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时间:2024-08-05 16:51:02 教案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愚公移山》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3、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熟悉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众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众人对愚公移山持何态度?

  1)、愚公妻:献疑,合乎情理的疑问。真实地指出丈夫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对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君:尊敬。(疑)

  2)、智叟:反对(强烈)和嘲笑。汝:轻视,轻贱的称呼。(笑和止)

  3)、愚公的子孙:纷纷赞同、坚决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妻子的“疑”,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

  4)“遗男”: 乐于相助、积极参加。

  4、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5、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⑴ 山体庞大;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6、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7、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

  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8、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9、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10、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板书设计:

  愚公妻:献疑。

  智叟:反对、嘲笑。

  愚公精神:挑战困难,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教案2

  教学目标:

  一、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

  二、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熟读并背诵课文。

  四、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

  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第一教时: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比较人物性格。

  第二教时:拓展阅读与实践。在深化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推成出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二、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三、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四、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a、“方”七百里(方圆,指面积。这里周围的意思。)

  b、“指”通豫南(通“直”一直)

  c 、“阳”(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d 、“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e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f、“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g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h、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i、汝心之“固”(固执、顽固)

  j、“虽”我之死(即使)

  k 、“何”苦而不平(愁)

  2、词性活用、一词多意、通假字

  a、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b、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

  c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3、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

  a、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 、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1)杂然相许

  (2)杂曰。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e 、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1)“年且九十”(说明年老)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

  (3)“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4、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a、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c 、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五、比较人物性格

  1、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愚公之妻智叟

  “献疑” “笑而止”

  关切嘲笑

  忧虑讥讽

  2、愚公与智叟

  愚公:目光长远积极奋斗全面发展

  智叟:目光短浅冷漠逃避片面静止

  六、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七、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八、归纳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愚公移山》翻译题(带答案)

  愚公移山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不用抄原句)

  1、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参考翻译:

  1、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2、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3、(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4、(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5、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6、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7、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8、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9、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改变)。

  10、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愚公移山》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且:1、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1、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2、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1、跳往助之(代词,他)2、虽我之死(的)3、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1、且焉之土石(哪里)2、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1、汝心之固(顽固)2、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1、今亡亦死(逃走)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1、面山而居(表修饰)2、聚室而谋(表承接)

《愚公移山》教案3

  【教学构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能够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来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这一步无疑是个好的起点。)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语气,读对停顿。

  ②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③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句,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讨论解决。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教师指导。)

  学情预想:在小组活动中,预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小结以下几点需积累的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

  反一返惠一慧亡一无厝一措

  ②一词多义:

  且:a.将近b,况且;易:a.更替b.以为易;固:a.本来b.顽固;献:a.提出b.奉献;曾:a.(zēng)甚至b.(c6ng)竟然;荷:a.(hé)荷花b.(hè)肩负;惩:a.(chěng)苦于b.(chéng)惩罚。

  ③非常规的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归纳方法:抓住主要词语,依托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来通晓文意。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了怎样翻译好文言文,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记住住法,还要注意对、换、留、调、删、补六个字。同时翻译时要注意解释文言实词含义、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诃,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师一直探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时代距离较远,学习热情不高此环节的设置是试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懂之,乐之,好之。)

  学生小组复述之后,推荐优秀复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讨论问题,探究质疑

  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同学们讨论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四、辩论

  愚公移山是一时感情冲动吗?现在提这种精神过时吗?

  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谈谈你的看法,不求观点一致,但求自圆其说。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然后请大家发言。

  明确:愚公不顾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并非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首先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其次是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于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丽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于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精神并未过时。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并决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且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绕山丽行或干脆搬家则是害怕困难、停滞不前的观点。而人世间无处不存在着艰难和险阻,那是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回避的。愚公的决心和精神,代表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现在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

  (学生互动交流后启发,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到实质性的飞跃。这一环节可激活课堂,使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勾连,形成活泼热烈的辩论局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拓展视野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现实意义,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出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课时

  五、课本剧表演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加上鲜活的时代信息,改编的《愚公移山》课本剧,排练并表演。

