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8×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二)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索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探索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教学试一试。
2 7 2
× 4
(1)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总结。
教师:通过例7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步骤。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
(2)你打算如何比较?(让学生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比较方法,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选择估算方法来比较更为简单。)
5.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然后说一说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48×8=192(只)
4 8
× 3 4
1 9 2
答:野鸭有192只。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教学反思:
1.老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了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 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 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2根)
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
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
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
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
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
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
那请同学们想想○的个数是☆的几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可能的解法。
解法一:画示意图。
星星:☆☆☆
圈圈:○○○○○○○○○
所以,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解法二:要求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多少倍,就是求9里面有多少个3,用除法计算:9÷3=3。
回顾与检验:星星有3个,圈圈是它的3倍,就是3个3,所以是9个,解答正确。
4.巩固“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思路。
教学教材第51页例2。
(1)问题讨论,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问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学生讨论,归纳方法。
第一种:图示法。
第二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师生共同检验 :扫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5.归纳与总结。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生,男生的个数是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转移到新知识中。“倍的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接触的内容,相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才能形成“倍”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第2课时乘法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对倍概念的理解,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倍”的相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关于倍的认识和多位数乘一位数,本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2.出示学习要求:
①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
②你认为哪些内容较难?易出错?
③你还有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翻开书看一看,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把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这两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情况?下面是老师整理的与你们整理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1)大括号形式。
(2)知识树形式。
(3)文字叙述。
2.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较难?你容易出错误。(连续进位乘法比较难;进位的数老忘加;有时忘写等式后面的.数;对倍的实际问题有时理解不清楚。)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3×()<22 4×()<37
()×2<11()×5<38
(2)教材第110页第1题(4)、(5)题。
①填写。
②说算理。
③集体订正。
(3)教材第112页第6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4)教材第112页第7题。
①独立完成。
②你是怎样估算的?
2.提高练习。
(1)教材第112页第8题。
①试做。
②说说列式的理由。
(2)教材第112页第9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③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④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大胆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乘法模式“乘是同数连加”来计算乘整十数、整百数,加强对乘法定义的理解。
2、推算:从3×2推出3×200,培养类推能力。
3、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整十数、乘整百数。
4、经历自主探究乘整十数、整百数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感悟算法最优化。
5、在探索与应用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
教学难点:理解推算:从3×2推算3×200。就是表示3×2个百,即(3×2)个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带着同学们来参加秋季运动会,学校的跑道一圈长为200米。激烈的比赛开始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探究
出示小胖的问题:3×200是多少?
师:这道3×200的积是多少呢?你会算吗?如果你可以独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找小组内的小朋友讨论后再解答。
2、交流算理
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因为3×200表示3个200连加,200+200+200=600
所以,3×200=600
方法二:我使用推算的方法,因为3×2=6,所以3×200=600
(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板书介绍算理)
师:把200看成2个百,那么3×200就是(3×2)个百,也就有6个百,是600,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
3、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在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时,可以利用乘法的定义--同数相加来计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推算出结果。
板书:一位数乘整百数
4、独立完成4个800是多少?小胖第一名,来算。
4×8=32
4×800=3200
5、练一练
①像小胖一样计算:
5×3= 7×5= 5×7= 3×5=
5×30= 7×50= 5×70= 3×50=
5×300= 7×500= 5×700= 3×500=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谁快?
5×400= 5×900= 4×900= 7×800=
8×300= 4×800= 4×800= 6×800=
10×700= 9×700= 4×700= 5×800=
问:你是怎么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的`?
那通过7×9这道题,你可以推算出哪些乘法题呢?
生:7×9=63,7×90=630,7×900=6300……
三、实际应用
1、出示:第13页的图
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问: 3×20=? 20×3=?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交换
3×20=? 20×3=?
3×2= 2×3=
3×20= 20×3=
3×20= 20×3
3×200=? 200×3=?
3×2= 2×3=
3×200= 200×3=
3×200= 200×3
3、师:运用刚才计算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
4、完成第13页的练一练
五、总结全课: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是收获呢?
