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惊弓之鸟》教案优秀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

时间:2024-05-11 07:22: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弓之鸟》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1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老师和初步读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同学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看,老师的字虽不漂亮,可写得多认真啊,希望大家在写字时,也能像老师这样一笔一划地写。

  我们知道读课文要做到“三到”,是哪“三到”呢?碰到读不好的句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上节课,我们运用上面的两个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可这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并不难,教师告诉你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板书:“过电影”)什么是“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二、有感情练读课文

  1、投影出示第2节1、2句

  ①大家看屏幕上这两句话,请你们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头脑中出现了哪些情景?

  ②你脑中出现了哪些情景?(指名回答)

  ③教师投影演示“更羸跟魏王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的情景。

  ④指导感情朗读

  a.自由练习朗读

  b.指名朗读

  如读得好,教师引导: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哪些词读得比较好,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如读得不好,教师引导:(指句子)这里说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听了他的读,我感觉这只大雁飞得还是挺快的,这两句到底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然后再指名读、齐读。

  ⑤小结朗读情况

  大家读得真棒,老师也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大雁慢慢地飞着,悲惨地叫着。看来“过电影”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我们读书就应该这么读。

  2、练习读2-4节

  人物的对话该如何读,请大家继续用“过电影”的方法练习2-4节。

  ①自由练

  ②指名读

  看大家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想试着读2-4节。

  读完第2节,教师引导:更羸的话比较难读,通过努力,大家有信心读好吗?当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时,心里也很有信心,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更羸的话如何读,大家再去练练,再指名读、齐读。

  更羸的话魏王能相信吗?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如果读得不好,教师引导: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第3节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再指名读、齐读。

  学生读好后,教师小结:那个味已经读出来了,看来要想把书读出感情,不但要学会“过电影”,还要能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还有谁想试着读2-4节,读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强调过的地方。

  3、练习朗读第5小节

  ①更羸如何试的?请大家用过电影方法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想,读完后告诉老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②指名回答,师同时板书。

  惊弓之鸟

  (拉)

  更羸

  ③教师演示: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听到弦声,大雁直往上飞,后来又直掉下来。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嘣”的一声响)这样的弦声空中的大雁能听到吗?再来一次,大家一起来一次。这下,空中的大雁肯定能听到了。(板书:嘣)

  ④指名读。引导:让人一听,就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指图),听到这样的声音(指“嘣)

  如没有把“直”读出来,教师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那么“那只大雁”后面的话如何读,再让那位同学读一次,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

  如把“直”读出来,教师指板书: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让那位同学再读一遍,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

  ⑤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去练练这一小节,边读边做动作,读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不信大家去试试。

  ⑥指名4位同学上到台前朗读,看着屏幕,边读边做动作,愿意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

  ⑦教师小结:大家读得真棒,不要老师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读得这么好。剩下的课文,我还想让大家自己去读,通过努力,有信心读好吗?我相信只要你们能边读边过电影,读时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一定会读得很漂亮。同时,上节课有些同学提出的不懂的词语也一定会弄明白。

  3、练读6-9节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读完第6小节,教师引导:魏王见更羸不用箭,真让大雁掉下来,心里感到很惊讶,现在你就是魏王,看这一小节该如何读。

  指名读,再引导:这个“啊”是从心里发出的吗?再来一次,再齐读。

  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③重点指导读第9小节。

  自由练读。第9小节是这篇课文最有意思,最能让我们受到教育的话。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一句一句地去读。

  指名读1、2句。

  读完第1句,教师引导:这句话告诉我们更羸可真会观察,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出示第2小节)指课文,更羸跟魏王去打猎,看到一只大雁飞来了,而且还是慢慢地飞,边飞边鸣。更羸观察多仔细啊,大家再自由读读这一句,再去体会一下。