  (让学生把古老的故事,赋予现实生活的活水,亲身体验。由于课文是文言文,与现代普通话有着距离,因而在表演前。合作小组成员还要对原文进行语言上的改编,加大了合作力度,进而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及身体运动,这样进一步感知了文本的细致精彩,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重要。学生经过内化语言、试排、演出等过程加强语文训练,再群体评议,深入巩固阅读成果。需要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多方进行,更深入理解了课文,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竞争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与生活相勾连,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这一环节的情感体验、表演与导入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首尾呼应,混然天成。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将编成的课本剧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面前。这对培养我们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这种语文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践和运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使其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六、评价

  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评议。

  (公平评价,合理打分,找出成功与遗憾的地方。让学生能清楚自己的表现,在反思中正确地评价自己,不断进步。让大多数学生有说话的平台,有展示的空间。)

  七、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知道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泽及后人,其思想之崇高、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定实在令人钦佩。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①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②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③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气魄,直面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愚公精神,不老永存。(板书)在征服了一座座高山之后,我们必将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

  1.自选《列子》中的一段文字,自主阅读。

  2.试析如下一种对比(愚公的妻子与智叟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的对比;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的对比。)

《愚公移山》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4、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

  1、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2、参照课后练习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逐段朗读课文,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2、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前面都是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3、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5、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7、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我们常说愚公精神,那么什么是愚公精神?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畏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都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四、布置作业

  1、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3、预习《诗经》两首。

《愚公移山》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全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准备:

  龟、兔、蜗牛、蚯蚓的图片各1张。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老师拿出龟、兔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回答:“乌龟、兔子。”

  师:“看到这两个小动物,你们想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结局是乌龟胜利,而小兔失败了呢?”

  生:“因为小兔自以为是,而乌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2)师拿出蜗牛和蚯蚓的图片问: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请学生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引导:蜗牛要干什么,蚯蚓对蜗牛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跟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很类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要把两座大山移走,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谁又对这件事报以嘲笑和反对呢,愚公面对打击有没有停止行动呢,现在请大家快速读一遍14课: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之后,请一名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组内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语气。

  3、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话回答。

  (2)师:愚公跟谁商讨的呢?请同学读第2—6自然段,读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相机板书:直插云霄,渤海。)

  (3)师:愚公带领大家是怎样移山的呢,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请大家读7—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生:读后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师引导:结合现代社会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对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讥与愚公说的话对比,体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品格与定会成功的信念。相机板书:大半年、箩筐、锄头、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说: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家细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玉皇大帝感动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

  师问:“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难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师板书:持之以恒)

  4、讨论、交流。

  师:“如果玉皇大帝没派两个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谈体会。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说给大家听,可以举相关的例子,也可以说名人名言。

  生举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白色的金盏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英国)

  6、布置作业:

  师:“我发现本文里有至少20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7、结束: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来结束这节课。”

  生:唱。

  六、板书设计:

  直插云霄

  箩筐锄头

  愚公移山痴心妄想成功(坚持不懈)

  风烛残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就用孩子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对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引入了“蜗牛和蚯蚓”的故事,让学生们初步感觉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来,趁热打铁,引入本课《愚公移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使学习活动进行起来是学有所导,学有所依。这种学习活动是自主的,是有内驱力的。学生始终带着疑问主动去学,学得有方向,有目标,不但能够清晰了解故事内容,而且能够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相关故事,如“滴水穿石”,“蜗牛与黄鹂鸟”等等,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最后,以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来结束本课,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而不是背负沉重的压力和与痛苦作斗争。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愚公移山》教案6

  总体思路设计

  一、预习准备阶段(早自习读)

  1、10分钟掌握作品出处,解决生字词,达到顺读全文;

  2、10分钟后让一至二名学生试读,其它同学听后帮助纠错;

  3、10分钟了解文章大意,将小组疑难问题在前后黑板上写出,班内共同解决;

  4、15分钟争取背过文章第三段,先完成的到侧面黑板上去写;

  二、预习课(一课时)

  1、10分钟内,早自习没写课文背诵的同学到侧黑板上去写;

  2、与此同时,前三个组在前黑板上分工写一二段译文,后三个组在后黑板上分工写三四段的译文,写完后互看互改;

  3、5分钟让侧黑板完成的同学看前后黑板上的译文,前后黑板上完成的同学到侧黑板纠错;

