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时间:2024-06-29 13:17: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画脏、乱、差的地方,一张画干净整洁的地方)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内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

  儿歌《果皮箱》

  马路旁,谁站岗不怕雨淋晒太阳。

  张着嘴,把话讲小朋友,可别忘。

  果皮箱屑交给我不要扔在大街上。

  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认真思考。

  这些地方怎么会变得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我们应该怎么做?

  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

  (1)一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

  (2)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

  (3)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

  (4)一幼儿将痰吐到痰盂里。

  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应该扔到哪里?(垃圾桶里)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垃圾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3、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激发幼儿做小主人,保护幼儿园环境的意识。

  4、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重点:

  1、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垃圾。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难点:

  变废为宝,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图片、垃圾角、挂图、制作材料、自制玩教具展览

  活动过程:

  1、看挂图听故事

  2、观看对比图片:整洁的活动室和有垃圾的活动室。

  讨论:你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麽?

  垃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害处?

  我们要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3、教师带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环境污染状况。

  4、请幼儿当环保小卫士,把不用的垃圾扔到垃圾筒内,还能再用的垃圾放到垃圾角内。

  5、动手制作“不乱丢垃圾”标记,并将“不乱丢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6、带幼儿参观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教具展览。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旧报纸、酸奶袋、包装盒等制作成不同的物品,变废为宝。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2

  目标要求

  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

  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图片与诗句的对比,展示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引入新课题

  二、目标展示

  三、自主学习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

  (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

  内涵:

  1、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2、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和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角度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老师归纳总结

  国家:

  1、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

  5、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社会:

  1、加强社会监督

  2、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

  3、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业:加强技术革新,节能减排降耗

  个人:

  1、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2、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

  3、从身边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奢侈,不攀比、不浪费

  (六)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反思日常行为,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电、一水多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随手乱扔垃圾、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向有关部门举报破坏环保的不法行为等

  设计说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会倾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五、检测反馈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师生评价——有需要分析解惑

  六、教学后记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和具体的做法。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责任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觉地贡献。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教学方法:四环节一总结

  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禁烧秸秆图片.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

  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4、正确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环节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5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1:针对环境问题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什么?生2: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

  生3: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环节四:能力提升

  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生1: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生2: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环节五:测评反馈

  1、多选:

  ①、春节,小健由“放炮族”变为“弃炮族”,让两串电子鞭炮承担了一家人热闹过春节的重任,你认为小健的这种做法()

  A、是安全意识增强的表现,可以减少意外伤害

  B、是“年味儿”变淡了,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C、是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为减少空气污染尽

  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D、显示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②、为了更好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各社区各街道纷纷开设环保课程,这样做()

  A、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B、能够加强城市的环保意识

  C、可以杜绝环境违法行为

  D、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2、中华文明蕴含的生态智慧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启迪?

  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②树立发展和保护相适应的理念

  ③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⑤贯彻科学发展观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⑧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⑨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习惯环节六:环保倡议:不乱扔废弃物。

  不吃野生动物.随手关闭水龙头。庭院室内养花种草。节约纸张、回收废纸。买菜、购物多用布袋。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环节六:总结

  保护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我国的环境质量现状。

  2.能力: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自由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德育渗透:通过学习与实践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加学生的忧患感、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录像、三支试管、清水、水蚤、Hg(NO3)2(质量浓度为0.01mg/L)KNO3(质量浓度为0.01mg/L)。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群体调查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引言、提问:环境危机除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以外,还包括什么?

  (答:环境污染。)

  对,唐朝诗人杜甫曾经这样赞美大自然:“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环境污染的危害。

  前几天,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走访环保部门,调查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并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请问从大家的调查情况来看,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5方面。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我们先来研究大气污染的危害。

  问:通过调查,大家知道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吗?