测试练习:400×2= 20×50= 400×20= 60×30=
6×600= 70×8= 20×60= 90×8=
7×20= 500×8= 700×3= 200×60=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
教材在例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同时,注意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针对例2提出的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教材中给出了“数格子”和“计算”两种方法,不要求学生一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1)主题图由四幅情意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
(2)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活动蕴含了锻炼身体意识和习惯的教育。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在主题图的教学之后,教材直接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同时,认识钟面上的秒针,进一步理解钟介绍钟面上刻度的含义。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3幅连续的钟面,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至此,应使学生对所学的时间单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3)介绍常用的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电子表和秒表,明确各自用途。
(4)通过动作、声音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究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1)看课件
2.例2(解决问题)
(1)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体验: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秒有多少?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及1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
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时间计算的教学无疑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因此,教学时,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引入数轴来直观表示“时间”(如右图),将抽象的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起联系,将“时刻”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将“经过时间”与两点间的距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思考。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例如,“1分有多长”的体验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像口算、朗读课文、画画等便于操作的活动,而像跳绳、仰卧起坐等活动,由于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适宜在课内组织活动,可以在课内估计,课外实践验证。比如,人骑自行车1分约行进200米,脉搏1分约跳动75下等例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也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4.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无论是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还是经过时间的计算都相对比较简单。例如,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只局限于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学生能用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再如,经过时间的计算,不要求计算跨过中午12时的,如上午9时至下午1时的时间;而且不强求学生一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允许学生借助钟面、数轴等模型“算”出经过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渗透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推导和归纳.
教具准备:
投影仪、长方形框架、四边形卡片11张.
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张、直尺、三角板、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纸片.
提问:你认识这两个图形吗?(长方形、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
问:谁能举例说明什么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讲桌桌面、有的文具盒的表面、黑板表面、班上的优秀作业展览栏都是长方形)
间:谁能举例说明什么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广播喇叭的正面、装一丸中药药盒的每个面,班上电视柜的表面)同学们说得很对,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学习新课
1.老师贴出一组图形,请大家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讨论)(这些图形都有四个角、都有四条边)
老师指着黑板说:像这样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们都是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2.现在,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这组四边形分类.(同桌可以商量)
同学们发表看法,最后归为三类。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长方形有哪些特征.(拿出自己的长方形卡片)(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你们怎么来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
(①采取对折的方法:把长方形纸片对折使两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再对折,两条短边也重合,说明另一组对边也相等.证明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②用直尺分别测量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的长度,从而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现在,老师看看哪一位同学积极动脑,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证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测量长方形中的每一个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每个角分别重合了,就证明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生共同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老师板书: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4.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正方形卡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
讨论:正方形有哪些特征?你是怎样证明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踊跃发言:(①将正方形对角折一次,再折一次,四条边完全重合,说明正方形四条边相等.②用直尺测量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长度都相等,说明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③用三角板的直角测量正方形的每一个角,每个角都和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合,说明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5.认识长、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分别归纳了长、正方形的特征,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教师同时板书,整理成表
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联系呢?
用投影片演示。
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正方形)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反馈练习。
①把你学具袋中的所有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摆在桌子两边.(学生互相检查摆的对不对)
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③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④画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7.认识平行四边形.
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
老师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黑板右上角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还有哪些平行四边形?
(分类中的“其它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把黑板上的“其它四边形”改写成“平行四边形”)
问:同学们平时见过平行四边形吗?请举例来说.(有一种防盗网上的图形、篱笆上的图形,有的编织图案)
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又一次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补充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投影片打出判断题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3)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4)对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
(5)有个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
2.趣味练习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
3.思考题
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分米,宽都是2分米.
(1)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拼的?
(2)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你是怎样拼的'?
4.课后练习
(1)用七巧板中的平行四边形和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用七巧板中的平行四边形,一个大三角形和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设计说明:
本教案在新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中,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手段,迁移的方法进一步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从长方形的变形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巩固练习中的判断题,有意提醒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
趣味练习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要有序、要仔细.