  4、20分钟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做好预习笔记;

  5、10分钟排演课本剧,交流预习收获,交换整理预习笔记;

  三、展示课(一课时)

  1、10分钟科代表在侧黑板检测AB组同学重点注释,其它同学在前后黑板写与本课有关的展示内容;

  2、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准备展示内容;

  3、20分钟学生自由展示;

  4、5分钟教师总结或学生概括本节收获;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速读(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作好圈点)

  1、了解文章出处

  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人

  措施:查找工具书,了解即可ke 2、解决生字读音

  惩山北之塞()魁()父箕()畚()穷匮()孀()妻

  冀()州始龀()一厝雍()南

  措施:结合课下注释,查找工具书,可采用板示的形式。

  二、细读(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解决个别疑难)

  1、解词疑难例举

  方()七百里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河阳()之北

  达于汉阴()

  2、译句例举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其如土石何?

  措施: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后,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随堂检测)

  三、研读(文本分析,总体把握)

  1、复述故事

  2、了解结构

  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部分: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3、结合语句分析愚公、智叟形象。

  措施: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整理在预习笔记上。

  4、写作特色

  ①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在后面的课本剧中体会)

  ②语言生动形象

  如”跳”既写出了小孩子那种高兴的神态,又侧面写出移山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支持,说明移山是广大人民的愿望;”笑”把智叟对愚公的讥笑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献疑”说明其妻对愚公的关心和支持。

  ③对比手法

  如愚公智叟命名的对比,二者对移山态度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态度的对比等等

  措施:本文的写作特色部分,教师应做好相应的预习指导;

  也可将研读部分分到六个小组去重点研究,以提高预习的效率。

  四、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展示)

  1、排演课本剧

  2、多角度深入分析故事的寓意

  教师储备思路:①人定胜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③志当存高远;

  ④躬亲实践,莫纸上谈兵;

  ⑤少说多做;

  ⑥心诚则灵;

  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想成功,

  ⑧敢于迎接挑战;

  ⑨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⑩团结就是力量;

  3、提出质疑:当今社会我们还要不要像愚公学习?

  措施:创读部分让学生从其中三项中选择其一,或排演,或质疑,或分析,但在预习笔记上都应有书面材料,如排演的导入语、结束语、质疑中阐述观点的论据,分析寓意的小写作。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课前检测

  措施:让各语文组长和科代表在侧黑板及外黑板抽测部分同学的重点字词;

  与此同时,组内其余同学可到前后黑板设计好自己的板面。

  二、导入新课

  措施:在多媒体上事先搜集《愚公移山》的歌曲,课前放给同学们听,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发动学生来设计导入语。

  三、准备展示

  措施:学生在组内进一步搞好合作,教师可稍做指导。

  四、文本及情感展示

  措施:教师做好展示指导及必要的点评,尽可能让学生先展示与文本有关的内容,后谈体会感想等。

  五、教师知识储备(略)

  六、教师总结本课,做好对学生的育人工作。

  愚公移山(预习)课堂实录

  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徐立峰

  (课前学生板示课题、课型及本节目标)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科代表导入:《愚公移山》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其中讲述了一个叫愚公的老头为了使自己出行方便,誓将太行王屋搬走而挖山不止,最后终于感动上天助其成功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兴趣了解它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预习指导–

  生:(齐看黑板,争抢读出)

  1、速读:了解作者,圈点疑难;

  2、细读:疏通文意,讨论交流;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生发。

  师:同学们不光能读出,而且要知道老师出示的目标有何用意。

  生:我认为老师还是想按原来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四部曲,即:读-译-析-诵来安排这节课的。

  生:可是在老师出示的本节目标中没有”背诵”,因此我认为这节课不要先急于背过这篇文章。

  生:对,我认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是在通读顺译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的品评赏析。

  生:我认为还应该再补充一点,就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学文贵有所获”,我们应该在预习笔记上将自己的`感悟及时的记录下来。

  (其他生默许)

  师:”得之以鱼不如得之以渔”刚才的几位同学能够将老师的预习设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这些同学不仅想学会知识,而且做到了会学知识,值得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先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对于作者、作品的了解及字词疑难的解决,做到能够顺读本文。

