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

时间:2024-04-07 17:32: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厌恶(wù)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王冕作诗的原因;

  (2)王冕作诗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2.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

  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构思:

  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检查预习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厌恶(wù)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妥协:屈服、低头。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三、理解诗文意思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四、根据王冕笔下梅花的特点我们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王冕作诗的原因:王冕青年时代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于是他焚毁文章,永绝仕途,浪迹江湖,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诗人为了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2)王冕作诗的目的: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图中梅花的特点。“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王冕的《墨梅图》不只一幅。课本选用的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五、补充资料:

  1、写竹的诗句: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写梅花的诗句:

  《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写松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作业设计:

  查找王冕的资料,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ǎn)乾坤(qiánkūn)妥协(tuǒ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厌恶(wù)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王冕作诗的原因;

  (2)王冕作诗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2.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教后记: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4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二、跟老师一起学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衙(yá) 斋(zhāi) 燮(xiè) 号(háo)寒

  放赈(zhèn) 救济(jì) 遂(suì)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

  1、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3、本诗含义:

  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第一句“衙斋卧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

  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4、1句与2句之间的关系:

  第1句是实写,作者听到了竹子潇潇作响。第2句是虚写,是作者自己的联想。第1句的实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有这样的声音才有了作者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声音可能谁都能听见,可是也只有那些关心百姓疾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是又一次对中心的强化。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5

  教学目标:

  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

  “题画诗”。(板书:题画诗)

  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板书:王冕)

  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

  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理解“吾家”就是“我家”

  “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

  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

  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齐读)

  三、诗中找画,进入“境”

  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请你自个儿读这《墨梅》,想想这株梅长在哪?长得怎么样?

  (1)给学生时间思考

  (2)练说,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一)预设1:长在我家的洗砚池边,读“吾家洗砚池头树”。

  预设2:我看到了整棵梅树上的花都开放了,淡淡的花朵怒放枝头。(抓住淡墨梅)

  评价:是的,这是一株颜色很淡的梅树。你来读出这墨梅的颜色淡。(生读)

  预设3:我看到梅树上花开放了而且开得很茂盛,很多。(抓住“个个”)

  评价:此时的梅花不仅颜色淡,还很多啊。你来读出花多的样子。

  预设4:这是一棵枝干挺秀,穿插有致,花朵朴素淡雅的梅树。

  评价:仿佛让我看到了一棵姿态优美,朴素淡雅的梅树。好,你来读。

  师总结引说: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它就是这样的朴素淡雅。(板书:色淡)

  这淡淡的梅花就是这样生长着,师引读,(二)在三九严寒的季节里,梅花依然怒放枝头,读:(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但这朴素淡雅的梅花,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质疑:人们所谓的好颜色是怎样的颜色?

  (生说:粉红、鹅黄、玫瑰红、五彩斑斓等)

  6、可这墨梅的颜色却很淡,但它的香气却一丝丝一缕缕地飘散开来,飘满世界。这个“清气”到底是怎样的梅香呢?

  (在交流中理解“清气”,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师:你来把自己闻到的.感觉,读出来。(生读后两句)

  评价:好一株气清的梅树呀,梅花的香气把你也深深地吸引了!(板书:气清)

  评价:真不错!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出示)

  7、这清幽淡雅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一个“满”字就把香气无处不在的感觉写了出来。(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

  (读——只流清气满乾坤)

  8、同学们,交流到现在,谁来说说这株梅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读出这株梅。

  (三)小结:同学们,王冕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此时此刻,墨梅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让我们把它背出来吧。

  9、背诵古诗。

  四、读诗赏画,感受“人”

  过渡:王冕笔下的墨梅虽没有红梅的俏丽,也没有白梅的冷艳,但它色淡、气清,梅香充满人间,此时你又觉得这墨梅怎样?(低调、不张扬)

  1、师介绍:王冕出身贫寒,自学成才,不仅善于画荷花,画梅花更是他的一绝,被称为“画梅圣手”。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名声鹊起。在大都期间,士大夫都争着向他求诗索画。据记载,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服务,曾有官员和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被他拒绝。最后,当官员亲自下乡去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躲了起来,让官员吃了个闭门羹。他经常讥讽元朝统治者,险些入狱。听完刚才的文字材料,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2、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预设生:王冕不虚荣,不追求名利……

  评价语言:是的,王冕就像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

  3、王冕就像梅花,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板书:淡

  其实,象王冕这种淡泊名利的人有很多,象陶渊明他厌弃功名,所以辞官归隐,“水淡性泊是我师”不正是他淡泊名利的铮铮傲气吗?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也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他隐居山林数十年,所以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

  4、在这首《墨梅》中,诗人王冕也已经很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态度。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要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这就叫——“洁身自好“。

  因此后人这样来评价他,读——“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6、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

  “气”气节气度骨气

  清气是怎样的气节(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7、你知道吗?书上原来用的是“留”,现在用“流”,你觉得用那一个比较好?为什么?

  预设:王冕是元末明初时候的人,距今已有650年了,可他的这首《墨梅》至今还被人所记得,来吟诵,就不就是——

  流流芳百世的志向

  你能当一回王冕,把情怀把志向咏出来吗?

  8、这首诗表面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板书:言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正是王冕一生追求的志向,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9、同学们,在王冕的另一首诗中,也流露出了他的这种品质。自由读一读《白梅》。

  出示《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生读,齐读。

  师:从诗中哪一句,你体会到了他的这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气节。

  生:不同桃李混芳尘。

  师:春天繁花似锦,许多花都在争奇斗艳,而唯独梅花宁愿让自己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林木枝头,而不愿意像桃李那样混杂在春天的百花之中。最后,飘散零落,成为尘屑。好,一起读《白梅》。

  9、让我们把冰清玉洁的墨梅,淡泊名利,傲骨铮铮的王冕深深刻在心中。

  (全体起立,配乐)吟诵《墨梅》。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

  其实,像这样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诗还有很多的。比如这一首,出示:《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还有,出示:《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及默写《墨梅》

  2、积累关于梅花的诗和托物言志的古诗

  板书:

  墨梅王冕题画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色淡言淡泊名利

  不要人夸好颜色,气清志洁身自好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6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汇报、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讲讲王冕的故事。了解王冕高尚的情操。板书:《墨梅》王冕

  二、讲读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这首诗主要讲了些什么?

  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三、理解古诗,交流讨论: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四、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五、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7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墨梅图题诗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地处嘉峪关市北郊,学生主要来源于城市及城市化的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较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成长较快。

  三、教学内容分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诗歌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2、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这首《墨梅图题诗》是谁写的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墨梅图题诗》。(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洗砚池、淡墨痕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生:(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板书。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生:淡墨痕

  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5) 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清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师: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生:(清香的气味)板书。

  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3)指导朗读古诗

  3、挖掘深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卓尔不群的高洁志趣和情怀。)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4)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八、课堂练习

  背诵全文

  九、作业安排

  1、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2、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多媒体课件,王冕的资料

  十一、自我问答

  对于梅花,孩子不太了解的。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开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时间及渠道有限,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后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梅花图画,再通过后面学诗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诗歌,希望能借助“赏”与“读”的结合,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六年级语文教案《墨梅》】相关文章:

《墨梅》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08-15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25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24

六年级语文教案04-24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案07-27

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02-27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28

六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教案05-13

[合集]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