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28 12:39: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合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合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倍”的含义。运用“倍”的知识,利用画线段图来分析、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利用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算理和方法。难 点: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引入新课

  1.看图填空。

  ○○○

  ●●●●●●●●●●●●

  ○有()个,●有()个,●的个数是○的()倍。

  2.出示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摆一摆,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指名汇报摆的方法,师归纳:第二行要摆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要摆4个5根,一共是20根。

  3.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能用小棒摆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呢?你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3主题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师选择画线段图的方法重点讲解:从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可以知道军棋的钱少一些,我们就把军棋的价钱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那么象棋的`价钱就要画4个这样的线段表示。(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线段图。)

  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4.求4个8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8×4=32(元)

  5.验证:32元是8元的4倍吗?

  【教师归纳】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用除法计算。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解题时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练习十一第5题。

  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也就是求什么?怎样解答? 指名说一说,学生独立填算式。

  2.练习十一第6题。

  你会填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第1、2两小题的问题能用同样的方法做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2、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情景图:小亚、小巧、小玲在模拟宇航中心发送信息的情景,小熊猫问:谁发送得快些?谁发送得慢些?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从表格中收集信息进行初步的判断,并进行交流:

  (1)小亚6分钟发送了570个,小巧6分钟发送了672个。

  小亚和小巧,都用了6分钟,小巧发送了672个字母,小亚只发送了570个,当然是小巧比小亚发送得快。

  (2)小巧6分钟发送了672个,小玲8分钟发送了672个。

  小巧和小玲都发送了672个字母,小玲用了8分钟,小巧才用了6分钟,当然是小巧比小玲发送得快。小巧发送得最快。

  (3)师:小亚和小玲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发送的字母个数也不一样,怎么比?

  生展开讨论。

  生:需要算一算她俩平均每分钟各发送多少个字母。

  生:小亚和小玲,小亚比小玲发送得快些。

  师:对小巧也用“算一算平均每分钟发送多少个字母”的方法来检验前面的判断。

  小结: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师:能不能用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来解释一下?

  生:相同个数的苹果,被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得的就越少,分的人数越少,每人分得的苹果数就越多。

  生:要分给同样多的小朋友一些苹果,被分苹果的总数越多,每人分得的就越多,苹果总数越少,每人分得的就越少。

  (4)小巧发送得最快、小亚比小玲发送得快

  她们三人,发送信息的速度从快到慢是小巧、小亚、小玲。

  二、练一练

  1、比大小:说方法

  150÷5( )150÷6 28×7( )28×3 366÷6( )636÷6

  47×7( )74×7 272÷8( )102÷3 42×7( )42÷7

  ★÷5( )★÷7 89÷★( )98÷★ ★×18( )23×★

  2、下面三种商品的价格:

  碟片颜料钢笔数量6张8盒6支总价(元)336336288

  (1)不计算,你知道哪种商品的'单价最贵吗?为什么?

  (2)碟片每张多少元? 颜料每盒多少元? 钢笔每支多少元?

  (3)三种商品,价钱从贵到便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

  (1)最大的一位数乘以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407除以6的商上几?余数是几?

  (3)438的一半是多少?

  (4)350乘以8的积是多少?再加上237的和是多少?

  三、板书:

  乘乘除除

  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

  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除数小的商反而大。

  四、作业

  比较大小

  78÷5( )80÷5 90÷3( )90÷5 84÷2( )84÷3

  120÷6( )114÷6 69÷3( )112÷4 360÷5( )504÷7

  五、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 “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四、具体编排

  1.例1(倍的含义)

  (1)教材提供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练习题ppt

  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画图策略

  (3)检验方法 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画图策略

  (2)知道画图方法

  (3)检验: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4)数学模型

  增加ppt:开放型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可以让学生思考:求红萝卜的个数(6个)是胡萝卜的(2个)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量,看红萝卜里包几份白萝卜,包含了3份,所以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在教学例2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4红花,2朵黄花.变化6红花、10红花、14红花,倍数变化(“比较量”与“倍数”成正比例关系);

  18朵红花,2朵黄花。变化:3朵黄花、6朵、9朵,标准量变化,倍数也变化(“标准量”与“倍数”成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 (高老师课件)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例如,涂出给定纸条的长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详见“例2的教学建议(2)”。)

