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2 09:03:5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经典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血奶》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再次感受妈妈伟大的爱。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过渡:知道什么是“帐单”吗?文中的账单是超市里的发票吗?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顺每一句话。

  2、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请生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 。自由表达。

  五、研读两份帐单。

  过渡语:刚才我们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份帐单,一份是儿子的,一份是妈妈的。

  (一) 儿子的账单(大屏幕出示)

  1、 从这份账单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听话、勤劳)

  2、 老师希望咱们班同学也像小彼得一样懂事、听话,经常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这份账单里寄托了小彼得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想从妈妈那儿索取60芬尼的报酬。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释“如愿以偿”)

  过渡语: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的时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账单。

  4、出示妈妈的账单,指名读。问:看到这份账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既然妈妈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她的帐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读懂了妈妈的账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释“羞愧万分”)

  7、此时的小彼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8、读着读着,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9、出示最后一段,比较句子,体会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11、此时此刻,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七、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2、拓展延伸:学生自己布置家庭作业.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绵绵不断的爱陪伴着你们长大的,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会给自己布置一个怎样的家庭作业呢?

  结束语: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附板书:

  20 妈妈的帐单

  儿子 按劳取酬 60芬尼

  妈妈 不要报酬 0芬尼

  (爱无价)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交流平台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展示台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4、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2、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2、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四课时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三、 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部分,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总结为主。主要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打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思路。虽然学生的合作还不够协调,语言表达还不到位,但是其兴趣却是盎然的,课型还是喜欢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 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2. 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名言欣赏 结合实际 导入新课

  1、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请结合字典谈谈“错过”和“过错”的含义。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2、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呢?相信作家刘心武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二、走近作者——刘心武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们知道,作家对于人生会有比常人高出一筹的认识和理解,阅读他们优秀的作品,就好似在倾听他们的真诚道白,会让我们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三、检查预习

  1贻误 2 斑斓 3颟顸 4 渊薮

  5情愫 6 驾驭 7 咀嚼 8 憬悟

  四、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想

  1.介绍杂文知识,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方式给文章划分层次?

  并说一说段意。

  3.有没有完美的人生,意识到错过有何意义吗?

  意识到错过可以使我们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反只意识不到就意味着灵魂堕人颟顸的渊薮。(读文章)

  情境创设 4.李刚的妈妈在商场促销时看中一条围巾。就是有点贵,她打算等等,那知道被别人买走了,她很后悔,现有三种情况。1过十天商场还会组织这批货搞活动,2这种样式的围巾不会再有,3听商场员工说其实活动明天还会进行,围巾库存几条。

  请结合课文中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过,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可以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过,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

  (课件)

  板书(悟)———(追)——(掌握)。

  读7—11小节(7,8男生读 9,10女生读,11齐读)

  小结: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悟)仅醒悟了还不行还要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多半还可以化错过为掌握。(追)

  五.精读品味。

  找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推荐给大家,简要说说理由。

  例如:

  1第六节 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经纬线”比喻“抓住”与“错过”在人生旅程中是纵横交错的,是屡见不鲜的。 “存活”指生命受到威胁后生存下来

  1. 14节:作者把人生比喻成“奔驰的列车”,那么把“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人生有一些错过不要紧,但不要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辩一辩.

  第十五段的含义“在人生的终点上,含笑地说……”会让人回忆起保尔曾讲过类似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着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保尔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因为他没有错过人生最大的追求——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学生读这段紧承上段“预定的到站”,进一步阐述“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把那些“不是多么不得了”的错过比做“碧绿的叶子”,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做“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衬托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路上的价值。,人生就是由错过与不错过构成经纬线,万无一失不可能特会使你的人生显得平淡,无一把握则会是你的人生毫无意义。

  六. 讨论感悟:

  1、读12,13小节 “错过”既然是“有所失”为何不仅“要习惯它”还“要品味它”。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人生充满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但错过自有意义,当你错过的是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就可以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当你错过的是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这种由悟——追——掌握的过程值得回味,所以必须品味错过。

  板书:错过多 习惯 品味

  2、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到了什么?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讨论、交流。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说说课文学习后的收获。(多角度,多层次)七、总结:送你一句话

  轻轻地告诉你,错过的背后也有一种美丽

  错过了黄昏的彩霞,不要错过清晨的朝露;错过了花开的灿烂 ,不要错过凄美的花谢;错过了偶然的邂逅 ,别错过今生的缘份。

  八.布置作业:

  在你的记忆中,哪些“错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以“错过”为题,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下来

  九.板书设计 错过

  刘心武

  错过多 悟——追——掌握 习惯

  品味

  把握关键机会 含笑到达终点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组共有五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两篇阅读课文:《祖父的院子》、《儿童诗两首》。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诗词大意,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安排

  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⑵ 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2、过程和方法:

  ⑴ 初步学会借助注解、工具书,扫除课文生字词。

  ⑵ 通过朗读、质疑 、探究,正确理解第一次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细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1、朗读题目《第一次真好》,学生会读出不同的`语气和重音。到底怎么读好?看到这题目,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

  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并借助注释、词典,联系语境读读掌握这些词:

  雏形 丰硕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 不可磨灭

  2、同桌交流初读感悟,并诉之于朗读。学生练读,老师范读相结合。

  3、在初步探究有收获的基础上,还有什么问题?

  4、合作研讨:

  如: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语句上的疑难:风情雏形具体而微不一定都愉快。

  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5、全班交流与总结,再次朗读全文,加深体会。

  6、语言应用:

  ⑴ 只是一种点缀。

  ⑵ 冉冉升起。

  ⑶ 一 硕大的 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⑷ 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⑸ 值得低回品味。

  ⑹ 给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⑺ 玲珑剔透。

  7、作业: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你的第一次写成一段话。

  ⑴ 完成思考练习二。

  ⑵ 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语文教案 篇7

  一、设计思路:

  《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谰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精神,我在教学上紧扣"自主——合作——感悟——积累"八个字,努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16个字。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

  4、态度: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四、教学难点:

  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五、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燕子、麻雀、黄鸳的图片和头饰。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

  4、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在课前口语交际时,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成语,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

  2、满怀激情地导入:春姑娘己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你们知道她的小妹妹是谁吗?

  3、春雨多美啊,它到底是什么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

  《春雨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书,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手指课文,看谁听得最认真,指得最准确。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会认的生字打上五角星,圈出不会认的生宇,间同桌请教后多读几遍。

  3、学生按四人分组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

  4、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试读课文。(实物投影课文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读课文(激励评价)。

  5、谁愿意和他比一比?谁读得好?给他们评一评。

  6、小组合作识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互相帮助认识这里面的十二个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认得多,认得准

  7、你能给生字找找朋友吗?指名学生说。(丝线、有线、谈论、议论、有趣、兴趣、问题、题目、底下)

  8、开火车组词读生字。

  9、分组读课文。同学们真聪明,会认识这么多的字了,我们来进行分小组读课文比赛,每小组派一组读得最好的同学上来读,老师还送礼物呢!(出示五角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0、写字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本课要写的六个字,有两个人字旁的字"你、们",两个绞丝旁的字"红、绿",两个草字头的字"花、草"。教师重点指导一个,掌握偏旁的写法,然后放手让学生揣摩、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天地语文教案04-12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精选)03-04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30

语文教案(经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