  (答:我国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讲述:那么衡量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以什么作为标准?我们天津市的空气质量又是如何呢?我们请调查大气污染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学生介绍:环保部门把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简称TSP)作为城区污染评价的主要指标。我们在河西区环保局监测站对这三项指标亲自进行了监测,下面请大家看我们在环保局监测站的监测过程录像。

  学生放录像显示他们的监测过程并进行同步讲解,监测过程略。

  大气小组的同学带大家分析监测结果,实物投影显示监测结果如下:(略)

  学生介绍:国家规定天津市应达到II级标准,如SO2应在0.15mg/m3以下,从监测结果看,SO2与TSP都没达到II级标准,而是III级,再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TSP标准相比差别更大。说明天津市大气污染较严重。这三项指标每天都发布在《今晚报》和《天津日报》上。

  老师讲述:大气小组同学们的走访很成功,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天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我们再来看看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的初期状况又是如何呢?

  放录像显示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四目市哮喘事件。

  提问:这段录像反映了什么?

  (答:大气污染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瘤等。)

  继续引导提问,我们从深层次考虑一下,还反映了一个较深刻的问题是什么?

  (答:日本当年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老师讲述:对。我们一定要记取这个教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了。

  如果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又遇上无风多雾的天气,污染物不易散开,则会引起很多人发病,这就是急性中毒。大气中污染物一般浓度很低,这些低浓度的污染物长期持续地进入入体,就会使人很长时间以后表现出疾病症状,这就是慢性中毒。

  问: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哪个危害更严重?

  (答:慢性中毒。)

  老师讲述:对,慢性中毒由于潜伏期长不易被人所发现,因此危害更严重。

  问:通过调查,大家还知道有什么危害?

  (答:致癌。)

  对,致癌。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在燃烧的煤碳、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问:为何大气污染危害这么严重?请大家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考虑一下。

  (答:略)

  讲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但要排出废气还会排出废水,我们来研究一下水污染的危害。

  水体被污染后,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演示试验:被Hg污染了的水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演示过程略)

  提问:Hg对水蚤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毒害作用。)

  讲述:对。水体中的Hg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会使藻类植物改变颜色、海鱼大量死亡。不仅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如Pb、Cr等也和即一样会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由于水污染,我们天津人守着自己的母亲河却喝着菜河水,由于水污染过去只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水俣病?现在已出现在我国松花江地区……人若食用了被Hg污染的水中生物会有哪些危害呢?我们来看一段调查水体污染的同学们收集来的录像资料:世界闻名的公害事件——水俣病事件。

  (录像内容:略)

  问:录像反映的危害有哪些?

  (答: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对,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老师进一步用书上图9—13为例来说明生物的富集作用。

  (略)

  讲述:大家从电视画面上可能见过赤潮现象,赤潮的形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我们来研究一下富营养化的危害。

  老师先放从环保局收集来的录像(发生在近海海域的赤潮现象),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1.什么是富营养化?

  2.水体中过量的N、P来源?

  3.什么是“水华”、“赤潮”?

  4.富营养化的危害?

  (答1、3、4略)(答2: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作业:调查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

  ②大气污染的危害

  ③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水污染的危害

  ①重金属的危害

  ②富营养化的危害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5

  教学目标

  了解随意开荒、非法打井、随意放牧、随意乱采滥伐、随意野外放火造成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

  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责任性。

  教学器材: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学生例举身边和周围存在的违反“五禁”的不良行为。

  3、师生共同总结:

  ①人类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会引起沙土流失,植被难以生长,使很多在树林和草地里生存的动物和昆虫也都无法生存,严重可能造成地方性的种属灭绝,而生态本来是一个平衡而不断循环的,人类的活动就可能造成循环链的断截而使生态失去平衡。

  ②随意乱采滥伐、非法打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等危害。

  ③随意野外放火会造成空气污染,同时也会造成火灾等事故。

  4、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办法

  ①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

  ②室内火灾,从窗户逃生。

  ③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④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⑤安全出口火灾逃生。

  5、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①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②火灾地址要报详细。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6、小结:

  遇到火灾:临危不乱,暗记出口。扑灭小火,不乱玩火。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的主题班会教案11-28

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教案06-13

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大班教案模板11-28

中班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模板12-30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06-20

生态环境保护演讲稿05-28

生态文明口号11-26

小学主题班会: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教案通用02-27

(推荐)生态环境保护演讲稿11篇07-27

生态文明活动总结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