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雨教案1
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活动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大班科学雨教案2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雨
活动目的:
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了解云、雨的形成,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次组织幼儿观看不同的云和雨。
2、准备两瓶开水,一个较大的'烧杯和一块玻璃片;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个杯子和一块玻璃片。
活动过程:
1、猜谜引题:
云: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象棉絮,有时象鱼鳞。
雨: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水里就不见。
提问:你见过的云、雨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实验:教师为每组幼儿的杯子里倒入开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上升现象及盖上玻璃片后,水蒸气产生的变化。
3、教师在大烧杯里演示边提问幼儿操作结果,帮助幼儿小结云、雨的形成
4、讨论:雨给人们带来哪些益处和害处。
5、教师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6、延伸活动:让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进一步观察云和雨。
大班科学雨教案3
一、活动设计意图:
前几天的下午,突然下起了雨。有的孩子则特别兴奋,高声叫到:“下雨了!下雨了!”有的孩子闷闷不乐的说“:下雨就没法出去玩了”,这时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呢?”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千奇百怪,带着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
活动《雨从哪里来》选自主题十二《下雨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三、活动分析:
重点:通过幼儿的主动实验,了解雨形成的原因。
难点:在实验过程中让幼儿大胆操作,细致观察试验现象。
“雨的形成”这一问题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弄明白,如果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述,幼儿被动的接受,不但达不到活动目标,更让幼儿对这节活动产生厌烦,所以我就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简单的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让幼儿学会寻找问题,不怕困难,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来寻找答案。5、6岁的幼儿好动,对新鲜事物、现象虽充满好奇,但往往沉不住气耐心的观察、探索,所以,本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幼儿大胆操作、耐心细致的观察。
四、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课件:小水滴旅行记,雨声的录音
2、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片、夹子、水等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运用了实验法、讲述法、直观法,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活动中把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的实验,大胆的推测、迁移的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六、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听雨的声音,引出活动内容:
师: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得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幼儿:下雨的声音。
提出疑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允许幼儿充分想象和猜测)
(二)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1、教师介绍实验器材,教师操作实验,幼儿观察,了解“蒸发现象”。
1)教师把烧杯里的水加热,让幼儿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让幼儿上前把手放在杯口,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幼儿1:有气泡
幼儿2:有气从试管口冒出来。
幼儿3:有水蒸气
幼儿4:感到热了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2)你在那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烧水、煮饭、晾衣服......)
(由于实验中需酒精灯,对幼儿的'安全考虑所以使教师操作。)
2、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教师每组发一个烧杯和一片玻璃片,烧杯中倒有热水,先让尤尔摸一下杯子,感到热,再摸一下玻璃片,感到凉,请幼儿将玻璃片盖在烧杯上,说说又发现了什么?
幼儿1:玻璃片上有水
幼儿2:玻璃片上有气
(过了几分钟)
幼儿3:我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
幼儿4:我发现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来了
(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现象)
2)让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呢?
共同得出结论:许多水蒸气在一块遇冷变成小水滴。
3、幼儿观看雨的形成的课件:小水滴旅行记,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
请幼儿结合刚才的实验,再来说一说:雨的怎样形成的?
幼儿:水加热以后,形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渐渐多了,他们抱在一起,当遇到冷空气,形成了小水珠,当他们快托不住的时候,小水珠就落下来,这就是雨。
(三)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四)以古诗结束,通过雨联想到带雨字的古诗,让幼儿复习、背诵。(《春晓》《夜雨寄北》)
大班科学雨教案4
活动目的:
1、引导小朋友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小朋友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小朋友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幼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小朋友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小朋友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请小朋友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小朋友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小朋友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小朋友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大班科学雨教案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图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记》、《雨来啦》。
2、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片、水
活动步骤
一、开始部分:
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雨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请幼儿自由说出雨是怎么形成的?(打雷了,就会下雨了……)
2、师幼共同做实验,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1)让一幼儿先将试管里的水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
a、有气泡、b、有气从试管口冒出来。c、有响声
2)请另一幼儿将玻璃片放在试管口的上方,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a、玻璃片上有水b、玻璃片上有气(过了几分钟)c、我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d、我发现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来了
3)实验完成,引导幼儿通过刚才的'实验,说一说:雨是怎样形成的?
