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1
活动目标:
1、对图画内容感兴趣,学习有序地观察画面
2、尝试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图画内容
活动准备:
1、挂图10号
2、《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小老鼠演示教具,幼儿说说其形态,并猜测它会和谁做朋友
2、出示老虎演示教具,点明老虎和老鼠做了朋友,幼儿猜测它们会玩什么、怎么玩
二、幼儿阅读
1、根据教师要求阅读书,看看有几幅画,然后自主阅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看看画面上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三、看图说话
1、教师示范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幅画,让幼儿找出这句话中这个好听的词语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作准备,然后表述。请其他幼儿找一找其中好听的词语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编成简单的故事
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音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所见》,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了解诗人生平。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2、理解题目意思。“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那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
3、学会生字新词。我会认,认识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三、初读感知,自学存疑。
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解决疑难。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学。
3、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五、品悟古诗,熟读成诵。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联系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
七、拓展: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八、书写生字
1、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2、自由练习书写。
3、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背古诗《所见》。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
3.(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4.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这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象,加深体会。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诗情画意。指导朗读时可参考下列提示读出节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三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教师应逐字示范,指导写好。
注意:
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
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
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木字底”要写舒展些。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相关知识: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与陆游等并称“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中写下了2万多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作家。但仅有一小部分流传了下来。杨万里的诗直接从自然景物中选取题材,而不从书本文学上翻新出奇。他对于自然界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自然界的一切,大到高山流水,小到游蜂戏蝶,全都被他写进诗里。他对自然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杨万里的作品有三大特色:一是寓于幽默诙谐中的风趣;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
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完整的说出儿歌。
2、能根据图片提示,尝试创编儿歌。
3、感受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完整的说出儿歌。
难点:幼儿能看图创编儿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百宝箱,鸡蛋、苹果实物,星星、雨点模具,大树、纸球、抖鸡蛋道具,小蝌蚪、花朵、白云、树叶等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认知事物的经验,能见到事物就说出对应的名称。
环境准备:宽敞的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引入(戳泡泡)
师:欢迎大家来到泡泡王国!小泡泡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准备好了嘛?(吹泡泡)这些泡泡真漂亮,是谁吹的呀?泡泡王国还有许多泡泡,但是这些泡泡和老师刚才吹的泡泡可不太一样,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摸百宝箱并做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句式。
出示百宝箱,教师引导语:泡泡呀,都藏在了这个百宝箱里让我来摸一摸。
1)摸出鸡蛋,学习“xx是xx吹的泡泡”句式,并做抖鸡蛋游戏。
教师提问:你摸到了什么?(鸡蛋)在泡泡王国里,鸡蛋也是一种泡泡。
鸡蛋是哪来的呢?(是母鸡下的)鸡蛋是母鸡吹得泡泡,请大家跟我一起说。母鸡吹出了鸡蛋泡泡真高兴!它邀请我们玩个抖鸡蛋的游戏。
小结:母鸡要问大家还记得刚才那句好听的话吗?鸡蛋是母鸡吹的泡泡。
2)摸出苹果,引导幼儿说出句式,并做扔苹果游戏。
教师提问:还有谁愿意来摸一摸呢?你摸到了什么?苹果长在哪里呢?让我们用那句好听的话说说吧(苹果是果树吹得泡泡)那有三棵果树伯伯正在为结不出苹果而发愁呢!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玩扔苹果游戏)
小结:苹果伯伯要问大家还记得刚才那句好听的话吗?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
3)摸出星星,引导幼儿说出句式,并玩拥抱月亮的游戏。
教师提问:你摸到了什么?(星星)星星是谁吹的泡泡?请你用好听的话说一说?(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拥抱月亮的游戏。
小结:星星宝宝们,你们还记得刚才那句好听的话吗?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
4)摸出雨点,引导幼儿说出句式,并玩乌云抓雨点的游戏。
教师提问:你摸到了什么?(雨点)雨点是谁吹的泡泡?(乌云)能用好听的.话说说吗?(雨点是乌云吹的泡泡)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抓雨点的游戏吧。小结:小雨点们,乌云妈妈想问问你们还记得刚才那句好听的话吗?雨点是乌云吹的泡泡。
2、根据图像,师生完整朗诵诗歌。
师:这么多可爱的泡泡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吹泡泡》,让我们一起说一说吧。(说两遍)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当你们看到鸡蛋会想到什么呢?谁愿意来说一说?(鸡蛋吃了有力气)我们把这句话加在好听的话后面,这样就会变成一首新儿歌啦!鸡蛋是母鸡吹的泡泡,鸡蛋吃了有力气。那你们看到苹果想到了什么呢?那请你像刚才一样用完整的话把它说出来吧!(适当引导)
小结:我们在好听的话后面又加了一句,编出了一首新儿歌。(说儿歌内容。)
4、幼儿摸泡泡创编儿歌,教师记录并欣赏。
师:请你们5人一组去摸一摸泡泡,看看你都摸到了哪些泡泡,并和你旁边的小伙伴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吧!(讨论)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编的新儿歌吧!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吹泡泡》。(鸡蛋是母鸡吹的泡泡,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雨点是乌云吹的泡泡。)我们还能编出新儿歌,我们真是一群小作家。
三、结束部分:到户外继续找"泡泡"。
师:在我们的幼儿园中其实还有好多泡泡呢!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泡泡吧,那让我们出发吧!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以创编为主,提高创编难度,带领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编出新儿歌。
活动总结
整节活动内容较多,用时比较长,但因为活动中穿插着游戏,而且活动中我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的情绪,所以活动氛围很愉悦,幼儿并没有因为活动时间长而坐不住,反而他们愿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整节活动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不过在创编环节时我的引导的不太够,有些小朋友没有明白创编的规则,所以需要再斟酌一下环节上语言的表达。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个别幼儿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让我想将创编更提升一个层次,同时也给了我活动延伸的灵感。
【中班语言教案狼来了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04-01
大班语言狼来了教案及反思05-17
中班语言的教案02-26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9-05
中班语言教案11-12
中班语言微笑教案08-30
中班语言教案05-2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24
中班语言家的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