  读完第2句,教师引导:更羸不但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在观察时,还在动脑筋想,在认真分析。(指句子)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就想到大雁肯定是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这里说大雁的伤口没有“愈合”就是说大雁的伤口怎样?更羸听到大雁叫得那么悲惨,就知道它肯定是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里说大雁“孤单失群”就是讲大雁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读完3、4句。教师引导:通过仔细观察,动脑筋想,更羸最后作出了判断,他判断只拉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他的判断对吗?怎么看出来?我们再来看看第5小节(出示句子),看看更羸是如何不用箭,就让大雁掉下来的。齐读第5节,边读边做动作。

  更羸判断得多么准确,他之所以判断这么准确,就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肯动脑筋想。

  这一小节写得多好,还想去读吗?老师读第1句,女同学读第2句,男同学读第3、4两句。

  ④分角色读6-9节

  大家读的.挺不错的。你们想做更羸和魏王吗?同桌一个做更羸,一个做魏王,再试着练读6-9节。

  ⑤指名到台前表演

  4、分角色练读整篇课文

  ①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分角色读。

  ②自由组合练读。大家分角色练整篇课文时,可以下位置去认为能和你配合的好的同学去练练。

  ③再指名分角色读

  6、练习读第1小节。

  魏王听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下面的同学现在你就是魏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第1小节也是这样夸更羸的,自由读第1小节。听了更羸的话,我们觉得,更羸真不愧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板书:有名)

  三、积累运用

  教师讲故事: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

  刚学过的成语家就能运用,这可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我们把“曾经受过惊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很害怕”的,一般都可以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像惊弓之鸟这类好听、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好多,希望大家能多找些这类故事读读,然后讲给别人听听。回家之后,你们愿意把“惊弓之鸟”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吗?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拉)

  (嘣)

  更羸大雁

  (有名)

  激趣导读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惊弓之鸟》评析

  徐杨中心小学徐顺兰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教材第八组课文。这是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更羸的人,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射了下来。

  这篇课文共有9小节,通篇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的,其顺序是:更赢看到天上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向魏王提出,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他不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那只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弄懂“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更羸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3、练习复述课文。

  这些目标分两课时完成,许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新大纲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许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整节课自始至终书声不断。教师只是起点拨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好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给方法引导读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指南,有了好的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许老师教学的这节课在导课后,就教给学生“过电影”的方法。所谓“过电影”就是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然后再读句子时,情感就随着朗读产生了。

  许老师教给方法后读第2节的1、2两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想,好像看到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的情景,接着把学生带入画面,用投影出示,学生入境后再读“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大雁那种受伤慢飞的情形就感觉出来了。掌握了“过电影”的读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读进了课文。

  二、以点带面,重点读

  新大纲再一次突出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因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全班有几十名学生,老师不可能个个查到、点到。在指导读课文时也没时间句句指导,节节过关。许老师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指导一个同学朗读和指导某一节课文的朗读,达到让全班同学读好整篇课文的目的。如练习读2-4节课文,在学生全面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更羸很有把握和魏王不相信等两处语言进行现场指导,让全班学生练习。这样,由点及面,以点带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换形式,强化读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一点许老师做得较好,一堂课上不同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当学生基本上读得有感情时,教师又激发他们兴趣,让学生自由组合强化读,如课文学完后,让学生找与自己配合好的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兴趣浓厚,读得也十分投入。在这节课上,除了上面的形式外,还运用了范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形式,通过不断变换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读的形式多了,次数多了,学生对课文也就理解了,课文所包含的感情也体会到了,文章的表达形式也领悟到了。

  四、表演放开,汇报读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后,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为了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许老师特地设计了表演放开读,让学生打破规规矩矩的套式,边读边做动作,这样就把课上活了,学生的兴趣浓了,课文读得透了,教学效果也就显露出来了。

  本节课许老师除了重视读外,还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迁移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力求体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读完以后,教师讲了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去运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这些都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成语意思,会在语言中运用,受到启发。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叹句。

  4、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大胆推断。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

  1、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能说说什么是射箭能手吗?各行各业都有能手,纺织纺得特别好的就是纺织能手,你还知道哪些能手?那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3、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