  (同学们快速读文,5分钟后在小组内由组长分工分别查找工具书、教辅材料及其他资料,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向组长主动要求)

  生:我和常璐来查找关于作者的简介。

  生:我和刘倩来查本作品的出处。

  组长:其余的几个名同学我们分开来查找本文的生字词。

  (有学生先查到后,主动到黑板上去写,其他生做好记录)

  生(写):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

  生(写):《列子》全书共载134则,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生(写):塞se(阻塞)sai(塞住)魁kui父遂sui荷he箕畚ji bei孀shuang龀chen

  溃败匮乏反馈希冀双翼

  (有学生主动站到教室前面边写边说)

  生:我还了解到出自《列子》的一个成语:杞人忧天。讲的是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生:我还读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也出自《列子》,告诉我们片面看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情况并解决了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能够联系到多音字和形似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下面由同学们自由来读一读课文。

  生(抢先一步到教室前面):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生:我来给刘晓同学纠正一个错误,应该是聚室而谋(mou)。

  刘晓:谢谢杨沙同学!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亡以应。

  生:张洁同学在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时断句不太准确。

  生: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上课15分钟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试着疏通文意)

  师指导:我们在能够做到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先试着自己翻译,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写在侧黑板上,但一定要注重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感知,落实到每一个字词,学会圈划勾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分钟后教师集合各小组长分配不同任务)

  师:一至三组重点研究一二自然段,四至六组重点研究三四自然段,每位组长将完成的任务板示在各自的板面上,随后任意点名本组内的成员讲解给大家。

  (三位组长为一小组将分到的任务再细分,每组任务更加具体。各组由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本组的具体内容,其他成员开始在一起研究一部分,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了解疑难)

  生(小组代表走到老师面前):老师,”甚矣,汝之不惠”是不是应该翻译为”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师(走到该小组):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的原则,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灵活一些,将其翻译为”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另外这句中的”甚”是形容词作谓语,放在主语前表强调,”之”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

  (先讨论完的同学到黑板上帮其他小组解决疑难,师5分钟后击掌示停,同学们自觉集中到教室前面位置)

  一组生: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生(边指边译):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有万丈高。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强调重点):在这里”方”指长度,不指周长;

  生(补充):”河”在古时是黄河的专称。

  生:”阴””阳”用于表山水的位置时,”阳”指的是山南水北,”阴”指的是山北水南。

  生:我们不防这样来记,(加手势)假设把我们的教学楼看成是山的话,那么楼的南面能够被太阳照射,故称为”阳&

《愚公移山》教案7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一次讨论会的形式进行的。教材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肯定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的作用后,提出了一些人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看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提倡了。第二部分为本次讨论会提出了要求: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有哪些理由?在确定自己的看法后要准备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阐述清楚。

  2.说话要有针对性,能有条理、合乎逻辑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1.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用录音机播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2.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3.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4.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5.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同学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2)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果放弃了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科技是否还会继续进步呢?

  (3)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在哪些方面合适,我们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6.总结。

  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为发言最佳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颁发“最佳口才奖”。

《愚公移山》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 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女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⑵ 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C、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⑶ 一词多义:

  方: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愚公移山》教案9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

  2、可读性强,易于记诵;

  3、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

  4、寓意深刻,实践性强;

  5、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教学创意】

  创意一:

  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

  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

  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

  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

  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⑴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⑵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愚公移山》教案10

  学习目标:

  1、熟读能译,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4、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学习重难点:目标1、2、3、4

  学习时间:4课时

  课型:新授课

  资料链接:

  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1、熟读课文。2、翻译课文并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

  一、读

  1、听范读后,自由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读后强调:

  2、对子组互读,纠错。

  3、朗读展示。

  4、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落实词句。自主翻译课文,注意特殊现象归纳。

  (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2、重点虚词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⑷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二、对子组互译,巩固记忆并注意纠错。

  第二课时

  目标:

  1、翻译课文并积累。2、理清故事情节。

  过程:

  一、小组准备展示翻译。(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内容讲解、拓展)

  二、抽签展示。

  三、合作学习,研读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第三课时

  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过程:

  一、小组模拟对话,分析人物形象。(独立思考,组内交流,自由展示。)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3、对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你该如何评价呢?

