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6-08 14:43: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全章要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证明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 ,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大正方形面积为 所以

  方法三: , ,化简得证

  4、勾股数 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 ; ; ; ;8,15,17;9,40,41等

  二、经典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2. △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 、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4.△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二)填空题:

  5.斜边的边长为 ,一条直角边长为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假如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三边 、 、 之间应满足 ,其中 边是直角所对的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 、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其中 边是 边, 边所对的角是 .

  7.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 ,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

  8.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 ,最短边长为 ,最长边长为 ,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

  9.如图,已知 中, , , ,以直角边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

  10.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 ,面积为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三、综合发展:

  11.如图,一个高 、宽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

  1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 , , ,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

  13.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长20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14.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

  15.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 离点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爬到点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 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 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一、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类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后,学习刻画数据波动(离散)程度的量,即方差。

  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个量来刻画,自然引入方差.方差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应用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教科书根据农科院选择甜玉米种子的背景提出问题,从统计上看,这个问题是要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比较它们的波动情况.为了直观看出数据的波动情况,教科书画出了两个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图,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这两个散点图使学生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引进了利用方差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介绍了方差的公式,并从方差公式的结构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既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2.会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由实际问题中感知,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相近时,而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却不一样,需出现另一个量来刻画,分析数据的差异,即方差。

  2.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方差,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这节课是方差的第一节课,用方差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从方差公式的结构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这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教师要剖析公式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方差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问题1教科书第124页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师生活动:学生想到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用计算器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请两名同学到黑板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需关注平均产量.

  追问:怎样估计这个地区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这能说明甲、乙两种甜玉米一样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可以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发现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但需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二)探究新知

  问题2如何考察甜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呢?请设计统计图直观地反映出甜玉米产量的分布情况.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折线图或散点图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画出折线图或散点图后,小组讨论,得到甲种甜玉米的产量波动较大,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波动较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近时,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需要去了解数据的波动大小,画折线图或散点图是描述数据波动大小的.一种方法,进而引出如何用数值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

  问题3从图中看出的结果能否用一个量来刻画呢?

  师生活动:教师直接给出方差公式,并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教师说明,平方是为了在表示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时,防止正偏差与负偏差的相互抵消.取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也是一种衡量数据波动情况统计量,但方差应用更广泛.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方差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并从方差公式中得到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问题4利用方差公式分析甲、乙两种甜玉米的波动程度。

  师生活动:教师示范:

  关注学生是否会代值到公式中,从结果中能否知道哪种玉米的波动较大。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追问: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类比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一样,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但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时,先要计算它们的平均数。

  (三)运用新知

  例1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身高的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即求方差。

  《数据的波动程度》课时练习含答案

  1.一组数据-1.2.3.4的极差是(  )

  A.5 B.4 C.3 D.2

  答案:A

  知识点:极差

  解析:解答:4-(-1)=5.

  故选:A.

  分析: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注意:①极差的单位与原数据单位一致.②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极差都完全相同,此时用极差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显得不准确.

  2.若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7,则x的值是(  )

  A.-3 B.6 C.7 D.6或-3

  答案:D

  知识点:极差

  解析:解答:∵数据-1,0,2,4,x的极差为7,

  ∴当x是最大值时,x-(-1)=7,

  解得x=6,

  当x是最小值时,4-x=7,

  解得x=-3,

  故选:D.

  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x是最大值时,x-(-1)=7,当x是最小值时,4-x=7,再进行计算即可。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 理解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 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综合运用。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高次指数的转化,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案例:

  我们数学组的观课议课主题:

  1、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

  2、如何使学困生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

  1、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是___,如何用语言描述?把上述公式反过来就得到_____,如何用语言描述?

  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吗?若能,请写出分解过程,若不能,说出为什么?

  ①-x2+y2 ②-x2-y2 ③4-9x2

  ④ (x+y)2-(x-y)2 ⑤ a4-b4

  3、试总结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条件是什么?

  4、仿照例4的分析及旁白你能把x3y-xy因式分解吗?

  5、试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是什么?

  师巡回指导,生自主探究后交流合作。

  生交流热情很高,但把全部问题分析完已用了30分钟。

  生展示自学成果。

  生1: -x2+y2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为(y+x)(y-x)

  生2: -x2+y2=-(x2-y2)=-(x+y)(x-y)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第二种方法提出负号后,一定要注意括号里的各项要变号。

  生3:4-9x2 也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为(2+9x)(2-9x)

  生4:不对,应分解为(2+3x)(2-3x),要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化为两个数或整式的平方差的形式。

  生5: a4-b4可分解为(a2+b2)(a2-b2)

  生6:不对,a2-b2 还能继续分解为a+b)(a-b)