师幼总结:水加热以后,形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渐渐多了,他们抱在一起,当遇到冷空气,形成了小水珠,当他们快托不住的时候,小水珠就落下来,这就是雨。
4)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边听故事,边出示雨的形成图片)
3、引导幼儿说说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可以浇地。2、可以浇树。)
4、雨对我们的生活与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怎样才知道要下雨了呢?听故事《雨来啦》,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知道:
燕子低飞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鱼游水面要下雨
蚂蚁搬家要下雨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这几种小动物都在干什么,看有没有要下雨。
大班科学雨教案6
活动意图:
幼儿对雨十分好奇,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疑惑,并对此充满幻想。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利用视、听、讲、做的结合,帮助幼儿感知和了解雨的特征、用声音和动作对雨进行模仿,引发幼儿对雨的思考,打开幼儿思维的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2、探究云和风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风头饰,纸和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
小花,小草,小树,小鸟和小朋友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帮他们想办法。
二、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帮了什么忙?(许多云聚在一起,负荷太重,变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怎么会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变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风,吹得云很冷很冷,它们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它们变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1、讨论。
2、分组合作画雨循环图。
五、游戏:云彩和风儿
幼儿演风和云。
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气,扮演“云”的幼儿先表现出各自的形态,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大班科学雨教案7
活动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2、难点: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大班科学雨教案8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再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探索尝试活动,总结水的`性质。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尝一尝、看一看、抓一抓,去观察、发现、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没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让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幼儿主体,教师主导”为理念,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给幼儿创设应有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提高创造性思维。这样孩子们就会有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雨教案9
《婴儿从哪里来》是一节科学活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婴幼儿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知道婴幼儿肚子有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婴幼儿。婴幼儿越长越大,通过观看图片,观察婴幼儿在妈妈体内长大的过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身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妙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
小婴幼儿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议论并按自身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课件,了解婴幼儿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
1、教师: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婴幼儿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婴幼儿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组织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婴幼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婴幼儿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婴幼儿。婴幼儿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婴幼儿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婴幼儿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协助下婴幼儿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图片,观察婴幼儿在妈妈体内长大的过程
1、讨论:婴儿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婴儿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2、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
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标明婴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看到这个内容,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在大班就涉及到一些关于孕育生命的知识。在这个活动中,要让幼儿知道宝宝是在妈妈子宫里孕育出来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幼儿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萌发幼儿对于母亲的爱。
活动之前,由于自己经验与学识的不足,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知识,在充实自己之后再上这个活动心里就有个底了。活动开始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导入主题的。在通过幼儿一系列的回答中引出了妈妈是如何孕育宝宝这个问题。当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听着还挺有条理的,现在回想起来回答的很有条理的幼儿都有一个弟弟或还未出生的妹妹。当问到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的回答都特别的奇特,而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没有给予肯定或是否定。因此有些幼儿就反问我道:“老师,你说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啊?”于是我出示了课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当我说到“宝宝在妈妈子宫里要生活10个月”的时候,他们就问道“那要多久?”“时间很长吗?”。而我通过课件来解释,让他们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让他们爱妈妈,关心妈妈,知道妈妈的伟大。很多幼儿听了之后都纷纷讨论要如何爱自己的妈妈,我是怎么去关心妈妈的。听着他们的讨论声,我知道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已经出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最后我们在歌声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歌声中结束整个活动。
大班科学雨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课件[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
二、实验探索雨的形成。
1、小实验: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冒热气师:这叫蒸汽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烧水的时候幼儿:做饭的时候幼儿:暖气管道里……
师: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幼儿:天上……
2、幼儿分组实验:
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现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3、听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4、看课件: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雨的形成。
三、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画雨。
2、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
活动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大班科学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通过制造“下雨”的活动情境,感受想像与创造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提问:雨从哪里来?
请孩子自由介绍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叫什么名称?
二、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师:你能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把水变成雨,从上面落下来吗?。
三、幼儿分头进行操作尝试,探索人工降雨的各种办法。
1.可乐瓶降雨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盖子,向地上喷射雨。
2.吸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喽!
3.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洒“雨”。
4.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5.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就是大雨。
四、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五、和好朋友交换“降雨”材料,尝试用其他的方法也来下一场人工雨。
1.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的材料,变换不同的方法去制造降雨效果。
2.幼儿玩水过程中提醒孩子不要把水洒到其他小朋友身上、头上等,懂得在稍微空旷一点的操场四周进行“下雨”。
六、给四周的植物、花草浇水。
师:草坪上的小草、小花、大树等等植物都口渴了,我们也给它们洒一点“雨水”,让它们喝个饱,快快乐乐地成长哦!
活动反思
在探索时,提供的材料较多,大部分幼儿都没有一一尝试,当他们听别人把方法讲出来时,个个都争着说,我没有玩我还要玩,这时课堂气氛有些乱。
但在探索过程中既然玩得开心,较井然有序,在活动中没有一个幼儿把衣服弄湿,看来,这样的活动还是受幼儿的欢迎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幼儿真正喜欢的事物,他们做起来是很投入的,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不要只顾课本,应该更多的从幼儿的需要出发。
大班科学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太阳头饰一个、小雨滴头饰若干、酒精灯一个、水一杯、玻璃片一块、教学课件、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雨滴旅行进入活动室,组织幼儿坐好。
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下雨的情景),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象与猜测。
2、老师做实验,请幼儿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点燃酒精灯(注意点燃的方法),把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并让幼儿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3、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产生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提问幼儿:你还在哪里见过水“蒸发”现象?
5、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提问: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会发现什么?
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幼儿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7、让幼儿重新看录象,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8、教师与幼儿讨论雨的危害与好处。
9、做游戏:“太阳与小雨滴”
分给幼儿小雨滴头饰,教师扮演太阳。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交代游戏规则:太阳出来,小雨滴蒸发了,太阳下山了,水蒸气遇冷变成小雨滴了。
10、发给幼儿图画纸,让幼儿添画小雨点。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时继续添画。
大班科学雨教案13
雨的秘密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活动过程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 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大班科学雨教案14
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活动延伸
梅雨季节时,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观察和记录雨水、潮湿、物体发霉的情况。
大班科学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能在讨论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视频。
2、经验准备:对晴天、阴天、雨天的天空中云的特征有印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生活中幼儿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兴趣。
1、师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雨后,为什么池塘、水库的水不会溢出来?水到哪里去了?
2、幼带问题看视频《小水滴旅行记》
师提问:说一说小水滴有哪些变化?到了哪些地方?
二、现象感知:验证猜想,初步感知水和蒸汽互变现象。
1、师操作:点燃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
2、师提问: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
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知识提炼: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直观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里的`小水滴旅行,说一说水蒸气到哪里去了?雨从哪里来?为什么池塘的水不会溢出来?
师总结:水加热,变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变云,云遇冷,边水,下落变雨。
四、拓展延伸
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大班科学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雨从哪里来教案06-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什么是雨》08-09
大班教案《听雨》03-21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9-04
大班语言彩色的雨教案06-09
大班语言听雨教案03-20
大班科学教案06-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大班科学蜗牛教案10-3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