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
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
自学提示:
(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a“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 jian在本诗中是jian,表示间隔。
B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
三、互测自结
1、测试:
王安石,()代人,曾推行(),功绩不裴。其诗多以()、()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之情。
2、解释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_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测互测
4、总结收获
四、作业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五、板书
泊船瓜洲
挂图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预习】(课前)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
1.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起就心动了?(感情朗读)
2.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1) 盲姑娘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穷?)
(2)盲姑娘热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热爱音乐?)
(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
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
3.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等。(感情朗读)
(2)师:盲姑娘这么贫穷,但是这么热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
预设问题三:贝多芬弹一首曲子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
2.梳理问题。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
1.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2.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4.欣赏《月光曲》片段。
语文教案 篇3
重点与难点:
1.学习在驳论文中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方法。
2.体会反问句式在驳论文中批驳敌论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作者为了“质疑”,在这篇驳论文中竟用了20多个问句,其中有设问句、反问句等问句。反问句也叫反诘句或激问,它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强烈,感情激越,色彩鲜明,增强了批驳敌论的力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学习这一新课,并体会本文的论证特色。
二、预习课文
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并做下面的练习,教师引导作答并投影或用小黑板显示。
①给下面加粗的字注意
A.招徕(lái) B.揆(kuí)情度(duó)理 C.惭愧(kuì)
D.乌啼(tí) E.玄(xuán)学 F.江枫(fēng)夜泊(bó)
G.糟蹋(tà ) H.愁眠(mián)
②解释下列词语
A.索隐:探索隐秘的事情。
B.索引:把书刊中项目或内容摘录下来,每条下标注出页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供查阅的资料。
C.索然无味:形容枯燥乏味。
D.揆情度理:揆、度:估量、推测。按照情理来估量、推测。
E.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肉。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
F.招徕:招揽。
三、研读课文
请若干学生依次朗读全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同学们研讨,解答下列问题:
①解释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
明确: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其魅力在于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首句即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描绘子秋江夜泊的环境和诗人的感觉。第二句不但写了当时典型的景物江枫和渔火,点明了地点,更重要的在于写出了诗人漂泊异地的羁旅之情,未写人而人在其中。满怀愁思,辗转难眠,不是诗人自己还是谁呢?最妙句在于末句,既承接上句“寒山寺”写了钟声,又暗示了听见钟声者乃诗人本人。秋寒霜重,夜阑人静,忽然一声幽远清晰的钟声传入正在辗转难眠的游子心中,引起怎样的感觉不言自明。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禁细细体味当时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常见却又典型的景物、细节,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
②分析课文
③阅读全文,找出所有的问句,体会它们在批驳“敌论”(即论证)过程中的作用。(答案从略)
四、归纳小结(学生议论,发表看法,教师引导修正)
这篇驳论文的开篇新颖独特,采用“诱入”的技巧,即先不让对方马上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绕开一笔,将对方的言论或行动加以弘扬,并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吸引读者。全文用设问、反问等20多个问句进行“质疑”,通过推理、证明、分析等手法,对“敌论”逐一进行批驳,从而确立自己的主张和观点。
五、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训练要求
1、指导学生大体了解谚语的意思。诵读、背诵谚语,不断积累语言。
2、辅导学生自读,理解短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
3、辅导学生进行听、说、评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1、2。
训练过程
一、导入 课题
二、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
(1)正确朗读下面的谚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火心空,有氧气,才能烧得旺。人心实,信得过,才能办成事。
不怕有错,就怕不改过。--人偶尔犯个小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过,小错不断,酿成大祸。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好事要多做,坏事千万不要干。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树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开虚花,真人不说假话。--茄子开的花,个个会结果,没有虚花。真诚的人说的都是真话,没有假话。
(这些都是谚语,内容上都是讲为人之道,教导人要正直、诚信,多做好事,改正错事,不做恶事。形式上音韵和谐,言语隽永深刻。)
4、学生朗读、背诵这些谚语。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提问质疑,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得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回答时要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他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所以一个朋友也没有”、“只好答应老人的条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说、所做。)
5、组织交流、讨论。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3。
训练准备
制作《小摄影师》的朗读磁带。
训练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 新课
1、播放录音,回忆《小摄影师》的故事内容。
2、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男孩、高尔基分别是怎样的人?
(小男孩有礼貌,高尔基热爱儿童,关心祖国下一代。)
二、展开想象,设计情节
(1)假想结尾的几种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来找高尔基爷爷,向他道歉并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来,通过其它途径找到照片,完成办墙报的任务;也可能观察了解高尔基的活动规律,在不耽误高尔基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照相任务。
(2)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续说。
要求:
A、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线索中思考,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想情节的变化,想出补救的办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节合理。
三、学生分组说故事
A、请你进入角色,设想自己就是小摄影师,坐到电车上心情会怎样?回到家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B、小组互相商讨,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
C、试着演一演。
四、小组评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要注意看别人的优点,赞赏别人的奇思妙想,学习别人的生动表达。(老师深入到小组中,关注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进行个别辅导、点拨,使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续说故事,大家评议,看谁的故事编得好,谁的故事讲得好,评出优秀小组。
六、课外拓展
把你续说的故事写下来,回家讲给你的父母听。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探究交流。
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突破方法: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畅谈感受。
教学准备:
《男孩,别哭》影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男孩,别哭》片段或讲述《男孩,别哭》中的情节,学生看后或听后,谈感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类似的文章,让我们受到启迪。
3.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简单说说文章内容。
三、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3.小组交流。
(1)指名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文章回忆儿时担柴时遭遇山雨,父亲对我说男孩,别哭的往事,启示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小时候担柴时我们常会遭遇潇潇幕雨。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回忆十岁那年担柴时遭遇山雨,父亲对绝望的我说了句男孩,别哭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成长后,我对男孩,别哭这句话的深刻感悟。
四、合作探究
1.研读第一部分,思考:我小时候常遭遇怎样的劫数?我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1)学生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
晴出雨归的劫数。
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
心情就会像苍茫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生动形象的比喻。
雨加重了家就显得更加胜遥远难及。写出我面对小雨的无奈和感慨。
2.研读第二部分,思考:10岁那年我又遭遇了怎样的感受?面对山雨我如何应对?结果又怎样?父亲的话包含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1)学生自读,在书上圈点批注。
(2)交流。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浸透我的衣服,钻进我的柴禾里,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金钧。
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柴担弹得老远。描写山雨来了后,自己的艰难困境。
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荡不羁声大哭。我多么无助、无奈。
山雨沙沙无边给遗弃了。写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绝望的心理。
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生动形象的比喻,既写出自己遭遇山雨后的窘态,又表达了父亲的慈爱温暖。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的吆喝声,让我感觉到希望,有一股力量,是父亲的援助。
3.研读第三部分,思考:男孩,别哭是一种成长的标志,这怎样理解?
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中,困扰可能是什么?你想怎样克服呢?
(1)学生自读自悟。
(2)汇报交流。
男孩,别哭是儿时父亲的教诲,是我成长后的感悟。意思是,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只有这样,人才能成长,成熟。
如何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如何正确处理学业与娱乐间的关系,等等。牢记男孩,别哭,勇敢面对,寻找解决办法。
4.读文,理解升华。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受益匪浅!好好总结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20
语文天地语文教案04-12
语文下册教案07-22
语文优秀教案09-21
(精选)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10-30
语文教案[经典]08-27
语文教案[精选]08-15
[经典]语文教案09-11
语文教案(精选)09-22