  4、看来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说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我们男生和女生分成两派来,对两个观点“愚公不愚”、“愚公实愚”分别想想理由,锻炼一下嘴上功夫,来个小小的辩论吧。

  二、想像一下,如果没有神的.帮助,移山的结果会怎样?

  三、归纳寓意: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四、总结写作特色:你从这篇寓言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小组探究。)

  第四课时

  练习巩固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仞(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 )荷担者三夫( )始龀( )汝( )无穷匮也( )一厝雍南( )

  2、翻译。

  (1)何苦而不平?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写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词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何苦而不平。

  4、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 )

  (3)河曲智臾亡以应( )

  (4)一厝朔东( )

  二、文言文阅读。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是:。

  3、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4、“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教案11

  教学目的:

  一 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 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 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 布置作业 :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 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 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 布置作业 :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附 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

  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愚公移山》教案12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的思想好处。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这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愚公移山,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板书: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2)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移豫南汉阴)

  (3)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4)分主角朗读第二.三段。(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4)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透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能够以古喻今,也能够远喻近,还能够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完美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这天我们能够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这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材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愚公移山》教案1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听赞扬愚公的歌。

  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强调生字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听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6.教师总结有关知识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指通豫南 “指”通“直”

  始一反焉 “反”通“返”

  汝之不惠 “惠”通“慧”

  亡以应 “亡”通“无”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厝”通“措”

  (2) 虚词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 “且”的用法

  1、副词,“将”:年且九十

  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3.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3、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且焉置土石?

  4、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6)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二、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三、探究讨论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

  年老体弱山高且大人力微薄路途简单

  4、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

  愚公、其妻、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遗男和智叟。

  愚公、荷担者三夫、京城氏之遗男。

  5、这些人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智叟的讥讽: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妻子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对愚公移山,其妻和智叟的态有什么不同?

  妻子担心、想办法

  智叟讥讽、嘲笑、阻止

  7、愚公及其家人如何回答其妻献疑?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8、愚公怎样反驳智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9、移山的结果怎样?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

  10、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1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1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1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面前的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并用行动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够胜利。人定胜天

  14、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四、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工具简陋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敢于斗争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五、课外拓展

  展开课堂辩论。你对愚公移山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或者你能否帮助愚公,想一个更好的方法?

  六、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痛感迂塞之苦

  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知移山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不愚

  深明可移之理

  〖你正在浏览《免费教案频道 /jiaoan/》提供的文章〗

《愚公移山》教案14

  学习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课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下面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小黑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厝朔东。()(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小组朗读。

  三、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师导语: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教师引导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讨论回答: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

《愚公移山》教案15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本文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榜样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

  2、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3、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一、复习导入,精读课文ppt

  1、诵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1)、课文写了哪些人?(有愚公、智叟、愚公妻、荷担者、遗男。)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3)、移山有什么困难?

  (4)、结果怎样?

  二、讨论交流、升华提高(小组活动,全班交流)

  1、朗读第二.三段。(小组讨论)

  (1)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有什么不同?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提出,不反对,君:是尊称,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为愚公着想,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顾虑(关切,担心)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笑:讥笑,残年:极端鄙视年纪大,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冷言嘲讽(嘲笑,讥讽)

  2、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形象?ppt

  (1)、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2)、智叟的形象:目光短浅,畏难而止自作聪明

  3、愚公真“愚”?智叟真“智”吗?

  三、品读课文,文本升华

  1.提问: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ppt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

  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学生辩论,培养个性

  1、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ppt

  五、归纳总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与同桌讨论:你认为你认为愚公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写篇300字的练笔

  《愚公移山》课课练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    )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4)何苦而不平(    )

  (5)杂然相许( )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7)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8)帝感其诚( )

  (9)而山不加增( ) (10)聚室而谋日( )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

  《愚公移山》练习试卷汇编

  一、(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一15题.(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⑶惧其不已也已:

  ⑷无陇断焉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甚矣,汝之不惠!

  ⑵何苦而不平?

  14.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

【《愚公移山》教案】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案03-06

愚公移山的教案优秀01-03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07-2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5-06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0-24

读《愚公移山》有感09-16

愚公移山读后感09-03

愚公移山读后感09-03

《愚公移山》读后感08-30

关于《愚公移山》的读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