  (1)出示:打猎、大雁、拉弦、裂开、孤单失群

  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

  “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2)出示:

  本事(事读轻生):本领。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伤口)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

  (声音)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到郊外打猎,更羸观察了天上的一只大雁后,只拉弓,不射箭,就使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2——8自然段

  (1)那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2—8自然段,体会魏王和更羸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尽量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2)生自由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说说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这样朗读;从而领会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活动。

  (4)师:这是刚才同学们读到的第5自然段,谁愿意在给大家读读。出示这段话:“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蹦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一是更羸的行动,一是大雁的行动。)

  (5)听到“嘣”的一声响,大雁怎么样?(“那只大雁直往上飞,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6)这一句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各是什么意思?(课件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几种解释,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显示:“直”三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一个劲儿,拼命)

  “直掉下来”呢?(笔直)

  (7)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8)更羸的本事就只是不取箭,只拉弓,就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更羸是怎样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大家了?

  2、学习第9自然段。

  (1)指名读第9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读读,这句话写的是什么?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叫得悲惨是他听到的,这也就是更羸观察到的'。

  同时板书:慢悲惨观察

  更羸是怎么观察这只大雁的?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写的(更羸仔细看了看)?

  师引读:更羸仔细观察,发现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3)出示第二句。师领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师读“果”,生读“因”。

  师:飞得慢,因为……

  师:叫得悲惨,因为……

  看来这不仅是一只箭伤未愈的大雁,还是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

  老师板书:箭伤未愈

  孤单失群什么是孤单失群?

  这两个分句哪说的是原因,哪说的是结果?

  这两个分句都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这样的句式叫果因句式。平时我们都先说事情的原因,再说结果,这样的句式叫因果句式。那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过渡:更羸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分析出这是一只伤箭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4)齐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

  能用“因果句”分析这只惊弓之鸟吗?大家自己说说。

  老师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弦响,所以…….

  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

  因为它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

  因为它伤口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小结:所以更羸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板书:拉弓掉下来)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证明了更羸的这一判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更羸的判断真准确!

  3、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更羸通过观察发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从而分析出这是一只箭伤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进而作出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看来更羸不光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

  下面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更羸的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齐读第九自然段。

  四、揭示课题,拓展延伸

  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学的成语故事是惊弓之鸟,那你知道什么是惊弓之鸟了吗?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到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后就害怕得不得了。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出示案例。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现象?

  五、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观察慢悲惨

  更羸分析箭伤未愈孤单失群

  判断拉弓掉下来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3

  教材简介: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他观察了天上飞着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教学时,要抓住“成语故事”这一文本特点,让学生在抓关键词句中品词品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探寻作者讲故事的秘密,即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让学生既明白故事写了什么,又明白故事是怎样写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识“本事”,引出课题

  1、板书“本事”,学生读。

  2、出示“本事”的三种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本事”指的是什么?平时我们生活中说的“你真有本事”中的“本事”指的是什么?

  3、你知道班上的同学谁有什么本事,夸夸他(她),好吗?

  4、同学们有许许多多的本事,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去拜访一位古时候的射箭能手更赢,看看他是不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本事”一词及为“本事”选词义人手,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更赢是否真有本事?这样的设计,新奇有趣,于平常处凸显不平常,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了解“本事”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指名学生读以下词语,相机纠正读音。

  魏国、更赢、射箭、打猎、大雁

  拉弦、孤单失群、悲惨、愈合、裂开

  2、比一比谁的本事大。请你用上面的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是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指名读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本环节二承接第一部分“咱们班的同学有什么本事”进行教学,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在“比本事”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

  三、探讨“本事”,理解文意

  1启发引导。同学们真有运用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事,那么,课文中,更赢的本事是什么呢?