  3.重视主体参与,形成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线段图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不是学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每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学校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实验园,长是30米,宽是20米,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2、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口)

  10×6+28 70+3×6 6÷2+11 9-42÷7 9×0+15 4×8-1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图书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

  (2)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可能:①2个书架有几层?②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③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200÷2÷4

  =100÷4

  =25(本)

  200÷2=100(本)

  100÷4=25(本)

  200÷(2×4)

  =200÷8

  =25(本)

  2×4=8(层)

  200÷8=2

  (这里学生先独立思考做题,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在小组总结该小组有几种方法。)

  4、汇报时追问

  (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3)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教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5、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和(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6、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乘除属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面的。

  7、小结

  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三、巩固知识

  1、说出下列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144÷3÷6   420÷(3×2)556÷4×8

  84×5÷4   742÷(63÷9)464÷(4×2)

  2、基础练习

  700÷7÷5   624÷6×2   800÷(2×4)120×6÷8

  3、深化与拓展——游泳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自己独立解决这道题

  (4)汇报,展示

  4、选择

  (1)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正确算式为:()A. 756÷7÷6 B.756×6÷7 C.756×6×7

  (2)一本红树林,淘气6分钟看了624页,那5分钟看了多少页?

  正确列式为:()A. 624÷6÷5 B.624÷6×5 C.624÷(6×5)

  (3)学校阅览室如果有3个书柜,每个书柜有3层,那么801本书平均分到每一层,那么每层平均放多少本?

  正确列式为()A.801÷(3×3)B.801÷3÷3 C. 801÷3×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

  (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两个问题的区别。求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需要用到哪几个条件?求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又该用哪几个条件?各需要几步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加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材解读】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行涂色比赛,看谁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说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⑵、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钟表表面的面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现在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它们有大小吗?谁大?谁小?(生交流方法)

  像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你还能举例吗?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等等。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师:物体表面或封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或

  二、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纸,它们相比较,谁的面积大?(生交流)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了,用观察法更无法确定谁大谁小,用重叠法试一试。也不行,怎么办?谁来想个好办法?

  2、请学具帮忙: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在这两张纸上摆一摆,比出它们的大小吧!动手操作要求:请同桌两人,每人选择一个长方形,任意选一种学具来测量长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个长方形大?

  (1)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圆形摆,但由于原形没有全部覆盖整个长方形,不能确定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B: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长方形摆,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根据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关键是两人的标准不一样)

  C:可能有的`同桌都选用正方形来测量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一样,所以能根据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D: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师质疑:为什么不用圆形?

  生展示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交流,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师可质疑,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没混着用呢?)

  3、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有的小组用长方形作为标准,有的小组用正方形作为标准,都比较出了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

  到底使用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人们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学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二)认识面积单位:

  1、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国际上也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

  3、汇报学习收获:

  师: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生交流)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一厘米吗?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

  找找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让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来?如果让你用它去量你的课桌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感觉怎样?太麻烦了?那么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适合量课桌呢?(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呢?(谁来说)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两人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让你拿这张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怎样?(太麻烦了)老师这儿还准备了更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一张一平方米大的纸贴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我们的黑板大约是几平方米?

  三、表象运用,形成技能

  1、做课本76页第1题,做完后交流。

  2、做课本76页第4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小明身高128()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小华腰围6()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老师给大家留下个课下小调查:除了今天学的,还有哪些其他的面积单位?把你的调查结果与同学和你的数学老师交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一条边,看这边的另一端指向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读数时要平视。)

  3、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长?(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6、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7、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8、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新授知识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四、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第2课时乘法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对倍概念的理解,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倍”的相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关于倍的'认识和多位数乘一位数,本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2.出示学习要求:

  ①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

  ②你认为哪些内容较难?易出错?

  ③你还有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翻开书看一看,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把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这两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情况?下面是老师整理的与你们整理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1)大括号形式。

  (2)知识树形式。

  (3)文字叙述。

  2.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较难?你容易出错误。(连续进位乘法比较难;进位的数老忘加;有时忘写等式后面的数;对倍的实际问题有时理解不清楚。)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3×()<22 4×()<37

  ()×2<11()×5<38

  (2)教材第110页第1题(4)、(5)题。

  ①填写。

  ②说算理。

  ③集体订正。

  (3)教材第112页第6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4)教材第112页第7题。

  ①独立完成。

  ②你是怎样估算的?