  师:大家争论的很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必须化为两个数或两个整式的平方的差的形式,另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反思:这节课我备课比较认真,自学提示的设计也动了一番脑筋,为让学生顺利得出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条件,我设计了问题2,为让学生能更容易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我又设计了问题4,自认为,本节课一定会上的非常成功,学生的交流、合作,自学展示一定会很精彩,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本节课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很少,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独立完成,反思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我在备课时,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2中的③、④、⑤ 多数学生刚预习后不能熟练解答,导致在小组交流时,多数学生都在交流这几题该怎样分解,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难点、重点不突出,若能把问题2改为:

  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为什么?可能效果会更好。

  (2) 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习题要循序渐进,切莫过于心急,过分追求课堂容量、习题类型全等等,例如在问题2的设计时可写一些简单的,像④、⑤ 可到练习时再出现,发现问题后再强调、归纳,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我及时调整了自学提示的内容,在另一个班也上了这节课。果然,学生的讨论有了重点,很快(大约10分钟)便合作得出了结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练习量大,准确率高,但随之我又发现我在处理课后练习时有点不能应对自如。例如:师:下面我们把课后练习做一下,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拿着本到我面前批改。师:都完了?生:全完了。我很兴奋。来:“我们再做几题试试。”生又开始紧张地练习……下课后,无意间发现竟还有好几个同学课后题没做。原因是预习时不会,上课又没时间,还有几位同学练习题竟然有误,也没改正,原因是上课慌着展示自己,没顾上改……。看来,以后上课不能单听学生的齐答,要发挥组长的职责,注重过关落实。给学生一点机动时间,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释疑,练习不在于多,要注意融会贯通,会举一反三。

  确实,“学海无涯,教海无边”。我们备课再认真,预设再周全,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仍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一直探索、努力,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观念,直到永远……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 ×13-7/9 ×6+7/9 ×2= ;

  (2)-2.67×132+25×2.67+7×2.67= ;

  (3)992–1= 。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 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

  (2)(a+b+c)= ;

  (3)(+4)(-4)= ;

  (4)(-3)2= ;

  (5)a(a+1)(a-1)= ;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

  (2)3x2-3x= ;

  (3)2-16= ;

  (4)a3-a= ;

  (5)2-6+9= 。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 a3-a

  a3-a= 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成一个体系,研究方法类同,有前两节课做基础,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幂的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还是就上节课开课提出的问题: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1×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它的体积应是V=(1.1×103)3cm3。

  [师]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生]不是,底数是1.1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我认为应是积的乘方才有道理。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有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秒。

  Ⅱ.导入新课

  老师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

  出示投影片

  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1)(ab)2=(ab)·(ab)=(a·a)·(b·b)=a()b()

  (2)(ab)3=______=_______=a()b()

  (3)(ab)n=______=______=a()b()(n是正整数)

  2.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

  3.解决前面提到的正方体体积计算问题。

  4.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否进行逆运算呢?请验证你的想法。

  5.完成课本P170例3。

  学生探究的经过:

  1.(1)(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义;第②步是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2)、(3)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算多项式乘法,来推导平方差公式,学生的认识由一般法则到特殊法则的能力。

  2、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并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从广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对公式中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

  自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记住以下知识:

  文字叙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练习:

  ①(m+n)(p+q)

  ②(a+b)(x-y)

  ③(2x+3y)(a-b)

  ④(a+2)(a-2)

  ⑤(3-x)(3+x)

  ⑥(2m+n)(2m-n)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结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计算:50×49=_________、

  应用探究

  1、几何解释平方差公式

  展示:边长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计算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让学生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2)小明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与宽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阅读题:

  我们在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时,发现直接运算很麻烦,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变,而且还使整个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计算、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吗?请试试看!

  2、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

  (1)试求25+24+23+22+2+1的值;

  (2)写出22006+22005+22004+…+2+1的个位数、

  堂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是初中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也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函数,要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内容的学习,为后续类比学习一般一次函数打好基础,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套路和方法,积累研究一般一次函数乃至其他各种函数的基本经验。

  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既要借助具体的函数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即实际问题的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这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是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核心;也要加强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即根据实际问题构建的函数模型中,函数和自变量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是一定的,等于比例系数,反映在函数解析式上,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这是正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概括出这些函数关系式具有的共同特征,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再用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对具体函数进行辨析,对实际事例进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经历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建模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知道自变量和对应函数成正比例的特征,能概括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变量间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式,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体会函数建模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正比例函数是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初等函数,由于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函数基本概念理解未必深刻,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即实际问题的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这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关键是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要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函数具有的共同特征,即函数与自变量的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一定,都等于自变量前的常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再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归纳过程学生有一定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归纳过程。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

  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 ∠BDC=90°.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解:因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1.课本P51练习1、2、3. 2.阅读课本P49~P51,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作业:课本P56习题12.3第1、2、3、4题。

  板书设计

  12.3.1.1等腰三角形

  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旋转的定义.2.旋转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

  2.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1、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在为学生创造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学习。

  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情景(出示图示:钟表、汽车方向盘、辘轳或电脑演示:钟表指针的转动、汽车方向盘的转动、辘轳打水的情景).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汽车方向盘的转动呢?

