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31 11:11: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集合)

语文教案 篇1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语文教案 篇2

  [评者按]摈弃了烦琐分析,阅读教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以为要走一条“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道路。

  众所周知,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质。

  于永正老师所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在“强化诵读,注重感悟”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相信大家读了这个实录,一定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拥拼棵

  剂喷器欺

  负喘纷雾

  吵汹蛮搬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生:我认识“棵”、“拼”。

  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生:我还认识“杂”、“器”。

  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我还认识“搬”。

  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季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廷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一拥而上拼命一棵

  化学除草剂喷雾器欺负

  喘气纷纷争吵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搬到倒霉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蛮”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受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三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

  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c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读——

  (学生读“有气无力”)

  [评:强调让学生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导得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正是由于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对“收拾”一词的理解才逐步到位]

  师:“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学生齐答:懂了)刚才有个同学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里的“纷纷”是什么意思?

  生:那个“纷纷”是指毛毛雨慢慢地下。

  师:不是慢慢地下。

  生:是指不断地下。

  师:对,是指不断地下。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评:同一个词语,所在的语境不同,意思也可能不同。于老师教学“纷纷”一词,不忘照应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其教学安排得严密、周到之处]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这些词语都懂了。现在再读,就会读得更好。下面我们找一个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

  (由同学推荐出来的一名女生,到前面配乐朗读。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听得人了迷。读完,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还记得第三题的要求吗?“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请大家

  简单地说一说。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它就被杂草抢营养。(师插话: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杂草就来抢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喷了一些化学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就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那些杂草抢去了它的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来了,把杂草给消灭了;小稻秧终于

  脱险了。

  师:说得好,一个比一个好。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评: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由于诵读课文比较充分,课文内容理解得较好,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并不困难。由此看来,让学生熟读课文是关键。正如于老师所说,“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欺”这两个生字的笔顺我拿不准。

  (教师范写“杂”、“欺”)

  师:还有哪些字?

  生:器。

  师:(范写后)一起把“器”字书写一遍。

  师:写字课再把仿影、临写两项任务完成。

  (下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千里马等词语在生活中的引申义

  2、积累和动物攸关的气象谚语

  重难点:

  1、 能够通过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办法了解千里马等词语的其他含义。

  2、 2、能够抓住自己喜欢的动物的 特点来写写出动物让人觉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内容。

  3、 课时划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 出示题目中的词语,让学生读读

  2、 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都有动物的名称)

  3、 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吗?

  4、 教师导读,其实这些词语还有其他的比喻义。例如:千里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 引得学生借助资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

  6、 集体反馈。

  7、 补充练习:连一连

  孺子牛 比喻没有骨气,摇尾巴乞怜的.人

  笑面虎 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地头蛇 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丧家犬 比喻外表善良,实际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 语海拾贝

  1、 学生自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指名第一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焦、雷、响”等字

  3、 大家一起读一读

  4、 教师:同学们,这些都是通过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哪些动物都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吗?他们又是怎么预报的呢?

  5、 指名反馈

  6、 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气象谚语?引得学生反馈他们手机的资料。

  7、 再读句子,熟读成诵。

  三、 点击成语

  1、 教师出示成语“熟能生巧”。指导学生读一读

  2、 指名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熟读了就能找到窍门)

  3、 教师导读: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呢!生读故事,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4、 学生自读短文

  5、 指名反馈

  6、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受到 了什么启发呢?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 自主阅读园地

  1、 教师导读

  2、 指名反馈

  3、 教师:同学们,本文的作者不仅为我们介绍了可爱的绿毛龟,还流露了自己以及家人对绿毛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读书时读出感情

  4、 集体反馈,指导朗读有关的词句

  5、 教师小结: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有的憨厚可掬,有的机灵活泼,有的姿态优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他们吧

  五、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词语接龙,说含动物的的成语

  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进行竞赛,时间为一分钟。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成语, 内说的与动物有关的参与最多的小组获胜。

  三、积累歇后语

  1、指名说一说收集到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2、教师出示常见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1)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 牛鼻子穿环------让人牵着走