  2.提高练习。

  (1)教材第112页第8题。

  ①试做。

  ②说说列式的理由。

  (2)教材第112页第9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③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④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大胆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评析: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画面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再从平面图形中引出新知一——“角”,这样的导入,不仅符合几何平面图形的一般规律,而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说明:为防止学生对角形成片面的认识,这里有意将三角形纸片上的角设计成开口朝下,闹钟上的角开口朝左]师(出示实物剪刀):打开剪刀,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师指出,并用课件闪烁角)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师(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指着其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师:剪刀、三角形纸片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评析: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有的开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生4:都有尖尖的地方。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评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具体的角,过渡到抽象的数学上的角,为学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像老师一样摸一摸,顶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l:尖尖的,会刺人。

  师:他的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2: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师:凭着我们二(4)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搭角。

  师:刚才我们能正确地找出物体的角。你能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吗(生搭)师: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上台演示,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3.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4.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6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其中第三个图形,一男生填写零个,学生做完后,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对第三个图形的正确答案,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评价)师:这位同学说第三个图形有两个,有没有不同意见(那位男生马上举手)师:你有不同意见你认为这个图形有几个角生1:我认为这个图形没有角,因为,他们说的这个角虽然下面是直的,可是到了上面就变弯了,所以这个图形根本没有角。(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师(惊喜的):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其余同学自发地鼓起掌来)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2(举手):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把图形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所以它是一个角。

  师:你们听明白这位同学说的意思吗生3:。老师,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来看,那么下面的边就是直的了。

  师:你们不但善于听别人的发言而且还善于思考,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让同学们懂得了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其他同学露出了佩服的神情)评析: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留给学生的是广泛而又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得益于教师采用的延迟评价,当学生提出错误的想法时,教师没有轻易否定而是用赞赏的语言“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来缓解这位同学的紧张心理,然后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把问题抛给学生,在学生的辩论中,暴露思维过程,引出“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这么精彩的发言。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对角的认识,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相对封闭的平面图形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观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角还有什么特点(师演示钟面上的指针,将时针和分针拨成一个小角)师:现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怎样(很小) (师慢慢转动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越来越大)师:角有什么特点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2.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3.比较C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4.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评析: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的递进学习活动,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度到认识动态中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直观体会、理解认识了角有大小,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总评: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教师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

  2、引发探究动机。

  谈话:小朋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里两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如果你在进一步观察,是不是会发现更有价值的规律呢?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

  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

  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数一数,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两端物体相同时,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规律;

  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1、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2、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3、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4、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5、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6、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4元钱,给小华2元钱、

  1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2、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3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3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0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3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3、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示吗?(连线)

  3、小结:你们真厉害呀!能根据他们站在鞋的正面、侧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状。

  三、综合表象,找寻实物

  1、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吗?

  2、提出问题:我弟弟家要购买一辆新车,他有这辆车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图片资料,可是他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和型号。请你们利用网络上的汽车资料和图片帮助他找到这辆车。

  3、出示汽车的不同位置图,提供网络资料。

  4、学生自主活动。

  5、判断和小结: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它的每一个部分入手,综合考虑它的全局。

  四、判断空间中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1、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术的素描课上有这样的3样物体(出示)这是还有一张从空中俯视的平面图。以及4台摄像机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摄像师助理在连接数据线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在A、B、C、D这四个点的摄像机分别拍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请你连接上摄像机的线。

  3、提供帮助:在屏风后边有这三样物体的实际情况和4个对应的点。你们可以自由进去观察找到帮助。

  4、学生自由活动。集体订正。

  5、提问:为什么4张图片中茶叶盒一会在杯子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呢?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位置观察空间中的物体不仅是形状不同,而且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五、欣赏空间中角度变换的风景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非常的好。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请你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赏,配背景音乐。

  3、提问:在欣赏中你感觉到什么?

  4、总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改变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还有一种在定点变化视角的观察,这就象我们刚才看到风景是从一个点观察周围。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你看到的周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2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15篇)06-1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数学教案04-1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06-03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小班上册数学教案:一和许多03-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2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8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12-2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