  2、自读课文。要求:画出能体现更赢本事的句子,在旁边批注更赢有什么本事,然后同桌交流。

  3、交流互动。

  (1)更赢有射箭的本事。这可以从“有名的射箭能手”中看出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然后在分别读词语、读词组中引导学生理解“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意思)

  (2)更赢有拉弦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从“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读更赢射大雁的句子,强调“直往上飞”“直掉下来”。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夸夸更赢。指导学生读魏王说的话。)

  过渡:更赢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他的本事真的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但更赢认为这不是他的本事大,那他究竟有没有本事呢?

  4、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读7—9自然段,讨论:更赢有没有本事?为什么?

  (2)小组汇报讨论情况,老师相机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①更赢有本事,他会观察,会分析。他根据大雁的叫声就能判断出大雁孤单失群,看大雁飞得慢,就知道大雁受过箭伤。(教师相机引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來,边飞边呜。更赢仔细看了看……”强调“仔细”,指导朗读。)②更赢有本事,他会观察,会分析,能判断大雁听到弦响就会直往上飞,它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大雁就直掉下来。(引导学生找出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看到的,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听到的,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的判断。)③更赢真正的本事是什么?(更赢真正的本事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并能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更赢看到的'现象和根据现象所做的分析。(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还没有愈合,所以它飞得慢。因为大雁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声音叫得悲惨。……)

  设计意图:好的问题往往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更赢的本事是什么”的问题,如穿项链的丝线,串起了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同时,也串起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揣摩。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明白更赢的真本事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能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

  四、凸显“本事”。明确写法

  1、“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仅仅是鸟会这样吗?(引导学生理解“惊弓之鸟”的引申义,并举例说明)

  2、课文《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他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呢?

  (1)引导学生读2—5自然段,如果把故事分为结果和原因的话,你认为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结果)

  (2)引导读第9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故事的什么?(原因)

  (3)作者在讲这个故事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故事的可读性。)

  3、自主发现第9自然段的写法。通过阅读第9自然段,你又发现了什么?(作者也是先写结果,再写原因。)

  4、小结。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作者在讲故事时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在最后更赢的推理分析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因此,我们平时在写故事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叙述方式。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本事”到更赢的“本事”,再到作者讲故事的“本事”,在教学的层层递进中,让学生最后发现文本的“秘密”:运用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从而完成了阅读过程是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走个来回地“言语形式”的学习和理解。

  五、拓展阅读,巩固“本事”

  1、出示《惊弓之鸟》的文言文,让学生试着阅读,并对照课文说说意思。

  2、在文言文中找出描写故事结果的句子,再找出描写故事原因的句子。

  设计意图: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认知—实践—迁移—运用”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由“学过”到“学会”。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先果后因”的叙述方式,再次感受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并能迁移运用。另外,文言文和课文的对比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文的热爱之情。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读书记号理解课文内容。

  2、能较熟练地运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话写话。

  3、初步领会“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喻意。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读书记号读懂文章,掌握因果关系句式。

  【教学难点】

  领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1、运用“引导──发现”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激疑—引导—探索—发现”的基本流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采取跳跃式讲读。

  【教具准备】

  活动幻灯片一框,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纸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尝试运用读书记号理解课文内容

  1、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惊弓之鸟》,我们知道题目中“惊”的意思是“害怕”,“弓”的意思是“弓弦声响”,“之”的意思是“的”,“惊弓之鸟”连起来的意思是“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那么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谁能用一句话介绍更羸?

  2、铺垫导法:

  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具体说明更羸是射箭能手?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教师顺势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词句加──,不懂词句加──?(符号板书)

  3、朗读体会:

  谁来读读这句话,我想应该读出更羸的气魄。

  4、设疑争论:

  ⑴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的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用错了?

  ⑵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⑶讨论可以怎样改?

  ⑷讨论是否真要改?

