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圆圈圈,变木桶,妈妈用它来装水。
幼B:圆圈圈,变篮子,买了水果放里面。
幼C:圆圈圈,变乌龟,乌龟在水里游来又游去。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幼儿阅读兴趣明显提高,因此,简单的故事绘本既适合幼儿阅读,也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睛。故事《变色的蜗牛》主要描述了吃了不同颜色食物会变色的过程,内容简单有趣,语句具有典型的反复性,适合中班幼儿进行复述。在阅读过程中,使幼儿能根据内容情节进行大胆想象,并初步学习按时间去翻阅图书,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体验蜗牛变色带来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
能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变色的蜗牛》图书。
2、白色蜗牛一只。
3、各色蜗牛各一张。
4、树叶、桔子、喇叭花等图片。
5、ppt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彩色蜗牛图片。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
2、引导幼儿边学边说。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的爬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实物图片提示,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彩色小蜗牛。
教师: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东西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出示大图书《变色的蜗牛》。
3、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了解图书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蜗牛是吃些什么东西?它又变成了什么颜色?
4、教师翻阅图书,并提醒幼儿故事情节。
三、播放ppt幻灯片,巩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小蜗牛一样神奇,变出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小蜗牛是怎么变的?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蜗牛每天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开心了。如果让你给小蜗牛的宝宝送好吃的东西,你会送什么给它吃?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X色的蜗牛。”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幼儿带入了小蜗牛的动物世界。幼儿在教师生动的语气语调的猜谜语的引导下,进入了活动,而且注意力集中,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始终处于“乐学”的状态,表达积极,思维活跃。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脑、眼、耳、手、口并用,使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言语等器官的相互联合,掌握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活动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故事的进展播放,幼儿从听到看,幼儿的情绪、注意力、思维等都随之而变化。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给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巧妙的提问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无限的想象。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2、初步学唱前半段,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曲活动,
准备:
小鸡图片7只;头巾一条;小鸡音乐旋律;
过程:
一、练声
引题: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好吧!小朋友们好?(周老师你好)(在利用小鸡、小鸭、小猫、青蛙等叫声进行练声)小结:真好听
二、学歌词
1、师:今天妈妈买了好多鸡(出示小鸡图片)大家看看妈妈买了几只鸡?(幼儿点数)
2、师:我们一起来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妈买了七只鸡,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
3、师问:小鸡都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幼儿回答)
4、原来小鸡有这么多好听的名字,我们连起来念一次吧。
三、学歌曲
1、小鸡有这么多好听的名字,那小鸡还有没有好听的故事?下面听我来唱好听的'故事。(教师完整清唱歌曲一次)
2、师: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幼儿说出,教师带领幼儿再唱)
3、师;好听的小句子,都被你们唱出来了,那我们把好听的小句子连起来唱吧!(练习唱歌的前半段)
四、难点
1、这只小鸡真调皮,跑那么远害我们喊它时要叫的久一点,小七,我们也来叫叫看,嘿,小五小六是好朋友,他们紧紧的靠在一起,我们喊他们时,要把他们连起来叫,小五小六
2、哦还有小一小二小三小四还没叫过来,我们都把他们叫过来吧。(跟着伴奏来一次)
3、师:好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了(分两次)
五、游戏
待会儿妈哦嘘哦嘘赶你们时,你们就躲到鸡窝里去,是椅子后面,等妈妈找不到你们时,心里很着急唱鸡鸡鸡鸡你们就赶紧跑到妈妈身边来,好吗?(幼儿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的线索积极思考。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认识常见食物及动物的影子。
2、物质准备:PPT、图片南瓜、豆腐干、鸭子、胡萝卜、青菜、鸡蛋、土豆、黄瓜、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先生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
: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
: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
: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黑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
: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3幢房子,怎么住下4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的线索积极思考。第二个目标是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活动中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十分感兴趣,当他们看到蔬菜以及其他食物的轮廓时,都能大胆展开想象,并能说出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积极按照课件的线索为南瓜先生寻找合适的邻居。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高跷与多种器械相结合的多种玩法。
2.尝试用高跷进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栏的训练,利用高跷加强幼儿身体平衡的能力。
3.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竞赛获胜的成功感,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重点:尝试用高跷进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栏的.训练
难点:幼儿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勇于探索利用高跷实现跳,跨的训练。
【活动准备】高跷,圈,跨栏,场地
【活动过程】
一、和高跷玩游戏
1.沿高跷跑步
2.利用高跷做准备运动
3.站在高跷上保持平衡,教师推搡不掉落
二、看器材探索新玩法
1.直线
1)幼儿尝试用高跷在直线上探索玩法
孩子们,你们看,前面有一条直线,你们可以和它玩玩游戏哦。去尝试一下吧。
2)请个别幼儿展示,其他幼儿学习
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谁来展示一下?你们都可以试一下哦。
3)教师小结并出示新玩法:两脚沿直线走高跷,要求只能走在直线上
老师这也有一种新的玩法,我们一起看看吧。教师示范,幼儿尝试。请幼儿说出幼儿为什么容易摔倒,并让幼儿总结怎样不摔倒的方法。
2.继续探索高跷与其他器材的各种玩法
1)圈--四到六个圈紧挨着排成直线状
2)跨栏--四个跨栏纵向依次距离排开
师:看,那边还有其他的器材,你们也和他们去玩玩游戏吧。
请各幼儿代表展示,其他幼儿学习
师:你们刚才都用高跷和谁玩游戏了?谁来玩一下给大家看看?大家也这样玩一玩
3.根据幼儿玩的情况,引出用高跷跳圈,跨栏的方法
4.教师小结保持平衡的要领:跳,跨的技巧--小手把绳子拎拎紧,小脚踩稳了,跳(跨)过去以后要站稳了以后再跳(跨)第二步。
三、竞赛
教师交代竞赛规则,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赛,谁先完成谁获胜。
直线--跑道--圈--矮线--跨栏
四、放松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
3、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书;卵、各阶段毛毛虫、蛹和蝴蝶图片各一张;音乐;头饰(毛毛虫和蝴蝶)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去郊游》。通过此活动调动幼儿开展活动的兴趣。
2、集体欣赏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树叶上躺着什么?(重点突出有一个卵)
(2)毛毛虫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啵”这个像声字,并知道毛毛虫的样子是又小又饿)
(3)毛毛虫都吃了哪些食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随着不同数量食物的出现进行10以内数的点数)
(4)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会比较)
(5)毛毛虫吃饱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房子叫什么名字?(重点让幼儿认识“茧”)
(6)从茧里出来的是什么动物?(适当制悬念,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3、完整地欣赏绘本故事。
4、利用图片演示毛毛虫演变为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图片的摆放教师应有意识地摆成一个圆形,代表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5、伴随音乐,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毛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动作,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6、结束活动,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离场。
活动反思:
这本绘本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画向幼儿讲述了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还溶合了其它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低幼学习的知识要点,如星期的概念和顺序、10以内数的点数、蝴蝶的生长和告诉幼儿吃东西要适量等等。
在设计这堂阅读活动时,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10以内数的点数和蝴蝶的生长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与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绘本,在欣赏的过程中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的点数能力和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第二部分是通过图片让幼儿理解毛毛虫演变为蝴蝶这一自然生长现象。在摆放图片时,我有意把图片摆成一个圆形,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发现毛毛虫的演变过程是:卵—毛毛虫—蛹—蝴蝶—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为断循环的过程。第三部分为模仿,让幼儿在模仿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加深对故事的认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中班教案07-22
[经典]中班教案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17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经典)09-20
中班教案【精选】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