通过同学们不同意见的争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题没给直观图形,要求学生在脑中形成长方形的图象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可能感到困难,教师应适时给与指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例4、例5、例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难 点: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1)动手操作,得出分数。
①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自己折一折,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涂一涂,自己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②小组交流:涂色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四分之一?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小组汇报、展示,学生说明自己涂出的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看小精灵是怎样做的。出示图片: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学生说完整,教师板书相应分数。
(3)教师:如果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这样分能得到哪些分数?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八分之一呢?互相说一说。
2.迁移类推,得到分数。(教学例5)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学生画完。
教师问: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3份是几分之几?4份、6份、7份呢?这些分数里面都有几个,用一句话总的来说,十分之几就是几个。
3.比较异同,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分数与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会发现上节课认识的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分子是1,今天学习的分数都是分子是几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都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4.归纳总结。
教师: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说说各有几个几分之几,如:里有5个。
【教师归纳】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
教学例6。
(1)你能帮忙解决吗?
学生汇报各自的意见。
看来大家的意见也不相同呀。请拿出准备好的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再比一比,并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动手实验,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从刚才涂的过程中,我发现25涂色的部分小,35涂色的部分大。
……
25里面有2个,里面有3个,所以大。
(3)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35大于25。因为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表示其中的3份,表示其中的2份,所以大于。
(4)猜想:和谁大?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验证:让学生拿出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验证自己的想法。(引导表示1个圆)
(6)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板书:>。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分数,这两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2)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判断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数就表示份数多,所以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每个分数表示由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组成。
2.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3.完成练习二十第4、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第93页“做一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归纳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分之几,比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3份就是。所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利用学具的直观性特点,组织学生涂一涂、画一画,在直观操作中体会几分之几的意义。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并恰当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让学生在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别的人观点,在交流中探索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 “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四、具体编排
1.例1(倍的含义)
(1)教材提供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练习题ppt
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画图策略
(3)检验方法 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画图策略
(2)知道画图方法
(3)检验: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4)数学模型
增加ppt:开放型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可以让学生思考:求红萝卜的个数(6个)是胡萝卜的(2个)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量,看红萝卜里包几份白萝卜,包含了3份,所以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在教学例2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4红花,2朵黄花.变化6红花、10红花、14红花,倍数变化(“比较量”与“倍数”成正比例关系);
18朵红花,2朵黄花。变化:3朵黄花、6朵、9朵,标准量变化,倍数也变化(“标准量”与“倍数”成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 (高老师课件)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例如,涂出给定纸条的长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详见“例2的教学建议(2)”。)
3.重视主体参与,形成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线段图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不是学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联系已有基础认识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一个分数里有几个几分之一,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几分之几,能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
2、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和交流,并从中抽象出几分之几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等四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几及其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1/4怎样读?分母、分子各是几?
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二、认识四分之几
1、认识1/4
请大家用一张正方形纸先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交流:教师选择其中涂1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学生分别说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认识3/4
教师选择其中涂3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思考: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你认为表示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有3个1/4,是3/4
3、出示“试一试”让同桌学生按两行分别互相说一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独立填写分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三、比较分数大小
1.学会比较大小。出示例4。
让学生用准备的两张同样大的纸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3/8,另一张涂出它的5/8,再比一比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把你怎样比的理由说给同桌听一听。
交流:3/8和5/8的大小怎样,你是怎样比的?
追问:分母都是8,你能很快看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吗?指出:从图上看,把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8份,3份就比5份小,也就是3个1/8要比5个1/8小,所以3/8小于5/8。分母都相同,分子小分数就小,分子大,分数就大。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先涂色,再比较大小。观察着三组数,你觉得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谁大谁小?
2、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阅读第5题,想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交流:各吃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想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又一个知识点,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后的一节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认识分数结合起来,以便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教材结合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分别安排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只出现通过操作或直接观察图形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不总结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其意图就在于通过直观比较,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是能接受的,对加深分数的认识是有效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第12课时 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 1 就商 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 10 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 3 2 ÷4 =
二、互动新授
1、谈话:4 3 2 ÷4 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
指名回答,4 0 0 多除以 4 商大约 1 0 0 多。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问: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能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掉, 为什么?