  1.在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的.

  2.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3.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它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改变.

  4.汽车的方向盘在转动过程中,同样它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方向盘上的每点的位置所变化.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这样的转动叫旋转(circumrotate),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旋转.

  二.讲授新课

  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circumrotate).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注意:“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在物体绕着一个定点转动时,它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因此,旋转具有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特征.

  议一议:(课本67页)答:(1)旋转中心是O点,旋转角是∠AOD.旋转角还可以是∠BOE.

  (2)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这时点A旋转到点D的位置,点B旋转到点E的位置.

  (3)可以把OA看作钟表的指针,它OA的位置旋转到OD的位置,指针的长短、形状没有变化,所以OA与OD是相等的.同样,线段OB与OE是相等的.

  (4)因为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所以∠AOD与∠BOE是相等的.

  (4)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所以∠AOB与∠DOE是相等的,又因为∠BOD是公共角,所以,∠AOD与∠BOE是相等的.

  看上图,四边形DOEF是由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得到的,经过旋转,点A移动到点D的位置,点B移动到点E的位置,点C移动到点F的位置,则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就是对应点.从刚才大家得出的结论中,能否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呢?

  答:因为O是旋转中心,点A与点D是对应点,点B与点E是对应点,且OA=OD,OB=OE,所以可以知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

  因为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对应点,且∠AOD=∠BOE,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是互相相等的.

  由此我们得到了旋转的基本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旋转角彼此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例1](课本68页例1)

  [师生共析]经演示(钟表实物或教具)可以知道,分针是绕着表面盘的.中心位置,即钟表的轴心旋转的,它旋转一周时的度数是360°,一周需要60分,因此每分钟分针所转过的度数是6°,这样20分时,分针逆转的角度即可求出.

  解:(见课本68页)

  书上68页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课本P69随堂练习.

  1.解:旋转5次得到,旋转的角度分别等于60°、120°、180°、240°、300°.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课本P69习题3.4 1、2、3.

  六.活动与探究

  1.分析图中的旋转现象.过程:让学生画图、找规律,也可让他们通过剪切,找到旋转规律.

  结果:旋转现象为:

  整个图形可以看做是图形的八分之一(一组大小不等的三个“角”)绕中心位置,按照同一方向连续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是图形的四分之一(两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连续旋转90°、180°、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还可以看做是图形的二分之一(四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2.图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过程:同样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体会图形中每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或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找出关系.

  结果:图中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整个图形可以看做图形的四分之一(一组“楼梯”)绕中心连续旋转90°、180°、 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图形的二分之一(两组“楼梯”)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仍然是图形的基本变换。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也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情感体验点: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

  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疑点:在设计的图案中清晰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图案、图标的剪贴、临摹以及。多种常见的图案及其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中,逐个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图案,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种图案标志的对象。(展示课本图3—23)

  明确在欣赏了图案后,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而图(2)可以通过平移形成。

  2、课本

  1 欣赏课本75页图3—24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

  评注:图案是密铺图案的代表,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同时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是图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基本图案”,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关系加以说明,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

  评注: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基本图案,然后通过变换得到。而且变化方式也可以是:左下角的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左上图和右下图。

  (二)课内练习

  (1) 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指定一个同学展示该组搜集得到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

  (2) 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图形,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议一议

  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课时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图案的设计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延伸拓展

  进一步搜集身边的各种标志性图案,尝试着重新设计它,并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它的设计意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

  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

  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

  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

  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

  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

  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

  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为交待C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

  7 §1.1 1

  六、作业

  课本P7 §1.1 2、3、4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知识目标: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情感目标: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m 1 2 3 4 5

  s/km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 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

  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正方形的l=4a;

  (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

  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不、常量和变量.

  (1)某种活期储蓄的月利率为0.16%,存入10000元本金,按国家规定,取款时,应缴纳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税,求这种活期储蓄扣除利息税后实得的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式.

  (2)如图,每个图中是由若干个盆花组成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盆花,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是s,求s与n之间的关系式.

  思考:怎样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小结:变量与常量

  作业:阅读教材5页,11.1.2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习题14.3第1、4(1)、6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学习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 交流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探索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学习 过程】

  一、你知道吗?

  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等腰三角形应用》讲义

  课前预习

  1.SAS,SSS,ASA,AAS,HL

  2.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这样的点有4个

  ?知识点睛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顶角的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 三线合一

  《13.3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

  1、填空题

  2、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1BB1,如此作下去。若OA=OB=1,则第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2-11

幼小衔接数学上册教案03-09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1-24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5-23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05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09-10

幼小衔接数学上册教案(精选6篇)11-28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5-24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