  3)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4)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5) 鲤鱼跳龙门--------高升

  6)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食

  7)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8)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9)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11)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12)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3、再读,积累歇后语

  四、 猜谜语

  学生出谜面,同学们互相猜一猜。

  五、 自由汇报

  六、 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自主探究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现在,聪明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课件随机出示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

  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办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教学板书〗

  赵小艺 旗子在空中飘

  画风 陈 丹 弯弯的小树

  宋 涛 几条斜斜的雨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

  1、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2、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时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你了解大自然吗?你知道大自然的一些秘密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板题,生质疑。带着问题看课文,找出答案。

  二、阅读探究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句先作上记号然后可以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读一读:

  欲进而止 巢穴 嘲鹰 踯躅不前 突兀而来 若无其事

  颓丧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伫立 自作聪明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同学读1、2自然段

  师: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目的是什么?

  生: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

  师:太平洋绿龟只能在岛上产卵、孵化小龟,几个月后,小龟长大了,要离开巢穴进入大海了,你知道它们怎么进入大海吗?

  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师:小龟在入海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生: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读课文并考虑:在幼龟入海过程中会遇到危险,那么幼龟怎样才干平安地进入大海呢?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进行讨论)

  同学汇报谈论结果

  生:它们会先派出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假如有危险……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它们是先派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的'呢?

  生:第7自然段。

  2、齐读第7自然段

  (1)、是呀,虽然幼龟在进入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危险,但是它们有自身的解决方法,这就是自然界之道。可我们人类却并不了解自然界之道,我们做了什么?

  生:救了一只被嘲鹰叼啄的幼龟。

  (2)、就在人们沾沾自喜以为自身做了一件大好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语气变急)请在课文里寻找。

  (同学默读课文8—11自然段,圈、点、划、写。)

  生汇报(成群的幼龟爬从巢穴鱼贯而出,奔向大海,结果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

  (3)、看着食肉鸟们大饱口福,此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虽然我们在尽力弥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几十只食肉鸟已经吃得饱饱的,这说明许多幼龟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口中之物。请同学们想像一下,此刻,鸟儿们的心理;我们人类的心理。

  生:食肉鸟们是得意、高兴、欢快……

  我们人类是繁重、哀叹、悔恨……

  (5)、是呀,此刻,鸟儿们是多么高兴、得意,而我们又是多么地后悔、痛心呀!谁想读一读?

  (指导同学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6)、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惨状吧。

  (课件:几十只食肉鸟在疯狂地啄食着海滩上的幼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同学真切感受到人类不遵循自然界之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同时也突出助人为了乐的精神更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感受夏夜的美受到人格的熏陶。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

  【教具准备】

  插图、生字卡、录音带。

  【课前准备】

  孩子们收集有关夏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

  夏夜多美。

  2、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夏夜的风景也很美,美在哪里呢?

  4、指名说。

  5、出示挂图:

  播放录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多美的夏夜啊,让我们赶快翻开书读一读吧!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去掉拼音读生字卡片: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三、感悟课文

  1、自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板书:

  小蚂蚁──哭──笑

  睡莲──弯腰

  蜻蜓──送

  萤火虫──照

  星星──笑

  四、感情朗读 体会感悟

  1、生读自己喜欢的'角色。

  2、指名读:

  师适时指导。

  3、四人小组读:

  相互评价是否读的有感情。

  4、指名分角色读:

  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5、生评价。

  6、全班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

  1、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这些小动物和植物。

  2、指名上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小动物。

  3、生评价。

  4、说一说:

  周围有这样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吗?

  六、小结

  这里的夏夜真美啊!睡莲姑姑、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他们帮助别人的心比景色更美。

  七、课后实践

  多为周围的人做好事。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阅读有关桥的信息,培养学生整理,收集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部分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无形的桥”的含义、结合事例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桥的功能、材料及其样式,理解桥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2.理解“无形的桥”的含义,体会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珍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樊发稼的《桥之思》这首散文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师:第一小节谁来为我们读读。其他同学思考第一节讲了哪些桥?

