你觉得当时晏子是怎么样说这几句话的?你能否试读看看。
2、晏子面对楚王的挑衅和侮辱,从容不迫地和对方周旋,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明确:作为出使的使臣,他必须完成出使的任务,维护人格,更要捍卫国家尊严。
四、复习巩固,拓展迁移。
1、是啊,晏子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是却能言善辩,聪慧无比,我们以前是不是也学过晏子的其他故事,谁来说说看。
2、假如你是楚国的大臣,你能否找出晏子话语中的破绽,巧妙地反击他的论辩?
预设;
A:淮北的枳虽然苦涩,没有橘味美,但是却可以入药,而齐人在楚国偷窃,却是毫无益处,晏子把楚人类比为橘,略显牵强。
B:你说楚国的风水使人善于偷盗,那你来到楚国怎么没有偷东西呢?
C:你们齐国太贫穷,没什么东西可以偷,我们楚国东西多,你们齐国人才偷。
五、作业设计
1、熟读并逐句翻译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火烧云》霞光照耀大地时,小孩子的脸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 )老爷爷的白胡子变成( ),大地上的一切都变成了[板书:变]这是一幅多美丽的乡村夕照图呀!如果你此刻就站在霞光里,珲会对这神奇的画面赞叹不已。天上的火烧云会是什么样子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抓住颜色特点,体会火烧云绚丽多彩。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到描写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读中体会: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练读体会。
(“一直”说明范围广,“烧”点题,天空一片红艳,给人以动感)
过渡:火烧云不仅是红色的,还富于变化。自由读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段落,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议:1颜色多,还有哪些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颜色的多
2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强调所有颜色都在变化
相机板书:多、快
[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案并叙述]
火烧云就像一个爱美丽的姑娘,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的裙装,又像大画家手中的调色盘,任由着高兴劲儿,调弄着各种色彩,你们知道,画出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画师是谁吗?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边续边体会,想象火烧云的缤纷色彩。
三、抓住形状特点,感受火烧云的变化莫测:
过渡:火烧云在不停地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好像有各种不同的姿态。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那匹马变模糊了]
自学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形状逼真、变化快、找出有关词句,读中体会]
生看师标:默读理解,各种符号的句子写了什么?
[幻: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能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哪些句子写出现,哪些句子写马的形状,哪些句子写马的变化)
相同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投影参考对照
幻:依次出现了马、狗、狮引读。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忽然又来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
接着又来了( ),什么样子( ) 怎样变化( )
天上的火烧云只有这三种形状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还会像什么?(……)你能照四、五、六段结构想象天空此时的变化吗?(同桌互议,个人说颜色、形状合一说)
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多?板:多
过渡:火烧云就是这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刚才还看得那样真切,一时又恍恍忽忽了,恍恍忽忽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云多快、迅速消失、孩子喜欢)
你们见过类似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把火烧云描写得这么生动,平时注意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 )、( )和(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2、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 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 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 (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吗?(课件出示)咱们一起读一读。在老师的引读下一起读。
设计意图:《二十四节气歌》应该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谣,上课开始齐声朗诵,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冬至!谁来说说你对冬至有什么了解啊?(冬至)课件补充介绍冬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9课《冬至的梦》,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29 冬至的梦)
2、冬至会有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用心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可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看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想请一些同学站起来读一读,我会随时叫停,然后请下一个同学继续读,希望大家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字音)
课文我们读完了,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听谁读?为什么?
4、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散文,其实读是学习散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美美的读,用心的读,投入的读,当我们可以把一篇文章读到自己心坎里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篇文章我们读懂了,读好了,读出滋味来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次读课文,勾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在旁边简单批注你的感受!
5、全班交流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地方读一读?为什么喜欢这里?
预设一:第二自然段
(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回升,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是春天已经不远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带着你的新体会,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
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
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冬至的梦里充满了——温暖、蕴藏着——希望,下面就让我们在读中品味这份温暖,在读中感悟这份希望。(配乐读)
(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动这对春的向往与热爱)
这样优美的文字,就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经常重温这份温暖与感动,但熟读才是背诵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齐读)
还有哪些段落或句子你感受特别深,我们接着交流。
预设二: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要经过难熬的八十一天?从冬至开始数九,看大屏幕,《数九歌》。冬至的梦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才会迎来明朗温暖的春天。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突出这些词,谁想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第五自然段
(1)文中除了第三自然段提到了梅花图,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提到了梅花图,哪个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对联。
你觉得爷爷是怎样的'人? 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让我们再读对联,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
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作者和爷爷那样心怀希望,热爱生活。文中还有那些文字写得特别美,让你感受最深?