  二、“引导—发现”之一,明白“嘣”置大雁于死地

  1、设疑:

  既然大雁不是射下来的,那么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圈出这个字(板书:嘣)

  2、讨论:

  为什么说“嘣”置大雁于死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演示:

  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学生划出相应的句子。

  4、理解:

  理解“忙”、“直”的含义,齐读句子。

  三、引导──发现之二,明白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1、质疑:

  “大雁忙上飞”是什么原因?“直掉下来”又是什么原因?

  2、引导:

  ⑴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节,边读边划。

  ⑵学生汇报。

  ⑶刚才你们读的句子是最后一自然的最后两句,齐读这两句话。

  3、发现:

  我们把刚才学的总结一下──

  因为大雁听到“嘣”的一声响,所以—(板书:心里害怕)

  因为心里害怕,所以—(板书:忙往上飞)

  因为拼命往上飞,所以—(板书:伤口裂开)

  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板书:直掉下来)

  4、训练:

  ⑴出示卡片因为…、、所以……,自由练说,开小火车说。

  ⑵出示卡片那是因为,自由练说,指名说。

  四、“引导—发现”之三,明白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

  1、假设:

  从这个因果关系中,我们发现置大雁于死地的是“嘣”,现在我们假设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那么“嘣”的来一下,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2、设疑:

  看来更羸并不高明,还称什么射箭能手?那么更羸的本事又高在何处呢?

  3、引导发现: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6自然段。汇报,(板书:受过箭伤的鸟)

  4、再质疑:

  更羸是根据什么作出这一判断的'呢?(板书:判断)

  5、再引导:

  飞得慢,叫得悲惨,这是更羸所看到的现象,也就是说他所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6、再质疑:

  看到这样的现象,更羸会怎么想?

  7、再引导:

  引导学生读第8自然段,再完成作业本4⑴、⑵,一生上台完成板书。同时,巩固“孤单”、“愈合”的含义。

  8、归纳:

  ⑴这“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是更羸──(板书:分析)

  ⑵教师加上箭头,学生讨论更羸的本事究竟高在何处?

  ⑶朗读最后一节,读出分析的语气,采用一人读一句方法。

  9、朗读体会:

  推荐班中学生与老师对读。教师故意出错,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改成“当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体会更羸注意身份、谦虚、有礼。

  五、“引导—发现”之四,初步明白“惊弓之鸟”的喻意

  1、设疑:

  读了课文之后,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

  2、讨论:

  四人小组。

  3、汇报。

  4、总结:

  大雁自己吓死了自己。我们不要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1.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猜猜这些成语。

  出示:生猜成语,猜对了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成语,你积累了哪些呢?

  指名说

  二、指导自学。

  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题目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默读课文,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单个生字

  师:同学们都读好了是吗?这里有几个生字想考考你们。

  出示:魏弦惨悲愈羸嘣拼

  (1)指名读生字

  师:谁能来和这些生字打个招呼呢?

  指名读

  提示:魏国”的魏读作wè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巧记生字

  师:今天这些生字比较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就记住它吗?可以用上那么平时用到的办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字谜等办法。

  指名说

  师:知道什么是弦吗?看老师画(用简笔画画出弦)

  2、检查词语

  师:刚才单个的生字记起来很简单,现在来点有难度的。看生字带来了好朋友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更羸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孤单失群

  (1)认读词语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指名领读

  (2)理解词语

  指导理解打猎的意思,并出示大雁图片了解大雁及其活动(板书大雁)

  四、精学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指名说

  师:了解更羸吗?谁来介绍一下更羸?(板书更羸)

  (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

  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呢?

  指名说

  (更羸是魏国人更羸很有名更羸是射箭能手)

  2、理解更羸的举动

  师:是呀,当我了解了故事后,我也觉得更羸很了不起,你认为呢?请你把你佩服更羸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吧。

  (1)生边找边划

  (2)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a、指导朗读

  师:是吗?不用箭可以把大雁给射下来?真有这样大的奇怪的事吗?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你能学学更羸的样子吗?

  指导学生边读边学拉弓的样子。

  师:那只大雁怎么样了?谁来读读写大雁的话?