  学生交流。

  2.师:是不是只有这些桥呢?(生回答不是)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省略号在这里,证明还有很多很多。

  3.师:你还知道哪些桥?

  学生畅所欲言。

  4.师:是的。还有好多好多桥呢!有材料是木头做的木桥,有石头砌成的石桥,有钢铁架的铁桥,有水泥修建而成的水泥桥。除了材料不一样,咱们还有样式各异的独木桥,有下面可以走船的石拱桥,有舟船相连再铺上木板的浮桥,有跨过大江大河的斜拉桥(看图引读)

  5.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多的桥让我们在潺潺流水、滔滔江水还有车水马龙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时,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生:沟通、交流

  6.师:所以我们说,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路,是路的连接和延伸。

  7.师:正是这样的连接与延伸,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顺势地与人沟通交流 。(板书:沟通交流)

  8.全班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师: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节找找答案。

  生汇报。作用是美的享受。(板书:美的享受)

  2.师:谁来说说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出桥的美?

  生:回答“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水色”“迷人魅力”“幽静”

  3.师:文中用回旋别致来形容九曲桥的特点,谁来说说回旋别致是什么意思呢?

  此时播放九曲桥图片

  师:当我们不理解这个词语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来解决?

  4.师:嗯,非常棒,大家可要把这个办法记住哦。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远离喧闹,漫步在回旋别致的小桥上,聆听着鸟鸣,闻着淡淡的花香,欣赏着碧波粼粼的湖水。

  5.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有什么感觉?你仿佛看到什么?

  (学生交流)

  要是我们能漫步于这样的桥上多好啊,谁能把这种美好的语气读出来呢?

  (个读—全班齐读)

  6.师:太美了,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都听出了九曲桥的那份秀美。那立交桥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美的享受?

  7.师:我们一起来欣赏立交桥,立交桥是立体交叉的桥梁,有多层构成,纵横交错,不同方向的车辆可以同时通行。看完这图片你想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8.师:如果我们现在就让我们坐着车,奔驰在这样巍峨雄伟的立交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闹市区里车水马龙,南来北往,非常畅通,立交桥这一血脉,推动着我们城市发展的速度,给整个城市平添了一份浩然坦荡的现代化气势……谁来读读?

  (个人读、全班读)

  9.这两座桥各有各的美,各有千秋,请我们男女生比赛一下,女生带着我们走进着温柔婉约的九曲桥,男生带着我们走进浩然正气的立交桥。

  男女生比赛读(PPT打出课文1、2自然段内容)

  10.老师听出了我们女生带来的秀丽之美,也听出了男生带来的壮丽之美,真是太美妙了。你们真棒,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11.引读:正是这样,所以我们作者说:各种……美的享受。(PPT出示)

  像这样的.美老师也捕捉到了一些,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图片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到的都是有形的桥,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座桥,它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可它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请大家自由读第三小节,想想这是一座什么桥?

  2.师: 建这样一座桥不用一砖一瓦,无形的桥是以()?它存在于()?

  (板书:无形的心桥)

  3.畅所欲言。

  a、当你和你的好朋友吵架了,你该怎么办?

  b、当老师批评你了,你会怎么想?

  c、要是家里人和邻居因为楼下停车的事不愉快了,怎么办才好呢?

  d、当社会上陌生人需要我们关注、帮助呢?比如:当地震发生时、当山区的孩子由于贫困上不起学时、当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经受病痛的折磨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4.师:你们说的真好!老师深受感动!正是这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才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那就是——心桥。

  师: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尊重、谅解、关注与信任构建心桥,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的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

  (课件展示“心桥”的图片)

  5.师: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一起再读读第三小节。

  三、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桥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更多的桥,更希望架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彼此之间的心桥就会更加的坚固,更加的美好!

  四、作业

  1.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选择喜欢的句段背诵。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

  五、板书设计

  桥之思

  沟通交流

  美的享受

  无形的心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天地语文教案04-12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12-29

语文优秀教案03-07

(经典)语文教案10-30

语文教案(经典)09-04

语文教案【经典】09-04

语文下册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