第四自然段
“哦,……!”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冬夜里等待春天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始终心怀希望,心怀向往,下面就让我们沉浸在这个梦里,去感受它的温暖、漫长,而又充满希望。
6、冬至的梦是多么美好,你能不能模仿文中的写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你心中冬至的梦。
课件出示:哦,我多么向往明朗的温暖的春天,我更深深地怀念那无数个漫长的冬夜里曾经做过的温暖的梦!
那是_________的梦,是_________的梦,是_________…… 是希望的梦,温暖的梦,难熬的梦,等待的梦,怀念的梦, 这还是童年的梦,是盼望着长大与自由的梦。配乐读!
大家仅仅通过读,就读到了作者的内心深处,可见读的魅力非同一般。作者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是希望的梦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
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展示6个象形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竹、石、川、燕”
(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笔、画、黑、什”。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书空“舟、竹、泉”。
3、用“川”组词。
(二)学习儿歌
出示儿歌。
1、生自由读儿歌。
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
(三)理解儿歌意思
1、学习第一句。
(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
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
出示图:你最喜欢图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诉老师?
(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2、学习第二、三句。
(1)谁想读第二、三句?
(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
(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
(4)小朋友们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游览过哪些大好河山?
(5)是呀,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画我祖国好河山”。
(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3、指导读好小儿歌。
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
4、用“画、黑、蓝”扩词。
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二)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15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如:读儿歌部分,师说:“这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吧。”记字时,师说:“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这个字。”
4.生活体验,发展语言。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
如在读词“燕子”时,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在学“燕”这个字时,引导学生说清用燕子的外形来记这个字,并适时引导学生也想着燕子的样子,边用手在桌上写“燕”字,一个难字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轻松地记住了,词也读好了。
5.把握好教师的角色意识。
这堂课我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只在查读字词以及“燕”字的书写部分加以点拨、引导,激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6.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检查读书习惯:两手拿书、书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边读边想像。
督促写字习惯:身正、足安、肩平、臂开;
看清字形,记准笔顺,找
好重点笔画,再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课文节录的这首《长歌行》,是古代名歌《乐府歌辞》的后四句,平易通俗,琅琅上口。绝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名句,很多人长以此用来勉励后辈。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会二类生字,并会写一类字。
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策略: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预 习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预习收获板
一、预习了本课,我知道一类字中有 个 左右结构的字,并将二类生字中不会读的字读了
遍。用换一换的方法我认识了: 。用加一加的方法我认识了: 。用形近字比较我认识了: 。
二、我知道“少”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观察分析字形,区别易混的字。
三、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四、我收集到有关时间的名言有 。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预习,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提高学习效率扫除障碍。
研 习 案
合作
探究
精学训练
检测矫
正
一、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利用拼音读一读。
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3.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4.学习生字
(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
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
(4)板演,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初读课文,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生字,学会规范书写。】
二、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 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
(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
(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4)时间和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我们应该怎么珍惜时间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加深,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多种形式读诗,并结合插图感受诗意。
分析字形,掌握字的结构,指导学生巧记生字,并重点指导“歌、海、川”的书写。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复 习 案
拓展
延伸 填一填。
长歌行
()()东到海,何时复()()。
少壮不()(),老大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背诵诗歌。
预 习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
复习 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
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
2. 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
百川到东海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③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老大徒伤悲。④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达到理解诗意,熟读成诵的目的。】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复习诗意。
研 习 案
合作
探究
精学训练
检测矫正
二、背诵诗歌
1.明确要求:这首《长歌行》是很有名的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诗歌,请同学们将这首诗背会。
2.学生练习背诵。
3.学生自由背诵。
4.展示检测: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训练,学生熟记诗文,提高记忆力,积累名诗名句,加深诗文理解。】
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交流展示并评价。
复 习 案
拓展延伸 1.自由背诵,说说诗句意思。
2. 说说学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4. 把你找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话背一背。
【设计意图:本环节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