  指名读“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下来。”

  b、理解两个直的`意思

  师:大雁一听到这么响的拉弦声,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

  生:心理肯定很急

  师:这一急它就会拼命地往上飞,这样一用力气,它的伤口就又裂开了,对吗?带着伤的大雁还有力气飞了吗?所以它是从半空中直往下掉呀!更羸可真了不起真的不用箭把大雁射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记住更羸的本领。

  生齐读句子

  3、讨论

  师:如果你是魏王身边的随从,你看到了刚才的那一幕,你的表情会是怎样呢?

  生:很吃惊

  师:是的,和我们一样,魏王也感到不可思议,让我们学学魏王的样子来替他说说这句话吧。

  出示: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指导学生朗读出吃惊的语气。

  师:不仅魏王感到吃惊,我也很纳闷,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问题

  生:因为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师:更羸又是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呢?

  生:它飞得慢,叫声很悲惨。

  相机板书:飞得慢悲惨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更羸的判断吗?

  相机板书:孤单失群

  师:那你认为这只大雁受伤的时间长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伤口还没有愈合

  师:你也是和更羸一样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板书:没愈合

  师: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使得这个大雁听到弦响后掉下来,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雁掉下来?

  引导学生理解大雁心理的害怕

  师:更羸是这样说的:

  出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声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理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生齐读

  五、拓展说话

  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你有什么话想对更羸说吗?

  生1:更羸你真了不起

  生2:更羸我很佩服你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理解更赢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成语的比喻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了解学习本课的训练点。

  这个单元我们进一步明确读书做记号的好处,并统一几种读书记号,以便今后学习。

  2、默读"学习提示",思考:

  ①读懂了什么,用……划出。

  ②不懂的,用"——"标出。

  (2)交流自学体会,明确:

  ①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学做读书记号。

  ②介绍了几种常用读书记号:用"…"标出重点词句;用"——"标出疑难问题;用(1)(2)(3)……标自然段序号;用""分段。

  (3)做读书记号有什么好处。

  (4)小结:读书时做些读书记号,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习惯。养成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我们边读边思。这节课,我们要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3、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间:课题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理解的难点是"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大雁)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你知道些什么?

  4、自学课文,学做读书记号:

  (1)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用""划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2)学习生字,通读课文。

  (3)默读课文,按课后习题3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5、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词,学生相互提醒字音,形上的难点。

  字音:更(多音字)、嘣(后鼻音)。

  字形:比较"羸"与"赢","哺与"崩"。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重点词可随文理解。

  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

  (3)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分段指名朗读并评议。

  6、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谁的什么事?

  讨论:课文哪部分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哪部分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分段。

  7、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对于一些主要问题共同做好读书记号,下节课解决。

  如:为什么说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更羸根据什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8、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深入质疑,释疑,理解最后一段四句话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

  2、更羸魏国

  回忆上节课的疑问,明确学习目标。

  3、学习第一段

  默读:完成课后习题2

  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理解重点句: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①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你们平时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②朗读指导。

  (2)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①指导朗读;

  ②引导深入质疑。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

  4、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1)什么叫"能手"

  (2)"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从哪些地方能看出。

  (3)你还知道什么能手

  5、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遗漏第1课时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追问)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作业:

  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有能力的背诵。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乌》这个成语故事。

  (上限:创造性地复述。下限:按课文顺序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讨论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

  "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

  "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

  "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

  2、看图复述《惊弓之乌》。

  (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自定复述目标:①在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行为表现,还可以加头补尾;②按课文的顺序,用课文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3、揭示喻意。

  (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

  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听写词语:

  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更羸、魏国

  作业:

  作业本4、7题。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惊弓之鸟》教案03-06

《惊弓之鸟》说课稿优秀01-15

(优秀)《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7-07

《惊弓之鸟》说课稿07-11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7-29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2-15

《惊弓之鸟》说课稿15篇11-06

《惊弓之鸟》说课稿(15篇)01-07

惊弓之鸟课件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