谈话:根据我们开始计算时估计,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想想我们在计算前估算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 0,为了防止漏写 0,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2、出示试一试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问:想想第一题个位上的 1 不够除以 3,第 2 题个位的 2 不够除以 5,我们应该商机?这个 0 能舍弃吗?在计算中,你估算了吗?
3、提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是,除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 0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提问:计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上某一位不够除时怎么办?
小结:遇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 0 占位。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
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小结:每 6 个装一盒,是看 6 4 8 里有几个 6,每 8 个装一盒,是看 6 4 8 里有几个 8,都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读题。引导“这些蜻蜓”指的是3 只蜻蜓, “这些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多少只蚊子”
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432÷4=108(个)
答:一共需要108个花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本节课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91、92-93页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资源平台:
1、多媒体课件。
2、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及彩色笔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大胆说,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问题生成单:
1.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
2.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
3.12里面有( )个6.
四步三环 导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探究活动一:学习例1认识二分之一
教师: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 一,写作: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读作:二分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2表示,边读边写。
2.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每个同学又分到几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
学生:活动一:学习例1
1、看课件分月饼。
2、跟老师读写分数。
3、动手分圆片。
(三)活动二:学习例2生动手操作折出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教师:怎样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出来。
小结:揭示分数概念。 像1/2、1/4"",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认识几分之一
学生:活动二:学习例2
1.学生自由读要求。
2、动手折,并给其中的一份涂色。
3、小组合作: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4、展示成果。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 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动手做题、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猜想、验证的研究过程中,初步感知研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量”“折”“比”等方法,经历验证的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由例子抽象出图形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那这又是什么图形呢?(依然出示长方形,现场撕成正方形)正方形;
2.寻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呢?
学生举例交流,教师帮助矫正错误的说法。
二、验证:在操作中证实猜想
1.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身有哪些特征?
追问:同学们都是抓住边和角来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我们猜测的不一定正确怎么办?验证。
2.聚焦研究方法,在交流互动中,验证得出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重点一:引导学生通过“量”“折”“比”的方法,分别证明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
重点二:在操作、观察中,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内涵。
3.认识长方形的“长”“宽”。
4.小组研究讨论,验证得出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1)提出活动要求。
先独立研究:看看用什么方法能验证得出正方形的特点?
再小组交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验证得出正方形的特点?
(2)全班交流反馈,辨析各研究方法并统一观点。
5.认识正方形的“边长”。
6.比较:看看这些经过我们证明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突出强调:正方形不仅相对的边是相等的,任何两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三、巩固:在活动中深化认识
1.围:出示几根小棒。
思考:如果要围出长方形,你对老师提供的小棒有要求吗?
学生自由阐述。
思考:如果给你四根一样长的小棒,可能围成什么图形?
追问:围出来的一定是正方形吗?
根据学生的阐述,适时摆放小棒。
引导学生明晰:正方形不仅要四条边一样长,还必须四个角也是直角。
2.猜:出示只露出一个直角的信封,猜是一个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猜测,得出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五边形等各种图形。
得出:必须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结论:平面图形中,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2、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口)
10×6+28 70+3×6 6÷2+11 9-42÷7 9×0+15 4×8-1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图书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
(2)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可能:①2个书架有几层?②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③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200÷2÷4
=100÷4
=25(本)
200÷2=100(本)
100÷4=25(本)
200÷(2×4)
=200÷8
=25(本)
2×4=8(层)
200÷8=2
(这里学生先独立思考做题,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在小组总结该小组有几种方法。)
4、汇报时追问
(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3)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教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5、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和(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6、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乘除属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面的。
7、小结
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三、巩固知识
1、说出下列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144÷3÷6 420÷(3×2)556÷4×8
84×5÷4 742÷(63÷9)464÷(4×2)
2、基础练习
700÷7÷5 624÷6×2 800÷(2×4)120×6÷8
3、深化与拓展——游泳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自己独立解决这道题
(4)汇报,展示
4、选择
(1)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正确算式为:()A. 756÷7÷6 B.756×6÷7 C.756×6×7
(2)一本红树林,淘气6分钟看了624页,那5分钟看了多少页?
正确列式为:()A. 624÷6÷5 B.624÷6×5 C.624÷(6×5)
(3)学校阅览室如果有3个书柜,每个书柜有3层,那么801本书平均分到每一层,那么每层平均放多少本?
正确列式为()A.801÷(3×3)B.801÷3÷3 C. 801÷3×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具准备:情境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出示情境图:玩具商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
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想好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然后各小组的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分类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做的问题,让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这样及时复习并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如下:
(1)玩具客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3)玩具火车比玩具客车贵多少元?
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指名说算式并板书:38-25、44-25、44-38)
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这三道题的笔算方法我们早已学过,这节课我们研究口算方法,先来研究38-25的口算方法。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小组里讨论。
在班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1)38-20=18,18-5=13。(2)38-5=33,33-20=13。(3)30-20=10,8-5=3,10+3=13。
你们的想法,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看着这些算式,你能说说口算时各是先减哪一位上的数,再减哪一位上的数吗?
44-25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口算得数。
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1)44-20=24,24-5=19。(2)44-5=39,39-20=19。
(3)把44分成30和14,30-20=10,14-5=9,10+9=19。
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小组讨论,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找相同点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
让学生自己口算44-38。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夺红旗”游戏。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口算得数,集体校正。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估计方法。
(3)通过算一算,经验估算情况。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1)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
(2)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叙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修订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同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例4中,突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用精确计算解决;解决“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
四、具体编排
(一)加法
1.主题图
(1)主题图借助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
(2)首先呈现了四张湿地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湿地和湿地动物的关注。接着呈现了中国湿地三种类群的动物种类统计表,为后面计算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2.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1)通过“想一想”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2)通过小精灵提问“从哪一位加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
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
(1)271+31是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271+903,是百位上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
(2)通过小精灵和学生的提问“怎样写”“怎么办”,强调对算理的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超过了9,在这一级计数单位无法表示,需要高一级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应增加。
(3)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法则。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笔算加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注意:在积累计算经验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4.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1)体现算法多样化。借助298这一数据的特殊性,呈现两种算法,一是列竖式计算,另一种是简算,把298看作300,进行口算。,同时教学验算。
(2)例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解决连续进位的问题。(3)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重视验算,让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通过小精灵提出:算得对不对呢?揭示验算的必要性。呈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进行验算的方法。通过问题“你是怎样验算的”,提示可能还有其他验算的方法,如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进行验算
(4)三次进位迁移能力。
(二)减法
1.主题图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引出减法计算的教学内容。与加法的编排相似,与实验教材相比,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前面增加了不退位减法的例题,减缓了坡度。以起到复习巩固、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通过小精灵提问,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
(2)提问“从哪一位减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在二年级上册学习“100以内加减法(二)”时,学生已经体会了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但对于此题,由于不存在进位,学生从高位减起也是可以的。
3.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
(1)教材在关键处提出问题“十位怎样算”,启发学生思考,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2)可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算,得出正确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注意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对比,明确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在积累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4.例3(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
(1)关键的问题由小精灵提出:“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2)呈现“不完整的竖式”,目的是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3)直接提出“怎样验算”的问题,呈现两种验算的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学生在后续的计算中只要选择一种进行验算即可。
(三)解决问题
1.例4
(1)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如收银员收钱需要精确地计算出结果,而小红的爸爸要准备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计结果就可以了。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两名学生的讨论,给出了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教材的用意是提示教师,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明晰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得出相应的计算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了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如果数据再大一些,就会出现“满二十向前一位进2”的情况。
(3)“回顾与反思”的落脚点不是仅仅关注做对了没有,而是要求初步体会到精算和估算各自适用的问题场景,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四、教学建议
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应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尽管以例题的方式呈现,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和表达算法
本单元是整数笔算加减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影响小数加、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学习。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会影响到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第二小节减法的例4“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可借助计数器的操作过程提示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水平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计算法则概括出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在表述计算法则时,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作出示范。
3.重视错题,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是加减法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另外,不仅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验算之前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以后要检查抄在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等。
4.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标准(20xx年版)》对“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速度要求是“2-3题/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2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数学教案04-1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06-03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8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8
小班上册数学教案:一和许多03-0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